2018高考语文寒假练题6及答案

上传人:zengy****8888 文档编号:119436656 上传时间:2020-01-15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7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高考语文寒假练题6及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2018高考语文寒假练题6及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8高考语文寒假练题6及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高考语文寒假练题6及答案(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8高考语文寒假练题(6)及答案一、单项选择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藏者(cn)显赫(h)心广体胖(pn) 叱咤风云(zh)B拓片(tu) 强悍(hn)博闻强识(zh) 恪守职责(k)C漂泊(b) 纤弱(qin)呱呱坠地() 嗲声嗲气(di)D荒芜(w) 泥淖(zho)穷困潦倒(lio) 戛然而止(ji)【参考答案】选AB项,“拓”读t;C项,“纤”读xin;D项,“淖”读no。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题款频烦往复功亏一篑漂泊不定B煽情淡妆浓抹哎声叹气厉兵秣马C坚刚嫉贤妒能纷至沓来箫然自远D显派声誉鹊起一笔勾销仗义执言【参考答案】选DA项,烦繁;B项,哎

2、唉;C项,箫萧。3、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25个字。从全球范围看,智慧城市建设各有偏重:以“数字城市”为中心的“科技型智慧城市”,重点是先进信息通信技术研发和基础设施建设,_;以“智能管理”为中心的“管理型智慧城市”,_,以提升城市管理和运营的效率;_,重点是信息通信技术在文化消费生活中的应用,提升城市的宜居度和人文关怀。我国现阶段的情况是,科技型智慧城市建设是主流,管理型智慧城市建设虽然渐被重视,但与人们的需求还有一定距离,人文型智慧城市建设无论是政府还是市场都关注较少。【答案】以提升城市的信息化水平重点是信息通信技术在政府

3、管理中的应用以“智慧生活”为中心的“人文型智慧城市”解析:本题考查语言表达简明、连贯的能力。解题时注意前后文的联系和句式的一致性,根据后文句式“提升城市的某种功能”,再联系前文信息技术的内容,可以确定处为“以提升城市信息化水平”。根据句式“重点是信息通信技术”及关键词“智能管理”得出处的答案。根据后文提到的“人文型智慧城市”这一概念,可以确定处的内容。4、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这是把虚心看作交友待客的根本态度,真可谓_,抓住了要害。虽然他想方设法遮掩,但他的秘密,还是被老陈_,引来哄堂大笑。李敖的演讲总是引经据典,语言犀利,_,刺痛了很多人的神经。A一语道破一语中的一

4、针见血B一针见血一语中的一语道破C一语中的一语道破一针见血D一语道破一针见血一语中的【参考答案】C本题考查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一语中的:一句话就说中要害,一句话就说清了事情的重点。一语道破:一句话就把问题的要害或真相说穿了。一针见血:比喻言辞直截了当,切中要害。句,根据横线后面“抓住了要害”,可见前面是“中的”,所以应选“一语中的”;句根据横线前面的“设法遮掩”“秘”两词,可见是被老陈“道破”,才引来哄堂大笑,所以应当选“一语道破”;同样,根据前面语境,句应选“一针见血”。二、诗歌鉴赏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12题。高阳台西湖春感张炎接叶巢莺,平波卷絮,断桥斜日归船。能几番游?看花又是明年。东风

5、且伴蔷薇住,到蔷薇、春已堪怜。更凄然,万绿西泠,一抹荒烟。当年燕子知何处?但苔深韦曲,草暗斜川。见说新愁,如今也到鸥边。无心再续笙歌梦,掩重门、浅醉闲眠。莫开帘,怕见飞花,怕听啼鹃。【注释】张炎,南宋著名的格律派词人,宋亡以后,家道中落,贫难自给,即落魄纵欢,在江南江北纵横千里的地方漂泊。由于不愿意北向俯首事敌,就长期寓居临安。断桥:西湖孤山侧桥名。西泠:西湖桥名。韦曲:在长安南皇子陂西,唐代诸韦世居此地,因名韦曲。1下面对词的内容和分析,错误的两项是()A这首词借咏西湖,抒发国破家亡的哀愁。开头三句写景,以景衬托国破家亡的凄凉。“能几番游”二句最沉痛,抒发出人生短暂的无限哀愁。B“见说新愁,

6、如今也到鸥边”。词人暗用了辛弃疾的两句词:“拍手笑沙鸥,一身都是愁。”意谓连悠闲的鸥,也生了新愁。白鸥之所以全身发白,似乎都是因“愁”而生的,因此常借用沙鸥的白头来暗写自己的愁苦之深。C“当年燕子知何处?”此句化用刘禹锡诗:“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此词在刘诗基础上进一步点明了自己的故国之思。D“莫开帘,怕见飞花,怕听啼鹃。”“开帘”照应“掩门”,“飞花”照应“卷絮”,“啼鹃”照应“巢莺”,首尾呼应,营造了一种花飘风絮,杜鹃啼血的悲凉氛围。E这是一首写春暮时景的咏物词。写春天的景色等是实写,写内心的亡国之痛则是虚写。以景示情,以情带景。读来耐人寻味,耐人咀嚼。很有豪放派的词风。2这首

7、词中,词人的情感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请写出诗人情感发展的脉络并作简析。_【答案】1.AE2. 愉悦之情:莺歌燕舞、春意深厚。惜春之情:东风已逝,蔷薇花开,只留下一抹荒烟。国破家亡的哀伤之情:漂泊在外,愁思满怀,怕见落花,怕听杜鹃啼叫。三、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修鞋的女人吴小冰鞋修得多了,便和修鞋的女人熟稔了起来。像人们正常上班一样,每天早晨,她都准时地来到街边的那棵松树下,轻轻地放下木板凳,摆上修鞋用的架子,然后熟练地打开工具袋,一天的工作准备就绪了。她的工具袋破破烂烂,可有两样东西干干净净:一双给顾客穿的棉拖鞋,一把修好鞋后用来擦鞋的细毛刷。不知是她的技术好,还是她的人缘佳,一般情

8、况下都是客等她而不是她等客。只要她一坐下去,找她修鞋的人就走了过来,她一干就是一天,除了中午吃个便当之外,她总是忙得停不下手,累得直不起腰。 家人每每要修鞋子,大多让我代劳,反正顺路,顺便可以和那女人搭搭讪,我倒是挺乐意。我想,人与人之间只要有交流的愿望,即便没有语言也可以达到某种程度的沟通。就这样,我有机会知道了那修鞋的女人的情况。 女人告诉我,她来自四川广安,到海丰已经十多年了,早已习惯了这里的生活,甚至基本的海丰话都会说了。一个陌生的地方能以博大的胸怀去接纳一个陌生的人,可见那个地方是宽和的;一个陌生的人能被一个陌生的地方接纳,可见那个人是随和的。我想,对那修鞋的女人来说,应该就是这样一

9、种境况吧!上线六元,换底八元,擦油两元她童叟无欺,遇上讨价还价的,她就将就些;遇到大方的顾客不用找零钱的,她也是高兴地接纳。她说:“人都是感情动物,无所谓聪明无所谓愚笨,不斤斤计较,也就过去了。我们干手工活的,多少都愿意赚。”她的话,纯朴而实在,却是生活的哲学。她每天的生意都那么好,似乎总有修不完的鞋。相反,她对面的同行却门可罗雀,常常是眼巴巴地看着她忙得不可开交。是她的技术好,还是她不锱铢必较?修鞋的功夫,聪明的人也许学一阵子就掌握了,而做人的艺术,却是一辈子都学不够的啊!这个修鞋的女人不知修过多少双鞋子,一针一线,一锤一挑,她都是那么娴熟,她一个活儿一个活儿地接,一双鞋子一双鞋子地修,连头

10、都顾不得抬一抬。无论男女老少,再破的鞋子在她手里都修复如初,再硬的鞋底她都能自如地穿线,那个功夫,简直就是魔术表演。顾客往往从头到尾把鞋子看一遍,用手去拉扯一番,才把它穿在脚上,顺便蹬一蹬地,再欣赏一会儿才收回眼睛,然后付了钱满意地走了。我一般是傍晚下班后才去修鞋的,因而常常成为她那一天的最后一个顾客。这样,我和她的闲聊便多了起来,对她的了解自然也多些。 在千千万万的农民工中,眼前这个修鞋的女人是幸运的。她告诉我,她的丈夫在做建筑工,一个儿子在读大学,而且还是名牌大学呢!家乡还有一个八十多岁的老父亲,日子过得相当不易。我仔细地看了看她的手,那是一双扎满了布条、沾满了油污而且是变了形的手;我看了

11、看她的脸,竟然辨不出她的脸是长满了斑点还是蒙上了尘土,黑得比她略带褐色的眼珠还黑;我又看了看她的头发,竟然白的、灰的、黑的、褐的、黄的都有,简直就像五色线。我心里暗暗地感叹:生活,生活,这就是生活!为了生活,没有谁不用奔波劳累,不同的是,有人付出的与收获的相当,有人付出的少收获的多,又有人付出的多收获的少,好在眼前这个修鞋的女人没有想那么多。她那么忙,哪会有时间去想那么多呢!一个忙得没有时间去想那么多的人,一定是快乐的吧!因为,她没有时间不快乐呢! 生命不能用来叹气,生活不能老拿来相比。人最难得的事,其实还是要拥有好心情。心情好,不必在乎身在何处,就像这个修鞋的女人,辛苦而快乐的日子使她过得异

12、常自得。他们虽然很普通甚至卑微,但他们的内心深处对生活的无限热爱,令人敬重。人啊!只要自得,就没有谁能够妨碍到他的幸福。 傍晚,一阵急雨落下,行人脚步加快。一个女顾客跑过来修鞋,她只好撑起雨伞,借着路灯的光小心翼翼地修着。收摊了,她弯着腰用一把刷子仔仔细细地把脚下的地面扫干净。白天摆摊的地方空荡荡的一点痕迹也没留下。(有删改)1下列对这篇文章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最恰当的两项是()A“一个陌生的地方能以博大的胸怀去接纳一个陌生的人,可见那个地方是宽和的”,修鞋的女人能在城市立足,说明了城市的宽和,这也是文章着力表现的内容。B文章将修鞋的女人与她对面的同行作对比,鲜明地突出了两人在做人

13、的艺术方面的差异,也揭示了修鞋的女人生意特别好的主要原因。C修鞋的女人生活非常艰辛,但作者却说她是幸运的,因为和其他农民工相比,她和丈夫都有事做,儿子在上重点大学,生活有了一点希望。D文章用平实质朴的文字,表现了修鞋的女人艰辛的生活,突出了她成功的为人处世的艺术,这种平和、不计较的态度使她能在辛苦的日子里过得自得。E文章通过对修鞋女人外貌的描写,展示了修鞋的女人因操劳而苍老的形象,从而表现了她的生活不易,但她并没有为此叹气,而是对生活充满热爱。2文章对修鞋女人的描写,看似很随意,其实很有技巧。试分析作者主要用了什么方法来表现主人公。答:_3如果删掉最后一段,文章的主题也能得到较好的表达,但作者还是保留了这一段文字。请你说说最后一段的作用。答:_4作者看到修鞋的女人苍老的形象,由衷地发出感慨:“生活,生活,这就是生活!”联系文本,谈谈你对生活的认识。答:_【参考答案】1答D给3分,答E给2分,答C给1分;答A、B不给分。解析:A项,“城市的宽和”不是文章着力表现的内容,文章主要表达对在城里打拼的修鞋的女人的赞美。B项,“鲜明地突出了两人在做人的艺术方面的差异”错误,用对面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 物理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