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版语文二轮教师用书:第2部分专题5提分攻略3求同探异熟识比较鉴赏“4大题型”含解析

上传人:zengy****8888 文档编号:119436541 上传时间:2020-01-15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23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版语文二轮教师用书:第2部分专题5提分攻略3求同探异熟识比较鉴赏“4大题型”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2018版语文二轮教师用书:第2部分专题5提分攻略3求同探异熟识比较鉴赏“4大题型”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8版语文二轮教师用书:第2部分专题5提分攻略3求同探异熟识比较鉴赏“4大题型”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版语文二轮教师用书:第2部分专题5提分攻略3求同探异熟识比较鉴赏“4大题型”含解析(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提分攻略3求同探异,熟识比较鉴赏“4大题型”(对应学生用书第65页) (一)比较形象典例剖析典型例题阅读下面的诗词,完成后面的题目。蝴蝶儿五代张泌蝴蝶儿,晚春时。阿娇初著淡黄衣,倚窗学画伊。还似花间见,双双对对飞。无端和泪湿胭脂,惹教双翅垂。咏蝴蝶北宋谢逸桃红李白一番新,对舞花前亦可人。才遇东来又西去,片时游遍满园春。【注阿娇:汉武帝陈皇后小名阿娇,此处借指少女。伊:第三人称代词,词中指蝴蝶。两个作品都刻画了“蝴蝶”的形象,两个形象有何不同?(6分)步骤演示1.从“求异”的角度,分析两首诗词中“蝴蝶”的外在形象。(1)第一首词中蝴蝶的特点:花间成双成对飞舞。(2)第二首诗中蝴蝶的特点:花前自由

2、自在飞舞。2从形象的精神内涵的角度,分析蝴蝶的不同作用。(1)第一首词中“双双对对飞”反衬少女孤单无聊的形象;“惹教双翅垂”表现蝴蝶对怀春少女的同情。(2)第二首诗中“游遍满园春”烘托了春天的美好,表达了诗人热爱自然的情感。答 案 印 证张词的蝴蝶,是概括的形象,强调了其“双双对对飞”的特点;(1分)同时作者又赋予它人的情感,看到因怀春而伤心的少女,以致双翼下垂。(2分)谢诗中的蝴蝶更加具体生动。(1分)它在桃李花前飞舞,忽东忽西,自由自在,活泼灵动,赏遍满园春色,欢快愉悦。(2分)应用体验1(2017北京卷)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后面的问题。晓行巴峡王维际晓投巴峡,馀春忆帝京。晴江一女浣,朝日

3、众鸡鸣。水国舟中市,山桥树杪行。登高万井出,眺迥二流明。人作殊方语,莺为故国声。赖多山水趣,稍解别离情。【注树杪:树梢。同样是描绘山峡,晓行巴峡与下列诗句相比,在运用意象、抒发情感方面有何不同?请结合诗句,具体分析。(6分)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郦道元水经注)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杜甫秋兴八首)_【解析本题考查比较鉴赏诗歌的意象和情感的能力。分析古诗中的意象特点,可将诗中若干意象集中起来加以分析和概括,王诗中有“晴江”“朝日”“水国”“山桥”等,整体上是明朗清新的,而“猿鸣”“凋伤”“萧森”等,则显然是阴郁、悲凉的。分析比较古诗情感,需要抓住那些最能体现作者感情的关键词

4、,如诗中的“山水趣”“别离情”“泪沾裳”等。【答案晓行巴峡:所用的“晴江”“女浣”“朝日”“鸡鸣”“水国”“万井”等意象,显示了巴峡水乡的祥和,色调明丽,诗人置身其中,虽有淡淡的思乡之情,情感却并不悲苦。(3分)对比诗句:所用的“猿鸣”“玉露”“枫树”等意象,显示了巫峡的萧瑟阴森,色调凄冷,情感悲苦。(3分)(二)比较语言典例剖析典型例题阅读下面两首唐诗,回答后面的问题。送杜十四之江南唐孟浩然荆吴相接水为乡,君去春江正渺茫。日暮征帆何处泊?天涯一望断人肠。登崖州城作【注唐李德裕独上高楼望帝京,鸟飞犹是半年程。青山似欲留人住,百匝千遭绕郡城。【注登崖州城作诗是李德裕被贬至海南时所作,诗人被贬之前

5、官至宰相。两诗都有一“望”字,在表情达意上有什么不同?(5分)步骤演示1.从“求异”的角度,分析明确两首诗中“望”字所望的对象。(1)第一首中“望”的对象:天涯,即友人远去的地方。(2)第二首中“望”的对象:帝京,即皇帝所在的京城。2分析“望”字所表达的人物情感。(1)第一首诗,送友远行望“天涯”,抒发的情感:离别之苦。(2)第二首诗,贬官海南“望帝京”,抒发的情感:对国君的眷念及望不到的失落感伤。答 案 印 证孟诗之“望”是极力远望友人离去的方向,通过这一“望”字,表达了对友人离去的不舍和无限牵挂的痛苦之情。(2分)李诗之“望”是登楼远望帝京所在的方向,引领下文的景物描写,既表达了对国君的眷

6、念和向往,又蕴含了对“帝京”遥不可及的感伤。(3分)应用体验2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后面的题目。从军行李白百战沙场碎铁衣,城南已合数重围。突营射杀呼延将,独领残兵千骑归。江雪柳宗元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这两首诗最后一句中的“独”字都有表现力,但内涵不同,试作分析。(6分)_【解析本题考查比较鉴赏诗歌语言特点的能力。“从军行”是乐府旧题,与诗歌内容无必然联系。这首诗描写了一位英勇无比的将军形象。首句写他过去的戎马生涯,“碎铁衣”可见征战时间之长,战斗之酷烈;次句写眼前的境遇,“数重围”可见危险之极;最后两句写其突破重围、夺路而归。一个“独”字,便是本诗的诗眼,这一个“独”

7、字似有千钧之力,压倒了敌人的千军万马,给人以顶天立地之感。对这位老将军的英雄气概,竭尽了赞颂之能事。柳诗写雪景而前三句不见“雪”字,纯用烘托之笔,一片空灵。待结句才出现“雪”,而回视前三句,便知“千山”“万径”、渔翁,已全覆盖于深雪之中,而那雪还在纷纷扬扬,飞洒不休。“千山”“万径”“寒江”“孤舟”“鸟飞绝”“人踪灭”皆为了衬托“蓑笠翁”寒江“独钓”,一个“独”字,突出了“蓑笠翁”的形象。而写此形象是为了自寓,表现诗人在长期流放过程中特立独行、不甘屈服的精神。【答案两首诗最后一句中的“独”是“独自一人”的意思。(2分)李诗是说此将领独自一人率领残部突破重围、夺路而归。一个“独”字凸显了此将领的

8、出众,它似有千钧之力,压倒了敌人的千军万马,给人以顶天立地之感。对这位老将军的英雄气概,竭尽赞颂之能事。(2分)柳诗是说在空灵雪飘的世界,万物皆退缩隐匿,只有一个老渔翁在寒江独钓。一个“独”字,突出了“蓑笠翁”的形象。而写此形象是为了自寓,表现诗人在长期流放过程中特立独行、不甘屈服的精神。(2分)(三)比较技巧典例剖析典型例题阅读下面两首唐诗,回答后面的问题。塞上听吹笛高适雪净胡天牧马还,月明羌笛戍楼间。借问梅花何处落【注,风吹一夜满关山。夜上受降城闻笛李益回乐峰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注梅花何处落:一语双关,既指想象中的梅花,又指笛曲梅花落。两首诗的结句在

9、抒情方式上有何不同?请简要分析。(6分)步骤演示1.理解诗歌的含意,明确重点写作对象。(1)第一首“风吹一夜满关山”,含意是因听到梅花落的乐曲想象故乡的梅花四处飘散,一夜之间洒满关山;写作重点是自然环境。(2)第二首“一夜征人尽望乡”,含意是凄凉幽怨的芦笛声,唤起了征人望乡之情;写作重点是人物活动。2结合诗句表达的思想感情,分析诗歌表达艺术手法的不同。(1)第一首表达的情感:思乡之情。表达方式:寓情于景。(2)第二首表达的情感:思乡之情。表达方式:直接抒情。答 案 印 证高诗寓情于景,(1分)由听到的梅花落的乐曲想象故乡的梅花四处飘散,一夜之间洒满关山的情景,从而让读者感受到诗中寄寓的思乡的感

10、情。(2分)李诗直接抒情,(1分)凄凉幽怨的芦笛声,唤起了征人望乡之情,“望乡”直接点明思乡之情。(或:李诗叙事抒情,通过叙写征人望乡,表现思乡之情)(2分)应用体验3(2017乌鲁木齐二诊)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的问题。051省试湘灵鼓瑟钱起善鼓云和瑟,常闻帝子灵。冯夷空自舞,楚客不堪听。苦调凄金石,清音入杳冥。苍梧来怨慕,白芷动芳馨。流水传湘浦,悲风过洞庭。曲终人不见,江上数峰青。【注这是一首应试诗(又叫“试帖诗”),是钱起在参加由礼部主持的省试时所作。“湘灵鼓瑟”是考试约定的题目。湘灵,湘水女神,舜帝南巡而死,葬在苍梧山,其妃子娥皇、女英因哀伤而投湘水自尽,化为水神。云和:古山名。冯

11、夷:传说中的河神名。同样是写乐音,白居易琵琶行中的“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与本诗画线句子在手法上有何异同?请简要赏析。_【解析本题考查比较鉴赏诗词表达技巧的能力。本题要求赏析比较手法上的异同,可从所用手法及表达效果上分析。白居易琵琶行中的“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主要运用了比喻、通感的修辞手法,“花底滑”突出了琵琶声的婉转流利,而“冰下难”突出了琵琶声的滞塞难通;“苦调凄金石,清音入杳冥”指瑟声哀婉悲苦,能使坚硬的金石为之凄楚;瑟声清亢响亮,它可以响遏行云,传到那极高极远的苍穹中去。这两句运用拟人和夸张,虚写想象的瑟音的凄苦、清亢。【答案同:都是直接(正面)描写乐音及其变化。

12、(2分)异:白诗两句主要运用比喻、通感的修辞手法,实写听到的琵琶声的婉转流利和滞塞难通;钱诗两句主要运用夸张、拟人的修辞手法,虚写想象的瑟音的凄苦、清亢。(4分)(四)比较情感典例剖析典型例题阅读下面两首诗歌,回答后面的问题。别宋常侍隋尹式游人杜陵北,送客汉川东。无论去与住,俱是一飘蓬。秋鬓含霜白,衰颜倚酒红。别有相思处,啼乌杂夜风。留别王维唐孟浩然寂寂竟何待,朝朝空自归。欲寻芳草去,惜与故人违。当路谁相假?知音世所稀。只应守寂寞,还掩故园扉。【注游人:游宦之人,指宋常侍。据旧唐书文苑传载,孟浩然“年四十,来游京师,应进士不第,还襄阳”。此诗即行前留别之作。两首诗均写离别,表达的情感有何不同?

13、请简要分析。(4分)步骤演示1.从诗歌题目、注释上分析,发掘有价值的信息。(1)题目“别宋常侍”中的“别”:说明此为分别送行诗。(2)题目“留别王维”中的“留”:指以诗文作纪念赠给分别的人。2抓诗中的关键词,分析诗歌情感的重点。(1)第一首诗中的关键词:“飘蓬”“秋鬓”“衰颜”等。情感重点:漂泊的孤寂、人生迟暮的无奈。(2)第二首诗中的关键词:“寂寂”“空自”“知音”“稀”“故园”等。情感重点:科举失意、知音少、归隐田园。从“求异”的角度,分析出每首诗的思想情感即可。答案印证尹诗表达了羁旅漂泊的孤寂、同病相怜的伤感及人生迟暮的无奈。孟诗表达了科举不第的失意、知音难遇的感慨及归隐故园的决心。(4分)应用体验4(2017合肥二质)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后面的问题。郡斋雨中与诸文士燕集(节选)韦应物兵卫森画戟,燕寝凝清香。海上风雨至,逍遥池阁凉。烦疴近消散,嘉宾复满堂。自惭居处崇,未睹斯民康。理会是非遣,性达形迹忘。【注郡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 物理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