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档案管理)机动车电子档案影像化系统建设方案(DOC 53页)

上传人:管****问 文档编号:119436384 上传时间:2020-01-15 格式:DOC 页数:53 大小:8.0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档案管理)机动车电子档案影像化系统建设方案(DOC 53页)_第1页
第1页 / 共53页
(档案管理)机动车电子档案影像化系统建设方案(DOC 53页)_第2页
第2页 / 共53页
(档案管理)机动车电子档案影像化系统建设方案(DOC 53页)_第3页
第3页 / 共53页
(档案管理)机动车电子档案影像化系统建设方案(DOC 53页)_第4页
第4页 / 共53页
(档案管理)机动车电子档案影像化系统建设方案(DOC 53页)_第5页
第5页 / 共5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档案管理)机动车电子档案影像化系统建设方案(DOC 53页)》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档案管理)机动车电子档案影像化系统建设方案(DOC 53页)(5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大连恒智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http:/ 公安交警支队车管所机动车电子档案影像化系统建设方案大连恒智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目 录一、建设背景3二、建设内容及目标4三、建设意义5四、系统建设方案6(一)软件系统建设方案61.系统整体设计61.1总体设计原则71.2系统总体架构设计111.3系统部署122.系统介绍132.1系统特点132.2业务流程图142.3系统使用说明173.系统实施方案323.1系统安装调试方案323.2系统培训方案323.3系统运维方案33(二)机动车档案数据资源建设方案351.数字化量的分析352.档案加工难点分析及解决方案363.实施方案373.1前期准备373.2双方职能划

2、分383.3实施步骤383.4验收方案394.项目实施周期41(三)应用及存储建设方案421.网络环境选择422.影像扫描设备433.应用及存储选择443.1参数型号443.2硬盘容量选型依据45(四)安全保障体系461.管理制度462.网络环境473.软件系统安全474.数据安全475.备份策略47五、建设预算48(一)机动车电子档案影像化系统开发费用49(二)档案数字化加工费用50(三)应用及存储建设费用51一、建设背景随着我国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发展,群众购车刚性需求旺盛,公安部交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2003年我国汽车仅有2400万辆,至2013年年底包括汽车、农用车等在内的全国机动车数量已

3、突破2.5亿辆,10年间汽车增长过亿辆。据中国汽车流通协会数据显示,2014年全年累计交易二手车605.29万辆,同比增长16.33%。这些数据不仅说明了我国近十年来新车购买和二手车交易数量的庞大,也侧面反映了在办理这些业务时相关单位承受的业务压力和档案管理压力。交警支队车辆管理所(以下简称车管所)作为机动车业务管理部门,承担着数量庞大的业务办理和档案管理工作。通过实地考察和深入的调研分析,我们对车管业务管理和档案管理情况有了较为深刻的理解,其业务构成主要分为审档业务(以二手车交易为例)和非审档业务(以新车登记为例)两个部分,业务窗口与后台的档案审核工作基本采用人工操作的手段,效率低、工作强度

4、大、业务办理周期长是目前车管所普遍存在的问题,同时在业务办理过程中随之而来的能源、人力、时间等社会资源的消耗也是不可避免的。再这样的背景下,建设优质、高效的电子档案影像化系统也就势在必行,在办理业务的同时将业务材料进行电子化处理,构建起车管所电子档案数据库为审档查档工作提供数据支撑,加快业务办理流程,优化人员配置,提高工作效率,更好地服务民生,提升“窗口”单位的服务质量,同时也能够为国家节省大量资源。机动车电子档案影像化系统的构建不但符合车管所便民、惠民、利民的服务创新理念,也是对公安部交管局关于进一步下放权限、简化流程,全力打造“零障碍”的车管所服务品牌指导思想的行动体现,是社会发展、车管信

5、息化建设进程和人民群众一致的呼声。 二、建设内容及目标(一)机动车电子档案影像化软件系统建设 在车管所、二手车交易市场、登记服务站,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也可以在全部4S店或其他权限下放单位建设机动车电子档案影像化系统,构建起区域化的电子档案采集网络,结合实际工作和业务类型的不同分配岗位与权限,实现机动车档案管理与机动车档案审核的网络化、电子化。(二)车管所机动车档案数据资源建设构建车管所机动车档案数据资源库,将库存与增量机动车纸质档案进行电子化整理,并将目录与原文数据存储在所内机动车档案资源库中,为审档和查档工作提供强大的数据支撑,实现电子档案的有档可查、有档可依。(三)应用及存储建设 机动车电

6、子档案影像化系统的建设需要网络环境、扫描设备、服务器、存储和应用软件等基础设施来实现建区域化机动车电子档案管理平台搭建、电子档案的采集、系统的运行和数据的存储备份。因此,在这个系统的建设中,应用及存储建设也是不可缺少的一环。 三、建设意义 系统在全面部署应用和机动车档案信息资源建设完毕之后,对于各个层面都具有重大的意义:(一)车管所 改变传统业务办理和档案管理的模式,通过网络化、电子化的档案采集和档案审核,大幅度缩短业务办理的周期,提高工作效率,降低档案管理人员的工作强度,缓解业务窗口的压力,优化人员配置能够解放更多的人力投入到其它工作中,全面提升车管所服务质量,向“零障碍”服务目标更加靠近,

7、同时也能够有效的防止纸质档案在反复的提卷和审核过程中造成损坏而导致的机动车档案信息资源的无法识别。(二)权限单位 登记服务站、二手车交易市场、4s店等权限单位在系统建设完毕后,无需每日到车管所递送一次纸质材料,工作人员通过网络化、电子化的档案采集和档案审核,来完成业务的办理,实现了机动车电子档案信息资源的共享。纸质材料的递送可以按照地区车管所要求按周、按月或者更长周期的一次性递送,节省了大量的人力、时间和能源。(三)人民群众 百姓无论在审档还是在非审档业务办理过程中,也将享受系统的网络化、电子化档案审核带来的便利,系统缩短了业务办理的时间,简化了业务办理的流程,平均每次业务办理过程中都将节省了

8、从家到登记服务站4s店或者车管所或者二手车交易市场至少一个来回的路程所带来的时间和金钱的浪费,真正的达到便民、惠民、利民的目的。(四)经济效益通过我们的统计分析与计算,以我们目前正在实施的大连市车管所为例,在整个地区的系统部署以及档案数据资源建设完毕之后,预计每年将为国家和社会节省200万元以上的能源消耗和人工消耗。综上,机动车电子档案影像化系统的建设意义重大,势不可挡!四、系统建设方案(一)软件系统建设方案1.系统整体设计机动车电子档案影像化系统功能设计完全从车管所及权限下放单位的职能和工作性质等实际情况出发,采用专业化、流程化的设计理念,将电子档案的采集、图像的质检、业务材料的审核、电子档

9、案的上架等一系列工作通过岗位区分,并通过系统有机结合,实现了机动车档案电子化、网络化的采集和利用,提升工作效率和服务民生。系统分为:采集岗、质检岗、分配岗和审核岗四个角色。(可根据实际情况做相应的调整)采集岗采集岗子系统是系统工作流程的最前端,是电子业务材料的生成端,通过系统与扫描设备的结合,在线进行业务材料的电子采集、上传、审核通过/退回列表等操作。质检岗质检岗子系统是图像质量的把关岗位,直接决定了日后电子档案在提供利用时信息的完整性和可用性,进行检验各采集岗上传的图像质量、上下架、档案查询和历史档案采集等操作。分配岗分配岗子系统是将审档业务材料图像分配给审核人员的岗位,合理公平的分配工作,

10、有助于工作顺利、高效的开展,同时可以进行加急处理,分配优先审核的工作。审核岗审核岗子系统是对审档业务材料电子图像进行与历史档案图像对比审核的岗位,通过系统自动调取机动车历史档案图像与新采集的业务材料图像进行电子化审核对比,完成审档业务的材料审核,并通过系统发送通过/未通过通知,以便业务的继续办理。1.1总体设计原则1.1.1遵循统一的标准和规范 在保证先进性的同时,要严格遵循有关的国际标准规范。在技术上采用国际标准或行业标准,在系统设计中采用发展前景优秀的新技术,同时也有利于技术的升级和设备维护。在管理上严格执行规范,保证各系统之间的信息共享、互通互连。各种数据规范、代码体系遵循国家和行业的相

11、关技术标准。国家标准机动车和驾驶证件电子影像档案技术规范GA/T11342014机动车登记规定(公安部第124 号令)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全法实施条例北京市实施办法计算机信息网络国际联网保密管理规定 国家保密局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计算机信息网络国际联网管理暂行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195号发布计算机病毒防治管理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令 第51号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CAD电子文件光盘存储、归档与档案管理要求GB/T 17678.1-1999归档文件整理规则 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行业标准 DA/T22-2000电子文件归档与管理规范档案交接文据格式 GB/T139

12、68-92档案管理软件功能要求暂行规定档办200081号开发利用科学技术档案信息资源暂行办法1998年10月26日国家档案局、财政部发布计算机软件工程规范国家标准汇编 GB/T16398-96国家行政机关公文格式(GB/T 9704-1999)国家档案局令第6号电子公文归档管理办法重要信息系统灾难恢复指南国务院信息化工作办公室省级标准电子文件归档与管理暂行规定辽档发 20051号辽宁省文书档案目录数据库结构与交换格式(试行)辽档发 20063号辽宁省档案数字化技术标准(试行)辽宁省照片、音频和视频档案目录数据库结构与交换格式(试行)数据标准纸质档案数字化技术规范DA/T 31-2005档案著录

13、规则DA/T 18-1999归档文件整理规则DA/T 22-2000档号编制规则DA/T 13-94文书档案案卷格式GB/T 9705-88数字声像档案著录规则(征求意见稿)国家档案局中央档案馆办公室辽宁省文书档案目录数据库结构与交换格式(试行)辽档发20063号1.1.2遵循原则采用的技术具有先进性、成熟性 立足于国际上最先进的系统设计思想,在投资一定的前提下,采用尽可能最先进的软硬件技术和开发工具。采用先进成熟的技术,兼顾其他相关的业务要求。尽可能采用先进的网络技术,以适应更高的数据、多媒体信息的传输要求,使整个系统在一段时间内保持技术的先进,并具有良好的发展潜力,以适应未来信息化的发展和

14、技术升级的需要。系统具有可移植性 系统采用的开发语言及技术路线决定了系统具有开放性,能支持跨平台运行,保证系统可以运行在各种操作系统平台上,如UNIX、Linux、Windows 2008 Server、NT等。系统还内置了多种数据源,在不修改源码的情况下可支持ORACLE、SQLSERVER、DB2等大型数据库的应用。遵循实用、经济的原则 建设过程中要本着经济、实用的原则,并且要求人性化设计。项目设计过程中,以用户操作简单、使用方便、成本投入低为主要设计目标。按照整体项目建设中其子系统的重要性、紧迫性的优先级,分阶段、有步骤的进行项目建设,尽量避免成本的重复投入及资金浪费,尽量利用现有资源。 构造方案基本框架时考虑到目标系统对应用系统最终操作者培训的要求,在系统运行期间产生的运行成本中也将是一个很重要的因素,从系统设计和系统实现两个方面都应考虑到必须尽量降低对操作者在计算机操作,对系统本身熟悉程度,甚至对行业本身的业务能力等各方面要求,否则不仅意味着对其进行基本培训费用的增加,也意味着为此而必须储备的熟练操作人员人数的增加。不仅要做到技术先进、成熟,还需技术支持广泛,开发工具通用,价格合理。方案能够实现资源高度共享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