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第2章古代诗文阅读第3讲考纲要求和做题方法课件

上传人:zengy****8888 文档编号:119434863 上传时间:2020-01-15 格式:PPT 页数:61 大小:3.0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7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第2章古代诗文阅读第3讲考纲要求和做题方法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61页
2017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第2章古代诗文阅读第3讲考纲要求和做题方法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61页
2017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第2章古代诗文阅读第3讲考纲要求和做题方法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61页
2017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第2章古代诗文阅读第3讲考纲要求和做题方法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61页
2017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第2章古代诗文阅读第3讲考纲要求和做题方法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6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7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第2章古代诗文阅读第3讲考纲要求和做题方法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7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第2章古代诗文阅读第3讲考纲要求和做题方法课件(6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7高三一轮总复习,语 文,第二章 古代诗文阅读,第三讲 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做慈善遭遇尴尬“大衣哥” 在选秀和“星光大道”中一炮打响的“大衣哥”山东单县的农民朱之文,出名之后不忘乡亲,自己掏钱为村里修了条路,为慈善拍卖大衣。遗憾的是,有村民们说,这对他来说是九牛一毛,“他要想叫俺说他好,就为庄上每人买辆小轿车,一人再给1万块钱。”虽然事后有人解释这是玩笑,但朱之文依然觉得“做好事还不落人,太让人伤心了”。,“大衣哥”是善良的,成名后依然不忘自己是一个农民、一个地地道道的农民,农民就要扎根在黑土地,所以他自愿为家乡投资建设,为的是让乡亲们生活得更好,可是,似乎乡亲们并不领情。这到底是人性

2、的缺陷,抑或是慈善方式的漏洞,还是根深蒂固的传统意识糟粕,值得我们去深思、去反省。,栏目导航,研析考纲 明确方向,触摸高考 体验真题,综观考点 把握规律,考点梳理 技法指导,助学微博 全面提升,研析考纲 明确方向,一、考点设置 2016年考纲要求:“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从考点本身看主要有如下特点: 1主要对中国古代优秀诗文作品及其重要语句进行考查。 2强调语文学习中的积累、感悟及熏陶,以提高人文素养。 3要求理解、背诵并能正确书写初高中规定背诵篇目中的名句,初中50篇,高中14篇。 4紧扣“名”字,命题材料多为思想内容深刻,富有教育意义、启发意义,有较高的艺术性,表现手法新颖独特的古诗文中的

3、名句。,二、命题规律 从近几年高考对名句名篇的考查情况看,本考点是全国各套高考试卷的必考点,分值5分、6分、8分不等,2017年的高考对此点的考查仍会保持相对稳定,因此提醒大家注意以下几点: 1考查范围:仍将以课内名句名篇为主,兼顾初高中,兼顾诗、词、曲,且都为名家的名句,但同时也应注意到选修教材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先秦诸子选读中的某些名句名篇。 2考查方式:以默写为主,错写、多写、漏写一字均不得分。,3设题形式:以往大多采用“三选三”、“二选一”或“四选三”的默写上句或下句的形式。 4形式变化:某些省份在命题形式上发生了变化,如新课标全国卷、,要求考生在理解文段内容的基础上,选择符合要求的

4、语句填空,这既考查了对名句的默写能力,又考查了对文句的理解能力,难度加大。这就要求考生在备考的过程中不仅要注重背诵、默写,还要注重对诗文内容的理解。,触摸高考 体验真题,1(2015年新课标全国卷)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在离骚中,屈原诉说自己曾因佩戴蕙草而遭到贬逐,也曾被加上采摘白芷的罪名,但他坚定地表示:“_,_。” (2)王维使至塞上中“_,_”一联,写了到达边塞后看到的奇特壮丽风光,画面开阔,意境雄浑。 (3)苏轼念奴娇(大江东去)中“_,_”两句,收束了对赤壁雄奇景物的描写,引起后面对历史的缅怀。 【解析】 本题中易错字为:(1)余、犹;(2)漠。 【答案】 (1)亦余心

5、之所善兮 虽九死其犹未悔 (2)大漠孤烟直 长河落日圆 (3)江山如画 一时多少豪杰,2(2015年福建卷)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入则无法家拂士,_,国恒亡。(孟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2)师者,_。(韩愈师说) (3)宁溘死以流亡兮,_。(屈原离骚) (4)_,长河落日圆。(王维使至塞上) (5)_,家书抵万金。(杜甫春望) (6)夕阳西下,_。(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解析】 本题中易错字为:(2)受;(5)烽;(6)涯。,【答案】 (1)出则无敌国外患者 (2)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3)余不忍为此态也 (4)大漠孤烟直 (5)烽火连三月 (6)断肠人在天涯,3(2015

6、年浙江卷)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的空缺部分。(只选3小题) (1)天之苍苍,_?_?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庄子逍遥游) (2)长桥卧波,_?_,不霁何虹?(杜牧阿房宫赋) (3)_,百步九折萦岩峦。_,以手抚膺坐长叹。(李白蜀道难) (4)守着窗儿,_!_,到黄昏、点点滴滴。(李清照声声慢) (5)我最怜君中宵舞,_。看试手,_。(辛弃疾贺新郎) 【解析】 本题中易错字为:(1)邪、极;(2)复;(3)扪、胁。,【答案】 (1)其正色邪 其远而无所至极邪 (2)未云何龙 复道行空 (3)青泥何盘盘 扪参历井仰胁息 (4)独自怎生得黑 梧桐更兼细雨 (5)道男儿到死心如铁 补天裂,4(2015年

7、安徽卷)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甲、乙两题任选一题作答) 甲:问君西游何时还?畏途巉岩不可攀。_,_。_,_,_,_,使人听此凋朱颜!(李白蜀道难) 乙:悬泉瀑布,_,清荣峻茂,良多趣味。(郦道元三峡) _,其为惑也,终不解矣。(韩愈师说) 几处早莺争暖树,_。(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蓬山此去无多路,_。(李商隐无题),_,歌窈窕之章。(苏轼赤壁赋) 想当年,金戈铁马,_(辛弃疾永遇乐) 【解析】 本题中易错字为:甲:号;夜月。乙:漱;诵 【答案】 甲:但见悲鸟号古木 雄飞雌从绕林间 又闻子规啼夜月 愁空山 蜀道之难 难于上青天 乙:飞漱其间 惑而不从师 谁家新燕啄春泥 青鸟殷勤为探看

8、 诵明月之诗 气吞万里如虎,综观考点 把握规律,名句名篇复习要领 1保持良好心态 对名句名篇的识记要保持一种兴趣,以之为享受,以之为需要。诵读时,大脑要保持最佳状态,以求得敏捷性、持久性、准确性。一旦面临试题,便能一字不漏、一字不错地写下来。否则,遇到较生疏的句子,大脑“短路”,一片茫然,后果自然可知。,2巧学巧记,提高效率 复习名句名篇,最根本的方法就是记忆。在复习时,不妨讲究以下方法:逐步“缩小包围圈”,即每次复习时都要动笔将自己掌握的排除掉,下次复习时“集中火力”对准没有掌握的。注重平时复习。心理学实验证明,分散复习要比集中复习效果好,名句名篇的复习不能幻想“毕其功于一役”,必须科学合理

9、地安排时间。根据个人实际,还可以采用诸如分组进行、回忆与记忆相结合、互相提问和反复复习等方法。加强理解,名句名篇考查的内容大多是那些表现积极进取意义的句子,诸如治国治家、志向追求、友谊亲情等表现中国人民传统美德的名句名篇,理解之后,记忆当然深刻。,3借助运用,巩固记忆 根据记忆规律,一定量的名句名篇在一定量时间内背诵下来后,还可能会遗忘。经常将所掌握的名句名篇引来运用,是抵制遗忘的好办法。 4学会推断 答题时,可以凭借语句的内容和形式,推断所填的名句。如试题已经给了“不能成方圆”,让填出上句,到底是“无规矩”,还是“不以规矩”呢,这就要根据下句的“不能”进行推断,古人行文,很讲究对仗,因此确定

10、应填“不以规矩”。,例1.补写下列句中的空缺部分。 (1)桑之未落,其叶沃若。_,_!(诗经氓) (2)_,却匈奴七百余里;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_。(贾谊过秦论) (3)_,烟涛微茫信难求;越人语天姥,云霞明灭或可睹。(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解析】 解答此类题,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看清题目要求,如果是按要求和提示写出“名篇”中的词句,一定要认真分析,定向回忆。书写时宁多勿少,多写一句半句一般不倒扣分。如果是为名句写上句或下句,且有选择余地的话,应选有把握的试题作答。书写清晰准确,须知该题评分时是要“抠字眼”的。不会写的要果断放弃,不能想当然地瞎碰,那样只会浪费宝贵的时间,因为不可能写出和原句

11、一样的句子来。有时出处不同,所写的句子会有细微差别,所以也要看好出处再写。如“满招损,谦受益”与“满招损,谦得益”。 本题属于三选三,没有选择的余地,解答时要尤其细心。(1)句中注意“鸠”“葚”,(2)句中注意“藩”“报”,(3)句中注意“瀛”“洲”。,【答案】 (1)吁嗟鸠兮 无食桑葚 (2)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 士不敢弯弓而报怨 (3)海客谈瀛洲,例2.补写下列句中的空缺部分。(两组中只选一组) (1)杜牧在阿房宫赋中批评秦统治者奢侈时写道:“钉头磷磷,_;瓦缝参差,_。” 李白在_诗中写道:“西当太白有鸟道,_。地崩山摧壮士死,_。” (2)司马迁在屈原列传中写道:“屈平疾王听之不聪

12、也,_,_,方正之不容也,故忧愁幽思而作离骚。” 柳永在_词中写道:“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_,_。”,【解析】 本题的独到之处在于真正做到了考查名句名篇,它不只考查了句子,而且考查篇名,有效地防止了学生只背句子,不记篇名的现象,具有一定的典范性。并且夹入了理解型默写,可以说做到了一石三鸟。解此类题应注意:识记一定量的作品,特别是重要作家作品,最好连标题也准确记忆,能够高中初中教材兼顾,诗文词赋兼顾,课内外兼顾。结合内容或表现手法识记,避免孤立记忆。牢固树立准确书写的意识。会背诵只是初步的,最后要落在书写的准确上。 本题中需要注意的字词为(1):句“庾”;句“栈”“钩”。(2):句“

13、谄”“曲”;句“铃”“竟”“噎”。,【答案】 (1)多于在庾之粟粒 多于周身之帛缕 蜀道难 可以横绝峨眉巅 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 (2)谗谄之蔽明也 邪曲之害公也 雨霖铃 执手相看泪眼 竟无语凝噎,考点梳理 技法指导,关于名篇名句的考查,全国各省区试卷分为两种形式,一种是填写上下句,一种是根据内容提示选句子填空。所考查的内容,朝代上侧重先秦和唐宋,文体上侧重诗歌和散文,内容上侧重思想性、教育性和审美性。从内容角度看,主要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1揭示人类社会和事物发展的规律,含有哲理性 如: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王安石登飞来峰)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朱熹观书有感),2抒写爱

14、国情操、崇高理想、坚强意志、阔大胸怀 如:高余冠之岌岌兮,长余佩之陆离。芳与泽其杂糅兮,唯昭质其犹未亏。(屈原离骚)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过零丁洋) 3描写祖国山河的壮丽,具有优美的意境 如: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林逋山园小梅),4反映以德治国、传统美德的 如:且举世誉之而不加劝,举世非之而不加沮。(庄子逍遥游)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范仲淹岳阳楼记) 5反映科学技术、学习方法的 如: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论语) 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韩愈师说) 6总结历史经验教训,抒发人生感慨的 如: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杜牧阿房宫赋) 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兴,百姓苦;亡,百姓苦。(张养浩潼关怀古),1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的空缺部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