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2019年中考化学模拟试卷1(解析版)_9724568.doc

上传人:ha****o 文档编号:119433361 上传时间:2020-03-03 格式:DOC 页数:22 大小:22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南省2019年中考化学模拟试卷1(解析版)_9724568.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河南省2019年中考化学模拟试卷1(解析版)_9724568.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河南省2019年中考化学模拟试卷1(解析版)_9724568.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河南省2019年中考化学模拟试卷1(解析版)_9724568.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河南省2019年中考化学模拟试卷1(解析版)_9724568.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亲,该文档总共2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河南省2019年中考化学模拟试卷1(解析版)_9724568.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南省2019年中考化学模拟试卷1(解析版)_9724568.doc(2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河南省2019年中考化学模拟试卷1(时间:50分钟,满分:50分)相对原子质量:H:1C:12O:16Na:23Cl:35.5K:39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4个小题,每小题1分,共14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在实验室中取用一定量的下列药品,可以用量筒的是()A盐酸 B锌粒 C食盐 D碳酸钠粉末【专题】常见仪器及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分析】量筒是一种用来量度液体体积的量器,不能用来加热,不能作反应容器【解答】解:因为B、C、D都是固体,而量筒是用来量度液体体积的,只有盐酸为液体,所以盐酸可用量筒量取一定体积。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常用仪器的用途和使用,这是实验的基础,学生必须熟知2下列

2、各组元素的元素符号的第一个字母不相同的是()A硫、硅、锡 B碳、氯、钙 C氮、氖、钠 D铝、氦、银【分析】根据已有的元素符号的书写进行分析解答即可。【解答】解:A、硫、硅、锡的元素符号分别为:S、Si、Sn,第一个字母相同;B、碳、氯、钙的元素符号分别为:C、Cl、Ca,第一个字母相同;C、氮、氖、钠的元素符号分别为:N、Ne、Na,第一个字母相同;D、铝、氦、银的元素符号分别为:Al、He、Ag,第一个字母不完全相同;故选:D。【点评】掌握元素符号的书写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3河南有许多优秀的民间制作工艺,下列工艺制作过程中包含化学变化的是()A开封朱仙镇木刻年画 B烧制黄河澄泥砚C南阳镇平

3、县玉石雕刻 D豫西民间剪纸【专题】物质的变化与性质【分析】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据此分析判断。【解答】解:A、开封朱仙镇木刻年画制作过程中只是形状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B、烧制黄河澄泥砚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C、南阳镇平县玉石雕刻制作过程中只是形状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D、豫西民间剪纸过程中只是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B。【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解答时要分析变化过程中是否有新物质生成,若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若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

4、学变化。4下列物质的用途中,只利用其物理性质的是()A氧气炼钢 B铜制作导线C硫酸除铁锈 D二氧化碳制碳酸饮料【专题】物质的变化与性质【分析】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叫化学性质,如可燃性、助燃性、氧化性、还原性等;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叫物理性质;物理性质经常表现为:颜色、状态、气味、密度、硬度、熔点、沸点、导电性、导热性、溶解性、挥发性等。氧气炼钢是利用氧气的助燃性,属于化学性质;铜制作导线是利用铜的导电性,属于物理性质;硫酸除铁锈是利用硫酸的酸性,属于化学性质;二氧化碳制碳酸饮料是利用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属于化学性质。【解答】解:A、氧气炼钢是利用氧气的助燃性

5、,属于化学性质;故选项错误;B、铜制作导线是利用铜的导电性,属于物理性质;故选项正确;C、硫酸除铁锈是利用硫酸的酸性,属于化学性质;故选项错误;D、二氧化碳制碳酸饮料是利用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属于化学性质;故选项错误;故选:B。【点评】本考点考查了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区分,要记忆有关氧气、铜、硫酸和二氧化碳的性质,并能够在比较的基础上进行应用,本考点的基础性比较强,主要出现在选择题和填空题中。5氯化钠由什么粒子构成?四位同学分别给出了以下答案,你认为正确的是()A分子 B原子 C离子 D中子【专题】化学物质的分类思想;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分析】根据金属、大多数固态非金属单质、

6、稀有气体等由原子构成;有些物质是由分子构成的,气态的非金属单质和一般由非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如氢气、水等;有些物质是由离子构成的,一般是含有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的化合物,如氯化钠,进行分析判断即可。【解答】解:氯化钠是含有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的化合物,氯化钠是由钠离子和氯离子构成的。故选:C。【点评】本题难度不大,主要考查了构成物质的微观粒子方面的知识,对物质进行分类与对号入座、掌握常见物质的粒子构成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6空气中的固体颗粒物如PM2.5、PM10等过多易形成雾霾,它容易诱发呼吸道疾病。根据国务院发布的新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下列项目没有列入监测范围的是()A二氧化氮 B二氧化

7、硫 C二氧化碳 DPM2.5【专题】化学知识生活化;空气与水【分析】空气污染的途径主要有两个:有害气体和粉尘。有害气体主要有一氧化碳、二氧化硫、二氧化氮等气体;粉尘主要指一些固体小颗粒。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固体颗粒物称为PM2.5,因此属于粉尘污染。【解答】解:A、二氧化氮是空气的主要污染物之一,列入监测范围,故选项错误;B、二氧化硫容易造成酸雨,列入监测范围,故选项错误;C、二氧化碳不污染空气,不必列入监测范围,故选项正确;D、PM2.5属于粉尘污染,列入监测范围,故选项错误。故选:C。【点评】化学来源于生产生活,也必须服务于生产生活,所以与人类生产生活相关的化学知识也是重要的中

8、考热点之一。7氧气降温加压变成液态氧的过程中发生改变的是()A分子种类 B分子间距 C原子大小 D原子种类【专题】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分析】氧气由气态变为液态,只是状态发生了变化,变化的是分子之间的间隔,分子的质量、体积不变。【解答】解:A、氧气由气态变为液态,只是状态发生了变化,变化的是分子之间的间隔,分子的种类不变,故A错;B、氧气由气态变为液态,只是状态发生了变化,变化的是分子之间的间隔,分子之间的间隔变小,故B正确;C、氧气由气态变为液态,只是状态发生了变化,变化的是分子之间的间隔,原子大小不变,故C错;D、氧气由气态变为液态,只是状态发生了变化,变化的是分子之间的间隔,原

9、子种类不变,故D错。故选:B。【点评】解答本题关键是熟悉分子的性质和用途。8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专题】实验操作型;化学学习中的实验思想;常见仪器及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分析】A、根据把橡皮塞塞进试管口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B、根据毛玻璃片的使用方法,进行分析判断。C、过滤液体时,注意“一贴、二低、三靠”的原则。D、使用酒精灯时要注意“两查、两禁、一不可”。【解答】解:A、把橡皮塞慢慢转动着塞进试管口,切不可把试管放在桌上在使劲塞进塞子,以免压破试管,图中所示操作错误。B、贮存氧气时,毛玻璃片粗糙的一面向下,能防止气体逸出,图中所示操作正确。C、过滤液体时,要注意“一贴、二低、三靠”的原则,图中

10、缺少玻璃棒引流、漏斗下端没有紧靠在烧杯内壁上,图中所示操作错误。D、使用酒精灯时要注意“两查、两禁、一不可”,熄灭酒精灯时,不能用嘴吹灭酒精灯,应用灯帽盖灭,图中所示操作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难度不大,熟悉各种仪器的用途及使用注意事项、常见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的注意事项是解答此类试题的关键。9下列符号中,同时表示一种单质、一种原子和一种元素的是()AO2 B2H CN DCu【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根据元素符号的含义进行分析解答,金属、固体非金属、稀有气体都是由原子直接构成的,故它们的元素符号,既能表示一个原子,又能表示一种元素,还能表示一种单质【解答】解:元素符号能表示一种元

11、素,还能表示该元素的一个原子;化学式能表示一种物质,当元素符号又是化学式时,就同时具备了上述三层意义。A、该符号是氧气的化学式,不是元素符号,故选项不符合题意。B、该符号可表示2个氢原子,不是元素符号,故选项不符合题意。C、N属于可表示氮元素,表示一个氮原子,但不能表示一种单质,故选项不符合题意。D、Cu属于金属元素,可表示铜元素,表示一个铜原子,还能表示铜这一单质,故选项符合题意。故选:D。【点评】本题难度不是很大,考查学生对元素符号与与化学式含义的理解、掌握及灵活运用进行解题的能力10下列物质在氧气中燃烧,能产生明亮的蓝紫色火焰,同时生成有刺激性气味气体的是()A甲烷 B红磷 C铁丝 D硫

12、【专题】氧气、氢气的性质与用途;实验现象的观察和记录【分析】A、根据甲烷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B、根据红磷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C、根据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D、根据硫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A、甲烷在氧气中燃烧,产生蓝色火焰,生成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无色无味的气体,故选项错误。B、红磷在氧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生成一种白色固体,故选项错误。C、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大量的热,生成一种黑色固体,故选项错误。D、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产生一种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故选项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难度不大,

13、掌握常见物质燃烧的现象即可正确解答,在描述物质燃烧的现象时,需要注意光和火焰、烟和雾的区别。11从分子的角度分析,下列解释不正确的是()A墙里开花墙外香,说明分子在不断运动B热胀冷缩,说明分子的大小随温度的升降而改变C二氧化碳和干冰都能灭火,说明同种分子构成的物质化学性质相同DH2在Cl2中燃烧生成HCl,说明分子可以分成原子,原子重新组合成新分子【专题】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分析】根据分子的基本特征:分子质量和体积都很小;分子之间有间隔;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同种的分子性质相同,不同种的分子性质不同,可以简记为:“两小运间,同同不不”,结合事实进行分析判断即可。【解答】解:A、好酒不

14、怕巷子深,是因为酒精中含有的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向四周扩散,使人们闻到酒香,故选项解释正确。B、热胀冷缩,是因为分子间的间隔(而不是大小)随温度的变化而改变,故选项解释错误。C、二氧化碳和干冰是由同种的分子构成的,都能灭火,说明同种分子构成的物质化学性质相同,故选项解释正确。D、H2在Cl2中燃烧生成HCl,分子发生了变化,生成了新的分子,说明分子可以分成原子,原子重新组合成新分子,故选项解释正确。故选:B。【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分子的基本性质(可以简记为:“两小运间,同同不不”)及利用分子的基本性质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是解答此类题的关键。12锂电池在手机和电脑中被广泛使用。在元素周期表中

15、,锂元素的信息如图所示,对图中信息解释不正确的是()A原子序数为3 B锂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3C元素符号为Li D锂原子的质量为6.94 g【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依据锂的最外层电子数判断其所属元素的种类,依据元素中期表中所示的信息的意义分析解答即可。【解答】解:A、由图示可知锂的原子序数为3,故正确;B、锂原子的核外电子数=质子数=3,故正确;C、由图示可知锂元素的元素符号为Li,故正确;D、图示中的6.941指的是锂的相对原子质量,单位不是克,故错误;故选:D。【点评】了解元素周期表的特点及其应用,核外电子在化学反应中的作用是解题的关键所在。13X、Y、Z有如图所示的转化(“”表示反应一步实现,部分物质和反应条件已略去),则符合要求的X、Y、Z依次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