潜江市八年级(下)月考物理试卷(3月份)含答案

上传人:云*** 文档编号:119425123 上传时间:2020-01-15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484.0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潜江市八年级(下)月考物理试卷(3月份)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潜江市八年级(下)月考物理试卷(3月份)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潜江市八年级(下)月考物理试卷(3月份)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潜江市八年级(下)月考物理试卷(3月份)含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潜江市八年级(下)月考物理试卷(3月份)含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潜江市八年级(下)月考物理试卷(3月份)含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潜江市八年级(下)月考物理试卷(3月份)含答案(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八年级(下)月考物理试卷 题号一二三四五六七总分得分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20.0分)1. 下列过程中,有一个力的作用效果与其他三个不同类,它是()A. 把橡皮泥捏成不同造型B. 进站的火车受阻力缓缓停下C. 苹果受重力竖直下落D. 用力把铅球推出2. 图所示的四个实例中,目的是为了减小摩擦的是()A. 手上涂防滑粉B. 轴承上装有滚珠C. 轮胎上刻花纹D. 鞋底刻花纹3. 手握绳子从井中提水桶,手受到竖直向下的拉力,此拉力的施力物体是()A. 水桶B. 手C. 绳子D. 水4. 如图所示,骑自行车出行郊游,是一种时尚、环保的生活方式。当我们在平直路面上匀速向前骑行时,以下说法正确

2、的是()A. 若自行车停下,惯性就消失了B. 自行车受到的动力大于自行车受到的阻力C. 路面受到的压力与人受到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D. 人和车受到的重力与地面对人和车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5. 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伸长量L与受到的拉力F成正比,如图所示,能正确表示这种关系的是()A. B. C. D. 6. 在图中,A、B两球相互间一定有弹力作用的图是()A. B. C. D. 7. 宇航员在“天宫一号”和“神舟十号”飞船组合体中工作生活12天,这期间他们要锻炼身体,以下方式有效的是()A. 引体向上B. 做俯卧撑C. 举哑铃D. 用弹簧拉力器练臂力8. 如图是小明投实心球的情景。对于空中运动的

3、实心球来说()A. 由于惯性,运动状态不变B. 不受力作用,运动状态不变C. 由于重力作用,运动状态发生改变D. 受到推力作用,运动状态发生改变9. 长方体木箱放在水平地面上,木箱上放一木块,则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 木箱受到的重力和地面对木箱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B. 木箱对木块的支持力和木块对木箱的压力是一对平衡力C. 木箱对地面的压力和地面对木箱的支持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D. 地面对木箱的支持力和木块对木箱的压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10. 如图所示,人沿水平方向推装满沙子的车,但没有推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人对车的作用力小于车对人的作用力B. 人对车的推力小于地面对车的摩擦力C. 沙子

4、受到的重力与地面对车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D. 人对车的推力与地面对车的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二、多选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3.0分)11. 如图甲所示,放在水平地面上的物体,受到方向不变的水平拉力F作用,其F-t和v-t图象分别如图乙、丙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当t=1s时,物体处于静止状态,摩擦力为0B. 当t=3s时,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为3NC. 46s内,物体受到摩擦力是2ND. 24s内,物体在做加速运动,所受的摩擦力不断增大三、填空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10.0分)12. 你注意到洒水壶有两个把手吗?如图,当用洒水壶提水时,应该用_把手;当用洒水壶洒水时,应该用_把手。这说明力的作

5、用效果与_有关。13. 甲、乙是两个完全相同的弹簧测力计,指针调零后将乙倒挂在甲的挂钩上,稳定后甲的示数如图所示(图中乙未画出)。这种测力计的重力为_N。14. 小明在橡皮泥上留下指印,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_;足球场上运动员将球踢出去,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_。15. 如图所示是码头上经常见到的叉车搬运货物的情景,货物M放在叉车上,M受到重力G和支持力N的作用。当货物M静止时,N_G当叉车使货物匀速上升时,N_G(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16. 室内天花板上悬挂的吊灯受到_(选填“平衡”或“不平衡”)力,灯绳对灯的拉力和_是一对平衡力。四、计算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24.0分)17. 某

6、同学在探究弹簧的伸长与所受拉力的关系时,得到如图图象。请回答下列问题:(1)这根弹簧的原长是_cm拉力为6N时,弹簧长度比原长长了_cm,弹簧发生了_形变。(2)当这根弹簧的长度为4cm时,此时弹簧受到的拉力为_N。(3)分析图象及有关数据,可以得出结论是_。18. 如图为某品牌纯牛奶,盒内装有250cm3、密度为1.04g/cm3的纯牛奶。g取10N/kg,不计外包装质量。求:(1)纯牛奶的质量;(2)纯牛奶的重力。19. 一辆自重是4.0104N的卡车,装载着20箱货物,每箱货物质量是400kg,行驶到一座立有限重标志的桥前,桥前的标牌如图所示,问:(g=10N/kg)(1)这辆卡车总重多

7、少牛?(2)这辆车能安全过桥吗?如不能,则需要卸下几箱货物?五、综合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10.0分)20. 如图所示,M是放在水平桌面上的物体,两边用细线通过滑轮与吊盘相连。若在左盘中放重为0.5牛的砝码、右盘中放重为1牛的砝码时,物体M恰好以速度v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则桌面对木块的摩擦力为_牛。如果右盘中的砝码不变,若要使物体M在水平桌面上以速度v向左匀速直线运动,则左盘中砝码的重应为_牛。(吊盘重不计,绳子与滑轮摩擦不计)六、作图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0.0分)21. 如图。小钟同学在做模拟引力实验时,用一根细线拴一块橡皮,甩起来,使橡皮绕手做圆周运动。如图所示,请你画出橡皮受到的重力

8、和拉力的示意图。22. 作图:货物随传送带一起送往高处,画出图中货物受力示意图。七、实验探究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2.0分)23. 在“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活动中。(1)小明提出,能否只利用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来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小华认为,若采用小明的方案,必须测出物体所受的_和_的大小来进行比较。研究发现,在小明的方案中,只能根据相互作用的关系直接测出_的大小,在未知二力平衡条件的前提下,另一个力无法直接测量,所以这一方案无法实施下去;(2)为此,两位同学不断改进并先后设计了三个实验方案使误差越来越小(ABC三图),如图乙所示,请你判断出他们改进的先后顺序为_(用字母表示),这样改进是为

9、了减小_对实验的影响,实验中通过改变两边砝码的_来探究二力大小的关系;通过扭转小车松手后观察小车的状态,来探究二力是否_。(3)如图丙是最终确定方案。此方案中,由于_,故卡片的重力可忽略不计。24. 在“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因素”的实验中,小英做了如图甲所示的三次实验,用到了一个弹簧测力计、一个木块、一个砝码、两个材料相同但表面粗糙程度不同的长木板。实验中第1次和第2次用相同的长木板,第3次用表面更加粗糙的长木板。(1)实验时用弹簧测力计沿水平方向拉动木块,使其在水平桌面上做_,根据二力平衡知识,可知滑动摩擦力的大小_(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拉力的大小。(2)比较1、2两次实验,

10、得出结论:_。比较_两次实验,是为了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粗糙程度的关系。(3)刚开始小英做第1次实验时控制不好力度,拉力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乙所示,木块的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丙所示,则木块在第7s时的摩擦力为_N。(4)小芳同学将实验方法进行了改进,实验装置如图丁所示:将弹簧测力计一端固定,另一端钩住木块,木块下面是一长木板,实验时拉着长木板沿水平地面向右运动,此时木块受到的摩擦力方向_,大小为_这样改进的好处是_。答案和解析1.【答案】A【解析】解:A、把橡皮泥捏成不同造型,橡皮泥的形状发生变化,所以选项A属于力改变物体的形状;B、进站的火车受阻力缓缓停下,速度在减小,所以选项B

11、属于力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C、苹果受重力竖直下落,苹果在重力作用下,速度越来越快,所以选项C属于力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D、用力把铅球推出,铅球在重力作用下,运动速度和运动方向都在发生改变,所以选项D属于力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故选:A。解决本题的关键是掌握力的作用效果: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物体运动状态的改变包括:速度大小的改变和运动方向的改变。本题考查了力的作用效果,力的这两个作用效果有明显的不同,比较容易辨别。2.【答案】B【解析】解:A、手上涂防滑粉,是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增大摩擦力。故A不合题意;B、轴承上装有滚珠,是用滚动代替滑动来减小摩擦

12、。故B符合题意;C、轮胎上刻花纹,是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增大摩擦力。故C不合题意;D、鞋底刻花纹,是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增大摩擦力。故D不合题意。故选:B。(1)增大摩擦力的方法:在接触面粗糙程度一定时,通过增大压力来增大摩擦力;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增大摩擦力。(2)减小摩擦力的方法:在接触面粗糙程度一定时,通过减小压力来减小摩擦力;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减小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减小摩擦力;使接触面脱离;用滚动摩擦代替滑动摩擦。本题考查摩擦力大小的影响因素,以及增大和减小摩擦的方法,摩擦力问题在生活中应用非常广泛,解答此题类问题时要利用控制

13、变量法研究。3.【答案】C【解析】解:力是物体对物体的相互作用,拉力是绳子和手之间的相互作用。受力物体是手,施力物体是绳子。故选:C。力是物体对物体的相互作用,分析拉力的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就可以得出答案来。此题主要考查物体间的相互作用,找到力的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4.【答案】D【解析】解:A、一切物体都有惯性,当自行车停下时,同样具有惯性,故A错误;B、在平直路面上匀速向前骑行时,自行车受到的动力与自行车受到的阻力是一对平衡力,大小相等,故B错误;C、路面受到的压力与人受到的支持力没有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不是一对平衡力,故C错误;D、把人和车看做一个整体,人和车受到的重力与地面对人和车的支持力

14、符合二力平衡的四个条件,是一对平衡力,故D正确。故选:D。(1)惯性是物体固有的属性,惯性和物体的运动状态无关,惯性的大小和质量成正比;一切物体都有惯性;(2)二力平衡条件: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根据二力平衡的四个因素分析。本题考查了二力平衡条件的应用、惯性等知识,属于基础题。5.【答案】B【解析】解:(1)实验中用纵轴表示弹簧的伸长量L,横轴表示弹簧的拉力F;(2)弹簧平放时测量自然长度,此时弹簧伸长量为0cm;(3)当竖直悬挂时,由于自身重力的影响弹簧会有一段伸长量,但此时所挂重物的重力为0N(即:F=0N)(4)因为在弹簧的弹性限度内,弹簧的伸长量与其所受的拉力成正比,综合上述分析四个图象中只有B符合。故选:B。首先弄清横轴和纵轴代表的含义,在这里L代表的是弹簧的伸长量,即L-L0,最后综合判断选取答案。此题考查学生运用图象来处理数据的能力,关键是弄清坐标轴代表的意义,并能综合分析拉力F与伸长量L的关系。需要注意弹簧的平放与竖直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