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专版)2017_2018学年高中生物课时跟踪检测(十二)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生态系统中的生产量和生物量浙科版必修3

上传人:Changge****183;we... 文档编号:119411105 上传时间:2020-01-15 格式:PDF 页数:6 大小:460.9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浙江专版)2017_2018学年高中生物课时跟踪检测(十二)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生态系统中的生产量和生物量浙科版必修3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浙江专版)2017_2018学年高中生物课时跟踪检测(十二)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生态系统中的生产量和生物量浙科版必修3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浙江专版)2017_2018学年高中生物课时跟踪检测(十二)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生态系统中的生产量和生物量浙科版必修3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浙江专版)2017_2018学年高中生物课时跟踪检测(十二)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生态系统中的生产量和生物量浙科版必修3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浙江专版)2017_2018学年高中生物课时跟踪检测(十二)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生态系统中的生产量和生物量浙科版必修3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浙江专版)2017_2018学年高中生物课时跟踪检测(十二)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生态系统中的生产量和生物量浙科版必修3》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浙江专版)2017_2018学年高中生物课时跟踪检测(十二)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生态系统中的生产量和生物量浙科版必修3(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 课时跟踪检测(十二)课时跟踪检测(十二) 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 生态系统中的生产量和生态系统中的生产量和 生物量生物量 一、基本要求专练 1下图为生态系统结构的关系图,a 代表的成分是( ) A生产者 B消费者 C分解者 D不能确定 解析:选 B 生态系统包括生物群落和非生物环境,生物群落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和分 解者。从箭头的方向上分析,a 的能量和物质来自 b,并可传给 c,所以 a 是消费者。 2(2015浙江 9 月选考测试)下列关于食物网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一个草原生态系统中只有一个食物网 B食物网仅表达了生物之间的数量关系 C食物网中包含的生物种类是不会改变

2、的 D生态系统抗干扰能力与食物网的复杂程度无关 解析:选 A 一个生态系统中,生物通过取食与被取食关系形成了食物链,多条食物链 彼此交错连接成食物网。一个生态系统中只有一个食物网,但可以包含多条食物链 ; 食物网 不仅表达了生物之间的数量关系,也能表达生物之间的营养关系 ; 在生态系统发展阶段,食 物网中包含的生物种类和数量可以发生较大的变化 ; 食物网越复杂,生态系统抵抗外界干扰 的能力就越强;食物网越简单,生态系统抵抗外界干扰的能力就越弱。 3(2015浙江 1 月学考)杀虫剂 DDT 会通过食物链逐级积累和浓缩,这种现象称为 ( ) A生物净化 B生物遗传 C生物放大 D生物进化 解析:

3、选 C 化学杀虫剂(杀虫剂 DDT 等)和有害物质通过食物链逐级积累和浓缩,在生 物体内高度富集,导致危害的现象称为生物放大。 4长期处于相对稳定状态的生态瓶中只有一条食物链,共含有三个营养级。若每个营 养级在一天的不同时刻每小时的耗氧量如图中曲线所示,则曲线 a、b、c 所反映的营养级依 次是( ) 2 A第三营养级、第二营养级、第一营养级 B第三营养级、第一营养级、第二营养级 C第二营养级、第三营养级、第一营养级 D第一营养级、第二营养级、第三营养级 解析:选 D 据图提供的信息,a 生物白天(6 点18 点)氧气的消耗量为负值,说明 a 生物在光照的情况下,释放氧气,必定为生产者,为第一

4、营养级。b、c 消耗的氧气量是前 者大于后者, 说明前者生物数量和能量多于后者。 表明 c 所含的能量比 b 更少, 营养级更高。 5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的成分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动物都属于消费者,其中植食性动物属于第二营养级 B细菌都属于分解者,其异化作用类型有需氧型和厌氧型两类 C生产者属于自养型生物,是生态系统中是最基本、最关键的生物成分 D一类生物只能属于生态系统中的一种生物成分 解析:选 C 动物不都属于消费者如蚯蚓等属分解者;细菌的同化作用类型有异养型和 自养型,其中自养型细菌属于生产者,如硝化细菌、硫化细菌 ; 同一种生物在生态系统中可 能属于不同的生物成分,如“桑基鱼塘”中,

5、鱼以蚕粪为食时,鱼属于分解者,若鱼以水生 生物为食时,则属于消费者。 6如图为非洲某草原生态系统的食物网,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该食物网中共有 6 条食物链 B狮子在这个食物网中占据三个营养级 C狮子和野狗的关系是捕食和竞争 D蛇的数量减少,狮子的数量不会发生明显的变化 解析:选 A 从草开始,到狮子结束,食物链有草羚羊狮子、草斑马狮子、草 羚羊野狗狮子、草斑马野狗狮子、草鼠蛇食蛇动物狮子,共 5 条 ; 草 羚羊狮子、草斑马狮子,这两条食物链中,狮子处于第三营养级 ; 草羚羊野狗 狮子、草斑马野狗狮子,这两条食物链中,狮子处于第四营养级 ; 草鼠蛇食 蛇动物狮子,这条食物链中,狮子处

6、于第五营养级 ; 由图可以直接看出,野狗和狮子都能 以羚羊和斑马为食,两者之间存在竞争关系,野狗又能成为狮子的食物,两者之间又存在着 3 捕食关系;由于狮子的食物来源较广泛,蛇的数量减少不会明显影响到狮子数量的变化。 7.如图表示一个海滩湿地生态系统中部分生物的食物关系。下 列有关分析错误的是( ) A细菌既可作为分解者,又可作为消费者的食物 B第三营养级的生物有食草虫、线虫、海螺 C若大米草死亡,将导致细菌数量增多,沼蟹数量亦增多 D若喷洒只杀灭食草虫的杀虫剂,则蜘蛛数量将减少 解析:选 B 食物链的起点是生产者,海螺、线虫和食草虫均能以生产者为食,故三者 为第二营养级 ; 大米草与藻类之间

7、存在竞争关系,大米草死亡不仅导致藻类数量增多,还会 使细菌数量增多, 细菌和藻类数量增多会导致线虫数量增多, 进而导致以线虫为食的沼蟹数 量增多;杀死食草虫会导致蜘蛛的食物减少,进而导致蜘蛛的数量减少。 8. 如图表示处于平衡状态的简单淡水生态系统,请回答: (1)此生态系统中共有_条食物链。 (2)此生态系统中属于第三营养级的动物是_,淡水虾与小鱼的关系是 _,大鱼与小鱼的关系是_。 (3)此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是_(填选项) A水鸟 B水绵 C水藻 D腐生细菌、真菌 (4)若所有水鸟迁徙到别处,则大鱼数目_,水藻数目_,淡水虾 数目_。 (5)若此生态系统中的水绵大量减少,则下列_会随着发生

8、。(填选项) A水藻大量增多 B小鱼的数目增多 C水鸟的数目减少 D甲壳类的数目增加 (6)此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总和在生态学上称为_。 解析 : 食物链的起点是生产者(水绵和水藻),终点是最高级消费者(水鸟),所以图中共 有 3 条食物链,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是营腐生生活的细菌和真菌 ; 水绵的减少会使大鱼的数 量减少,水鸟就会捕食较多的甲壳类动物,甲壳类动物的减少会使水藻的数量增多。 答案:(1)3 (2)水鸟、小鱼、淡水虾 竞争 捕食 (3)D (4)增多 减少 减少 (5)A (6)群落 4 9(2015浙江 9 月选考测试)“水稻黑线姬鼠黄鼬”是某农田生态系统中的一条 主要食物链。请回

9、答: (1)水稻在生态系统成分中属于_。 (2)鼠害大爆发时,黑线姬鼠数量迅速增长,当达到或超过_时,黑线姬鼠的 数量停止增长或作上下波动。 (3)用药物灭鼠是快速控制鼠类的有效措施, 但灭鼠药也会对其他生物产生一定的危害。 这种危害既包括其他生物直接取食灭鼠药的危害, 也包括有害成分通过食物链积累和富集即 _作用所造成的危害。 (4)若该农田被废弃后,杂草丛生,多年后各种灌木生长起来,该农田的群落演替类型 属于_演替。 与原农田相比, 演替后群落的生物多样性_(填 “增加” “减少” 或 “不 变”)。 解析:生态系统中的生物成分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水稻属于生产者;环境容 纳量是长时

10、间内环境允许种群存在的最大数量, 当超过该数量时, 种群的数量停止增长或在K 值上下波动 ; 化学杀虫剂和有害成分通过食物链逐级积累和浓缩,在生物体内高度的富集, 导 致危害的现象称为生物放大 ; 农田废弃后开始的演替是在被毁基质上进行的演替,属于次生 演替,群落将向着更稳定、结构更复杂的方向演替,直到达到顶极群落,与原群落相比, 演 替后的群落生物多样性增加,群落结构更为复杂,生态系统更稳定。 答案:(1)生产者 (2)环境容纳量(K值) (3)生物放大 (4)次生 增加 二、发展要求专练 10下列哪种情况会出现倒金字塔( ) A生物量金字塔,其生产者的生活史比消费者要短得多 B能量金字塔,

11、组成该生态系统的各营养级生物的种类过多 C个体数量金字塔,生产者仅有一种生物,其数量占绝对优势 D在紫外线很强的山地,能量会出现倒金字塔 解析:选 A 能量金字塔不会倒置,因能量传递每次都会损失很多。个体数量金字塔在 某一营养级与下一营养级个体大小较悬殊时可能会倒置, 但C项中生产者一般不是一种生物, 其种类和数量与数量金字塔没有因果关系。A 项中生物量金字塔可能倒置,因为生产者生活 史短,繁殖快,可整个被吞食,可迅速转化为下一营养级的生物量。 11下列有关生物量的描述错误的是( ) A生物量实际上就是净生产量在某一调查时刻前的积累量 B构成植物体的有机物积累越多则其生物量越大 C生物量的单位

12、通常用 g/m2或 J/m2表示 D生物量只能用于植物不能用于动物 5 解析:选 D 生物量既可用于植物,也可用于动物。 12关于生态系统中生产量与生物量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用于植物生长和繁殖的生产量应为净初级生产量减去呼吸消耗量 B净生产量实际上就是总初级生产量在某一调查时刻前的积累量 C生物量与生产量的单位相同均可用 g/m2或 J/m2表示 D若 GPR0,则生物量不变 解析:选 B 用于植物生长和繁殖的生产量应为净初级生产量;生物量实际上就是净生 产量在某一调查时刻前的积累量,其单位为 g/m2或 J/m2,但生产量的单位应为 g/(m2a) 或 J/(m2a)。若 GPR0,则

13、生物量不变;若 GPR0,生物量增加;若 GPR0,生物 量减少。 13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生物量与次级生产量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生物量的概念和计量单位同样也应用于动物 B通过动物生物量的计算,可以推测各类动物在生态系统中的相对重要性 C次级生产量归根结底是依靠植物在光合作用中所产生的有机物质 D次级生产量既包含生产者生产量,也包括消费者和分解者生产量 解析:选 D 用于植物生长和繁殖的生产量应为净初级生产量;生物量实际上就是净生 产量在某一调查时刻前的积累量,其单位为 g/m2或 J/m2,但生产量的单位应为 g/(m2a) 或 J/(m2a),生物量的概念和单位同样也可应用于动物;通过动

14、物生物量的计算,可以推 测各类动物在生态系统中的相对重要性 ; 次级生产量归根结底是要依靠植物在光合作用中所 产生的有机物质。 14.在夏季测量某温带落叶林中的一个淡水池塘的净初级生产量,结果 如右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曲线中随水深增加,初级生产量下降,可能原因是光照强度下降 B若该池塘生态系统长期处于 c 点所示的状态,则可处于稳定状态 C净初级生产量用于植物的生长繁殖,a 处的植物长势最好 D生产者的生物量就是净初级生产量在某一调查时刻前的积累量 解析:选 B 植物净初级生产量的概念:通俗地讲就是指绿色植物的净光合作用量,它 随光照强度减弱而下降,水越深光照强度越弱。在生态系统

15、处于c点时,净初级生产量为0, 即有机物没有积累,所以不可能处于稳定状态。净初级生产量是生产者积累的有机物量, 用 于自身的生长繁殖,所以净初级生产量越大,用于自身生长繁殖的有机物就越多,长势越 好。生产者的生物量就是净初级生产量在某一调查时刻前的积累量。 15 下表是人工饲养的肉用太白鸡生长过程中体重的变化情况, 据表分析正确的是( ) 周龄 1 2 3 9 17 18 19 6 体重 (g) 57 92 138 610 1 231 1 253 1 255 周增 重(g) 24 35 46 92 57 22 2 A.每周体重的测量值即为生物量 B周增重可反映周次级生产量的变化 C饲养周期内净增的有机物总量与呼吸消耗量之和即为次级生产量 D生物量一直在增加,尽量延长饲养时间可提高效益 解析:选 B 体重是鲜重,其数值不是生物量;周增重值虽然是鲜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