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一单元 第3课《我用残损的手掌》课件1 鲁教版五四制

上传人:恋** 文档编号:119398952 上传时间:2020-01-14 格式:PPT 页数:26 大小:3.6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一单元 第3课《我用残损的手掌》课件1 鲁教版五四制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一单元 第3课《我用残损的手掌》课件1 鲁教版五四制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一单元 第3课《我用残损的手掌》课件1 鲁教版五四制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一单元 第3课《我用残损的手掌》课件1 鲁教版五四制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一单元 第3课《我用残损的手掌》课件1 鲁教版五四制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一单元 第3课《我用残损的手掌》课件1 鲁教版五四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一单元 第3课《我用残损的手掌》课件1 鲁教版五四制(2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戴望舒(19051950),原名戴梦鸥 ,浙江杭州人,中国现代著名诗人。 1929年4月,第一本诗集我的记忆 出版,其中雨巷成为传诵一时的名 作,他因此被称为“雨巷诗人”。抗战爆 发后,在香港主编大公报文艺刊, 发起出版耕耘杂志。1941年底被捕 入狱。在狱中写下了狱中题壁我 用残损的手掌心愿等待等诗 篇。代表诗集有我的记忆望舒草 望舒诗稿灾难的岁月。 走近作者 抗日战争的炮火震动了诗人的心灵,在民族危亡的关 头,戴望舒走出了惆怅的丛林和寂寥的雨巷。1938年他来 到香港,主编星岛日报星岛的副刊,编发了不少动员 抗战的诗歌。1941年,日本侵略军占领香港。这年年底, 诗人戴望舒因为在报纸上编

2、发宣传抗战的诗歌,被日本宪 兵逮捕。在狱中,他受尽折磨,但始终没有屈服。我用 残损的手掌就作于那个时候,这首诗是诗人在侵略者的 铁窗下献给祖国母亲的歌。 我用残损的手掌是诗人戴望舒于1942年在狱中 时所写的一首爱国诗歌。这首诗以“残损的手掌”摸索祖 国“广大的土地”为线索,抒发了作者爱国情感和对敌人 的血泪控诉,以及对解放区的深切向往和对祖国光明未 来的热切盼望。诗人通过联想和想象,虚实结合,展现 了记忆中家乡迷人的美景,现实中沦陷区的悲惨和凄凉 ,解放区的温暖、明朗和希望,从而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增强了艺术效果。 锦幛( )zhng 荇藻( )xng zo 蓬蒿( )png ho 憔悴(

3、)qio cu 蝼蚁( )lu y 蓬 篷 png 蓬蒿、蓬荜生辉、蓬头垢面 车篷、帐篷 悴 萃 cu 憔悴 荟萃、出类拔萃 png cu 憔悴: 蝼蚁: 形容人瘦弱,面色不好看。 蝼蛄和蚂蚁,用来代表微小的生物,比喻力量 薄弱或地位低微的人。 着火 着数 着装 曝 曝光 曝晒 p bo zho 着 zho zhu zhe坐着 1.我用残损的手掌摸索这广大的土地 【品析】 在敌人的黑牢里,诗人由“残损的手掌”展开 想象,让它去摸索心目中的祖国地图。“广大的土 地”象征祖国,“残损的手掌”既是写实,又表明了 诗人坚贞不屈的意志。这句话体现了作者对祖国 命运的深切关注。 2.无形的手掌掠过无限的江

4、山,/手指沾了血和灰, 手掌沾了阴暗。 【品析】 “无形的手掌”在这里指诗人的思绪。“无限的江山 ”指中国大地。“血”“灰”“阴暗”是中国当时大部分地 区被侵略者践踏的写照。诗人的思绪在祖国大地上驰 骋,他用心灵去感受祖国大地正在发生着的痛苦、灾 难以及侵略者的罪恶。 3.在那上面,我用残损的手掌轻抚,/像恋人的柔发 ,婴孩手中乳 【品析】 这是诗中第二次出现“我用残损的手掌”字 样,起强调作用。因爱国而受到敌人迫害的“我 ”,在这块温暖明朗的土地上找到了安慰。“恋 人的柔发”“婴孩手中乳”,这两个比喻新奇而贴 切,唤起了人的生命中最亲切的感动。 4.因为只有那里是太阳,是春,/将驱逐阴暗,带

5、来 苏生,/因为只有那里我们不像牲口一样活,/蝼蚁 一样死 【品析】 以“太阳”和“春”比喻解放区,本体和喻体 的共同特点是能给中国的大地带来光明和苏醒 。“牲口一样活”和“蝼蚁一样死”比喻沦陷区人 民的生活。诗中用沦陷区来反衬解放区,道出 了作者对解放区的真挚感情和深切向往。 5. 那里,永恒的中国! 【品析】 全诗在高亢的调子中结束,作者道出了对 解放区的真挚情感,对祖国未来寄予了热切的 希望。“永恒”突出了生生不息,预示着这光明 与生机必将成为整个中国的景象。 从感情色彩上说,这首诗前半部分是消极的、冷 色调的,后半部分是积极的、暖色调的。前后两部分 形成明显的对比。 前半部分,作者想象

6、着用手掌触摸地图上的沦陷 区,诗句中流露出一股忧愤之情;诗人还通过一系列 的词语来表现自己的情绪,如:长白山雪峰“冷” 诗人通过多种感官写出了自己对国土现状的感受,表 达了诗人对苦难中的祖国无法言说的感情。 【点拨】 探究一:这首诗前后两部分的感情色彩和描写手法 明显不同,结合原诗具体分析一下。 在这部分里,作者还运用了今昔对比的手法,加 重情绪的渲染。 后半部分,作者抚摸到了解放区那“辽远的一角” ,情绪陡然一变。因为那里“温暖”“明朗”“蓬勃生春” ,前后两部分相对比,诗人的情感倾向更加突出。“ 恋人的柔发”和“婴孩手中乳”使人们对解放区倍感亲 切。在作者对解放区的抒情性描述中,用的“爱”

7、“希 望”“太阳”“春”等词语。“牲口一样活”和“蝼蚁一样死 ”是用水深火热的沦陷区反衬解放区那里是将要 实现民族复兴、诞生“永恒的中国”的地方。 这首诗前后对比手法的运用,使作者的感情倾向 更加鲜明,表现出他对解放区的深情向往,对祖国光 明未来的热切盼望。 我用残损的手掌在想象中展开诗的内容。在 想象中,诗人的手掌抚过了广大的国土:先是沦陷区 的家乡,继而从祖国的北部一直到最南端,最终停留 在解放区。对祖国大地上每一处特征性景物的概括, 作者突出的是“手掌”的触觉作用(同时也有视觉、嗅 觉、味觉等感觉器官的作用),如:“微凉”“冷”“滑出 ”“细”“软”“蘸”等等。这样,就把较广泛的描写对象

8、相 对集中起来,使之贯穿在“手掌的感受”这一条线索上 ,因而我们读起来不觉芜杂。 【点拨】 探究二:这首诗描写的对象很多,然而读起来却并 不觉芜杂,为什么? 对比 对比是把两种不同事物 或者同一事物的两个方面放在 一起相互比较的一种辞格,也叫对 照。对比可以使客观存在的对立统一关系 表达得更集中、更加鲜明突出。 课文中对比的例子: 1.记忆的故乡景象与日寇占领下的凄惨景象形成对比: 这一角已变成灰烬,那一角只是血和泥;这一片湖该是我的家乡 ,(春天,堤上繁花如锦幛,嫩柳枝折断有奇异的芬芳) 2.日寇占领 下的凄惨景象与解放 区温暖、明朗、生机蓬 勃的景象形成对比: 无形的手掌掠过无限的江山,手

9、指沾了 血和灰,手掌沾了阴暗,只有那辽远的一角 依然完整,温暖,明朗,坚固而蓬勃生春。 因为只有那里是太阳,是春,将驱逐阴暗,带来苏生, 因为只有那里我们不像牲口一样活, 蝼蚁一样死 运用幻觉和虚拟手法创作 运用幻觉和虚拟是创作这首诗的主要手法。诗 人在狱中,想象祖国广阔土地好像就在眼前,不仅 可以真切地看到它的形状、颜色,而且可以感触到 它的冷暖,嗅到它的芬芳,这种虚拟,强烈地表现 了诗人对祖国的深挚的情感。 诗歌中触到水的“微凉”、感受到长白山的雪峰 的“冷到彻骨”、黄河水“夹泥沙在指间滑出”,这些 都是想象与虚拟,是诗的开头“我用残损的手掌摸索 ”这一幻觉的具体化。 巧用对比,突出情感

10、从感情色彩上说,这首诗前半部分写沦陷区人 民生活在苦难中,使用了“血和泥”、“雪峰冷到彻骨 ”等短语,是消极的、冷色调的;后半部分写解放区 ,使用了“温暖”、“明朗”、“蓬勃生春”等短语,是 积极的、暖色调的。前后两部分形成明显的对比。 从描写手法上说,诗人把现实中的凄惨景象与 回忆中的故乡美景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突出了诗人 眷恋故土、仇恨敌寇的感情;把沦陷区的凄惨 景象与解放区的温暖、明朗,形成对比,表达 了诗人内心深处的恨与爱、悲与怜、愁苦与希望 。 押韵方式,灵活多变 这首诗有着较为特别的押韵方式。有时是四 行诗句押一个韵,有时是两行诗句押一个韵。例 如从第五行开始,押韵的韵脚依次是“乡幛

11、 芳凉”“骨出” “草蒿” “悴 水” “山暗” “抚乳” “掌望” “活 国”。这样灵活的押韵方式,既体现了现代 诗形式的自由,又使全诗有着相对协调一致的节 奏。 我用残损的手掌 摸索这广大的土地 (统摄全诗) 上半篇:忧郁阴暗 凄楚忧愤 我用残损的手掌 祖国光明未来对 比 下半篇:温暖明朗热切期盼 戴望舒 诗人虽然身在狱中,却仍然不忘和自己有着 相同命运的祖国。他“残损的手掌”抚过被日军践 踏的沦陷区,抚过充满希望的解放区,诗歌感情 色彩的变化,诗人感情的前后对比,表现了诗人 对解放区的深深向往,对祖国未来光明的热切希 望。 解放区:从广义上说,解放区指推翻了反动统治,建 立了人民政权的地区。从狭义上说,特指抗日战争时期( 也包括解放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军队从敌伪统治 和国民党统治下解放出来的地区。当时以延安为中心建立 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政权,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 ,积极开展抗日战争。解放区是当时一切进步人士向往的 地方。 宝塔山:又名嘉岭山,位于延安市东南,延河 之滨。在山上可以鸟瞰整个解放区。因山上有塔,通常称 作宝塔山,是革命圣地延安的重要标志和象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