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自治区拉萨市2018_2019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

上传人:Changge****183;we... 文档编号:119398637 上传时间:2020-01-14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19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西藏自治区拉萨市2018_2019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西藏自治区拉萨市2018_2019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西藏自治区拉萨市2018_2019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西藏自治区拉萨市2018_2019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西藏自治区拉萨市2018_2019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西藏自治区拉萨市2018_2019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西藏自治区拉萨市2018_2019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西藏自治区拉萨市2018-2019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等填写在答题卡指定位置上。2.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作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用黑色签字笔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试卷共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第I卷选择题(本卷共小25题,每小题2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1.吕思勉先生把古代中国划分为“部落时代”、“封建时代”、“郡县时代”三个先后相继的时代。这样划分依据的角度是A. 社会经济形态B. 地方行政组织C. 专制集

2、权的程度D. 生产力的发展阶段【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部落时代”、“封建时代”、“郡县时代”分别是指远古社会时期、夏商周分封制时期、秦以来郡县制时期,分封制和郡县制都是地方制度,因此选B。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分封制;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郡县制【名师点睛】应当认识到分封制与郡县制都有其存在的历史合理性,并各有利弊,不能绝对地判定孰优孰劣。分封制与郡县制都是君主专制政体下中央和地方关系的体现形式,都是为君主专制服务的,只是在如何实现这一目的的手段上产生了严重的分歧。所以无论分封还是郡县,都无法解决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的矛盾。正因为如此,古代社会的政治家

3、或思想家无论发现分封制或郡县制有何缺陷,都不可能找到一种合理的解决方法。中国古代社会的痼疾是君主专制制度,只有彻底摧毁它,代之以民主管理才能克服这种弊病。2.周人奉行“同姓不婚”的原则,禁止同姓之间通婚。周王室必须和异姓诸侯国通婚。各级贵族也是如此,必须和异姓的贵族通婚。周人的这一制度A. 有力于巩固周王室统治B. 利用分封维系家族亲情C. 凸显了西周中央集权D. 体现王权衰落的趋势【答案】A【解析】西周“同姓不婚”,除了出于伦理和生理上的考虑外,还是出于政治方面的考虑,禁止同姓成婚,在客观上会促进与异姓贵族的联姻,扩大和加强与异姓集团的政治合作及军事联盟,从而扩充势力范围,巩固周王室统治,故

4、A项正确;材料没有体现出分封,故B项错误;西周时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故C项错误;材料没有体现王权衰落的信息,故D项错误。3.据记载,汉代的郡县长官不必征求朝廷同意就可以处死罪犯。宋代死刑案件必须由州和朝廷审理核定。到明清两代,知州、知府、知县的刑罚权仅剩行使鞭笞。这种变化反映了A. 司法机构逐渐独立B. 中央集权不断加强C. 专制皇权趋于顶峰D. 地方政府职能转变【答案】B【解析】【详解】材料内容反映了地方司法权不断削弱,不等同于司法机构的独立,故A项错误;从汉代到明清地方司法权的削弱源于中央集权的增强,故B项正确;内阁、军机处等机构的出现说明专制皇权趋于顶峰,材料未涉及君主专制的加强,故

5、C项错误;材料说明地方享有司法权,不能说明地方政府职能转变,故D项错误。故选B。【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紧扣材料关键信息“汉代可以处死罪犯。宋代由州和朝廷审理核定。到明清两代,知州、知府、知县的刑罚权仅剩行使鞭笞”,学生应该结合所学知识从汉代到明清中央集权的增强的角度出发,即可排除无关选项,得出正确答案。4.唐代科举出身的宰相占全部宰相的50%左右。宰相中多有累世而屡显的家族,400余任宰辅中,崔氏一姓即占32人,杨、杜二姓各占11人,卢氏、郑氏分别占10人和8人。这反映出当时A. 科举制度不能选拔优秀人才B. 世家大族垄断官员选拔C. 门阀士族仍然具有较大影响D. 世卿世禄制度再度实施【答案

6、】C【解析】【详解】依据所学知识可知,科举制度的目的就是为国家选拨优秀的人才,故A项错误;材料中只是指出世家大族出身的官员占一定的比例,还远未达到垄断的地步,故B项错误;材料信息“很多宰相出自世家大族,400余任宰辅中,崔氏一姓即占32人,杨、杜二姓各占11人,卢氏、郑氏分别占10人和8人”说明门阀士族对科举制度仍有一定的影响,故C项正确;世卿世禄制度指的是世袭制,不符合材料信息和史实,故D项错误。5.唐朝元和年间,中书省丞相皇甫禣奏请减少内外官俸钱,门下省官员崔祐认为此法不妥,封还诏书,皇帝采纳了崔祐的意见,皇甫鎛的建议作罢。由此可见A. 丞相权力大于皇权B. 三省制有互相制衡和分散相权作用

7、C. 门下省权限高于中书省D. 中枢机构具备君主立宪制特征【答案】B【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唐朝中央的三省包括中书省、门下省和尚书省,分别负责决策、审议和执行,三省相互牵制和监督,削弱了相权。材料中描述的是中书省和门下省的具体行政过程,进一步印证了三省之间的相互制衡,最终达到分散相权的目的,故选B。6.中国社科院知名学者白钢在中国政治制度史中说:“元朝的行省实际上是封建中央集权分寄于地方它负责处理境内政治、军事、经济等各类事务。此外行省还有一个重要职能是聚集境内财富,以供中央需要。行省的治所往往就是完成这种职能的中转站。”对材料理解准确的是A. 行省制必然导致地方势力膨胀B. 行省制下地方权

8、力相对较大C. 行省制体现了分权与制衡原则D. 行省是元朝最高的行政机构【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从材料“元朝行省实际上是封建中央集权分寄于地方,它负责处理境内政治、军事、经济等各类事务”可以看出,行省是元朝地方行政机构,行省官员具有处理政治、军事、经济等权力,聚集地方财富上交中央。故B项正确。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行省制度7.根据史料统计,明朝担任阁臣者变换极为频繁,如崇祯帝在位17年,阁臣竞近达50人。明朝甚至有阁臣在位不到两月者。明朝统治者这样做的出发点是A. 避免阁臣弄权B. 削弱宰相权力C. 完善明朝法制D. 重塑皇帝权威【答案】A【解析】【详解】材料反映的是

9、“明朝”“频繁”地更换“阁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这样做有利于防止阁臣专权,加强君主专制。故答案为A项。B项,明代在废除丞相后才设立内阁,该项表述不符合史实,排除;C项,频繁更换阁臣与完善法制无关,排除;D项,“重塑皇帝权威”不符合史实,中国古代自皇帝制度实施以来皇权一直处于至高无上的地位,没有削弱过,也就谈不上“重塑”,排除。8.秦汉的三公九卿、隋唐的三省六部、明朝的内阁和清朝军机处的设置,反映了我国古代中央机构的改革中存在着一个一贯的理念,那就是A. 制度的完善在于不断的改革B. 强化君主集权是政治变革主要内容C. 提高政府的办事效率是改革的根本D. 弥合君权和相权的矛盾是国家稳定的基础【

10、答案】B【解析】【详解】制度的完善在于是否适合当时的实际,而非不断地改革,排除A;秦汉的三公九卿、隋唐的三省六部、明朝的内阁和清朝军机处的设置反映了君主权力的不断加强,丞相权力在不断削弱,直至废除,可见加强皇权是改革的核心,故选B;古代中央机构改革的核心是加强皇权,而非提高政府的办事效率,排除C;君权与相权是古代中国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的一对基本矛盾,这一制度稳定的基础依赖于皇权,排除D。9.有学者认为“就世界大势论,鸦片战争是不能避免的”。这里所说的“大势”主要是指A. 英国的船坚炮利B. 西方列强加紧扩张C. 工业文明迅速发展D. 中国的闭关锁国【答案】C【解析】【详解】结合所学可知,英国工

11、业革命完成后,资本主义迅速发展,积极寻求对外商品倾销市场,从而导致鸦片战争的爆发,故C项正确。A项,英国的船坚炮利属于军事因素,与“大势”不符合,排除。B项,西方列强扩张的根源在于工业革命推动资本主义发展,排除。D项,闭关锁国与开放的世界市场相悖,排除。10.罗荣渠在现代化新论世界与中国的现代化进程一书中说:“在此以后,外国渗透的方式从外贸领域扩大到投资、生产、销售、金融各个领域,这样就直接改变了原有的小农一手工业生产方式,使中国在经济上和财政上都日益陷人对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的依附地位。”要研究这一状况产生的原因,应首选的不平等条约是A. 南京条约B. 北京条约C. 马关条约D. 辛丑条约【答

12、案】C【解析】【详解】依据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信息“外国渗透的方式从外贸领域扩大到投资、生产、销售、金融各个领域”说明此时外国经济侵略以资本输出为主,这是马关条约签订的结果,故C项正确;南京条约和北京条约的签订扩大了商品输出,故AB错误;辛丑条约的签订是在马关条约之后,故D项错误。11.辛亥革命“完成了国家政权由封建政治制度向现代民主政治制度的转变”,实现了从“朝代国家”向“共和国家”的转变。这说明辛亥革命A. 完成中国民主政治的任务B. 促成了社会性质的转变C. 推动中国民主政治的发展D. 完成了民族革命的任务【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辛亥革命最大历史功绩就是结束了封建君主专

13、制制度,推动了中国近代化,结合材料“完成了国家政权由封建政治制度向现代民主政治制度的转变”可知材料强调的是中国政治近代化,即民主政治的发展,故C项正确;辛亥革命推翻了帝制,但是并未完成建设民主政治任务,选项A排除;辛亥革命并未改变中国的社会性质,我国依然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未实现民族独立,选项B、D排除;【点睛】解题关键是对辛亥革命历史作用的认识,同时能准确解读出材料“完成了国家政权由封建政治制度向现代民主政治制度的转变”隐含信息是辛亥革命推翻帝制,推进民主化进程。12.北京学生发生五四运动后,首先支持他们的是以商会为代表的资产阶级,而那时商会已遍及各地;随之,上海等大城市的工人也投入运动。

14、吴佩孚5月9日通电说,“莘莘学子其心可悯,其志可嘉,其情更有可原。”这反映出A. 五四运动是全国性革命运动B. 经济诉求是运动的重要目标C. 五四运动有广泛的群众基础D. 军队支持是胜利的重要原因【答案】C【解析】从支持和同情五四运动的来自不同的阶级和社会领域来看,五四运动具有较为广泛的群众基础。故答案为C项。A项“全国性”材料不能反映,排除;材料没有反映学生的经济诉求,排除B项;材料没有反映出军队对运动的支持,排除D项。13.中共三大决议:我们希望社会上革命分子,大家都集中到中国国民党,使国民革命运动得以加速实现;同时希望中国国民党断然抛弃依赖列强及专力军事两个旧观念以树立国民革命之真正领袖

15、地位。此后国共两党A. 建立革命统一战线,进行国民革命B. 建立民族统一战线,进行抗日战争C. 进行重庆谈判,实现和平建国D. 进行北伐战争,消灭了军阀统治【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调动知识运用知识的能力,材料中“使国民革命运动得以加速实现;同时希望中国国民党断然抛弃依赖列强及专力军事两个旧观念以树立国民革命之真正领袖”说明是国共合作的意向,为此进行国民大革命,故A项正确。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国民大革命14.浙江嘉兴、江西井冈山、江西瑞金、贵州遵义等都是重要的革命圣地,以下关于这些革命圣地的说法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嘉兴南湖-中共一大正式召开的地方B. 井冈山-中共独立领导武装斗争的开始C. 瑞金-标志着红色政权在全国范围内建立D. 遵义-事实上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中共“一大”召开的地点在上海、闭幕在浙江嘉兴,故A项错误;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是中共创建的第一个革命根据地,南昌起义标志着中共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创建人民军队和武装夺取政权的开始,故B项错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