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血液ppt课件-医学资料

上传人:杰猫 文档编号:119398458 上传时间:2020-01-14 格式:PPT 页数:101 大小:7.2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3章血液ppt课件-医学资料_第1页
第1页 / 共101页
第3章血液ppt课件-医学资料_第2页
第2页 / 共101页
第3章血液ppt课件-医学资料_第3页
第3页 / 共101页
第3章血液ppt课件-医学资料_第4页
第4页 / 共101页
第3章血液ppt课件-医学资料_第5页
第5页 / 共10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3章血液ppt课件-医学资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3章血液ppt课件-医学资料(10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三章血液CHAPTER3BLOOD 第一节血液的组成和理化特性 第三节生理性止血 第四节血型与输血原则 第二节血细胞生理 生理教研室王颖 体液 60 第一节血液的组成和理化特性 细胞内液 40 细胞外液 20 血浆 血管内液 1 4 组织液 血管外液 3 4 1 大出血2 白血病 组成 功能 特性 血液 一 血液的组成血细胞 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血浆 血细胞比容 血浆蛋白白蛋白球蛋白纤维蛋白原 血浆 血细胞 血细胞比容 hematocrit 定义 血细胞在血液中所占的容积百分比 正常值 男性40 50 女性37 48 影响 血液量或 和 血细胞数量发生改变 血浆蛋白 人体各部分体液中电解质的含

2、量 一 血液的组成BloodComponents 血浆Plasma血细胞BloodCells红细胞RedBloodCellsorErythrocytes白细胞WhiteBloodCellsorLeucocytes血小板PlateletsorThrombocytes 二 血量 约占体重的7 8 70 80ml kg 50Kg 3500 4000ml 少量失血 10 无明显临床症状 中等失血20 休克症状 大量失血 30 危及生命 输血200ml 以50kg体重来计算 大约占血量5 对机体无害 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规定 健康公民献血的最高年龄为 A 55岁B 60岁C 69岁 国家提倡十八周岁至五

3、十五周岁的健康公民自愿献血 二 血液的粘度Viscosity 三 血液的理化特性PhysicalandChemicalPropertiesofBlood 一 血液的比重SpecificGravity 三 血浆渗透压 OsmoticPressure 四 血浆的pH值PlasmapH7 35 7 45NaHCO3 H2CO3 全血比重为1 050 1 060 主要决定于红细胞 血浆比重为1 025 1 030 主要决定于血浆蛋白 红细胞比重为1 090 主要决定于血红蛋白 半透膜 渗透压取决于溶质颗粒数目多少 高 低 水 渗透 人体各部分体液中电解质的含量 渗透压的作用 晶体渗透压维持细胞内外水的

4、平衡 胶体渗透压维持血管内外水的平衡 组织液 RBC 晶体渗透压 血浆 晶体渗透压 血浆胶体渗透压 组织液胶体渗透压 1 2 三 血浆渗透压300mmol L或770KPa分类 晶体渗透压胶体渗透压组成无机盐 糖等晶体物质血浆蛋白等胶体物质 主要为NaCl 主要为白蛋白 压力大 300mmol L或770KPa 小 1 5mmol L或3 3KPa 特点不易通过细胞膜 不易通过细胞膜与易通过毛细血管壁毛细血管壁意义维持细胞内 外水平衡调节血管内外 水平衡保持RBC正常形态和功能和维持正常血容量 应用 血管 组织 水肿 组织液增多 如 营养不良性水肿肝病 肝功能障碍 如 大失血 RBC 等渗溶液

5、低渗溶液高渗溶液 0 9 NaCl 5 葡萄糖 等渗低渗高渗 红细胞状态 红细胞在等渗溶液中 红细胞在高渗溶液中 红细胞在低渗溶液中 二 红细胞生理 一 红细胞的数量 形态正常成年人红细胞数男 4 0 5 5 1012 L女 3 5 5 0 1012 L血红蛋白男 120 160g L女 110 150g L 第二节血细胞生理 一 造血过程 自学 骨髓 导致再障p 51 贫血 贫血 在末梢血液中 单位容积内的红细胞 血红蛋白及红细胞比容低于正常 或其中一项明显低于正常 红细胞形状改变 镰刀形红细胞 二 红细胞的生理特征与功能 1 生理特征 1 可塑变形性 2 红细胞的悬浮稳定性 3 渗透脆性

6、2 生理功能 运输氧和二氧化碳 Hb 缓冲作用 红细胞的悬浮稳定性 叠连 病人正常人ESRRBC 血浆 血浆 RBC 特征 血沉快慢决定与血浆的成分变化 而不在红细胞本身 通常用血沉反映红细胞悬浮稳定性 血沉 以红细胞在第一小时末下沉的距离ESR男0 15mm 女0 20mm 意义 一些疾病的辅助诊断 如活动性肺结核 风湿病等 血沉加快 渗透脆性 红细胞在低渗溶液中发生膨胀 破裂和溶血 血管 RBC 等渗低渗高渗 三 红细胞的生成和调节 红细胞的生成合成部位所需原料影响红细胞成熟的因素2 红细胞生成的调节 四 红细胞的破坏 1 红细胞的生成 生成部位 胚胎期为肝 脾和骨髓 出生后主要在骨髓 骨

7、髓造血功能障碍 再生障碍性贫血 再障 p 51 造血原料 蛋白质和铁 铁 来源 内源性铁 红细胞破裂外源性铁 食物 存在形式 与铁蛋白结合聚集成铁黄素颗粒转运形式 与转运蛋白结合利用形式 Fe2 孕妇 儿童营养不足 缺铁性贫血 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 大量失血 长期慢性出血 蛋白质 主要从食物中来 机体从食物中摄取的蛋白质远远满足红细胞生成需要 必要的成熟因子 合成DNA所需的重要辅酶 叶酸 VitB12 内因子 胃内 胃大部分切除 先天性内因子缺乏 内因子减少 B12吸收障碍 叶酸缺乏 巨幼红细胞性贫血 大细胞高色素性贫血 红细胞的生成 红骨髓正常的造血功能 功能障碍 再生障碍性贫血 再障 足够

8、的造血原料 蛋白质和铁是基本原料 铁 Hb合成必须原料 Fe2 才能被利用 铁缺乏 缺铁性贫血 蛋白质 缺乏 营养不良性贫血 必要的成熟因子 合成DNA所需的重要辅酶 叶酸 缺乏 吸收障碍 VitB12 内因子巨幼红细胞性贫血 2 红细胞生成的调节 1 EPO缺氧 RBC 或Hb 肾肾病 肾功能障碍 肾性贫血 促红细胞生成素 EPO 2 性激素 3 其他激素T3 生长素 PO2 RBC Hb 主 肝细胞 次 雄激素T3生长素 四 红细胞的破坏平均寿命120天 血管外破坏 肝 脾脾功能亢进 脾性贫血 血管内破坏 机械损伤 溶血 胆色素 黄疸出现 触珠蛋白 肝 铁 铁黄素Hb 经肾排出 尿Hb 小

9、结 血浆渗透压是如何构成的 其相对稳定有何生理意义 何谓红细胞悬浮稳定性 其大小标志什么 正常男女的血沉值是多少 红细胞的生成原料和影响因素有哪些 三 白细胞生理PhysiologyofLeucocytes 一 白细胞的分类和正常数值白细胞均值 109 L 粒细胞中性粒细胞Neutrophils4 550 70嗜碱性粒细胞Basophils0 10 5 5嗜酸性粒细胞Eosinophils0 0250 1单核细胞Monocytes0 453 8淋巴细胞Lyphocytes1 820 40 白细胞总数 4 0 10 0 109 L 白细胞的生理特性 变形 游走 趋化 吞噬 白细胞渗出 白细胞吞噬

10、细菌 二 白细胞的功能1 中性粒细胞 吞噬病原体 特别是化脓性细菌 炎症时的主要反应细胞2 嗜碱性粒细胞 参与过敏反应3 嗜酸性粒细胞 可限制嗜碱性粒细胞和肥大细胞的致敏作用 参与对蠕虫的免疫反应 4 单核细胞 单核细胞组织巨噬细胞吞噬力 5 淋巴细胞 特异性免疫反应 三 血小板生理 一 数量与功能 1 数量 正常成人为100 300 109 L 50 109 L血小板减少性紫癜2 功能 1 维持血管壁的完整性 2 释放血小板源行生长因子 3 参与生理性止血过程 二 生理特性 黏附 释放 聚集 收缩 吸附维护血管壁内皮的完整性 修复 致聚剂 ADP 血小板收缩蛋白收缩 血块回缩 血清 血小板因

11、子PlateletFactors PF1 即PL分泌的V因子PF2 加速IIaPF3 即PL磷脂 提供表面PF4 中和肝素PF5 可能是II因子PG6 抑制纤溶酶 成人血小板计数值 100 300 109 L血小板进入血液后 只在开始两天具有生理功能 但平均寿命可有7 14天血中只有20 25 的血小板具有止血功能 变异 可有6 10 的变化 通常午后较清晨高 冬季较春季高 静脉血较毛细血管高 剧烈运动及妊娠中 晚期高 1 粘附 plateletadhesion PL粘着于非PL表面参与血小板粘附的主要因素 血小板膜糖蛋白I vonWillebrand因子 内皮下组织中的胶原 2 释放 受刺激

12、后致密体 颗粒或者溶酶体等内容物向外排出如5 HT Ca ADP等 3 聚集 plateletaggregation PL粘着于PL 参与血小板聚集的主要因素 血小板膜糖蛋白 b a Ca2 纤维蛋白原 致聚剂 引起血小板聚集的物质生理性致聚剂 ADP 肾上腺素 5 HT 组胺 胶原 凝血酶 PGs等病理性致聚剂 细菌 病毒 免疫复合物 药物等 聚集机制 1 ADP的作用 PL聚集最重要的物质两个时相 第一时相 发生迅速 可逆主要由外源性ADP所致第二时相 发生缓慢 不可逆主要由内源性ADP所致 2 血小板前列腺素类物质的作用 血管壁的PGI2与血小板的TXA2之间的比例失平衡TXA2 血栓烷

13、A2 聚集PL 缩血管PGI2 前列环素 抑制PL聚集 舒血管 肾上腺素 胶原 凝血酶 ADP 花生四稀酸 血栓烷A2 GPIIb IIIa受体 GPIIb IIIa拮抗剂 抗血小板药物的作用机理 抵克力得 阿司匹林 1 黏附2 释放3 聚集4 收缩 可引起血凝块回缩ClotRetraction和血栓的硬化 5 吸附 血小板上有吸附血浆中许多凝血因子的特性 血小板生理性止血功能 损伤 当血管内皮细胞损伤 暴露出胶原纤维 粘附 血小板粘着在胶原纤维上 吸附凝血因子 促凝血酶原激活物形成 松软血栓聚集 彼此粘连聚集成聚合体 释放 释放血小板因子 促纤维蛋白形成 网络血细胞 扩大血栓 收缩 在Ca2

14、 作用下其内含蛋白收缩 血凝块回缩 坚实血栓 皮肤或粘膜下出血是常见的皮肤病变 出血程度与面积视不同疾病而异 出血直径小于2mm者称为出血点 petechia 直径3 5mm者为紫癜 purpura 直径5mm以上者为瘀斑 ecchymosis 如血液溢出于血管外 使该部皮肤隆起者为血肿 hematoma 血小板减少引起出血 引起血小板减少的药物 引起血小板减少的药物种类很多 其中最常见的是奎宁 奎尼丁和磺胺类药物 应说明的是这些药物并非对每一个人都会引起血小板减少 这主要决定于人体对药物的敏感性 这些药物可包括 1 解热镇痛药扑热息痛 阿期匹林 保太松等 2 镇静 安眠药司眠脲 利眠宁 苯巴

15、比妥等 3 抗生素类先锋霉素 氯霉素 青霉素 链霉素 对氨基水杨酸钠和磺胺类药物等 4 噻嗪类利尿剂和激素双氢克尿噻 乙烯雌酚 抗甲状腺类药 5 植物碱奎宁 奎尼丁等 6 抗肿瘤药阿糖胞苷 环磷酰胺 噻替哌 5 氟脲嘧啶等 7 有机砷 乙醇 苯等 第三节生理性止血 Hemostasis 生理止血 小血管受损后引起的出血 在几分钟内会自行停止出血时间5 9min 一 生理性止血的基本过程 1 血管收缩2 血小板血栓的形成 松软止血栓3 血液凝固 坚固止血栓 二 血液凝固血凝 血液由流动的液体状态变成不能流动凝胶状态的过程 一 凝血因子 凝血因子特点 除F 外 都是蛋白质 正常情况下以酶原形式存在

16、 不具活性 被激活时F F a 除F 外 都是血浆中 F 在肝内合成 需要维生素 参与 缺乏维生素 或肝功能下降时 将出现出血倾向 F 是重要的辅助因子 缺乏时将发生微小创伤也会出血不止的血友病 凝血因子检测 凝血时间检测 CT 原理将静脉血放入玻璃试管中 观察采血开始至血液凝固所需的时间 该试验主要检测内源性凝血过程有无异常 参考值6 12分凝床意义CT延长 CT缩短病因 本试验灵敏度较低对肝素的敏感较差取而代之的是APTT 第三节血液凝固与纤维蛋白溶解一 血液凝固 按国际命名法编号的凝血因子 1 凝血因子特点 除F 磷脂外 都是蛋白质 正常情况下以酶原形式存在 不具活性 被激活时F F a 除F 外 都是血浆中 F 在肝内合成 需要维生素 参与 缺乏维生素 或肝功能下降时 将出现出血倾向 F 是重要的辅助因子 缺乏时将发生微小创伤也会出血不止的血友病 2 血液凝固的过程 凝血过程的 瀑布学说 血液凝固的基本反应过程 1 凝血酶原酶复合物的形成 X Xa 凝血酶原激活复合物 2 凝血酶原的激活 II IIa 3 纤维蛋白的生成 I Ia 两条途径 两条途径 内源性 外源性 凝血酶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