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章1酸碱催化剂及其催化作用

上传人:杰猫 文档编号:119395328 上传时间:2020-01-14 格式:PPT 页数:49 大小:6.1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章1酸碱催化剂及其催化作用_第1页
第1页 / 共49页
第章1酸碱催化剂及其催化作用_第2页
第2页 / 共49页
第章1酸碱催化剂及其催化作用_第3页
第3页 / 共49页
第章1酸碱催化剂及其催化作用_第4页
第4页 / 共49页
第章1酸碱催化剂及其催化作用_第5页
第5页 / 共4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章1酸碱催化剂及其催化作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章1酸碱催化剂及其催化作用(4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第四章各类催化剂及其催化作用 1 酸碱催化剂及其催化作用2 分子筛催化剂及其催化作用3 金属催化剂及其催化作用4 金属氧化物硫化物及其催化作用5 络合催化剂及其催化作用 第一节 酸碱催化剂的应用及其作用 固体酸催化剂 在石油炼制和石油化工中 酸催化剂占有重要的地位 烃类的催化裂化 芳烃和烯烃的烷基化 烯烃和二烯烃的齐聚 共聚和高聚 烯烃的水合制醇和醇的催化脱水等反应 都是在酸催化剂的作用下进行的 工业上用的酸催化剂 多数是固体 20世纪60年代以来 又发现一些新型的固体酸催化剂 其中最有影响的是分子筛型催化剂 其次是硫酸盐型酸性催化剂 固体碱催化剂 应用较少 研究也较少 1 酸碱电离理论 S

2、 AArrhenius 阿累尼乌斯 酸碱 1 能在水溶液中给予出质子 H 的物质称为酸 2 能在水溶液中给出羟基离子 OH 的物质为碱称 2 酸碱质子理论 J N Bronsted对酸碱定义 B酸碱 1 凡是能给出质子的物质称为酸 2 凡是能接受质子的物质称为碱3 酸碱电子理论 G N Lewis定义 L酸碱 1 所谓酸 乃是电子对的受体 如BF3 2 所谓碱 则是电子对的供体 如NH3 酸碱定义 1 凡是能给出质子或者接受电子对的物质称为酸 B酸或L酸 2 凡是能接受质子或者给出电子对的物质称为碱 B碱或L碱 NH3十H3O NH4 十H2O BF3十 NH3 F3B NH3 目前公认的定义

3、 酸碱定义 固体酸 天然粘土物质 天然沸石 金属氧化物及硫化物 氧化物混合物 金属盐等 固体碱 碱金属及碱土金属分散于氧化硅 氧化铝上 金属氧化物 金属盐等液体酸 H2SO4 H3PO4 HCl水溶液 醋酸等液体碱 NaOH水溶液 KOH水溶液 酸碱催化剂的分类 酸碱催化剂的应用及其作用 酸碱催化剂的分类 酸碱催化剂的应用及其作用 酸碱催化剂的分类 1 NH3为探针分子鉴别NH3吸附在L酸中心时 是氮的孤对电子配位到L酸中心上形成的 其红外光谱类似于金属离于同NH3的配位络合物 吸附峰在3300cm 1及1640cm 1处 NH3吸附在B酸中心上 接受质子形成NH4 吸收峰在3120cm 1

4、及1450cm 1处 NH3吸附在B酸中心上强度是L酸中心上强度的4倍 固体表面酸类型和鉴定 2 吡啶做探针的红外光谱法 吡啶吸附在B酸中心上形成吡啶离子 其红外特征吸收峰之一在l540 1550cm 1附近 l540 吡啶吸附在L酸中心上形成配位络合物 特征吸收峰在1447 1460cm 1 1450cm 1 处 固体表面酸类型和鉴定 固体表面酸类型和鉴定 吡啶在SiO2上的吸附只是物理吸附 150 抽真空后 几乎全部脱附 进一步表明纯SiO2上没有化学吸附酸性中心 固体表面酸类型和鉴定 吡啶分子特征峰不是酸中心峰 固体表面酸类型和鉴定 Al2O3表面只有L酸中心 1450cm 1 看不到B

5、酸中心 1540cm 1 固体表面酸类型和鉴定 从图吡啶吸附在SiO2 Al2O3表面上的红外光谱 在200 抽真空后于1600 1450cm 1范围内出现1540cm 1表面除存在L酸部位外 尚存在B酸部位 固体表面酸类型和鉴定 酸强度是指给出质子的能力 B酸强度 或者接受电子对的能力 L酸强度 酸强度表示酸与碱作用的强弱 是一个相对量 用碱性气体从固体酸脱附的活化能 脱附温度 碱性指示剂与固体酸作用的颜色等都可以表示酸的强度 通常用酸强度函数Ho表示固体酸强度 Ho也称为Hammett函数 酸浓度的负对数值 lg H 固体表面酸强度和酸量测定 酸函数Ho的定义 酸浓度的负对数值 lg H

6、固体表面酸强度和酸量测定 根据碱性指示剂H0大小判断酸强弱和酸量 Hammett指示剂是一系列具有不同pKa值的有机碱最强酸判断 一个pKa较小 如 12 的指示剂加入固体酸中 不出现共轭酸型色 说明该固体酸强度H0 pKa 酸强度小 需要更换指示剂测量 固体表面酸强度和酸量测定 固体表面酸强度和酸量测定 注意 H0越小酸强度越大 2 TPD测定酸强度 NH3做探针分子 可以用TPD法测定表面酸强度 酸强度HZSM 5 LiZSM 5 NaZSM 5 TPD测定酸强度 NH3在催化剂上可以发生物理吸附的NH3 N的孤对电子键合的化学吸附NH3 也可以形成NH4 NH3做探针分子 可以用TPD法

7、测定表面酸强度 TPD测定酸强度 流动态TPD实验系统 真空TPD试验体系 Hammett指示剂测定酸量和酸强度分布 加入一系列不同pKa碱指示剂 用正丁胺滴定到等当点 记录消耗的正丁胺量 可以计算出酸量 固体碱量测定 滴定法 气态酸吸附法 用二氧化碳 氧化氮 苯酚滴定法 苯甲酸根据碱性指示剂H0大小判断酸强弱和测量酸量 酸碱对协同位 某些反应 虽然由催化剂表面上的酸中心所催化 但碱中心也或多或少地一起协同作用 即使双功能催化剂的酸碱强度不高 远低于简单的酸或碱催化剂的酸或碱强度 这种酸碱中心协同作用的双功能催化剂有时具有很高的活性 例如ZrO2是一种弱酸和弱碱 但分裂C H的键的活性 较更强

8、酸性的SiO2 Al2O3高 也较更强碱性的MgO高 酸碱中心的形成与结构 金属氧化物 由于金属原子的配位引起的 金属氧化物 表面模型 1 Peri模型全羟基 Al2O3 940K时Al OH 3脱出羟基达90 4 表面出现裸露的Al和O2 空位 羟基临近与Al和O2 空位环境不同 形成ABCDE五种羟基位 A位临近4个O2 碱性最强 C位无O2 临近 碱性最强 酸碱中心的形成与结构 金属氧化物 表面模型 2 Knozinger模型全羟基 Al2O3脱羟基产物IR谱图波数差别由表面静电荷决定 静电荷取决于表面羟基的配位 构型 电荷数由Paulin的静电价规则求出 酸碱中心的形成与结构 a Al

9、3 配位的OH提供需要3 4 0 75e OH1 有1e 配位OH对外 0 25 a左Al3 配位需3 6 0 5e 右3 4 0 75e 需总 1 25e 对外 0 25 氧化铝是广为使用的吸附剂和催化剂 更多场合用作的催化剂载体 它有多种不同的变体 其中最重要的是 A12O3 和 A12O3 二者的表面既有酸中心 也有碱中心 L 酸中心是由脱水形成的不完全配位的铝构成 L酸中心吸附水则形成B酸中心 后者的酸强度太弱 以致认为Al2O3不具有B酸性 酸碱中心的形成与结构 复合氧化物 描述二元金属氧化物结构模型田部浩三 Tanabe 规则田部浩三 Tanabe 规则的两个基本假定 酸碱中心的形

10、成与结构 酸碱中心的形成与结构例A TiO2为主成分 氧化物正电荷过剩 显示L酸性 根据第一条规则 Ti的电荷数为 4 Si的电荷数为 4 TiO2做主成份 根据规则第二条 氧的配位电荷 4 6 2 3 6个氧原子与正四价Ti4 配位成电中性 所以SiO2中的氧也是 2 3 与硅配位的负电荷为4 2 3 8 3 整个Si原子上净电荷数为4 8 3 4 3 酸碱中心的形成与结构 酸碱中心的形成与结构例B SiO2为主成分 氧化物负电荷过剩 显示B酸性 吸附H 酸碱中心的形成与结构 第一节 酸碱催化剂的应用及其作用 固体酸碱催化作用 酸位性质与催化作用 酸强度与选择性有关 固体酸碱催化作用 酸量与

11、催化作用 固体酸碱催化作用 超强酸 酸强度大于100 硫酸的固体酸叫超强酸 即H0 11 9的固体酸 超强酸包括卤素和非卤素类超强酸强度用Hammett指示剂法测定 超强酸及其催化作用 超强酸产生的机理 以硫酸促进的超强酸 在氧化物表面发生SO4的配位吸附 使SO4电子云偏移 呈现出更强的酸性特点 超强酸及其催化作用 超强酸的失活 热和水热失活中毒失活超强酸的再生 超强酸失活一般都是可逆失活 可以再生 超强酸载体的改性 1 物理性能改性 比表面 孔径等 2 组成改性 添加助剂组分 3 抗毒组分改性 抑制毒物 超强酸及其催化作用 超强碱 指H0 26的固体碱有机超强固体碱 一般端基为叔胺或叔膦集

12、团的苯乙烯或苯乙烯共聚物无机超强碱 一般为负载有机碱或季铵盐的分子筛以及部分金属氧化物 超强酸及其催化作用 杂多酸及其催化作用 杂多化合物 是指一些前过渡元素 Mo W V Nb Ta等 以MOx x值一般为6 为单元通过共角 共边 偶尔共面 氧联结缩聚成多金属氧酸化合物 即多酸化合物 更广义地称为金属 氧簇化合物 Metal oxygenClusters 杂多化合物具有酸碱性 氧化还原性等杂多化合物具有特定结构周期表中有70多种元素可以作为杂原子 杂多化合物结构 结构的三个层次 1 第一层次 杂多阴离子 2 第二层次 杂多阴离子 平衡阳离子 结晶水 的三维排布的二级结构 3 第三层次 二级结

13、构堆积成多孔物质 杂多酸及其催化作用 杂多酸及其催化作用 杂多化合物结构 1 Lindqvist结构 M6O19六聚物 对六聚酸中的每一个金属而言周围都有6个配位氧原子 将相邻的氧原子联结起来就是一个八面体 六聚结构由六个八面体通过共边 共角相联 构成多面体模型 2 W10O32 4 十聚钨酸 制备 5H2W6O19 H2O 3H4W10O32条件 pH1 4 有机溶剂 如HCN CH3COCH3 3 Keggin结构 XM12O40X为杂原子 Keggin结构 结构单元 M3O13 杂多酸及其催化作用 杂多化合物结构 3 Keggin结构 XM12O40X为杂原子 Keggin结构 结构单元

14、 M3O134个M3O13通过共角相连围绕中心杂原子构成四面体 其中每个金属的两个OB分别与分属于两个M3O13的M相连 构成 Keggin结构 所有的金属原子都一样 只有一种 12个M 4 Dawson结构 X2M18O62X杂原子 5 缺位结构 XM11及 XM11 2 X2M17及 X2M17 2 通过Keggin和Dawson结构加入控制量的碱可得到缺位型多酸 杂多酸及其催化作用 杂多化合物结构 6 Silverton结构 XM12O42 化合价为 4的Ce Th Np U可形成XMo12O42 7 Waugh结构 XM9O32 如当M Mo时 X Ni4 Mn4 等 8 Anders

15、on结构 XMo6O24 9 Keggin衍生结构 XM9O32 杂多酸及其催化作用 杂多化合物酸中心的形成机理 杂多酸及其催化作用 杂多化合物特性 1 酸性 2 氧化还原性 3 活性位可以在表面 体相 酸密度有关 体相 酸性 氧化还原性 杂多酸及其催化作用 杂多化合物比表面 酸强度 活性的关系 杂多酸及其催化作用 离子交换树脂 普通树脂为交联二乙烯基苯的聚苯乙烯用硫酸将聚苯乙烯和二乙烯基苯的共聚物磺化的强酸型阳离子交换树脂 引入羧基得弱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 共聚物引入季铵基得到阴离子交换树脂 改性树脂可以作为催化剂 Dupont公司的全氟磺酸离子交换树脂催化剂NafionH0 12to 10 相当于96 to100 H2SO4 用于烷基化等 离子交换树脂催化剂及其催化作用 ThankYou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