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有毒动植物中毒

上传人:杰猫 文档编号:119394548 上传时间:2020-01-14 格式:PPT 页数:19 大小:521.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四节有毒动植物中毒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第四节有毒动植物中毒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第四节有毒动植物中毒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第四节有毒动植物中毒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第四节有毒动植物中毒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四节有毒动植物中毒》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四节有毒动植物中毒(1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四节 有毒动植物中毒,有毒动植物中毒指一些动植物本身含有某种天然有毒成分或由于贮存条件不当形成某种有毒物质,被人食用后所引起的中毒,一、河豚鱼中毒,1. 有毒成分 河豚毒素(spheroidine, tetrodotoxin)是一种氨基喹啉化合物 河豚素、河豚酸、河豚卵巢毒素、河豚肝脏毒素 稳定不易破坏 位置与毒性:卵巢肝脏血液肾皮肤 2.中毒机制 神经传导阻滞,河豚鱼中毒,3. 中毒症状 潜伏期:10分钟至3小时 消化系统症状、运动感觉障碍 4. 抢救与治疗 无特效解毒药, 排除毒物 5. 预防措施 加强对河豚鱼监督管理,毒蕈中毒,分型 胃肠型 神经精神型 溶血型 肝肾损害型 预防治疗 排

2、除毒物、对症治疗 防误食,第五节 化学性食物中毒,亚硝酸盐中毒 砷中毒 有机磷农药中毒 锌中毒,亚硝酸盐中毒,一、引起中毒的原因 1. 误用或投毒 2. 食入含有大量硝酸盐、亚硝酸盐的蔬菜或食物 二、亚硝酸盐的来源 肠原性青紫症,亚硝酸盐中毒,三、中毒机制 高铁血红蛋白缺氧青紫症状 中毒剂量:0.30.5克 致死剂量:1.03.0克,亚硝酸盐中毒,四、临床表现 潜伏期: 10分钟左右 症状:口唇指甲等青紫 头晕、无力嗜睡或烦躁 呼吸急促、呼吸衰竭,亚硝酸盐中毒,五、急救及治疗 特效解毒剂: 1%美兰和大剂量维生素C 六、预防,食物中毒的调查处理,一、食物中毒的调查 二、食物中毒现场的最后处理

3、三、食物中毒的资料总结和行政处罚,食物中毒调查目的,1. 确定是否是食物中毒,是那种食物中毒 2. 对病人的急救治疗提供可靠的依据,并对已采取的急救治疗措施给予补充和纠正 3. 查明食物中毒发生、发展的原因,以便控制其继续发展,并提出今后预防食物中毒的措施,食物中毒调查内容和步骤,1. 到达现场后应首先了解中毒发生的经过和简要情况,并协助抢救病人 2. 采样:剩余食物、炊具容器、患者呕吐物、粪便、洗胃液及咽喉涂抹样本、血液、尸体解标本,食物中毒调查内容和步骤,3.询问和诊查患者,了解发病的具体情况及食物的关系,以便确定是否食物中毒 判定潜伏期和掌握中毒表现的特点 确定中毒场所 确定中毒餐次和中毒食物 中毒发生原因的调查,食物中毒现场的最后处理,对中毒食品的处理 细菌性中毒食物 真菌、动植物、化学性中毒食物 对中毒场所的消毒处理 对于提出的初步急救治疗方案和预防措施进行必要的纠正和补充,食物中毒的资料总结和行政处罚,资料总结内容:食物中毒的发生经过、流行病学调查,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结果,最后诊断,对中毒事件的处理和预防措施等,食物中毒的急救与治疗原则,1 排出毒物 2 阻滞毒物的吸收保护胃黏膜 3 促进毒物排泄 4 对症治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