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2018_2019学年高二地理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文(含解析)

上传人:Changge****183;we... 文档编号:119376573 上传时间:2020-01-14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878.0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广西2018_2019学年高二地理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文(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广西2018_2019学年高二地理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文(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广西2018_2019学年高二地理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文(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广西2018_2019学年高二地理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文(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广西2018_2019学年高二地理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文(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广西2018_2019学年高二地理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文(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广西2018_2019学年高二地理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文(含解析)(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广西南宁市第八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地理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文(含解析)考生注意:1.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2.考生作答时,请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第I卷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第II卷请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各题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试题卷、草稿纸上作答无效。第卷(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恩克斯堡岛是考察南极冰盖雪被、陆缘冰及海冰的理想之地。2017年2月7日,五星红旗在恩克斯堡岛上徐徐升起,我国第五个南极科学考察站选址奠基仪式正式举行

2、。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 2月7号,当恩克斯堡岛正午时,北京时间约为A. 2月7号9时B. 2月7号15时C. 2月7号17时D. 2月8号7时2. 五星红旗在恩克斯堡岛上迎风飘扬。推测红旗常年飘扬的主要方向是A. 东北方向B. 西南方向C. 东南方向D. 西北方向3. 对于极地科学考察而言,恩克斯堡岛所在区域的优势在于A. 生物类型多样B. 对全球变暖敏感C. 大气质量优良D. 人类活动影响少【答案】1. A 2. D 3. B【解析】本题组以我国第五个南极科考站的建站为载体,考查时间计算、气压带风带分布和南极的科考价值,主要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1题详解】

3、恩斯克堡岛正午地方时为12时,结合图示为南极,按照顺时针方向自西向东,可知恩斯克堡岛的经度约为170E。北京时间是120E的地方时,两者相差50,时差为:504=200分钟,因此北京时间大约为:12:00-3:20=8:40,接近2月7日9时。故A项正确,B、C、D项错误。【2题详解】恩克斯堡岛位于70S和80S之间,属于极地东风带,其具体风向为东南风,五星红旗应飘向西北方向。故D项正确,A、B、C项错误。【3题详解】根据材料所述,恩克斯堡岛是考察冰盖和冰被、陆缘冰、海冰的理想场所,这些地理事物受全球变暖影响明显。所以,该区域的优势是对全球变暖极其敏感,故B项正确。南极地区,气候严寒,不适合生

4、物生存,生物种类较少,A项错误;整个南极地区人口都比较少、大气质量都比较好,所以人类活动影响小和大气质量优良不是恩斯克堡岛的独特优势,C、D项错误。【点睛】区时的计算方法1.确定时区:经度/15(四舍五入取整数)2.确定时差:同减异加计算时差(每相差一个时区,相差一个小时)3.计算时间:东加西减时差(即向东加时差,向西减去时差)下图为“2018年5月10日2时亚洲部分地区海平面气压形势图”。读图回答下列小题。4. 该日,甲地政府部门可能发布A. 台风预警B. 森林火灾预警C. 寒潮预警D. 滑坡、泥石流预警5. 北京市未来两天的天气状况可能是A. 雨过天晴,气温将显著升高B. 气压下降,出现连

5、续性降水C. 降雨后,可吸入颗粒物减少D. 风向转为偏南风,风速降低【答案】4. D 5. C【解析】【4题详解】根据等压线图,甲地位于低压中心附近,可能出现强降雨,又因为该地区位于横断山区,地势起伏大,岩层破碎,强降雨容易诱发滑坡、泥石流,当地政府可能发布滑坡、泥石流预警,故D项正确。甲地距海洋较远,不可能发布台风预警,A项错误;甲地降水几率大,不会出现森林大火,B项错误;寒潮是冷锋的典型天气,根据等压线图,甲地不会出现冷锋过境的天气,C项错误。【5题详解】读图可知,北京位于冷锋的锋前,未来两天可能经历冷锋过境的天气,冷锋过境会出现强降雨,过境后天气晴朗,受冷气团控制,气温会较目前下降,A项

6、错误;冷锋过境,气压升高,且降水强度大,B项错误;冷锋会形成降水,降雨会将大气中的可吸入颗粒沉降到地面,降雨过后空气中的可吸入颗粒会减少,故C项正确;冷锋过境后,该地区受偏北风控制,读等压线图,该地区附近等压线比较均匀,风速变化不大,D项错误。下图中格陵兰岛大部分终年被冰雪覆盖,甲、乙分别是北美洲和英国的港口,甲乙之间的虚线示意航线。十八世纪邮政长官富兰克林调查发现,沿北美洲和英国之间航线航行的邮船,往、返航程耗时明显不同。据此完成问题。6. 图中最有可能出现冰山的海域在A. 附近B. 附近C. 附近D. 附近7. 沿甲乙之间航线航行的邮船往、返时间不同主要受A. 海浪的影响B. 暖流的影响C

7、. 海风的影响D. 寒流的影响【答案】6. C 7. B【解析】【6题详解】根据图中四地的海域位置,、纬度低,附近有从格陵兰岛南下的寒流,根据题干提示“陵兰岛大部分终年被冰雪覆盖”,因而附近是最有可能出现冰山的海域,纬度最高,但由于其附近有暖流,水温高,不可能出现冰山。【7题详解】沿甲乙之间航线航行的邮船往、返时间不同主要受北大西洋暖流的影响,顺流或逆流导致邮船往、返时间不同。下图为某区域的地质剖面图。该区域由地表平坦的X区和地表略有起伏的Y区组成。X区的玄武岩岩层较厚,Y区的玄武岩岩层较薄。据此完成下列各题。8. 导致该区域分异为X区和Y区的主要原因是A. 流水侵蚀B. 岩层褶皱C. 风沙侵

8、蚀D. 岩层断裂9. X区和Y区的玄武岩厚度存在差异是因为A. 喷发物质差异B. 冷凝环境差异C. 外力侵蚀差异D. 地壳运动差异【答案】8. D 9. C【解析】【8题详解】图中显示X区和Y区岩层性质相同,只是位置有高低,岩层中有断裂面且同一岩层沿断裂面错开,应为内力作用所致,故D正确、A、C错误。图中岩层没有弯曲形变,因此不属于褶皱,故B错误。【9题详解】图中X区和Y区地下岩层沉积序列(泥岩、砂岩和砾岩)和厚度接近相同,说明两区在地质历史上的沉积环境相似,因此X区和Y区地表的玄武岩层在形成初期厚度应基本一致,当前厚度存在差异的最可能原因是Y区海拔高于X区,再加上Y区地表起伏大于X区,外力侵

9、蚀作用更为强烈,故C 正确。X区和Y区均为玄武岩,玄武岩属于喷出岩,因此两区喷发物质、冷凝环境差异、地壳运动差异应相似或相同。故A、B、D错误。【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内、外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难度较小。下图为“我国西部某山地北坡垂直带谱示意图”。据该山地海拔25003400m间的一小流域水量平衡实验资料,流域多年平均降水量为460mm,水量支出中蒸发占28%,下渗占2%,不产生地表径流。据此回答下面小题。10. 该小流域内水量支出占比最大的是A. 地表蒸发B. 植物截留和蒸腾C. 地下径流D. 转化为固态水11. 甲表示的自然带是A. 山地落叶阔叶林带B. 山地草原带C. 山地常绿阔叶林带D

10、. 荒漠带【答案】10. B 11. B【解析】【10题详解】根据材料,该地区的降水蒸发28%,下渗到地下2%,不产生地表径流,除去蒸发和下渗,小流域内水量支出还剩70%。地表蒸发只有28%,A项错误;根据图5,该地植被丰富,植物截留和蒸腾较大,可能是小流域内水量支出最大的一部分,故B项正确;地下径流由下渗补充而来,下渗只占2%,C项错误;该地区冰雪冻原海拔较高,2500米-3400米应该没有固态水,D项错误。【11题详解】甲自然带位于半荒漠带和山地针叶林之间,介于半荒漠和森林之间的应该是草原,所以甲自然带最可能属于山地草原带,故B项正确。A、C、D项错误。【点睛】本题组第1小题容易错选D,要

11、注意观察冰雪冻原的位置,并判断冰雪冻原的降水特点,再结合改善地大部分地区植被丰富这一特点,来推断该小流域水量支出的主要去向。图示意甲、乙两国人口性别比(每100名女性所对应的男性数量),其中甲国为西亚某产油国,乙国为南亚某人口大国。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2. 导致甲、乙两国2017年全国人口性别比差异显著的主要因素是A. 教育水平B. 产业结构C. 宗教信仰D. 生育政策13. 为应对近年来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的问题,乙国应采取的措施是A. 促进城乡人口流动B. 政策鼓励少生优生C. 限制国际人口迁移D. 提高女性社会地位【答案】12. B 13. D【解析】读材料,甲国为西亚某产油国,重化工业大

12、国需要男性劳动力多,乙国为南亚某人口大国,甲国全国人口性别比高于乙国而出生人口性别比低于乙国,因此产业结构导致甲乙两国全国人口性别比差异显著;南亚国家大都存在重男轻女现象严重,导致男多女少,性别比失衡,为了解决该问题,需要提高女性社会地位,保护女性权利,减少虐待女性现象。【12题详解】通过阅读图文材料,甲国为西亚某产油国,乙国为南亚某人口大国,全国人口性别比中甲国每100名女性所对应的男性数量较乙国多两倍以上,由于甲国是产油国,重工业发达,需要大量的男性劳动力,导致性别比失衡严重,因此导致甲、乙两国2017年全国人口性别比差异显著的主要因素是产业结构,故B选项正确;从图文材料中并不能看出甲乙两

13、国教育水平的差异,故A选项错误;从图文中并没有反映宗教信仰与人口性别比之间的关系,故C选项错误;甲国出生人口性别比小于乙国,因此不是导致甲乙两国全国人口性别比差异的原因,故D选项错误。【13题详解】读图可知,乙国近年来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男多女少,性别比失衡,主要由于重男轻女思想根深蒂固,为了应对此问题,乙国可以通过提高女性社会地位来改善,故D选项正确;促进城乡人口流动不能改善本国男多女少的问题,只能改善局部地区性别比失衡问题,故A选项错误;政策鼓励少生优生只能改善人口质量,不能解决人口性别比失衡问题,故 B选项错误;限制国际人口迁移只会加剧乙国人口性别比失衡问题,故C选项错误。14.北京借助

14、盛行风正在着手打造六条“城市风道”,其主要目的是为了在冬季A. 缓解干旱现象B. 增强热岛效应C. 减轻霜冻危害D. 吹散大气雾霾【答案】D【解析】北京市城市污染严重,北京地区冬季盛行西北风,北京借助盛行风正在着手打造六条“城市风道”, 目是将大气雾霾吹散,不能缓解干旱现象,减弱热岛效应,增加城市霜冻危害,选择D。蜂农为了“追花夺蜜”,往往要不停地迁徙放蜂。下图为我国东线放蜂线路,读图,完成下面小题。15. 影响蜂农迁徙放蜂的最主要因素是()A. 光照B. 降水C. 气温D. 市场16. 蜂农“追花夺蜜”应选择的交通运输方式是()A. 航空运输B. 内河航运C. 公路运输D. 铁路运输17.

15、蜂农沿图示路线放蜂途中最可能遇到的是()A. 在闽粤遇山洪冲走蜂箱B. 在皖南遇梅雨滴蜜无收C. 在华北遇干旱蜜源减少D. 在东北遇初霜蜜蜂挨冻【答案】15. C 16. C 17. C【解析】【15题详解】影响蜂农迁徙放蜂的直接原因是花期时间。读图,可以看到不同月份有相应的植物开花,图中花期有明显的纬度变化特征,说明影响花期的主要因素是气温,纬度高,气温低,花期来的晚;光照和降水对花期影响小,市场对花期无影响,故C正确,ABD错误。故选C【16题详解】各地随纬度升高,先后进入花期,过程是逐渐变化的,不需要快速迁移到另一地区;并且蜂农“追花夺蜜”需要携带蜂箱转移,航空和铁路运输显然不适合,内河航运速度太慢,灵活性差,所以蜂农“追花夺蜜”应选择公路运输方式,机动灵活。故C正确,ABD错误。故选C【17题详解】A、读图,根据图中信息,蜂农经过闽粤时大致是1月-3月,当地雨季未到,不会遇到山洪,A错误。B、据图可知,蜂农经过皖南时大致是3-4月,未到梅雨季节,B错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 物理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