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惠安惠南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化学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

上传人:Changge****183;we... 文档编号:119375927 上传时间:2020-01-13 格式:DOC 页数:22 大小:48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福建省惠安惠南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化学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福建省惠安惠南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化学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福建省惠安惠南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化学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福建省惠安惠南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化学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福建省惠安惠南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化学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福建省惠安惠南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化学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福建省惠安惠南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化学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2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福建省惠安惠南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化学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考试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2018.11.6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Na:23 Cu:64 Ag:108第卷(选择题 共48分)一选择题(共24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1.2015年2月28日,央视原记者柴静及其团队制作的视频穹顶之下引起了人们对环境保护的再思考,下列说法体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是A. 将聚氯乙烯等塑料垃圾焚烧B. 推广矿物燃料脱硫技术以减少SO2等有害气体的排放C. 大力开采石油、煤、页岩气(主要成分为CH4)等化石燃料D. 电池使用后随意丢

2、弃,无需处理【答案】B【解析】【分析】将聚氯乙烯等塑料垃圾焚烧,产生的气体污染空气;SO2、NOx是污染性气体,大力实施矿物燃料的脱硫脱硝技术以减少SO2、NOx的排放;石油、煤、页岩气的燃烧,不能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电池使用后随意丢弃,易引起重金属污染。【详解】将聚氯乙烯等塑料垃圾焚烧,产生的气体污染空气,故A错误;SO2、NOx是污染性气体,大力实施矿物燃料的脱硫脱硝技术以减少SO2、NOx的排放,符合人和自然和谐相处,故B正确;石油、煤、页岩气的燃烧,不能减少二氧化碳排放,而且大力开采石油、煤、页岩气(主要成分为CH4)等化石燃料,不符合可持续发展原则,故C错误;电池使用后随意丢弃,易引起

3、重金属污染,废旧电池要回收处理,故D错误。2.下列热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H的绝对值均正确)A. C2H5OH(l) +3O2(g) =2CO2(g) +3H2O(g) H=1367.0 kJmol-1(标准燃烧热)B. NaOH(aq)+HCl(aq)=NaCl(aq) +H2O(l) H= +57.3 kJmol-1(中和热)C. S(s) +O2(g) = SO2(g) H= 269.8 kJmol-1D. 2NO2=O2+2NO H=+116.2 kJmol-1【答案】C【解析】【分析】C2H5OH标准燃烧热是1mol C2H5OH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液态水放出的能量;中和反应放热

4、,焓变为负值;燃烧反应放热,焓变为负值;热化学方程式要注明物质的状态;【详解】C2H5OH标准燃烧热是1mol C2H5OH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液态水放出的能量,所以C2H5OH(l) +3O2(g) =2CO2(g) +3H2O(g) H=1367.0 kJmol-1,不能表示甲醇的标准燃烧热,故A错误;中和反应放热,焓变为负值,NaOH(aq)+HCl(aq)=NaCl(aq) +H2O(l) H= 57.3 kJmol-1,故B错误;燃烧反应放热,焓变为负值,S(s) +O2(g) = SO2(g) H= 269.8 kJmol-1,故C正确;热化学方程式要注明物质的状态,2NO2(g

5、)=O2(g)+2NO(g) H=+116.2 kJmol-1,故D错误。;3.己知25 C、101 kPa下,下列反应C(石墨)+O2(g)=CO2(g),H=-393.51kJ/mol;C(金刚石)+O2(g)=CO2(g),H=-395.41kJ/mol 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A. 金刚石比石墨稳定 B. 1mol石墨所具有的能量比1mol金刚石低C. 金刚石转变成石墨是物理变化 D. 石墨和金刚石都是碳的同位素【答案】B【解析】两个反应相减可得:C(石墨)C(金刚石)H=+1.9kJmol-1,故石墨比金刚石稳定,1mol石墨所具有的能量比1mol金刚石低,故A错误、B正确;金刚石和石

6、墨属于不同物质,金刚石转变成石墨是化学变化,C错误;石墨和金刚石都是碳的同素异形体,D错误。点睛:本题考查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及应用,根据石墨、金刚石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利用盖斯定律写出金刚石与石墨转化的热化学方程式,根据反应热比较金刚石与石墨的能量大小,注意物质的稳定性与能量的关系:能量越低越稳定。4.某反应过程能量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反应过程a有催化剂参与B. 该反应为吸热反应,热效应等于HC. 有催化剂的条件下,反应的活化能等于E1+E2D. 改变催化剂,可改变该反应的活化能【答案】D【解析】【分析】A、催化剂能降低反应的活化能; B、该反应反应物能量高于生成物; C、催化

7、剂改变了反应历程,E1、E2分别代表各步反应的活化能 D、不同的催化剂对反应的催化效果不同。【详解】A、催化剂能降低反应的活化能,所以b中使用了催化剂,故A错误; B、反应物能量高于生成物,反应为放热反应,故B错误; C、E1、E2分别代表反应过程中各步反应的活化能,整个反应的活化能为能量较高的E1,故C错误;D、不同的催化剂,反应的活化能不同,故D正确。5.通过以下反应均可获取H2。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太阳光催化分解水制氢:2H2O(l)2H2(g)+O2(g) H1=+571.6kJmol1焦炭与水反应制氢:C(s)+H2O(g)CO(g)+H2(g) H2=+131.3kJmol1甲烷与

8、水反应制氢:CH4(g)+H2O(g)CO(g)+3H2(g) H3=+206.1kJmol1A. 反应中电能转化为化学能 B. 反应为放热反应C. 反应使用催化剂,H3减小 D. 反应CH4(g)C(s)+2H2(g)的H=+74.8kJmol1【答案】D【解析】太阳光催化分解水制氢,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故A错误;焦炭与水反应制氢 H20,反应吸热,故B错误;使用催化剂,H3不变,故C错误;根据盖斯定律,得CH4(g)= C(s)+2H2(g)的H3= +74.8 kJmol1,故D正确。视频6.关于如图装置的说法正确的是A. 银电极是负极B. 铜电极上发生的反应为Cu2eCu2C. 外电路

9、中的电子是从银电极流向铜电极D. 该装置能将电能转化为化学能【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A、Cu比Ag活泼,Cu失去电子,发生氧化反应,所以Cu是负极,Ag是正极,错误;B、负极发生的反应是Cu-2e=Cu2,正确;C、外电路中的电子是从负极流向正极,所以电子从Cu极流向Ag极,错误;D、该装置是原电池装置,是把化学能转化为电能,错误,答案选B。考点:考查电化学装置的判断,原电池反应原理的应用7.A、B、C是三种金属,根据下列 、 两个实验: 将A与B浸在稀硫酸中用导线相连,A表面有气泡逸出,B逐渐溶解; 电解物质的量浓度相同的A、C混合盐溶液时,阴极上先析出C(使用惰性电极)。A、B、C的还

10、原性强弱顺序为A. BAC B. ABC C. CAB D. BCA【答案】A【解析】【分析】为原电池反应,活泼金属为负极,为电解,金属阳离子氧化性较强的离子先在阴极析出,金属阳离子的氧化性越强,对应的金属单质的活泼性越弱。【详解】将A与B浸在稀硫酸中用导线相连,A上有气泡逸出,B逐渐溶解,可说明B为负极,A为正极,原电池中活泼金属为负极,则还原性BA;为电解,金属阳离子氧化性较强的离子先在阴极析出,金属阳离子的氧化性越强,对应的金属单质的活泼性越弱,阴极上先析出C,说明活泼性AC,则三种金属的还原性强弱为BAC,故选A。【点睛】本题以金属的还原性为载体综合考查原电池和电解池知识,侧重于电化学

11、的综合应用,题目难度不大,把握原电池的工作原理和电解池中离子的放电顺序。8.分析下图所示的四个原电池装置,其中结论正确的是()A. 中Mg作负极,中Fe作负极B. 中Mg作正极,电极反应式为6H2O6e=6OH3H2C. 中Fe作负极,电极反应式为Fe2e=Fe2D. 中Cu作正极,电极反应式为2H2e=H2【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A中的氧化还原反应发生在金属铝和氢氧化钠之间,失电子的是金属铝,为负极,中金属铁在常温下遇浓硝酸钝化,不能形成原电池,故A错误;B中的氧化还原反应发生在金属铝和氢氧化钠之间,失电子的是金属铝,为负极,Mg作为正极,电极反应式为6H2O+6e-6OH-+3H2,故

12、B正确;C金属铁在常温下遇浓硝酸钝化,金属铜可以和浓硝酸之间反应,从而形成原电池,金属铜是负极,Cu-2e-Cu2+,故C错误;D铁、铜、氯化钠构成的原电池中,金属铁为负极,金属铜为正极,铁发生的是吸氧腐蚀,正极上是氧气得电子的过程,故D错误;故选B。考点:考查学生原电池的工作原理知识9.甲醇-空气燃料电池(DMFC)是一种高效能、轻污染的车载电池,其工作原理如图。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 H +从负极区通过交换膜移向正极区B. 电池总反应为2CH3OH3O2=2CO24H2OC. 负极的电极反应式为:CH3OH+ H2O6eCO2+ 6H +D. 图中b、c分别是O2、甲醇【答案】D【解析

13、】【分析】原电池反应中正极得到电子,发生还原反应,负极失去电子,发生氧化反应。所以甲醇在负极通入,空气在正极通入。电子由负极经导线传递到正极上,溶液中的阳离子向正极移动,阴离子向负极移动。【详解】A.原电池工作时,阳离子移向电池的正极,故A正确;根据图示,电池中甲醇与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水,电池总反应为2CH3OH3O2 = 2CO24H2O,故B正确;负极甲醇失电子被氧化,电极方程式为CH3OH+H2O-6e-=CO2+6H+,故C正确; 甲醇在负极通入,空气在正极通入,根据图示,氢离子移向乙电极,所以乙是正极,图中b、c分别是甲醇、O2,故D错误。10.高铁电池是一种新型可充电电池,能长

14、时间保持稳定的放电电压。其电池总反应为:3Zn + 2K2FeO4+ 8H2O3Zn(OH)2+ 2Fe(OH)3+ 4KOH,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 放电时负极反应为:Zn-2e+2OH-= Zn(OH)2B. 充电时阳极发生氧化反应,OH向阴极附近C. 充电时每转移3mol电子,阴极有1.5molZn生成D. 放电时正极反应为:FeO42+ 3e+ 4H2O = Fe(OH)3+ 5OH【答案】B【解析】【分析】根据电池反应式知,放电时,锌失电子作负极,电极反应式为Zn-2e-+2OH-=Zn(OH)2,高铁酸钾得电子作正极,电极反应式为FeO42-+4H2O+3e-=Fe(OH)3+5O

15、H-,充电时,氢氧化铁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详解】A放电时,锌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作负极,电极反应式是Zn-2e+2OH-= Zn(OH)2,故A正确; B充电时,该装置为电解池,阳极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阴离子移向阳极,故B错误; C充电时阴极反应是Zn(OH)2+2e-=Zn+2OH-,所以每转移3mol电子,1.5molZn生成,故C正确; D放电时FeO42-在正极发生还原反应,电极反应为,FeO42-+4H2O+3e-=Fe(OH)3+5OH-,故D正确;选B。11.用石墨电极电解CuCl2溶液(如图)。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 a端是直流电源的负极B. 通电使CuCl2发生电离C. 阳极上发生的反应:Cu2+2e-=CuD. 通电一段时间后,在阴极附近观察到黄绿色气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 物理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