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福州市2018_2019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

上传人:Changge****183;we... 文档编号:119375858 上传时间:2020-01-13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10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福建省福州市2018_2019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福建省福州市2018_2019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福建省福州市2018_2019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福建省福州市2018_2019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福建省福州市2018_2019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福建省福州市2018_2019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福建省福州市2018_2019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福建省师大附中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满分150分,时间120分钟)试卷说明:本卷共七大题,19小题,解答写在答卷的指定位置上,考试结束后,只交答卷。一、名句默写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曾记否,_,_? (沁园春 长沙)(2)_,不仁;失其所与,不知;_,不武。(烛之武退秦师)(3)真的猛士,_,_。 ( 记念刘和珍君 )(4)往事越千年,_,_。 ( 浪淘沙 北戴河 )(5)记念刘和珍君中作者对“沉默”作出预言,发出革命号召的两句是: _,_。【答案】 (1). 到中流击水 (2). 浪遏飞舟 (3). 因人之力而敝之 (4). 以乱易整 (5). 敢

2、于直面惨淡的人生 (6). 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 (7). 魏武扬鞭 (8). 东临碣石有遗篇 (9). 不沉默中爆发 (10). 就在沉默中灭亡【解析】【详解】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名句默写分为两大类,一是给出语境的理解性默写,二是给出上句写下句的直接默写。此类试题解答时,默写要注意字形,而字形与字义分不开,学生应借助字义来识记字形。注意重点字的写法。如“遏”“敝”“漓”“爆”要理解字义去记忆。学生记忆的时候应该结合诗句的意思。二、基础知识2.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 拓本(tu) 翌日(y) 漫溯(s) 殒身不恤(x)B. 包扎(z ) 忤视(w

3、) 浸渍(z) 锲而不舍(q)C. 褴褛(ln l) 尸骸(hi) 不惮(shn) 沆瀣一气(hng)D. 弄堂(lng) 攒射(cun) 莅临 (l) 封妻荫子(yn)【答案】D【解析】【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考生识记现代汉语字音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字音重点考核多音字、形声字、形似字、音近字、方言、生僻字等,多音字注意据义定音,要找规律,结合词义、词性、运用场合等记忆。A项,拓本(tu)t;B项,锲而不舍(q)qi;C项,不惮(shn)dn。故选D。3.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 作揖 惩戒 噩耗 冲上云宵B. 气概 桀骜 殴打 绿草如茵C. 嬉笑 喋血 谩骂 一踏糊涂D.

4、 冷漠 荟粹 戍守 万马齐喑【答案】B【解析】【详解】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字形辨析。此类试题解答时,辨析字形当然要从字音和字义上下功夫。形近字虽然字形相近,但却有细微的区别,这细微处就是辨析的关键。有些形近但读音不同的字,可以通过读音的不同加以辨析。相连字形的考核主要考核形近字和音近字,试题的内容有两字词语,三字熟语和成语。A项,冲上云宵冲上云霄;C项,一踏糊涂一塌糊涂;D项,荟粹荟萃。故选B。4.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 越国以鄙远 把当作边邑比诸侯之列 并,列长歌当哭 当做B. 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 使跟从既祖,取道 临行祭路神,引申为饯行送别以次进 凭借C

5、. 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 贫穷微夫人之力 那人少假借之 原谅D. 常以身翼蔽沛公 像翅膀一样 张良出,要项伯 通“邀” 邀请旦暮渡易水 早上和晚上【答案】A【解析】【详解】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文言实词的意思。实词类题目答题的方法有“结构分析法”“语法分析法”“形旁辨义法”“套用成语法”“套用课本法”,解答此题要注意上下文,最好方法是把所给的词义代到原文中去,依据上下文的语意来推导之,应该很容易判断出来。B项,“以”,按照;C项,“穷”,走投无路;D项,“旦暮”,早晚,时间短。故选A。【点睛】理解文言实词意思的技巧:从语法搭配的角度辨析词性;从语义搭配的角度推测词义;从语境暗示的角度推断词义;从

6、字形构成的角度推测词义;从词类活用(古今异义)等用法的角度判断词义;从句子结构对称的角度推断词义;从字音字形通假的角度推断词义。如本题,主要从语境内容分析。5.下列各组选项中,句式特点不同的一项是A. 晋军函陵 欲呼张良与俱去B. 敢以烦执事 以其无礼于晋C. 燕国见陵之耻除矣 吾属今为之虏矣D. 如今人为刀俎,我为鱼肉 此臣日夜切齿拊心也【答案】B【解析】【详解】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的能力。常见的文言特殊句式:判断句、被动句、省略句、定语后置句、状语后置句、宾语前置句等。A项,“(于)函陵”“与(之)俱去”省略句。B项,“以(之)烦执事”,省略句;“于晋”,状

7、语后置句。C项,“见”“为”表示被动,被动句。D项,“为”“也”,判断句。故选B。6.下列文学常识和文化常识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A. 巴金原名李尧棠。小狗包弟选自他的一部重要著作随想录。这部书被誉为中国当代杂文创作的“里程碑”。B. 汉字有独体字和合体字之分。关于汉字的构成,前人有所谓“六书”说,即“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六种方法。后人认为前四种为用字法,后两种为构字法。C. 荆轲刺秦中“为变徵之声”,变徵是徵音的变调,声调悲凉。古时音乐分宫、商、角、徵、羽、变羽、变徵七音。D. 古代兄弟或姊妹间依长幼排行时,习惯上以伯、仲、叔、季为序。一般来说,“伯”是老大,“仲”是

8、老二,“叔”是老三,“季”是最小的。兄弟姊妹中年纪最大的称“伯”,有时也称“孟”。【答案】D【解析】【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查了解并掌握常见的古文化知识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文化常识包括古代文化中天文、历法、乐律、地理、官职、科举、姓名、宗法等。这类试题一般不考过于冷僻的内容,涉及的大多是科举、姓名、礼俗等,考生要注重平时知识的积累。A项,“杂文创作”错误,应该是“散文创作”;B项,“认为前四种为用字法,后两种为构字法”错误,应该是“前四种构字 后两种用字”;C项,“变羽”错误,应该是“变宫”。故选D。7.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金庸创作了“飞雪连天射白鹿,笑书神侠倚碧鸳”的系列故

9、事,永远是成人世界里美丽的童话。B. 对于重视外语学习而忽略本国语言文字学习和使用的现象,我们要宣传引导,督促有关方面重视并加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教学和使用。C. 教育一方面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另一方面生产力、政治经济制度、文化等又影响着教育的发展。D. 山东省首套扬尘在线监控系统正式启用,现场视频、图像、数据通过3G网络就能传输到智能移动平台、桌面PC机等终端设备进行访问。【答案】B【解析】【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先抓典型的语病标志,比如两面词、判断词、并列动词;然后压缩句子,保留主干,看是否残缺、是否搭配。A项,搭配不当,应改为“这些故事永远是成人世界

10、里美丽的童话”。C项,语序不当,关联词语序不当,“一方面”应放在“教育”的前面。D项,结构混乱,句式杂糅,去掉“进行访问”。故选B。8.从下面的四句中选出能与下面语段衔接的句子。“对爱好文科的学生,加强文科辅导是必要的,但是否可以忽视理科的学习呢?还要不要他们学好数学、物理、化学和生物呢?” A. 从长远的观点看,我们认为这样做是很不恰当的。B. 如果我们缺乏战略眼光,在实际工作中就可能做出错误的回答。C. 为了使学生有合理的知识结构,我们的回答应该是肯定的。D. 只要认真想一想教育的培养目标,我们就会说:“不可以。”【答案】B【解析】【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语言表达连贯的能力。解答连贯题最

11、重要的方法就是根据上下文意进行推断。解答此题,续句要注意双提双承的语言规则的使用。所谓双提双承,就是前文是从两个方面提出问题的,后文必须从两个方面对问题做出回答。如果是单提双承或双提单承,都违背了这一语言规则。在这类句子里,常用“是不是”或“是否”表示双提,与之呼应的词语大都是表示两种可能的表推测的词语,例如:可能、也许等。这些词语往往表示结论的不确定性。只有不确定的结论,才能与前文的两个方面的发问衔接;如果是确定的结论,就变成了双提单承的病句。题干提出了两个问题:“是否可以忽视”“要不要学好”。在逻辑上它们是不相容的。也就是说,回答问题时不能用单一的“是”(肯定)或“不是”(否定)。A项、D

12、项做了否定的回答,否定了“不可忽视”也错误地否定了“要学好”;C项肯定了二者,同样是错误的,所以正确的答案只能是B项,它没有回答是非,唯其如此,既回避了矛盾又引人思考,照应周全。故选B。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周勃,沛人。其先卷人也,徙沛。勃以织薄曲为生,常以吹箫给丧事。高祖为沛公初起,勃以中涓从攻胡陵。从入汉中,拜为将军。还定三秦,赐食邑怀德。以将军从高祖击燕王臧荼,破之易下。赐爵列侯,食绛八千二百八十户。号绛侯。以将军从高帝击韩王信于代,迁为太尉。勃为人木强敦厚,高帝以为可属大事。勃不好文学,每召诸生说士,东乡坐责之:“趣为我语。”其椎少文如此。勃既定燕而归,高帝已崩矣,以列侯事惠

13、帝。惠帝六年,置太尉官,以勃为太尉。十年,高后崩。勃与丞相平、朱虚侯章共诛诸吕。遂迎立代王,是为孝文皇帝。文帝即位,以勃为右丞相,赐金五千斤,邑万户。居十余月,人或说勃曰:“君既诛诸吕,立代王,威震天下,而君受厚赏、处尊位以厌之,则祸及身矣。”勃惧,亦自危,乃谢请归相印。上许之。岁余,陈丞相平卒,上复用勃为相,十余月,上曰:“前日吾召列侯就国,或颇未能行,丞相朕所重,其为朕率列侯之国。”乃免相就国。岁余,每河东守尉行县至绛,绛侯勃自畏恐诛,常被甲,令家人持兵以见。其后人有上书告勃欲反下延尉逮捕勃治之勃恐不知置辞吏稍侵辱之勃以千金与狱吏狱吏乃书牍背示之曰以公主为证。公主者,孝文帝女也,勃太子胜之

14、尚之,故狱吏教引为证。初,勃之益封,尽以予薄昭。及系急,薄昭为言薄太后,太后亦以为无反事。文帝朝,太后以冒絮提文帝,曰:“绛侯绾皇帝玺,将兵于北军,不以此时反,今居一小县,顾欲反邪!”文帝既见勃狱辞,乃谢曰:“吏方验而出之。”于是使使持节赦勃,复爵邑。勃既出,曰:“吾尝将百万军,安知狱吏之贵也!”勃复就国,孝文十一年薨,谥曰武侯。(选自汉书周勃传,有删改)9.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A. 高帝以为可属大事 属:委托B. 东乡坐责之 责:要求C. 趣为我语 趣:赶快D. 勃太子胜之尚之 尚:尊重10.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 其后人有上书/告勃欲反下延尉/逮捕勃治之/勃恐/不知置辞/吏稍侵辱之/勃以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 物理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