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武邑中学2019届高三语文复习第(58)期学案

上传人:Changge****183;we... 文档编号:119374261 上传时间:2020-01-13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北省武邑中学2019届高三语文复习第(58)期学案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河北省武邑中学2019届高三语文复习第(58)期学案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河北省武邑中学2019届高三语文复习第(58)期学案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河北省武邑中学2019届高三语文复习第(58)期学案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河北省武邑中学2019届高三语文复习第(58)期学案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河北省武邑中学2019届高三语文复习第(58)期学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北省武邑中学2019届高三语文复习第(58)期学案(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58)期一.古诗浅赏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2题。秋兴八首其七杜甫昆明池水汉时功,武帝旌旗在眼中。织女机丝虚夜月,石鲸鳞甲动秋风。波漂菰米沉云黑,露冷莲房坠粉红。关塞极天惟鸟道,江湖满地一渔翁。注:为杜甫在夔州北望长安而作。昆明池:当年汉武帝为拓疆训练水师而凿。池中有石刻的织女、牵牛和鲸鱼像。菰米;一种草本植物,生浅水中,叶似芦苇,根茎可食。秋天结实,皮黑褐色,状如米,故称菰米,又名雕胡米。【译文】 昆明池水的波光映现着汉朝开凿的功劳,汉武帝训练水军的旌旗依然飘展在眼中。织女的织机丝线无声地空对着夜幕中的明月,石鲸的鳞甲招引来阵阵秋风。水面浮动的菰米像沉落下片片乌云,秋露侵莲蓬催落了粉红

2、色的花瓣。边关天高地僻只有鸟道往还,面对处处江湖我渔翁独自垂下钓杆。【赏析】这首追忆长安昆明池的景观,想象它经过战乱之后的飘零破败,抒发了诗人重返长安而不能的心情,也是第四首 “故国平居有所思”的内容之一。首联是说明昆明池凿自汉代最鼎盛的时期。诗人缅怀古人时,当时汉武帝的十万旌旗好像还在眼中闪现。借汉喻唐,是唐诗中最常见的手法。除了昆明池凿自汉代这一事实 外,诗中写的汉武帝时国力之强大,武功之赫赫,也似乎是象征着唐代开元盛况。唐玄宗当年也曾在昆明池置战船,煊 赫一时,而今安在? 颔联两句写的是昆明池的景观。从汉武帝到今,织女的机杼空对了多少个不眠的夜月,而池畔石鲸的鳞甲曾在无数个风雨之秋中掀动

3、这两句写的时间是从汉到唐昆明 池经过的一段兴亡交替的历程。石人石像的萧瑟冷落象征着唐王朝的衰败。在诗人笔下,这些石刻都被赋予了一种生 命力,石女有情,仿佛都在为唐王朝的兴亡而哀叹。 颈联两句里的“菰米”“莲花”,到了秋天,都要零落的。 作者在深秋之际,想象着战乱后昆明池里的水生植物,不禁想到它们在这一季节中不免凋零的命运。这固然是写昆明池的秋天,但我们可以说也是唐王朝命运的秋天和作者心中的秋天的象征。 尾联两句从想象中的长安回到现实中来,更见现实之 冷酷无情。诗人思念着长安故都的昆明池,眼望着面前的茫 茫巫山,重重关塞,其中只有一条盘空的鸟道,迢递无尽,而 今天自己又成了江湖满地中漂泊的一个渔

4、翁,天涯路远,兼之干戈阻绝,何时才是归期?最后分别言关塞和江湖,在意 脉上也是暗承第一首的“巫山”“巫峡”的。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诗人由昆明池想到汉武之功,由武功之盛又想到当今国势,抚今追昔,不胜感慨。B颔联写月夜下织女有机丝在杼,鳞甲耀动于秋风之中,体现出一派太平安乐气象。C诗人远望长安却只见连天关塞,惟有鸟道可通,与“西当太白有鸟道”异曲同工。D.本诗把夔州与长安、汉帝与唐皇聚拢于一处,形成包举宇内囊括千古的深邃境界。B(昆明池中有东西相望的织女、牵牛两石像,又有石刻鲸鱼,织女星夜出,故织女机丝沐于夜月之中,但一“虚”字见出昆明池之寥落荒凉,牵牛、织女之景无人玩赏

5、而为徒然。秋风拂过石鲸,似乎石鲸有知,亦为乱离感慨而激动得鳞甲都在秋风中动起来。一种物在人非的意韵弥满诗句。)2全诗字面无一语及情而又无处不在写情,请结合颈联具体赏析。(6分)(菰米不收而任其沉,莲房不采而任其坠,足见兵戈乱离之状。)菰米的黑色,给人以沉沉之感,暗写诗人心绪的沉重。“漂”字,不仅写出菰米在水中漂浮,也暗示了诗人漂零蓬转的生涯。“露冷莲房”一语,“冷”字不仅表现了秋天莲房之露冷,还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凄寒之感。粉红之坠象征着繁华落去,影射了国运的衰颓和自己人至暮年理想不得实现的无奈。总之,本联中虽无一字写情,却在具体意象的营造中,把自己对国事的忧虑、对盛世的缅怀、对个人身世的喟叹交汇

6、在一起。(1条2分,答出三条即可得6分;意思对即可。)二.古文积累孝景三年,吴、楚反。上察宗室诸窦毋如窦婴贤,乃召婴。婴入见,固辞谢病不足任。太后亦惭。于是上曰:“天下方有急,王孙宁可让邪?”所赐金,陈之廊庑下,军吏过,辄令财取为用,金无入家者。孝景七年,栗太子废,魏其数争不能得。魏其谢病屏居蓝田南山之下数月,诸宾客辩士说之,莫能来。桃侯免相,窦太后数言魏其侯。孝景帝曰:“太后岂以为臣有爱,不相魏其?魏其者,沾沾自喜耳,多易。难以为相,持重。”遂不用。用建陵侯卫绾为丞相。 【重点字词】察,考察宗室,皇族成员如,比得上固,坚决辞谢,推辞急,急难宁,怎么让,推辞陈,摆列财,同“裁”,酌量数,多次谢

7、,推辞屏居,隐退来,使.来以为,认为爱,吝啬沾沾自喜,骄傲自满易,轻率持重,担当重任【译文】 汉景帝三年(前154),吴、楚等七国反叛,皇上考察到皇族成员和窦姓诸人没有谁像窦婴那样贤能的了,于是就召见窦婴。窦婴入宫拜见,坚决推辞,借口有病,不能胜任。窦太后至此也感到惭愧。于是皇上就说:“天下正有急难,你怎么可以推辞呢?”皇上所赏赐给的黄金,都摆列在走廊穿堂里,属下的小军官经过时,就让他们酌量取用,皇帝赏赐的黄金一点儿也没有拿回家。汉景帝七年(前150),栗太子被废,魏其侯多次为栗太子争辩都没有效果。魏其侯就推说有病,隐居在蓝田县南山下好几个月,许多宾客、辩士都来劝说他,但没有人能说服他回到京城

8、来。在桃侯刘舍被免去丞相职务时,窦太后多次推荐魏其侯当丞相。汉景帝说:“太后难道认为我有所吝啬,而不让魏其侯当丞相吗?魏其侯这个人骄傲自满,容易自我欣赏,做事草率轻浮,难以出任丞相,担当重任。”终于没有任用他,任用了建陵侯卫绾作丞相。三、成语积累1.除了扑朔迷离的案件疑云,大侦察福尔摩斯还加进大量极具娱乐及刺激性的动作场面,让人仿佛看见了几许“007邦德”的味道。扑朔迷离:形容事情错综复杂,难以辨别清楚,用在句中合乎语境。2.我国许多城市都建立了食品质量报告制度,定期向社会公布有关部门的检验结果,从而使那些劣质食品在劫难逃。在劫难逃:迷信认为命里注定要遭受的灾难是无法逃脱的,也指某种灾害不可避

9、免。3.刘曦林素有文名,在美术史论界很有名望,他画的花卉小品,更是被人称道,堪称舞文弄墨的两栖才子。舞文弄墨:指玩弄文字技巧或者歪曲法律条文作弊。4.蜗居是作者六六继双面胶之后又一部都市情感大作,通篇饮食男女,却彰显世态本色;尽是家长里短,却深蕴生存哲学;随处峰回路转,却无一跳脱常情。这部小说可谓集情感、职场和反腐三类小说之大成,读者对之评头论足,大加赞赏。“评头论足”是指无聊的人随便谈论妇女容貌,也比喻在小节上多方挑剔,贬义4、 文化常识积累8、 天文历法3.古代纪年、月、日、时方法(1)纪年法我国古代纪年法主要有四种:【王公即位年次纪年法】以王公在位年数来纪年。如左传?;殽之战:“三十三年

10、春,秦师过周北门。”指鲁僖公三十三年。廉颇蔺相如列传:“赵惠文王十六年,廉颇为赵将。”【年号纪年法】汉武帝起开始有年号。此后每个皇帝即位都要改元(也有承袭前朝未改元的),并以年号纪年。如岳阳楼记“庆历四年春”、琵琶行“元和十年”、游褒禅山记“至和元年七月某日”、石钟山记“元丰七年”、梅花岭记“顺治二年”、后序“德祐二年”、雁荡山“祥符中”(“祥符”是“大中祥符”的简称,宋真宗年号)等。【干支纪年法】如五人墓碑记:“予犹记周公之被逮,在丁卯三月之望。”“丁卯”指公元1627年;黄花冈七十二烈士事略序:“死事之惨,以辛亥三月二十九日围攻两广督署之役为最。”“辛亥”指公元1911年;与妻书“辛未三月

11、念六夜四鼓”,“辛未”应为辛亥。近世还常用干支纪年来表示重大历史事件,如“甲午战争”、“戊戌变法”、“庚子赔款”、“辛丑条约”、“辛亥革命”。【年号干支兼用法】纪年时皇帝年号置前,干支列后。如扬州慢“淳熙丙申”,“淳熙”为南宋孝宗赵昚(shn)年号,“丙申”是干支纪年;核舟记“天启壬戌秋日”,“天启”是明熹宗朱由校年号,“壬戌”是干支纪年;祭妹文“旷乾隆丁亥冬”,“乾隆”是清高宗爱新觉罗?;弘历年号,“丁亥”是干支纪年;梅花岭记“顺治二年乙酉四月”,“顺治”是清世祖爱新觉罗福临年号,“乙酉”是干支纪年。(2)纪月法我国古代纪月法主要有三种:【序数纪月法】如采草药:“如平地三月花者,深山中则四月花。”指南录后序“德祜二年二月”,“是年夏五”,“五”就是五月。谭嗣同今年四月,定国是之诏既下”,“八月初一日,上召见袁世凯”,“以八月十三日斩于市”。【地支纪月法】古人常以十二地支配称十二个月,每个地支前要加上特定的“建”字。如杜甫草堂即事诗:“荒村建子月,独树老夫家”“建子月”按周朝纪月法指农历十一月。庾信哀江南赋:“以戊辰之年,建亥之月,金陵瓦解。”“建亥”即农历十月。【时节纪月法】如古诗十九首:“孟冬寒气至,北风何惨栗。”“孟冬”代农历十月;陶渊明拟古诗九首“仲春遘时雨”,“仲春”代农历二月。【重点摘记】 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 物理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