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武邑中学2019届高三语文复习第(27)期学案

上传人:Changge****183;we... 文档编号:119374232 上传时间:2020-01-13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北省武邑中学2019届高三语文复习第(27)期学案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河北省武邑中学2019届高三语文复习第(27)期学案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河北省武邑中学2019届高三语文复习第(27)期学案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河北省武邑中学2019届高三语文复习第(27)期学案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河北省武邑中学2019届高三语文复习第(27)期学案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河北省武邑中学2019届高三语文复习第(27)期学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北省武邑中学2019届高三语文复习第(27)期学案(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27)期一.古诗浅赏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1-2题。卜算子蒋春霖燕子不曾来,小院阴阴雨。一角阑干聚落花,此是春归处。弹泪别东风,把酒浇飞絮。化了浮萍也是愁,莫向天涯去。【注】蒋春霖:清代词人,一生落拓。浮萍:传说柳絮入水化为浮萍。莫:不要。【译文】 在小小庭院中,燕子没有来,只是阴雨连绵,一片幽暗。院中一个角落的栏杆处,聚集着一堆落花;落花飘飘零零,标志着春天已经迟暮。 挥泪告别东风,用酒来祭纷纷扬扬的飞絮。传说柳絮杨花飞入池塘,便化作浮萍,所以不要飞向天涯去。【注释】阴阴:形容阴暗的样子。阑(ln)干:栏杆。落华:即落花。弹泪:掉泪,流着眼泪。东风:春风。这里借指春天。飞絮(x):飞舞的柳

2、絮。化了浮萍(f png):古人以为柳絮落水化为浮萍。莫:不如。【鉴赏】 词的上片,前两句写春归后的凄凉景象,后两句则回答了“春归何处”的疑问。作者以心中想念的“燕子”和眼前望见的“小院”、“阑干”、“阴雨”、“落华”组成春已归去的词境,托出黯淡哀怨的词情。这里展现的不是透露淡淡闲愁的欧阳修采桑子词所写的“垂下帘栊,双燕归来细雨中”或晏几道l临江仙词所写的“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之景。其写燕子,是“不曾来”的燕子;写雨,是“小院”中的“阴阴雨”;写落花,不是尚在空中飘舞之飞花,是被风吹聚到阑干一角的早已委落在地之花,而这一堆落花,在作者心目中竟是“春归处”。刘铉蝶恋花送春词中“只道送春无送处

3、,山花落得红成路”两句,似已指出春归之处,实则只说春是沿着花落之路而归去的;这“阑干”两句则把落花聚集之处看作春的最后归宿,看作春的埋葬之所,从而进一步、深一层地揭示了春之悲剧。广而言之,岂止春光之易逝如此、春归之可悲如此,世上一切美好事物也往往迅即消失,转眼成空,如白居易在简简吟中所说,“大都好物不坚牢,彩云易散琉璃脆”,这本是无可奈何的人间憾事。这两句词实有其人事的象征意义,有其深广的哲理内涵。在词的下片中,作者把自我的身世之恨与春的悲剧下场融合为一。前两句写告别“东风”的悲苦之怀、系心“飞絮”的眷恋之意。而对“东风”、对“飞絮”之如此情深者,究竟是归去之春的心,还是送春之人的情?这在作者

4、的笔下是一而二、二而一的。后面“浮萍”两句紧承“飞絮”句,用杨花入水成浮萍的传说,把词意、词情转进一层。词是送春,写春之归去,但作者却并不写到春去而止,更从春的本身写到春的化身,从春的今生写到春的来生,再从化身写到化身的化身,从来生写到来生的来生,以见春的身世之倍加可怜、春的命运之倍加可哀。春魂之化作天涯絮,而飞絮又落水化作浮萍,这来世杨花转来世萍的三生命运,使辞别人间的春魂注定了要生生世世飘荡下去,其苦恨深愁是无穷无尽的。纵然作者在词的结拍处希冀其“莫向天涯去”,而其终必流落天涯,是身不由己、无可奈何的结局。这下片的词意,似从前引万俟咏词“念远情怀,分付杨花”两句和贯云石曲“东君何处天涯”、

5、“随柳絮吹归那答”两问,以及辛弃疾摸鱼儿词“春且住,见说道、天涯芳草无归路。怨春不语。算只有殷勤,画檐蛛网,尽日惹飞絮”的意境化出,但其辞则更苦,其情则更悲。1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5分)()()A开篇写燕子不来、阴雨锁院的凄迷景象,寄寓了词人失落、惆怅、无可奈何的情感。B“一角”两句写风把落花吹拢到阑干的一角,这落花所聚之处也便成了春天的归宿。C上片借小院、阴雨、落花、燕子等意象描绘暮春画面,为下片四句直抒胸臆作铺垫。D下片通过弹泪、把酒等动作细节的描写,主要表达了对春光易逝、人生易老的感慨。E.全词感情基调抑郁悲凉、婉约深致,与写情愁别绪及个人际遇的宋婉约词风格相近。2词的最

6、后两句抒发了什么感情?请简要分析。(6分) 词人慨叹柳絮即使化为浮萍,也仍然不免漂泊,表达了对柳絮命运的悲悯惆怅之意。 词人借物自喻,抒发了漂泊落拓、难以掌握自身命运的痛苦无奈之情。二.古文积累张良多病,未尝特将也。常为画策臣,其秋,汉王追楚至阳夏南,战不利,而壁固陵,诸侯期不至,良说汉,王汉王用其计,诸侯皆至。汉六年正月,封功臣。高帝曰:“运筹策帷帐中,决胜千里外,子房功也。自择齐三万户。”良曰:“始臣起下邳,与上会留,此天以臣授陛下。陛下用臣计,幸而时中,臣愿封留足矣,不敢当三万户。”乃封张良为留侯。留侯性多病即道引不食谷,杜门不出岁余,会高帝崩,吕后德留侯,乃强食之,曰:“人生一世间,如

7、白驹过隙,何至自苦如此乎!”留侯不得已,强听而食。【重点字词】特,单独壁,驻扎期,约定说,劝说幸,辛亏当,担任性,身体杜门,闭门会,恰逢德,感激【译文】张良体弱多病,不曾单独领兵,经常作为谋臣,这年秋天,汉王追击楚军到了阳夏的南面,因战斗失利而驻扎固陵,诸侯们到了约定的时间还没到。张良劝说汉王,汉王采用了他的计谋,诸侯们才都来到。汉六年正月,封赏有功之臣。高帝说:“运筹谋划于帷帐之中,决战取胜在千里之外,是子房的功劳。你自己在齐地选择三万户作为封地吧。”张良说:“当初我在下邳起兵,与陛下在留县会合,这是上天把我授给了陛下。陛下采用我的计策,幸而时常料中,我希望封在留县就满足了,不敢接受三万户的

8、封地。”于是封张良为留侯。留侯身体多病,便施行道引之术,不食谷物,闭门不出一年多。恰逢高帝驾崩,吕后感激留侯的恩德,就强让他吃饭,说:“人生一世,如白驹过隙那样短促,何必自找苦吃到如此地步啊!”留侯不得已,勉强听从吕后的话而进食。三.成语积累1.历史,波兰装罗;时代,风云际会。支军队,唯创新能强,唯变革能胜。今天,走过90年雨征程的人民军队,在实现强军目标、建设世界一流军队的伟大征程上阔部前行。风云际会:风云:比喻难得的机会;际会:遇合。比喻有能力的人遇上好机会。使用正确。2.近日,现实题材都市情感剧我的前半生甚嚣尘上,引发众多追剧族热捧,网友惊呼,看了该剧懂得了不少婚姻之道。甚嚣尘上:甚:很

9、。嚣:喧嚷。人声喧嚷,尘土飞扬,原形容军中正忙于准备的状态。后来形容消息普遍流传,议论纷纷。现多指某种言论十分嚣张。不合语境。3.范蠡深知勾践的阴险狡诈,为了避免鸟尽弓藏的命运,他及时功成身退,弃官经商,改名为陶朱公。鸟尽弓藏:是指鸟没有了,弓也就藏起来不用了。比喻事情成功之后,把曾经出过力的人一脚踢开。使用正确。4.举世瞩目的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隆重召开,我作为名光荣的党代表在人民大会堂聆听报告,一种强烈的自豪感使我感同身受,心潮澎湃。感同身受:多指虽未亲身 经历,但感受就同亲身经历一样,也泛指给别人带来麻烦,自己也能亲身感受到。使用错误。5.产品比较是直接了解品质与需求的最佳方法

10、,在决定购买之前,比较同级品牌的规格功能及价格是不二法门。不二法门:不二:原为佛教用语 ,意为直接入道,不可言传的法门。后比喻最好的或独一无二的方法。使用正确。4、 文化常识积累四、风俗礼仪【清明】我国民间传统节日。按农历算在三月上半月,按阳历算则在每年四月五日或六日。此时天气转暖,风和日丽,“万物至此皆洁齐而清明”,清明节由此得名。其习俗有扫墓、踏青、荡秋千、放风筝、插柳戴花等。历代文人都有以清明为题材入诗的。【端午】我国民间传统节日。又称端阳、重午、重五。端午原是月初午日的仪式,因“五”与“午”同音,农历五月初五遂成端午节。一般认为,该节与纪念屈原有关。屈原忠而被黜,投水自尽,于是人们以吃

11、粽子、赛龙舟等来悼念他。端午习俗有喝雄黄酒、挂香袋、吃粽子、插花和菖蒲、斗百草、驱“五毒”等。杜甫有端午日赐衣:“端午被恩荣。”【乞巧】我国民间传统节日。又称少女节或七夕。相传,天河东岸的织女嫁给河西的牛郎后,云锦织作稍慢,天帝大怒,将织女逐回,只许两人每年农历七月初七夜晚在鹊鸟搭成的桥上相会。或说:天上的织女嫁给了地上的牛郎,王母娘娘将织女抓回天庭,只许两人一年一度鹊桥相会。每年七月初七晚上,妇女们趁织女与牛郎团圆之际,摆设香案,穿针引线,向她乞求织布绣花的技巧。在葡萄架下,静听牛郎织女的谈话,也是七月七的一大趣事。和凝宫词:“阑珊星斗缀朱光,七夕宫嫔乞巧忙。”【中秋】我国民间传统节日。又称团圆节。农历八月在秋季之中,八月十五又在八月之中,故称中秋。秋高气爽,明月当空,故有赏月与祭月之俗。圆月带来的团圆的联想,使中秋节更加深入人心。唐代将嫦娥奔月与中秋赏月联系起来后,更富浪漫色彩。历代诗人以中秋为题材作诗的很多。中秋节的主要习俗有赏月、祭月、观潮、吃月饼等。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韦庄送秀才归荆溪:“八月中秋月正圆,送君吟上木兰船。”【重点摘记】 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 物理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