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三 第十五章 第4节 免疫调节-医学资料

上传人:杰猫 文档编号:119374140 上传时间:2020-01-13 格式:PPT 页数:78 大小:2.1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必修三 第十五章 第4节 免疫调节-医学资料_第1页
第1页 / 共78页
必修三 第十五章 第4节 免疫调节-医学资料_第2页
第2页 / 共78页
必修三 第十五章 第4节 免疫调节-医学资料_第3页
第3页 / 共78页
必修三 第十五章 第4节 免疫调节-医学资料_第4页
第4页 / 共78页
必修三 第十五章 第4节 免疫调节-医学资料_第5页
第5页 / 共7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必修三 第十五章 第4节 免疫调节-医学资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必修三 第十五章 第4节 免疫调节-医学资料(7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一、免疫系统的组成 1免疫器官:包括 、 、脾脏、淋巴结、扁桃 体等免疫细胞 、 或集中分布的场所。 2免疫细胞:吞噬细胞、淋巴细胞( )等 发挥免疫作用的细胞。 3免疫活性物质: 、淋巴因子、溶菌酶等由 或其他细胞产生的发挥免疫作用的物质。,骨髓,胸腺,生成,成熟,T细胞、B细胞,抗体,免疫细胞,二、免疫系统的功能 1非特异性免疫与特异性免疫比较,生来,后天,体液,皮肤、黏膜,杀菌物质,吞噬细胞,细胞,效应T细胞,2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 (1)体液免疫,(2)细胞免疫,3免疫系统的防卫、监视和清除功能 机体通过三道防线对抗原进行防御甚至清除;监控 和清除体内已经 或因其他因素而被破坏的细胞 以

2、及 的细胞。,衰老,癌变,三、免疫失调疾病 1防卫过弱:如 ,即AIDS。 2防卫过度 (1)自身免疫病:如类风湿性关节炎、 等。 (2)过敏反应 实例:皮肤荨麻疹,过敏性鼻炎等。 特点 a 、消退较快。 b一般不会破坏组织细胞,不会引起组织严重损伤。 c有明显的 和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系统性红斑狼疮,发作迅速、反应强烈,遗传倾向,个体差异,四、免疫学应用 1疫苗免疫中相当于 ,其作用使机体 产生相应的抗体和记忆细胞。 2人工标记抗体检测追踪 在机体中位置。 3免疫抑制剂提高 的成活率。,抗原,抗原,器官移植,1以下免疫过程属于非特异性的是 ( ) A吞噬细胞的吞噬作用 B皮下注射狂犬

3、病疫苗 C胎儿通过胎盘从母体获得抗体 D静脉注射抗狂犬病抗体,解析:吞噬细胞能吞噬所有的病原体,因此属于非特异性免疫。,答案:A,2人被犬咬伤后,为防止狂犬病发生,需要注射由灭 活狂犬病毒制成的疫苗。疫苗在人体内可引起的免 疫反应是 ( ) A刺激效应T细胞分化成为记忆细胞 B刺激吞噬细胞产生抗狂犬病毒抗体 C可促进浆细胞释放淋巴因子 D产生与狂犬病毒特异性结合的抗体,解析:注射由灭活狂犬病毒制成的疫苗(抗原),刺激人体免疫系统产生特异性的抗体,从而把可能侵入人体内的狂犬病毒清除掉。抗体是由浆细胞产生的,淋巴因子是由效应T 细胞产生的,抗原再次刺激记忆细胞时会增殖分化形成大量效应细胞。,答案:

4、D,3研究人员培育了一种称为“裸鼠”的实验动物,这种鼠 缺少胸腺,其免疫功能表现为 ( ) A体内淋巴细胞的种类减少 B体液免疫功能维持正常 C进入体内的细菌仍能被裂解 D机体不能产生浆细胞,解析:缺少胸腺的“裸鼠”,其体内不能形成T淋巴细胞,但仍能产生浆细胞;吞噬细胞仍能吞噬细菌并导致其裂解。,答案:A,4用人工合成的脊髓灰质炎病毒初次感染小鼠后 ( ) A使小鼠产生过敏反应 B产生的抗体不能与该病毒结合 C小鼠体内产生针对该病毒的浆细胞 D短期内,再次受到该病毒感染后不会产生更多的 抗体,解析:人工合成的脊髓灰质炎病毒初次感染小鼠引起特异性免疫反应,小鼠体内产生针对该病毒的浆细胞,产生抗体

5、与该病毒结合,如短期内,再次受到该病毒感染后,记忆细胞会迅速增殖分化成浆细胞产生更多的抗体消灭病毒。脊髓灰质炎病毒不属于过敏原,不会引起过敏反应。,答案:C,5破伤风梭状芽孢杆菌侵入了人体深部的组织细胞 并大量繁殖,消灭该菌要通过的免疫途径依次是 ( ) A体液免疫、细胞免疫 B体液免疫、细胞免疫、体液免疫 C细胞免疫、体液免疫 D体液免疫、非特异性免疫,解析:题目中明确阐述“人体深部的组织细胞并大量繁殖”,说明病原体已经侵入细胞内部,所以必须借助细胞免疫的过程使靶细胞裂解,然后再通过抗体才能将之彻底消灭。,答案: C,6.(2010上海高考)回答下列有关人体免疫的问题。 (1)人体免疫器官主

6、要包括_(至 少答出两个)。下图是人体防御外界病原体侵染的三 道免疫防线的示意图,其中表示免疫细胞, 和表示免疫分子。,(2)以下不属于第1道免疫防线的是_。 A溶酶体 B汗液 C口腔黏膜 D胃酸 (3)图中细胞可以吞噬多种病原体,因此这一免疫过程的特点是_。 (4)图中和的名称分别是_和_; 和分别表示_和_。 (5)接种疫苗后,若有相应病原体再次入侵人体,则人体会迅速产生免疫应答,结合图示分析此现象的原因_。 (6)接种疫苗属于_免疫方法。,解析:免疫器官指免疫细胞生成、成熟或集中分布的场所,主要包括胸腺、脾脏、骨髓、淋巴结和扁桃体等。免疫的第一道防线指皮肤、黏膜。汗液、胃酸属于皮肤、黏膜

7、的分泌物,属于第一道防线。细胞为吞噬细胞,可以吞噬多种病原体,不针对某一类病原体,不具有特异性。可以分化出,可以产生抗体,由此可以判断为B淋巴细胞;可以分化出,可以进一步分化,由此判断为记忆T细胞,为淋巴因子。当相应病原体再次进入人体时,人体会产生更快、更强的免,疫反应。记忆B细胞会迅速增殖并分化产生浆细胞,产生大量抗体;同时记忆T细胞也会迅速启动细胞免疫途径。免疫依其发生的原因可以分为自然免疫和人工免疫两类。,答案:(1)胸腺 脾脏 骨髓 淋巴结(至少答出2个) (2)A (3)非特异性 (4)B淋巴细胞 记忆T细胞 抗体 淋巴因子 (5)初次免疫后,人体内已存在记忆B细胞和记忆T细胞;当再

8、次遇到相同的病原体时,记忆B细胞会迅速增殖并分化产生浆细胞,产生大量抗体;同时记忆T细胞也会迅速启动细胞免疫途径 (6)人工,示例1 下面的简图表示人体特异性免疫的过程,图中数字分别代表相应的生理活动,据图回答:,(1)图中表示_。 (2)过程表示吞噬细胞对抗原进行_并经 T细胞呈递给B细胞的过程,过程表示_。 (3)在图中众多类型的免疫细胞中,能非特异性识别 抗原的细胞是_。 (4)已免疫的机体,再次遭遇同种病毒入侵时,其免 疫过程主要是_(填图中数字)。,解析 当同一种抗原再次侵入机体时,能增殖分化为效应T细胞或浆细胞,即过程,因此表示记忆细胞。过程表示吞噬细胞对抗原进行识别、摄取和处理并

9、经T细胞呈递给B细胞的过程。在众多类型的免疫细胞中,吞噬细胞能识别抗原,但没有特异性。若同种病毒再次侵入机体,其二次免疫过程主要为()。,答案 (1)记忆细胞 (2)识别、摄取和处理 记忆细胞的增殖、分化 (3)吞噬细胞 (4)(),1抗原与抗体,(1)抗体具有专一性,一定的抗体只能与某一特定抗原 相结合,形成沉淀或细胞集团。 (2)抗原既可是外来物质(异物性),也可来自体内衰老病 变的组织细胞。常见的如病菌、病毒、疫苗、移植 器官、癌细胞等。 (3)进入人体的弹片因不具特异性,不能作为抗原。 (4)抗体属分泌蛋白,与其合成和分泌有关的细胞器有 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和线粒体。,2免疫过程模

10、型中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识别方法 (1)看抗原经吞噬细胞处理后的去向。如果大部分抗原需要 一种细胞呈递才刺激相关细胞,则为体液免疫。如果 抗原直接刺激相关细胞而不用另一种细胞呈递,则为 细胞免疫。 (2)看免疫的结果。如果免疫引起靶细胞裂解并释放其中隐 藏的抗原,则为细胞免疫。如果两种成分结合,形成了 沉淀或细胞集团,则为体液免疫。 (3)看抗原的种类。如蛇毒或过敏原引起的免疫属于体液免 疫,而病毒类(如HIV)进入人体,清除它们的过程主要 是细胞免疫,器官移植中的排斥反应也属于细胞免疫。,3二次免疫应答 (1)记忆细胞的特点:寿命长,对抗原十分敏感,能“ 记住”入侵的抗原。 (2)二次免疫反

11、应:相同抗原再次入侵时,记忆细胞比 普通的B细胞更快地作出反应,即很快分裂产生新 的浆细胞和记忆细胞,浆细胞再产生抗体消灭抗原。 (3)二次免疫特点:比初次反应快,反应强烈(产生抗体 既快又多),能在抗原侵入但尚未患病之前将它们消 灭。,(4)坐标曲线图示,1(2010浙江高考)乙肝疫苗的接种需在一定时期内间隔 注射三次,其目的是 ( ) A使机体积累更多数量的疫苗 B使机体产生更多数量的淋巴细胞 C使机体产生更多数量的抗体和淋巴细胞 D使机体产生更强的非特异性免疫,解析:疫苗的接种是特异性免疫,接种疫苗后,机体会产生相应的抗体和记忆细胞(淋巴细胞),当相同的抗原再次入侵机体时,记忆细胞会迅速

12、增殖分化,产生大量的浆细胞和记忆细胞(淋巴细胞),浆细胞会产生抗体消灭抗原,接种乙肝疫苗之所以要间隔注射三次,就是为了产生更多的抗体和记忆细胞(淋巴细胞),增强机体的特异性免疫能力。,答案:C,2甲、乙、丙三组小鼠不同的免疫器官被破坏,其中甲组仅 有体液免疫功能,乙组和丙组丧失了特异性免疫功能。现 给三组小鼠分别输入造血干细胞,发现仅有乙组恢复了细 胞免疫功能,出现这些现象的原因是 ( ) A甲组骨髓被破坏,乙组胸腺被破坏,丙组骨髓和胸腺 均被破坏 B甲组胸腺被破坏,乙组骨髓被破坏,丙组骨髓和胸腺 均被破坏 C乙组骨髓被破坏,丙组胸腺被破坏,甲组骨髓和胸腺 均被破坏 D丙组骨髓被破坏,甲组胸腺

13、被破坏,乙组骨髓和胸腺 均被破坏,解析:甲组仅有体液免疫功能,输入造血干细胞后,其细胞免疫功能也没有恢复,说明其骨髓正常,破坏的是胸腺。乙组输入造血干细胞后,恢复了细胞免疫功能,说明其胸腺正常,缺少造血干细胞,被破坏的是骨髓。丙组输入造血干细胞后,特异性免疫功能仍没有恢复,说明其骨髓和胸腺都被破坏。,答案:B,示例2 (2011聊城检测)日本熊本大学研究小组开发出利用胚胎干细胞高效培育免疫细胞的新技术,一个干细胞能培育出100200个树突状细胞(一种免疫细胞),此类细胞广泛存在于皮肤等组织中,一旦病原体等外敌侵入机体,树突状细胞会及时通知T细胞等免疫细胞。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用胚胎

14、干细胞培育树突状细胞利用了其全能性 B能够识别抗原的有浆细胞(效应B细胞)、T细胞、B 细胞、效应T细胞 C树突状细胞只能参与细胞免疫 D培育出能识别癌细胞特有蛋白质的树突状细胞,有 可能找到治疗癌症的新方法,解析 细胞全能性是指已经分化的细胞具有发育为完整个体的潜能。免疫细胞在机体内,既能参与细胞免疫,也参与体液免疫。浆细胞的功能是分泌抗体,不能识别抗原。,答案 D,1免疫细胞的来源与功能,2免疫过程中的免疫细胞分析 (1)免疫过程中可以特异性识别抗原的细胞或物质:B细胞、 记忆B细胞、T细胞、记忆T细胞、效应T细胞、抗体。 (2)吞噬细胞可以吞噬病原体,但不能特异性识别抗原,属 于免疫的第二道防线。吞噬细胞也可参与特异性免疫。 (3)浆细胞是唯一能产生抗体的细胞 (4)效应T细胞一般攻击被抗原侵染的靶细胞。肿瘤细胞作 为抗原,可以直接被效应T,3.右图表示某种特异性免疫细胞某 时期的结构,请据图分析并判断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抗体是由图中合成,经 通过分泌到细胞外 B若该细胞是浆细胞,它分泌抗体的过程需要提 供能量 C如果该细胞是效应T细胞,该细胞参与细胞免疫 D抗体吸附在某些细胞表面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