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2017年度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课时强化作业11鉴赏诗歌的艺术技巧含解析

上传人:zengy****8888 文档编号:119373784 上传时间:2020-01-13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70.6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6-2017年度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课时强化作业11鉴赏诗歌的艺术技巧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2016-2017年度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课时强化作业11鉴赏诗歌的艺术技巧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6-2017年度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课时强化作业11鉴赏诗歌的艺术技巧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6-2017年度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课时强化作业11鉴赏诗歌的艺术技巧含解析(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课时强化作业十一鉴赏诗歌的艺术技巧一、(2016届无锡、苏州重点中学联考)(有改动)阅读下面这两首诗,回答问题。闻乐天左降江州司马元 稹残灯无焰影幢幢,此夕闻君谪九江。垂死病中惊坐起,暗风吹雨入寒窗。山中与元九书白居易忆昔封书与君夜,金銮殿后欲明天。今夜封书在何处,庐山庵里晓灯前。笼鸟槛猿俱未死,人间相见是何年?【注】元稹,字微之,世称元九。写此诗时元稹被贬为通州(今四川达县)司马。1白居易读了元稹的诗说:“至今每吟,犹恻恻耳。”结合元、白诗意,推断白居易内心“恻恻”的原因。解析:本题考查把握诗歌思想内容的能力。根据题干提示,作答时,应结合两首诗的内容,以及注释加以分析。如元诗中“垂死病中惊坐

2、起”,白诗中“笼鸟槛猿俱未死”“人间相见是何年”等。答案:原因有:为好友感同身受的真挚友情;为好友因自己被贬而生的悲愤;为自己与好友同是“笼鸟槛猿”(或同处被贬)的境遇;为自己给病中的好友带来的悲愤(或伤痛)。2从抒情方式的角度,赏析两诗最后一句。解析: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艺术手法,侧重抒情方式。作答前,先要明确抒情方式包括直抒胸臆和间接抒情(包括借景抒情、借物抒情等)。作答时,先明确手法,再结合诗句进行具体分析,并点明效果。答案:元诗末句融情于景,将对好友被贬的悲愤和病中凄苦的心情融于凄清景象的描写中,言有尽而情无限。白诗末句直抒胸臆,直接抒发出与好友被贬相隔不能相见的凄楚与无奈,感染力强。二

3、、(2016届江西四所重点中学联考)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回答问题。泊自沙度真山民注日暮片帆落,渡头生暝烟。与鸥分渚泊,邀月共船眠。灯影渔舟外,湍声客枕边。离怀正无奈,况复听啼鹃。【注】真山民,宋朝遗民,真名不详。他痛遭亡国,隐姓埋名,而以山民自呼。1在诗的第二联中,诗人运用了怎样的表达技巧?描绘了怎样的景象?请简要分析。解析:本题考查鉴赏艺术手法及景物形象的能力。结合诗中与鸥分住、邀月共眠之意,可知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描述了在皎洁的月光下诗人与鸥鸟分别住在洲渚上的景象。答案:诗人运用了拟人手法,描绘了在明月照耀下诗人与鸥鸟分别住于洲渚之上的景象。诗人把鸥鸟与明月看作是朋友一般,可以在洲渚之上分

4、住,可以相邀来船上共眠,塑造了一个漂泊于江湖之上的隐士形象。2诗的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是如何表达的?解析:本题考查把握诗歌的思想感情和艺术手法的能力。结合题目、注释以及诗中“离怀正无奈”等句可体会出诗人的感情既有漂泊之愁又有亡国之痛。“离怀正无奈”属直抒胸臆,“听啼鹃”属借景抒情(或用典)。答案:(1)表达了诗人离家在外,漂泊江湖,无法排遣的愁思,以及对国家灭亡的哀痛之情。(2)诗人先直抒胸臆,以“无奈”抒发愁思之浓;再借景抒情(或用典),通过听到杜鹃声使人更添愁思来表达“离怀”之深。三、阅读下面的诗,回答问题。晚游宿田家越其杰云香深染帻,花气暗沾衣。村犬随人吠,山蜂逐客飞。柴门新

5、上月,荷篠晚耘归。暂就田家宿,欣然进蕨薇。【注】越其杰,贵州贵阳人,明万历34年举人。此诗作于闲居故里郊游之时。篠(xio):竹制农具。蕨薇:蕨菜,嫩时可食。1诗人抓住了哪些意象来表现贵州山乡怎样的景致?解析:本题考查鉴赏景物形象的能力。提取意象时要注意逐句筛选不要丢落。作答景致特点时要结合诗句分析并点明效果。答案:意象:香云、花气、吠犬、山蜂、柴门、新月、田家等。景致:香云缭绕,花气沾衣,犬随人吠,山蜂追逐,新月初上,荷锄晚归,借宿农家,与农家共进晚餐的情景。表现了诗人闲适悠然的心境,写出了贵州山乡悠闲散淡、古朴宁静的农家生活情景。2试从艺术手法的角度鉴赏这首诗。解析:本题考查鉴赏艺术手法的

6、能力。前三联重在写景,字里行间流露出诗人对悠闲的农家生活的热爱与向往,可知是融情于景;写景时,犬吠、蜂飞等为动态,柴门、新月等为静态,可知是动静结合;结尾共进蕨薇是细节描写。作答时,先点明手法,再结合诗句具体分析,最后说明效果。答案:融情于景。香云、花气、吠犬、山蜂、柴门、新月、田家、荷篠等景物,无不充满农家田园的生活情趣,从而表达出诗人对悠闲散淡的农家生活的向往与热爱之情。动静结合。香云缭绕,花气沾衣,犬随人吠,山蜂追逐是动态描写,而柴门,新月,田家是静态描写。动景与静景相互映衬,为读者展现出一幅傍晚农家闲适宁静的生活图景。细节表现。借宿农家,共进蕨薇,写在村民家里与主人一起共享野菜的细节,

7、表现贵州山民热情待客、淳朴浓厚的民风。四、阅读下面两首唐诗,回答问题。秋 夜 曲张仲素丁丁漏水夜何长,漫漫轻云露月光。秋逼暗虫通夕响,征衣未寄莫飞霜。秋思赠远(其一)王 涯当年只自守空帷,梦里关山觉别离。不见乡书传雁足,唯看新月吐蛾眉。1两首诗分别是以什么人的口吻来写的?解析:本题要求判断人物身份,实则是在考查对人物形象的把握。张诗从“征衣未寄莫飞霜”一句可断定是一个思妇;王诗从“不见乡书传雁足”一句可知是一名征夫。答案:思妇、征夫。2“当年只自守空帷,梦里关山觉别离”包含两重对比,请具体说明。解析:本题考查鉴赏诗歌艺术手法的能力。题干已锁定了具体诗句,并指出了对比手法。作答时可抓住关键词加以

8、揣摩,再结合诗句进行分析。第一句“当年”暗含与现在的对比;第二句“梦里”暗含与醒后的对比。答案:第一重对比是写当年自己甘愿与妻子离别独守空帷,现在感受到别离之苦;第二重对比是写梦境里历经千山万水和妻子相会,醒来后两人仍处别离之中。3“漫漫轻云露月光”和“唯看新月吐蛾眉”都写到月亮,各有什么作用?解析:本题考查鉴赏景物形象的能力,侧重考查意象的作用。作答时可从渲染气氛、烘托人物形象、表达情感等角度入手。答案:“漫漫”句渲染了朦胧幽静的氛围,衬托出孤枕难眠的思妇形象。“唯看”句由新月联想到远方的妻子,写出了思念和无可奈何的怅惘。五、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问题。送魏十六还苏州皇甫冉秋夜沉沉此送君,阴

9、虫切切不堪闻。归舟明日毗陵道,回首姑苏是白云。【注】皇甫冉,唐代诗人。作者的朋友魏十六曾从苏州(即“姑苏”)到常州(即“毗陵”,唐时常州为毗陵郡)来拜访他;魏十六返回苏州时,作者乘船相送。阴虫,指蟋蟀。1请简要概括这首诗表达的思想感情。解析:本题考查把握诗歌思想感情的能力。作答时可抓住题目以及“秋夜沉沉”“阴虫切切不堪闻”“回首姑苏是白云”等关键词句加以体味概括。答案:表达了送别友人时内心的沉重与感伤,也有设想别后而流露出的留恋、孤独和惆怅。2这首诗运用了虚实结合的表现手法,请作简要赏析。解析:本题考查鉴赏诗歌艺术手法的能力。诗中前两句写送别友人时的环境和心情,是实写;后两句是想象别后的情景,

10、是虚写。答案:诗中的“实”是诗人送别友人时秋夜的环境,“虚”是诗人想象别后的明天,自己在归舟中回望苏州,只见悠悠白云而不见友人。诗人借助想象,运用以虚写实的手法拓展了诗歌意境,深化了送别友人时的留恋、孤寂和悲伤的感情。六、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问题。归乡陆佚仁万里归蓬万里云,关山过处忆犹新。凄凄峪道金狄马,寞寞重山武穆心。故里梨园停宿雨,圩中旧巷走乡音。茶淡火熄人寂静,浅秋摇曳月黄昏。【注】陆佚仁,明正德银川卫职方司书办,受刘大夏案牵连,被迫辞官。北宋名将狄青,受朝廷猜忌,郁郁而终,葬于汾阳峪道河。金狄,墓前神道两侧的石人石马,其中的武将名金狄。武穆,指岳飞,因奸臣秦桧陷害,被召南归,风波亭被害

11、,有词“小重山”。圩:江淮低洼地区村庄周围防水的堤。1请分析颔联运用的手法和表达效果。解析:本题考查鉴赏诗歌表现手法的能力。根据“金狄马”“武穆心”可知是用典,分析效果可结合注注进行。答案:颔联用典,借用狄青和岳飞被朝廷猜忌陷害的故事,含蓄地表达了自己被牵连辞官后报国无门的郁闷、凄然和有志难舒的落寞、不平的心情。2纵观全诗,说说诗人情感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并分析其原因。解析:本题考查把握诗歌思想感情的能力。细读诗歌可知,前两联是辞官前,后两联是归乡后;前两联抒写内心的孤寂、郁闷,后两联是归乡后的宁静与淡然。据此结合诗歌内容整理作答即可。答案:首联、颔联写了归乡之前,诗人被牵连辞官,独自南归时的孤寂、不平、凄然、落寞。颈联、尾联写归乡之后,看着熟悉的梨园,听着村巷里熟悉的乡音,炉火边烹一杯淡茶,看天边月光摇曳。这舒缓宁静的生活安抚着作者的心境,其心绪逐渐平复,归于淡然和宁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 物理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