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赛辅导-脊椎动物学-医学资料

上传人:杰猫 文档编号:119373668 上传时间:2020-01-13 格式:PPT 页数:26 大小:150.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奥赛辅导-脊椎动物学-医学资料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奥赛辅导-脊椎动物学-医学资料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奥赛辅导-脊椎动物学-医学资料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奥赛辅导-脊椎动物学-医学资料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奥赛辅导-脊椎动物学-医学资料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奥赛辅导-脊椎动物学-医学资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奥赛辅导-脊椎动物学-医学资料(2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脊椎动物学,一、脊索动物门概述,(一)门特征 1. 脊索 (细胞内有大液泡,具弹性) 2. 背神经管 3. 咽鳃裂 具肌酸,不具精氨酸;多数具内骨骼,不具外骨骼。,(二)分类 尾索动物亚门 头索动物亚门 脊椎动物亚门,二、尾索动物亚门,1. 特征: 脊索仅存在于自由生活的幼体尾部,变态发育为成体后营固着生活,尾部连同脊索消失,成体有被囊包被。 2. 代表:海鞘 (血流不定向,雌雄同体,异体受精; 樽海鞘存在世代交替),三、头索动物亚门,1. 特征: 脊索和背神经管纵贯全身且终生存在。 2. 代表:文昌鱼 不形成脑,称“无头类”; 只具奇鳍,不具偶鳍; 表皮细胞单层,真皮不发达; 不具硬骨; 脊

2、索很长,前端超过背神经管;,肌肉为平滑肌,具肌节,以肌隔隔开; 不能主动觅食,咽长度占体长的1/2; 具内柱(进化则成为甲状腺); 具脏盲囊,可分泌消化液; 闭管式循环,具很多个鳃心; 排泄系统为肾管; 雌雄异体;,均黄卵、全裂,受精卵 桑椹胚 囊胚 原肠胚 神经胚,四、脊椎动物亚门,1. 特征: 出现明显的头部,神经系统发达,分化出脑; 脊柱代替了脊索; 原生水生种类用鳃呼吸,次生水生种类及陆生种类只在胚胎期间出现咽鳃裂,成体则用肺呼吸; 除圆口类外,具上下颌; 完善的循环系统,出现能收缩的心脏; 集中的肾脏; 除圆口类外,都用成对附肢作为运动器官。,2. 主要类群,五、圆口纲,1. 特征:

3、 无上下颌 无成对附肢 无真正的齿(鸟类) 终生保留脊索 头骨不完整,无顶部,原始的肌节 脑的发达程度低 具口漏斗 皮肤无鳞,体表粘滑 单个嗅囊,开口头顶中线,2. 代表:七鳃鳗 具背鳍(2),原尾型,鳃裂(72); 无眼睑,两眼之间头顶部长有嗅囊; 全身软骨,不具硬骨,脊索背面出现软骨骨片(尚不起支撑作用); 未形成脑颅; 出现肝脏,未出现独立的胰脏; 咽起消化道、呼吸道作用;,大脑只负责嗅觉,小脑不发达,和延脑愈合成一体; 脑神经10对: (嗅)、(视)、(动眼)、(滑车)、(三叉)、(外展)、(面)、(位听)、(舌咽)、(迷走) 只有两对半规管(缺水平半规管),只有平衡觉,无听觉; 眼无

4、睫状体,用角膜肌调节;。,六、鱼类,1. 特征: 出现上下颌 成对附肢 脊柱代替了脊索 脑和感官发达 体分头、躯干、尾 梭形,体表多被鳞片 鳃呼吸 单循环,2. 类群,3. 软骨鱼纲代表:鲨鱼 4. 硬骨鱼纲代表:鲫鱼,七、两栖纲,1. 特征 用肺呼吸,并借助皮肤辅助呼吸 不完全双循环 五趾型附肢 脊柱进一步分化 表皮开始角质化 大脑两半球完全分开,顶部神经细胞(古脑皮) 出现中耳鼓膜及听小骨,2. 代表:青蛙 变态明显,成体无尾; 皮肤裸露,内含粘液腺; 有活动性眼睑和瞬膜;具鼓膜;舌端大多具缺刻;上颌有齿,一般具犁骨齿; 肩带固胸型; 成体用肺呼吸,营水陆两栖生活。,3. 类群 蚓螈目 蝾螈目 蛙形目,八、爬行纲,1. 特征 羊膜卵的出现 体表被鳞,表皮高度角质化 适应陆生的结构进化:骨骼系统、肌肉系统、消化系统、呼吸体统、循环系统,2. 类群: 喙头蜥目 龟鳖目 蜥蜴目 蛇目 鳄目,九、鸟纲,1. 特征 具有高而恒定的体温 具有迅速飞翔的能力 具有发达的神经系统和感官 具有较完善的繁殖方式和行为 呼吸系统、消化系统、循环系统、骨骼等的进化,2. 类群,3. 鸟类的繁殖 4. 鸟类的迁徙,十、哺乳纲,1. 特征 高度发达的神经系统和感官 出现口腔咀嚼和消化 具有高而恒定的体温 具有在陆上快速运动的能力 胎生、哺乳,2. 类群 原兽亚纲 后兽亚纲 真兽亚纲,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