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东乡族自治县第二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地理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

上传人:Changge****183;we... 文档编号:119373166 上传时间:2020-01-13 格式:DOC 页数:18 大小:522.0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甘肃省东乡族自治县第二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地理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甘肃省东乡族自治县第二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地理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甘肃省东乡族自治县第二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地理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甘肃省东乡族自治县第二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地理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甘肃省东乡族自治县第二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地理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甘肃省东乡族自治县第二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地理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甘肃省东乡族自治县第二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地理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甘肃省东乡族自治县第二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地理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分卷I一、单选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1.下图为“某地人口迁移与年龄关系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影响该地区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最有可能是()A. 人口的老龄化B. 婚姻家庭C. 政治因素D. 经济因素【答案】D【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根据图示:该地区人口迁入较多的为青壮年劳动力,所以影响该地区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最可能是经济因素。所以本题选择D选项。印度是世界第二人口大国,2014年底,印度人口大约有12.48亿,预计到2030年达到15.3亿,超过中国,成为世界第一人口大国。据此完

2、成下列各题。2. 现阶段,印度的人口增长模式为()A. 原始型B. 传统型C. 现代型D. 无法确定3. 影响印度人口自然增长率的主要因素是()经济发展水平较低 人口受教育水平较低医疗卫生水平较低 人们的生育意愿较低A. B. C. D. 【答案】2. B 3. A【解析】【2题详解】现阶段,印度的人口出生率高,死亡率低,人口自然增长率高,人口增长模式为传统型,B对。原始型是高出生率,高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A错。现代型是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C错,D错。【3题详解】影响印度人口自然增长率的主要因素是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对劳动力需求量大,对。人口受教育水平较低,节育意识差,错。医疗卫

3、生水平较高,死亡率较低,错。人们的生育意愿较高,出生率高,错。A对,B、C、D错。点睛:现阶段,印度的人口出生率高,死亡率低,人口自然增长率高,人口增长模式为传统型。影响印度人口自然增长率的主要因素是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对劳动力需求量大。医疗卫生水平,会导致死亡率高。下图为“某国1940-2013年人口自然增长率变化情况图”。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各题。4. 该国在图示时间段内,人口最多的年份可能是()A. 1970年B. 1985年C. 2005年D. 2013年5. 缓解该国目前人口问题合理措施是()A. 限制人口迁移B. 提高教育水平C. 提倡早婚D. 鼓励生育【答案】4. B 5.

4、 D【解析】【4题详解】人口数量的变化主要与人口自然增长率有关。人口自然增长率高于零,人口数量增加,人口自然增长率低于零,人口数量减少,人口自然增长率等于零,人口数量停止增长。从图中可看出1985年以前人口自然增长率一直是大于0的,故此前人口数量一直增加,至1985年达到最高值;1985年后人口自然增长率小于零,人口数量开始减少。选B,其余选项可排除。【5题详解】目前该国人口为负增长,人口老龄化问题突出,因此应该鼓励生育,或鼓励人口迁入,缓解人口老龄化,选D,A错。提高教育水平和提倡早婚并不一定就能促使“生育”,故可排除BC。近年来,我国有些农村出现了“有院无人住,有地无人种”的空心化现象。据

5、此完成下列各题。6. 这种空心化现象形成的主要原因是()A. 城市自然环境好B. 农村人均居住面积小C. 城乡收入差距大D. 农村人口自然增长率低7. “有院无人住,有地无人种”带来()A. 土地资源浪费B. 农业发展水平提高C. 城乡协调发展D. 农村老龄化程度降低8. 据了解,目前中国农村人口老龄化程度已达15.4%,比全国13.26%的平均水平高出2.14个百分点,高于城市老龄化程度。导致我国人口农村老龄问题更加突出的主要原因是()A. 生育观念的差异B. 人口寿命长短差异C. 庞大人口流动D. 人口自然增长率差异【答案】6. C 7. A 8. C【解析】【6题详解】由题干材料可知,有

6、些农村出现了“有院无人住,有地无人种”的空房和荒地现象,该现象是由农村人口迁往城市造成的,而农村人口迁往城市主要是由城市经济水平高,就业机会多,收入高于农村造成的,C对。城市受人类活动影响大,自然环境不如乡村好,A错;农村面积大,人均居住面积一般较城市大,B错;目前我国农村人口自然增长率较城市高一些,D错。【7题详解】由上题解析可知农村空心化是由农村人口迁往城市造成的。农村迁往城市的人口多为青壮年劳动力,会造成农村老龄化程度提高和农业发展水平下降,BD错;“有院无人住,有地无人种”会造成农村住宅用地和耕地等土地资源的浪费,不利于城乡协调发展,A对,C错。【8题详解】目前中国农村人口老龄化程度已

7、达15.4%,比全国13.26%的平均水平高出2.14个百分点,高于城市老龄化程度。导致我国人口农村老龄问题更加突出的主要原因是庞大的农村人口流动到城市,C对。与生育观念差异、人口寿命长短差异、人口自然增长率差异关系小,可排除ABD。生育率指育龄妇女的实际生育水平或生育子女的数量。2010年我国人口普查各省低生育率前十位:京0.7 067,沪0.73 665,辽0.74,黑0.75,吉0.76,津0.9 128,浙1.017,藏1.0 496,苏1.05 385,陕1.0 545。完成下列小题。9. 我国生育率最低的地区是()A. 南方地区B. 华北地区C. 东北地区D. 西北地区10. 我国

8、生育率最低的地区生育率低的原因有()A. 城市化水平低B. 婚育年龄早C. 生育政策宽松D. 生育意愿弱11. 低生育率可能导致()A. 家庭负担加重B. 老龄化问题缓解C. 失业率上升D. 环境污染加剧【答案】9. C 10. D 11. A【解析】试题分析:【9题详解】根据材料,低生育率前十位, 东北地区的三个省都在,所以我国生育率最低的地区是东北地区,C对。其它地区的省份没有全部进入前十,总的生育率高,A、B、D错。【10题详解】我国生育率最低的地区生育率低的原因有生育意愿弱,D对。城市化水平低、婚育年龄早、生育政策宽松的地区,生育率都高,A、B、C错。【11题详解】低生育率可能导致子女

9、数量少,老人多,家庭负担加重,A对。老龄化问题突出,B错。劳动力少,失业率下降,C错。生育观念转变,人口素质提高,技术水平高,环境污染减轻,D错。考点:不同区域生育率差异及原因,低生育率形成的问题。越来越多的农民工回乡投入创业,推动“归雁经济”兴起。四川省2015年累计扶持37.4万农民工实现回乡创业。完成下列两题。12. 四川省“归雁经济”出现的主要原因有()原就业地的生活压力较大农民工具备一定的创业技术家乡当地气候条件的改善东部地区医疗卫生条件下降()A. B. C. D. 13. “归雁经济”带来的影响可能有()A. 减缓城市化速度B. 促进产业结构调整C. 提高环境承载力D. 导致地价

10、大幅下跌【答案】12. A 13. B【解析】产业转移和影响。【12题详解】农民工回乡创业与就业地生活压力大有关,能创业也得具备一定技术条件, 正确。气候条件不是短期能改变的,农民工回迁与医疗条件无关,且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东部地区医疗条件和水平会不断提高,错, B、C、D错误,故选A。【13题详解】农民工回乡创业以后,促进经济发展,长远看有助于当地城市化进程,A错;“归雁经济”拓展了当地的经济领域,促进产业结构的调整,B正确;回乡办企业可能出现污染、生态破坏等问题,对当地环境有一定的冲击,C错;产业增多,经济发展,人们收入增加往往刺激地价提升,D错。故选B。14.有关人口合理容量的叙述,

11、正确的是()A. 资源越丰富,人口合理容量越大B. 科技越发达,人口合理容量越小C. 消费水平越高,人口合理容量越大D. 地域越开放,人口合理容量越小【答案】A【解析】资源是决定人口合理容量的重要影响因素,资源越丰富,可供养的人口数越多,人口合理容量就越大,A正确;科技水平的提高,人类资源利用率升高,人口合理容量就越大,故B错误;人口合理容量与消费水平呈负相关,消费水平越高,对于资源的消耗就越多,人口合理容量就越小,故C错误;地域的开放程度越高,对于资源的交换就越频繁,人们可以利用的资源就越多,人口合理容量就越大,故D错误。所以本题答案为A。15.有关环境承载力中的人口规模与人口合理容量的说法

12、,正确的是()A. 环境承载力中的人口规模与人口合理容量相当B. 环境承载力中的人口规模较人口合理容量小C. 环境承载力中的人口规模较人口合理容量大D. 人口合理容量是指一个地区目前的人口数【答案】C【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环境承载力与人口合理容量,意在考查学生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难度一般。【详解】环境人口容量或称为环境承载力,指环境能持续供养的人口数量,是一个警戒值,人口合理容量指一个国家或地区最适宜的人口数量,是一个理想值,比较环境人口容量与合理人口容量的概念可知,环境承载力中的人口规模较合理人口容量大。故选C。了充分利用雨水资源,韩国首尔市打造水循环利用系统,欲将首尔市打造成“水循环

13、城市”。下图为韩国首尔市水循环系统模式图。据此完成下列小题。16. 首尔城市的水循环系统中()A. 城市出现内涝主要是环节X出现异常导致的B. 人类社会水循环量等于自然界水循环量C. 加强对浅层地下水的开采有利于保护深层地下水D. 参与人类社会水循环的水循环主要来自河川等地表水17. 下列做法对环节X有阻碍作用的是()A. 平整土地,疏松土质B. 降水强度增大,持续时间加长C. 加快城市化进程D. 植树种草,提高城市绿化率18. 首尔为打造水循环城市,应采取的措施是()A. 实施人工降雨,以增加城市地表水可用量B. 修建蓄水池,储存多余的地表径流C. 打破水泥路面,让雨水直接补给深层地下水D.

14、 在市区内大面积植树造林,以增加蒸发量【答案】16. D 17. C 18. B【解析】试题分析:【16题详解】城市内涝主要是降水异常和排水系统不完善造成的,而X环节为下渗,故排除选项A;参与人类社会水循环的水源主要来自河川径流,但不可能将自然界的水全部用于人类社会水循环,因此人类社会的水循环量要小于自然界的水循环量,故排除选项B;图中显示浅层地下水对深层地下水有补给作用,加强浅层地下水开采会减少深层地下水补给,不利于深层地下水的保护,故排除选项D;根据图中人类社会水循环,参与人类社会水循环的水循环主要来自河川等地表水,故选项D正确。【17题详解】由图可知X环节为下渗,平整土地、疏松土质和植树

15、种草有利于增加下渗量;降水持续时间加长也是利于增加下渗量;加快城市化进程会导致地面硬化增加,从而阻碍雨水下渗,故选项C符合题意。【18题详解】根据水循环的环节及其意义可知,人工降雨一般用来缓解旱情,对于增加城市地表水可用量意义不大,故排除选项A;图中显示雨水不能直接补给深层地下水,且打破水泥路面难度较大,故排除选项C;在市区内大面积植树造林不符合实际情况,故排除选项D;通过修建蓄水池把短期内的雨水收集起来,进行处理后变成水资源再利用,可以完善城市水循环,同时也可以减少城市内涝,故选项B正确。【考点定位】本题考查水循环系统模式图的判读、水循环的环节、作用、意义。【名师点睛】本题组以韩国首尔市水循环系统模式图为载体,注意图中自然界水循环、人类社会水循环各自的环节组成;图中显示人类社会水循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 物理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