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莆田第八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生物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理20190618034

上传人:Changge****183;we... 文档编号:119372953 上传时间:2020-01-13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42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福建省莆田第八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生物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理20190618034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福建省莆田第八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生物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理20190618034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福建省莆田第八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生物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理20190618034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福建省莆田第八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生物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理20190618034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福建省莆田第八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生物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理20190618034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福建省莆田第八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生物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理20190618034》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福建省莆田第八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生物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理20190618034(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福建省莆田第八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生物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理考试范围:必修2第六章必修3第一章;考试时间:90分钟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第I卷(选择题)共50分,1-40题每小题1分,41-45每小题2分一、单选题1下列是植物育种的两种方法图解,下列相关说法错误的是 A过程是将2个物种通过杂交将优良性状集中在一起,再筛选和培育获得新品种 B过程的育种方法是单倍体育种,依据的遗传学原理是染色体变异 C过程体现了植物细胞的全能性,过程可用一定浓度的秋水仙素处理 D若C的基因型为AaBbdd,D植株中能稳定遗传的个体占总数的l42下

2、列有关生物体的倍性及育种的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单倍体、二倍体及多倍体的判断依据是细胞内染色体组的数量 B多倍体育种需要用到秋水仙素,而单倍体育种则可以不需要 C经染色体变异途径得到的单倍体及多倍体均为有遗传缺陷的个体 D利用杂交育种技术,可培育出生物新品种,促进生物的进化3遗传物质的改变可能导致人类遗传病的发生,但也可用于培育生物新品种。下列有关遗传和变异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猫叫综合征是由人的第5号染色体缺失引起的遗传病 B花药离体培养过程中,基因突变、染色体变异均有可能发生 C青霉素高产菌株的获得所依据的原理与杂交育种的原理不相同 D父亲色觉正常,母亲患红绿色盲,生了一个色觉正常的克莱费尔特

3、症(XXY)患者,这是由于父方减数第一次分裂异常所致4据最新报道,国内某女大学生感染了“网红细菌”MRSA,该细菌对26种抗生素都毫无反应,患者经医院抢救21天,最终脱离危险。关于MRSA叙述正确的是 A网红细菌与动物细胞相比最大的区别是细菌有细胞壁 B网红细菌的遗传物质主要分布在染色体上 C网红细菌是滥用抗生素造成的细菌的抗药性变异 D可根据细菌细胞膜的通透性判断细菌的存活情况5经调查发现,某地区菜青虫种群的抗药性不断增强,其原因是连续多年对菜青虫使用农药,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使用农药导致菜青虫发生抗药性变异 B菜青虫抗药性的增强是人工选择的结果 C通过选择导致菜青虫抗药性不断积累 D环

4、境是造成菜青虫抗药性不断增强的动力6在下列几种简式中,能比较确切地说明达尔文进化学说的是 A生存斗争用进废退适者生存 B环境变化定向变异去劣留优 C过度繁殖遗传变异生存斗争适者生存 D环境变化用进废退获得性遗传适者生存7用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来判断,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北极熊为了适应冰天雪地的环境,所以它们都定向地产生了白色的变异 B长颈鹿经常努力伸长颈和前肢去吃高处的树叶,因此颈和前肢变得都很长 C尺蛾工业黑化现象是因为受煤烟污染而被熏黑的 D野兔有保护性的体色和鹰锐利的目光是它们相互选择的结果8现代生物进化论对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的完善和发展表现在 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进化的原材料 种

5、群是进化的基本单位 自然选择是通过生存斗争实现的 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 生物进化的实质是基因频率的改变 隔离导致物种的形成 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 A B C D9科学家对某地一种蟹的体色深、浅进行了研究,结果如下图所示。对不同体色的蟹数量不同的最合理解释是 A体色深和体色浅的个体繁殖能力弱 B体色深和体色浅的个体食物来源太少 C中间体色与环境颜色相适应,不易被天敌捕食 D中间体色是新形成的一种适应性更强的性状10下列关于变异、进化相关知识的叙述,不正确是 A生物的变异不一定会引起基因频率的改变和生物进化 B一般情况下,花药内可发生基因重组,而根尖只能发生基因突变或染色体变异 C现代生物

6、进化理论认为,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的是基因突变与基因重组 D基因的自发突变率虽然很低,但仍能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料11下列关于自然选择的叙述,错误的是 A自然选择是生物进化的重要动力 B自然选择加速了种群生殖隔离的进程 C自然选择获得的性状都可以通过遗传进行积累 D白然选择作用于对个体存活和裴殖有影响的变异性状12现有一个非常庞大的某昆虫种群,个体间随机交配,没有迁入和迁出,无突变,自然选择对A和a基因控制的性状没有作用从该种群中随机抽取若干个体,测得基因型为aa的个体所占比例为16%,若将该种群中aa的个体全部淘汰,剩余的个体随机交配,则下一代中aa个体所占的比例为( ) A1/49 B2/49

7、 C4/49 D8/4913由于农田的存在,某种松鼠被分隔在若干森林斑块中。人工生态通道可以起到将森林斑块彼此连接起来的作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农田的存在,增加了松鼠的活动空间 B生态通道有利于保护该种松鼠遗传多样性 C不同森林斑块中的松鼠属于不同种群,存在生殖隔离 D林木密度相同的不同斑块中松鼠的种群密度相同14“一方水土养一方人”这里的“水土”是指生物生活的地理位置,物候环境。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生活在水中的单细胞生物,只能生活在水环境里,离开水环境后会休眠或死亡 B生活在加拉帕戈斯群岛上的地雀,喙的形状不同的原因是基因突变具有不定向性 C初入青藏高原的人会发生头痛、乏力等症状,是因

8、为低压、低氧导致体内缺氧 D生长在盐碱地的植物,根系能正常吸水的原因是根细胞中细胞液浓度较高15有关生物新物种形成的基本环节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 ) A突变和基因重组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 B种群基因频率的定向改变是形成新物种的前提 C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 D自然选择的不定向性决定了生物的多样性16下列关于基因频率与生物进化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型频率的改变 B生物表现型的改变一定会引起基因频率的变化 C经长期自然选择,一种基因的频率可能降为零 D只有在新物种形成时,才发生基因频率的改变17许多年前,某大峡谷中的松鼠被一条河流分隔成甲、乙两个种群。两个种群所发生的

9、变化如下图所示,表示不同的变异结果,ad表示进化的不同环节。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a表示地理隔离离,经过长期的地理隔离可能出现生殖隔离 Bb过程表示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 Cc过程可以定向改变种群的基因频率,导致生物定向进化 D渐变式和爆发式的形成新物种,都需要d环节18某地因甲虫成灾,长期使用乙酰甲胺磷来杀灭甲虫,甲虫的数量先减少后逐渐回升。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在甲虫数量变化过程中,甲虫个体是进化的基本单位 B长期使用乙酰甲胺磷诱导甲虫产生基因突变,从而产生抗药性 C使用乙酰甲胺磷后,甲虫数量逐渐恢复是主动适应环境的结果 D使用乙酰甲胺磷后,甲虫的基因频率发生改变但未形成

10、新物种19新华网报道,科学家发现一种蜣螂提高了“生活品位”,不仅吃粪便,还取食包括蜈蚣在内的千足虫。与普通蜣螂相比其部分结构也发生变化:头部较窄而长,便于进食千足虫内脏;后腿较蜷曲,便于捕猎千足虫,下列推测合理的是( ) A该蜣螂与普通蜣螂肯定已经产生了生殖隔离 B普通蜣螂发生基因突变形成“生活品位”提高的蜣螂 C与普通蜣螂相比,该蜣螂的某些基因的基因频率发生了改变 D该蜣螂头部和后腿结构发生变化,是人工选择的结果20下列对生物多样性的理解,错误的是 A捕食者的存在有利于增加生物多样性 B基因多样性较低的生物种群适应环境的能力弱 C通过漫长的共同进化过程,地球上形成了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D自然选

11、择作用下种群的基因频率不定向改变,导致生物多样性21下列关于正常人体的内环境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内环境是人体内细胞代谢的主要场所 B血浆蛋白进入组织液不会引起组织肿 胀 C蛋白质水解为氨基酸可发生在细胞内液和内环境中 D生长激素、血浆蛋白属于内环境中的成分22人体内环境中不存在下列哪种物质 A钠离子 B葡萄糖 C有氧呼吸酶 D血浆蛋白23下列关于内环境及稳态的叙述,正确的有( ) 神经递质与受体的结合主要发生在内环境 正常情况下糖原不出现在内环境中 组织液渗回血浆和渗入淋巴的量相差较大 血浆成分稳定时机体保持稳态 腹泻会引起体液中水和蛋白质大量丢失 A二项 B三项 C四项 D五项24下列

12、有关细胞生活的环境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内环境主要是由血液、组织液和淋巴组成的 B人在剧烈运动时,血浆会由弱碱性变成弱酸性 C组织液是体内绝大多数细胞直接生活的环境 D钙离子、呼吸酶、葡萄糖和血浆蛋白都是内环境的组成成分25内环境稳态是维持机体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内环境保持相对稳定有利于机体适应外界环境的变化 B内环境稳态有利于新陈代谢过程中酶促反应的正常进行 C维持内环境中Na+、K+浓度的相对稳定有利于维持神经细胞的正常兴奋性 D内环境稳态是指内环境的成分和理化性质恒定不变26下列生命活动发生在内环境中的是 A葡萄糖的氧化分解 B碳酸氢钠与乳酸反应 C食

13、物中蛋白质的分解 D血清白蛋白的合成27根据现代生物进化理论,下列观点正确的是( ) A人工培育的新物种只能生活在人工环境中 B地理隔离是形成新物种的必然经历 C生物进化的方向与基因突变的方向一致 D受农药处理后种群中抗药性强的个体有更多机会将基因传递给后代28下列有关地理隔离的叙述错误的是 A造成地理隔离的障碍,对于陆生生物往往是水域、山脉、沙漠等,对于水生生物一般是陆地 B地理隔离在物种形成中起着促进性状分歧的作用 C地理隔离对人类没有影响 D物种大多是经过长期的地理隔离,最后出现生殖隔离而形成的29下列关于自然选择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种群中存在的变异是自然选择的前提 B自然选择使种

14、群基因频率发生定向改变 C自然选择是环境对不同基因型的直接选择 D自然选择是生物进化的一个重要动力和机制30下列关于生物进化与生物多样性形成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进化只是由基因突变引起的 B发生变异的个体总是能适应环境的 C生物进化与无机环境的变化相互影响 D共同进化总是通过物种间的生存斗争实现的31下图为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概念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种群是进化的单位,也是繁殖的单位 B图中指基因型频率,是导致改变的内因 C图中指自然选择学说,没有提出隔离是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 D生物多样性包括物种多样性、基因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32烟草叶片腺毛能够产生分泌物,以阻止烟粉虱的侵害,而烟粉虱则能够依靠表皮特殊结构形成的物理障碍,以减弱烟草分泌物对自身的危害。这种现象说明 A不同物种间能在相互影响中不断发展,共同进化 B烟草分泌物属于化学信息,能诱导烟粉虱产生变异 C两个种群都能通过突变和基因重组,定向改变基因频率 D个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 物理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