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六单元 23《诗经》两首课件 (新版)新人教版

上传人:恋** 文档编号:119372825 上传时间:2020-01-13 格式:PPT 页数:23 大小:97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年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六单元 23《诗经》两首课件 (新版)新人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2018年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六单元 23《诗经》两首课件 (新版)新人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2018年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六单元 23《诗经》两首课件 (新版)新人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2018年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六单元 23《诗经》两首课件 (新版)新人教版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2018年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六单元 23《诗经》两首课件 (新版)新人教版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8年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六单元 23《诗经》两首课件 (新版)新人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年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六单元 23《诗经》两首课件 (新版)新人教版(2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3 诗经两首,字词盘点,作家作品,主题思想,课文结构,课文全解,1.读生字,字词盘点,作家作品,主题思想,课文结构,课文全解,2.古今异义词 (1)参差荇菜,左右流之 古义:捞取。 今义:流动。 (2)道阻且右 古义:弯曲。 今义:跟“左”相对。,3.词类活用 (1)琴瑟友之(友,名词用作动词,亲近) (2)钟鼓乐之(乐,使动用法,使快乐) (3)道阻且右(右,名词用作动词,弯曲),字词盘点,作家作品,主题思想,课文结构,课文全解,诗经是中国古代诗歌的开端,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它保存了从西周初期到春秋中叶的古代诗歌305首。诗经作者佚名,传为尹吉甫采集、孔子编订。诗经按风雅颂三类编辑。风是周

2、代各地的歌谣;雅是周人的正声雅乐,又分小雅和大雅;颂是周王庭和贵族宗庙祭祀的乐歌,又分为周颂鲁颂和商颂。 诗经内容丰富,反映了劳动与爱情、战争与徭役、压迫与反抗、风俗与婚姻、祭祖与宴会,甚至天象、地貌、动物、植物等方方面面,是周代社会生活的一面镜子。 关雎选自诗经周南,是诗经全书的第一篇,是一首青年男子的恋歌。 蒹葭是诗经秦风中的一篇,是一首怀念恋人的诗歌。,字词盘点,作家作品,主题思想,课文结构,课文全解,关雎这首诗抒写了男子向女子求爱,由思慕到想象庆婚的朴实的情感活动过程,表现了对美满婚姻生活的向往。 蒹葭这首诗表达了一个纯朴、腼腆、自尊的小伙子在热烈的爱恋中怀着真挚的情感,深情发出的爱的

3、呼唤,描写了一个痴情人的心理和感受。,字词盘点,作家作品,主题思想,课文结构,课文全解,字词盘点,作家作品,主题思想,课文结构,课文全解,文言快译 诗经两首 关雎,点评:以雎鸠起兴,写男子在河边邂逅一女子,并对她一见钟情,这种相思爱慕之情贯串全篇。,字词盘点,作家作品,主题思想,课文结构,课文全解,点评:抒写求之不得的忧思。小伙子对姑娘的日夜追求和思恋刻画得形象逼真。,字词盘点,作家作品,主题思想,课文结构,课文全解,点评:进一步表达了男子对采荇菜的姑娘的深切思慕。,字词盘点,作家作品,主题思想,课文结构,课文全解,点评:用水边的秋景起兴,借景抒情,表明离情别绪之苦。,字词盘点,作家作品,主题

4、思想,课文结构,课文全解,点评:再次以水边的秋景起兴,把水边清秀的景物同诗中主人公的相思感情交融在一起,渲染气氛。,字词盘点,作家作品,主题思想,课文结构,课文全解,点评:还用水边的秋景起兴,结尾用“宛在”,表现心上人似乎就在眼前。,字词盘点,作家作品,主题思想,课文结构,课文全解,字词快解 关关:拟声词。 雎鸠:一种水鸟,一般认为就是鱼鹰。 洲:水中的陆地。 窈窕:文静美好的样子。 逑:配偶。 参差:高低不齐的样子。 荇菜:一种可食的水草。 流:捞取。 寤寐:日日夜夜。寤,醒时。寐,睡时。 思服:思念。 11琴瑟:此两种乐器可奏同调,常用来比喻男女相亲相爱。 12友:亲近。 13芼:挑选。,

5、字词盘点,作家作品,主题思想,课文结构,课文全解,14蒹葭:芦苇。 15苍苍:茂盛的样子。 16白露为霜:白色的露水化成霜。为,成为。 17伊人:那人,指所爱的人。 18在水一方:在水的那一边,指对岸。 19溯洄从之:逆流而上去追寻她。溯洄,逆流而上。洄,上水、逆流。从,跟随,这里是“追寻”的意思。 20阻:艰险。 21溯游:顺流而下。 22宛:仿佛、好像。 23萋萋:茂盛的样子。 24晞:干。,字词盘点,作家作品,主题思想,课文结构,课文全解,25湄:岸边,水与草相接的地方。 26跻:高。 27坻:水中的高地。 28采采:茂盛,众多。 29未已:还没有完。 30涘:水边。 31右:弯曲。 3

6、2沚:水中的小块陆地。,问题探究3,问题探究1,问题探究2,问题探究4,关雎这首诗讲了一个什么故事?请用自己的语言来描述。 写了一个男子对一位美丽少女的相思之情,想追而不得。日思夜想,辗转反侧,夜不能寐。他做梦梦见弹琴奏瑟,迎娶这位姑娘。,问题探究3,问题探究1,问题探究2,问题探究4,关雎中诗人是如何表现自己的爱慕之情的?他又是如何展开爱情攻势的?请找出相关语句。 窈窕淑女,寤寐求之。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窈窕淑女,钟鼓乐之。,问题探究3,问题探究1,问题探究2,问题探究4,蒹葭中诗人寻找恋人找了几处地方?这些地方有什么特点?诗人面对如此曲折艰险的路

7、,又是什么态度? 三处,“在水一方”“在水之湄”“在水之涘”。 “长”“跻”“右”。 “溯洄从之”“溯游从之”。,问题探究3,问题探究1,问题探究2,问题探究4,蒹葭一诗,想想诗中描写了哪些景物?简要分析这些景物描写有什么作用。 这首诗描写了深秋清晨,河边的苍苍芦苇上沾满霜露的景象。这一景象给人以萧瑟冷落之感,它既有烘托环境气氛的作用,又有主人公凄婉感情的流露。 这首诗还描写了河边道路漫长险阻、地势越来越高、迂回盘曲的景象,突出了主人公对意中人爱情的真挚和追求的执着。,一、背诵这两首诗,并为其中一篇写一段赏析文字。 答案示例 蒹葭赏析:秋天,芦苇丛生,晶莹剔透的露珠凝成白茫茫的浓霜,碧水澄澈,

8、天光水色,烟波万状。清晨,瑟瑟秋风带着阵阵寒意袭来,一个青年在河边徘徊,他正热烈地追求自己心爱的姑娘,想去找她,却难找到。但青年思见心切,痴心不改,他要冲破阻碍,执着追求。心上人宛在,但觅之无踪,似有若无,若即若离,可望而不可即。此景此情,并不使人感到虚幻,反而给人一种朦胧美。,二、这两首诗大量运用重章叠句的表达方式,充分表达了诗人细腻的思想感情。试从诗中找出一两处,反复朗读,加以体会。 参考答案 蒹葭全诗重章叠句、一唱三叹的结构形式,使感情的描写不断深化。三个部分不是机械地重复,而是层层递进。“白露为霜”为霜花遍地,“白露未晞”是霜露未干,“白露未已”是太阳升起而露珠尚未完全消散的情形。这表

9、示着时间的推移,也表现出主人公焦急的心情。“蒹葭苍苍”“蒹葭萋萋”“蒹葭采采”写出芦苇的不同状态,富有凄清悲凉的意味。“道阻且长”“道阻且跻”“道阻且右”,从道路的漫长、崎岖、曲折三个角度表现道路的艰难阻隔,表现主人公求索意中人的艰难。“宛在水中央”“宛在水中坻”“宛在水中沚”写地点的变换,表示“伊人”可望而不可即。,三、朗诵下面这首诗,并和课文中的两首相对照,体会其思想感情。 木 瓜 投我以木瓜, 报之以琼琚。 匪报也, 永以为好也 投我以木桃, 报之以琼瑶。 匪报也, 永以为好也。,投我以木李, 报之以琼玖。 匪报也, 永以为好也。 注选自诗经卫风。琼:赤色玉。也泛指美玉。琚(j):佩玉。匪报也:(美玉)哪能算回报。匪,通“非”。永以为好也:是求永久相好。瑶:美玉。一说似玉的美石。玖(ji):浅黑色玉石。 参考答案 这首诗写一个男子正在与心爱的女子互赠信物以订同心之约,表达出主人公的一片赤诚与永结同心的强烈愿望。本诗语言朴素简明,并运用了重章叠句的表达方式,抒情达意一咏三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