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2018_2019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上传人:Changge****183;we... 文档编号:119372730 上传时间:2020-01-13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46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福建省2018_2019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福建省2018_2019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福建省2018_2019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福建省2018_2019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福建省2018_2019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福建省2018_2019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福建省2018_2019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福建省福清华侨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完卷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2019.7.8第卷 (选择题 5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意。答案填在答题卡中。)1从血缘意义上说,受到祭祀的祖先应是本族群的直系先祖。然而春秋后,人们在祭祀祖先时,祖先已不单纯具有血缘上的意义。如出身于“夷狄”地区的舜与文王,因为他们的观念和行为合乎“中国”的规范,也成为公认的圣人,受到祭祀。这一变化A反映了宗法制遭到破坏B推动礼乐制度的世俗化C有助于华夏民族的发展D加速王权与族权的分离2周代等级层次纷繁,社会统治权力亦

2、层层相叠压,周王的地位虽然至高无上,但直接臣属于他的仅限于诸侯及周王朝的公卿一级,各国诸侯虽然不敢觊觎周王之位,但很少有与周王同心同德者。这表明周代A权力体系内部蕴含分裂的因素 B天子尚未拥有国家的最高权力C家国同构促进周代稳定与发展 D血缘关系与政治关系紧密结合3有学者认为,春秋以前的中国是个族群社会,以封地为族姓、以族姓为地名是常见的现象。自秦以后,族群社会被官僚帝国的编户齐民社会取代,乡村聚落的命名也就彻底的非族姓化,其名大多取自“吉语”、地理方位或俚俗等。这种村落命名的变化,本质上体现了A宗法观念的弱化 B中央集权的强化C风俗观念的演化 D社会治理的僵化4西汉至魏晋时期,门下省内多杂用

3、阉人,负责“执虎子(尿壶)、唾壶”等,做的事情非常不堪,民间讽刺侍从出身的人往往称之为“持虎子者”,但在官场中却备受重视。这种现象反映了A中央集权扭曲了官场风气 B君主专制的必然结果C士人道德沦丧的时代风气 D忠君爱国思想的体现5.入仕群体中寒门子弟所占比例朝代曹魏西晋东晋隋唐北宋比例26%15%4%17.2%24.5%46.1%表中比例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社会主流思想的变更 B. 文化下移趋势增强 C.小农经济的不断发展 D.制度的变革与创新6战国后期,秦国建造了一批大型水利工程,如郑国渠、都江堰等,一些至今仍在发挥作用。这些工程能够在秦国完成,主要是因为A公田制度逐渐完善 B铁制生产工具普

4、及C交通运输网络通畅 D国家组织能力强大7西汉初期,道家学说兼采阴阳、儒、墨、名、法各家学说的精髓;后来董仲舒的儒家学说也吸收阴阳五行、法、道等各种思想。促成当时学术思想上呈现这种特征的主要因素是A王国势力强大 B百家争鸣局面的延续C现实统治需要 D兼收并蓄的文化政策8在中国封建社会,小农善于经营,可以“累其赢余,益市田数亩”,上升为自耕农或小地主,小地主经营得法,也能上升为大地主。不善经营,大地主也会下降为小地主,小地主破产为自耕农,乃至佃农,及身无立锥之地。这说明A封建经济发展缺乏稳定性 B土地兼并是封建经济的顽疾C自耕农是封建经济的主体 D封建经济内隐存竞争因素 9在今新疆和甘肃地区保存

5、的佛教早期造像很多衣衫单薄,甚至裸身,面部表情生动;时代较晚的洛阳龙门石窟中,造像大都表情庄严,服饰亦趋整齐。引起这一变化的主要因素是A儒家思想影响 B绘画技术进步C政治权力干预 D经济发展水平10在中国新疆乌鲁木齐南山矿区以及俄罗斯阿尔泰山北麓等地,出土了公元前7前5世纪楚国生产的凤鸟纹刺绣丝绸。据此可以判断A东周时期丝织品做工精良,远播西域地区B楚国是中西交通起点,楚文化有明显西域特征C汉代丝路开通之前,中原与西域没有交往D东周时期楚国与西域交流广泛,生活方式趋同11据青铜器铭文,西周中后期,裘卫因经营手工业获得财富和地位,一位名叫矩的贵族用13块耕地,从裘卫那里换取了在王室仪式上穿戴的盛

6、服和玉饰。这一记载反映了A礼乐制度崩坏 B世袭制度解体C抑商政策弱化 D井田制度松动12图1为一组纪念邮票,邮票描绘的古代体育活动中,曾被认为是文人雅士必备素养的是(围棋) (捶丸一球类竞技) (弓箭) (蹴鞠)图1A B C D13北宋实行募兵制,兵士待遇较为优厚,应募者以此养家糊口,兵员最多时达120多万人。这一制度A提升了军队的战斗力 B加重了政府财政负担C弱化了对地方的控制 D加剧了社会贫富分化14下表信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唐朝的农业现实。据表中信息推断合理的是时期图像名称牛耕法耕犁初唐陕西三原季寿墓壁画牛耕图二牛抬杠直辕犁盛唐敦煌23窟牛耕图一牛牵引直辕犁敦煌445窟牛耕图二牛抬杠曲

7、辕犁晚唐安西榆林窟25号牛耕图二牛抬杠直辕犁A曲辕犁普及于盛唐 B西北农耕技术领先全国C唐朝犁耕形式多样 D晚唐铁犁牛耕推广缓慢15汉代画像砖蕴含着丰富的历史信息,如图5-图7所示。这表明汉代图5 长袖乐舞 图6 讲学传经图 图7 养老图A外儒内法得到推行 B儒家学说影响广泛C仁政观念深入人心 D儒家思想的官方化16唐代诗人刘得仁系皇亲国戚,其兄弟为达官显贵,而他“出入举场三十年,竟无所成”;唐宗室子弟李洞屡考不中,竟想去皇陵哭诉。两人的经历反映了唐代A科举考试不重考生诗才 B选官制度阻断贵族入仕C中央政府剥夺宗室特权 D科举取士体现公平公正17两宋时期,雕版印刷有汴京、临安、成都、建阳(福建

8、)四大中心。据史书记载,形成了“以杭州为上,蜀本次之,福建最下。京师比岁印版,殆不减杭州,但纸不佳”,“宋时蜀刻甲天下”,“自宋到明六百年间,建阳书林擅天下之富”的局面。据此可知A毕昇改进印刷术促进了印刷业的发展 B印刷业的格局反映了经济重心的南移C四川制版技术精良导致了交子的出现 D宋代印刷业发展推动了程朱理学兴起18明朝嘉靖年间,山西武城县县令鉴于该县“集日寡而旷多”,每逢集日,便组织“歌舞剧戏之徒,各呈其技于要街”,结果“众且观且市,远近毕至,喧声沸腾粟米丝麻布帛,禽而鸡鹜,兽而牛羊,食而鱼肉果菰,与夫南北水陆之产,可以供民生所需者,错然填街溢巷”。从史料可知,当时武城县A. 农村集市贸

9、易从无到有 B. 文化与商业结合活跃经济C. 居民日常文化活动丰富 D. 乡村城镇化发展比较迅速19南北朝时期,中书省和门下省设于宫中,主要负责皇家事务。唐朝时两省移出皇宫,并将两省官员分为内省官和外省官,两种官员都具有内、外朝官员的双重身份。这说明A国家事务的重要性有所提高 B政治运行过程更为成熟C内外朝的职能差别逐渐消失 D皇室成为政治权力中枢20历史解释是指以史料为依据,以历史理解为基础,进行理性分析和客观评断。对下列史料解释合理的是,当时中国A科技水平领先世界 B金属锻铸技术成熟C新的生产关系滋生 D海外贸易占据主导21研究表明,明代大商人的资本一般为白银数十万两,多者上百万两。到清代

10、中期,大商人的资本一般在一百万两以上,甚至多达千万两。这表明清代中期A商人的地位发生根本性改变 B重农抑商政策明显松弛C商业活动的规模进一步扩大 D白银开始成为流通货币22明万历十五年,顾宪成等人奏疏忤旨,神宗要求内阁拟票重罚。内阁首辅申时行等只拟罚俸,神宗震怒,令“还改票来!”申时行只得遵旨。这说明,明代内阁大学士A仅作为侍从顾问,不参决政事 B万历年间开始参与军国大事决策C按照皇帝的传谕来票拟和批红 D掌握票拟权力,但仍需服从君权23汉唐时期,律令和律令格式是行政管理的基本法规。明清之际,这种情况有所变化。六部及诸院、监,多以皇帝及上司批准的案例公牍作为处理公文的标准,简称“照例”。有例可

11、援,即是处理得当。无例可援,则必须请示上司乃至皇帝做出新的指示。这从本质上说明A明清封建政府效率低下 B国家事务处理标准严格C权力分散利于政务运转 D行政管理方式日益僵化24有学者认为,“传统上人们对贫穷抱有道德中立的认知”,但明朝晚期,“人们越来越怀疑贫穷是短视和懒惰的结果”。这种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A新兴资产阶级追求财富和物质享受 B商品经济发展导致社会价值观变化C贫富分化和道德沦丧现象日益严重 D反正统思想成为当时社会主流思想25表3 现存1719世纪东南亚部分国家华人宗教碑铭数量表 时间国家17世纪18世纪19世纪印尼851251泰国1485马来西亚17216合计1062552表3呈现

12、的史实表明,1719世纪的中国A迁往海外的人口不断增加 B自然经济加速解体C社会经济呈持续繁荣局面 D海外贸易长期发达第卷 (非选择题 50分)二、非选择题(第26题18分,第27题15分,第28题17分,共50分)2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8分)。材料一:从公元前1世纪建立,到公元4世纪末分裂,罗马帝国地跨欧、亚、非三大洲,设置行省管理意大利半岛之外的地区。罗马民族在政治上处于主导地位,意大利以外的人(希腊人除外)被称为“蛮族”。什么是罗马民族呢,那就是罗马人和意大利人,他们在语言、经济和文化上关系密切,也是共同打下帝国天下的核心力量。据一种比较适中的估计,整个帝国人口约5 400万,意

13、大利约有人口600万。行省拥有不同程度的自治权。不断成熟的罗马法通行于帝国全境,但整个帝国的罗马化程度很浅,罗马人使用的拉丁语,在帝国东部只在政府机关和城市中通行,广大农村则仍是各自语言的世界。摘编自刘家和、王敦书世界史(古代史编上卷)材料二汉武帝强化中央集权,至东汉末,全国百余郡,实施统一制度、法令。通过察举制度的实施,构建起研习儒经、崇尚教化、执行统一政策的士大夫官僚队伍。汉朝盛时“编户齐民”有5 900多万人,儒家倡导的忠义孝悌等伦理,成为民众日常行为的规范。汉朝境内的百姓,不复以“燕人”“齐人”“秦人”相区别,而是“某郡某县”人,他们虽方言有异,却使用着统一的不因语言差异而改变的文字。经历两汉四个多世纪的统治,统一的观念深入人心,“书同文、车同轨、人同伦”,在先秦以来华夏融合的基础上,汉朝境内的人们逐渐被称为“汉人”。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 物理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