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丽水四校2019_2020学年高二政治10月阶段检测联考试题

上传人:Changge****183;we... 文档编号:119372699 上传时间:2020-01-13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5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浙江省丽水四校2019_2020学年高二政治10月阶段检测联考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浙江省丽水四校2019_2020学年高二政治10月阶段检测联考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浙江省丽水四校2019_2020学年高二政治10月阶段检测联考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浙江省丽水四校2019_2020学年高二政治10月阶段检测联考试题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浙江省丽水四校2019_2020学年高二政治10月阶段检测联考试题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浙江省丽水四校2019_2020学年高二政治10月阶段检测联考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浙江省丽水四校2019_2020学年高二政治10月阶段检测联考试题(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浙江省丽水四校2019-2020学年高二政治10月阶段检测联考试题注意:1.本卷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2.所有答案请填写在答题卷上,填写在试卷上无效。第卷(共 70分)1、 判断题(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请将答题纸相应题号后的 T 涂黑,错误的请将答题纸相应题号后的 F 涂黑。每小题 1 分,共 10 分。)1.随着自然科学领域中每一个划时代的发现,唯物主义也必然要改变自己的形式。( )2.主观唯心主义认为现实的物质世界只是客观精神的外化和表现。( )3.“静者静动,非不动也。静即含动,动不舍静。”说明运动和静止相互包含。( )4.如花美眷,也敌不过似水流年,这佐证了事物运动变

2、化是有规律的。( )5.一切物质都具有的反应特性是人类意识产生的前提。( )6.真理最基本的属性是客观性,因此真理和谬误是不能转化的。( )7.实践高于认识,因为它不仅具有普遍性的品格,而且还具有直接现实性的品格。( )8.人们对事物的正确认识往往要经过从认识到实践,再从实践到认识的多次反复才能完成。( )9.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不是孤立存在的,任何事物之间总是存在这样或那样的联系。( )10.离开事物的真实联系,抓住事物的表面相似之处,主观臆造并不存在的联系,是诡辩论的一个重要特征。( )二、选择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1.

3、 人总是按照自己对周围世界和人生的理解做人做事,有人认为命由天定,因而身处困境时消极等待,逆来顺受;有人认为人定胜天,因而在困难面前积极奋进,不屈不挠。以上材料说明( )A.哲学是关于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哲学 B.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问C.哲学不等于自发产生的世界观 D.世界观决定方法论,方法论体现世界观12.随着近代科学的发展,原来许多包含在哲学之内的学科纷纷独立,成为新兴的科学。据此,有人悲观地认为哲学已经“无家可归”,哲学的使命已经结束。相反,有人认为这既是科学的成熟也是哲学的成熟,哲学不是“无家可归”,而是“四海为家”。下列关于这两种观点的表述,正确的是()“无家可归”论者正确地看到了哲学

4、不能代替具体科学 “无家可归”论者没有看到哲学是科学的基础“四海为家”论者正确地看到了具体科学的发展对哲学的推动作用“四海为家”论者正确地看到了具体科学的发展需要哲学的指导作用A B C D13.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是哲学上的两大基本派别,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是()A.思维和存在何者是本原的问题 B.主观与客观的关系问题C.思维和存在有没有同一性的问题 D.意识和物质的辩证关系问题14.下列选项能够正确反映唯物主义三种基本形态演进顺序的是()心生法生,境由心造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没有矛盾就没有世界水一则人心正,水清则民心易大脑之所以有理性活动,只是比完善的动物多几个齿轮弹簧等A B

5、 C D15下列不能正确反映思维和存在的关系的是()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 眼开则花明,眼闭则花寂神灵天意决定着社会的变化 物是观念的集合A B C D16.如今的美国政府,对国际规则合则用,不合则弃。规则不利自己就修改规则,修改还不合意就废弃规则。这一行为的世界观依据是( )A.主张整个世界是客观精神的外化 B.认为世界依赖于人的主观精神C.否认事物绝对运动的形而上学 D.否认事物相对静止的相对主义17.宋代的朱熹与陆九渊曾进行多次辩论。朱熹认为,事物不在人的主观意识之中,“理”是事物存在的根据。陆九渊则认为,世界的本原便是“吾心”,此处所示的“朱陆之争”实质上属于()A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对

6、立 B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对立C客观唯心主义和主观唯心主义的分歧 D朴素唯物主义和形而上学的分歧18.世界上永远存在未知之物,但是不存在不可知之物。这种观点属于( )A.彻底的不可知论 B.不可知论 C.不彻底的可知论 D.可知论19.物质概念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最基本的概念,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大厦的基石。下列对物质认识正确的是( )物质可以脱离意识而独立存在 物质是对一切现象共性的反映 物质是运动固有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 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A B C D20.世界在本质上是一个客观的物质的世界。以下对该观点具有支撑作用的是()自然界是客观的、物质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人类社会是客观的、物

7、质的,与人的意识活动无关人的思维是客观的、物质的,都是对物质世界的反映人的意识从起源、生理基础和内容上看,都是由物质决定的A B C D21.华中科技大学脉冲强磁场实验装置通过国家竣工验收,标志着我国拥有了国际顶级水平的脉冲磁场实验装置。在脉冲强磁场环境中,线圈与金属材料相互作用,产生极大的洛仑兹力,在1至2毫秒的时间内将坚硬的金属材料塑造成特定形状,真正实现“百炼钢化为绕指柔”。这进一步佐证了()发挥人的主动创造性可有效改变物质的存在方式 人们实践基础上的创造性活动改变了物质的特性 改变物质的特定形状导致了物质世界的不确定性 人们可凭借技术条件按照需要改变物质的具体形态A B C D22.十

8、九大报告指出,要巩固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完善承包地“三权”分置制度。保持土地承包关系稳定并长久不变,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三十年。这表明()运动是物质固有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物质世界是相对运动和绝对静止的统一必须按客观规律办事,不能违背规律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相互影响,相互制约A B C D23.中世纪哲学家托马斯说:“凡事物运动,总是受其他事物推动最后追溯到有一个不受其他事物推动的第一推动者,这是必然的。每个人都知道,这个第一推动者就是上帝。”对此观点的认识正确的是()这一观点属于主观唯心主义这一观点属于客观唯心主义承认运动,但否认物质是运动的主体承认物质,但否

9、认物质是运动的物质A B C D24.科学研究发现,人在快乐的时候,大脑中会分泌一中叫做内啡肽的物质。人的幸福程度,很大程度是脑中内啡肽浓度的外在表现。这一研究佐证了( )A. 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B.意识是人脑的机能C.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 D.意识是客观存在的如实反映25.“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总要求。某地结合当地特色,围绕“一溪三轴连四区,多点汇文湖”的布局,打造集新农村建设、精准扶贫、产业发展及乡村旅游于一体的美丽乡村。这说明该地()重视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按客观规律办事立足乡村振兴战略的思路,提出具体发展举措积极发挥主

10、观能动性,坚持客观与主观相统一充分挖掘本地优势资源,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A B C D26.为什么有人唱歌总跑调?研究表明,音调的处理一般由大脑右颞区的听觉皮层控制,正常的次级听觉皮层会处理音调的变化并操控正确的语音语调。而双颞区和神经运动区的互联缺乏极可能是人们唱歌“总跑调”的重要原因。这说明()意识对人体的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 意识是人脑对客观存在的反映 人脑是意识形成的物质器官和生理基础 意识是人脑的机能A B C D 27.“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李清照通过对所处情景的描写为读者勾勒出了

11、一个悲苦哀愁的境界。对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所处情景是哀愁情绪的物质载体哀愁情绪是所处情景的真实再现哀愁情绪对所处情景具有决定作用诗人的哀愁情绪是客观内容和主观形式的统一A B C D28.2019年1月21日,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科研团队从2.2万年前的大熊猫化石中提取捕获和测序了一个完整的线粒体基因组。这是迄今为止进行基因测序的最古老的大熊猫,将有助于科学家准确还原大熊猫的进化历史。这表明()意识具有目的性意识具有直接现实性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反作用意识具有自觉选择性和主动创造性A B C D29.2019年以来,我国货币政策保持稳健中性的基调。国家有关部门强调,在宏观大局的

12、变化中把握好这一政策,充分考虑经济金融形势和外部环境的新变化,做好预调微调,但也要把握好度。这一决策体现的哲理是()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有促进作用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立足整体,用局部的发展推动整体的发展A B C D30.能精确掌握地震规律并趋利避害是人们长期追求的。2018年8月,我国发射了电磁监测试验卫星“张衡一号”,这为地震机理研究、空间环境监测和地球系统科学研究提供了新的技术手段,为研究地震电磁电离层信息特征及机理提供了新的途径。材料表明()实践是认识的最终目的 科技进步为认识发展提供了日益完备的工具追求真理的过程不是一帆风顺的技术创新为人们开辟了新的认识

13、对象A B C D31.你经历了什么,就会形成什么经验,这种经验是你对经历过的人、事、物的反思,是用重新构建的方法提升了对客观世界的认知。这主要体现了( )实践的能动性 真理的反复性 实践的历史性 认识的上升性A B C D32.近日,欧洲南方天文台宣布新发现,他们利用VLT望远镜观测到一颗恒星的光在通过一个巨大黑洞附近时出现了爱因斯坦相对论所预测的那种弯曲,首次证明了相对论在超质量黑洞强引力场下的有效性。这表明()实践是主体对客体能动的反映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实践的实际意义在于服务认识A B C D 33.继引力波探测成果获得诺贝尔奖之后,物理学界又传来好消息,中国“悟空”号暗物质粒子探测卫星在宇宙射线电子能谱TeV处首次直接探测到拐折,这有99.99%的可能性是来自暗物质,但也有可能来自超新星或者脉冲星对电子和负电子的加速过程。这表明()真理中包含着谬误真理与谬误往往相伴而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