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10棘皮动物-医学资料

上传人:杰猫 文档编号:119371774 上传时间:2020-01-13 格式:PPT 页数:54 大小:5.8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ch10棘皮动物-医学资料_第1页
第1页 / 共54页
ch10棘皮动物-医学资料_第2页
第2页 / 共54页
ch10棘皮动物-医学资料_第3页
第3页 / 共54页
ch10棘皮动物-医学资料_第4页
第4页 / 共54页
ch10棘皮动物-医学资料_第5页
第5页 / 共5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ch10棘皮动物-医学资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ch10棘皮动物-医学资料(5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十章 棘皮动物门 (Echinodermata) -次生性辐射对称的无脊椎后口动物 沿海常见的有海 盘车、 海胆、海参、海蛇尾等 中药材/抗癌抗菌新药,进化地位:无脊椎后口动物-辐射对称的棘皮动物门,无脊椎动物中最高等的类群。 生物学特征:成体五辐射对称,幼虫全部两侧对称。 体表具棘、刺,突。部分体腔形成了特殊的 水管系统,血系统和围血系统。骨骼由起源 于中胚层的钙化骨片组成。神经系统没有神 经节和中枢神经系统。辐射卵裂,内陷法形成原肠胚,肠腔法形成中胚层和真体腔,口在原肠孔相对的一端另外形 成。,教学目的和要求: 1. 掌握棘皮动物的主要特征 2. 掌握棘皮动物在动物演化上的意义 第一节

2、棘皮动物门的特征 第二节 棘皮动物的分类及药用举例 重点: 1.棘皮动物在动物演化上的意义 难点: 1.棘皮动物体腔的结构、功能和发生,第一节 棘皮动物门的特征 一.药用代表动物海盘车(Asterias) p171,(一)、外部形态 体呈五角星状-海星型 (成体五辐射对称) 反口面口面 身体分10个带区(步带区、间步带区),反口面: 皮鳃-皮鳃壁极薄,为体壁(包括表皮和体腔膜)外突形成的,司呼吸和一部分排泄。 棘(叉棘)-表面有许多内骨骼突起形成的,可以清除体表的废物。 触手眼点、生殖孔、筛板、肛门- 口面: 腹侧中央有步带沟,沟中排列着2列管足,管足的末端具有吸盘,可以帮助运动。,(二)、内

3、部结构 1、体壁和体腔: 角质膜: 表皮层: 真 皮:骨片、C.T、肌肉 体腔膜: 次生性体腔:发达,充满了体腔液(变形细胞) 包围消化系统、生殖系统; 形成水管系统、围血系统;,角质膜,上皮,神经层,真皮间隙,真皮,环肌,纵肌,体腔上皮,海星体壁切面,海星过皮鳃切面,海星腕横切(示骨板的排列),2、水管系统 (特有):体腔的一部分形成了水管系统,充满了海水和体腔液。 1) 筛板、石管; 2)环水管(Tiedmanns body9个产生变形细胞)-辐水管-侧水管; 3)管足、壘:司运动(10cm/h)、呼吸、排泄;,Tiedmanns body,生殖窦(反口面)背囊,体壁下方; 轴窦 环窦及辐

4、窦,生殖血管 轴腺(心脏) 环血管及辐血管,3、血系统及围血系统,4、消化系统和食性 口-食道-胃(贲门胃、幽门胃-幽门管5条、幽门盲囊)-直肠(肠盲囊)-肛门。,消化:肉食性和腐食性-甲壳类;软体动物;,5、呼吸与排泄 代谢产物由体腔中的变形细胞吞食后,经皮鳃和管足都有排泄的功能。反口面表皮有许多皮鳃,皮鳃壁极薄,为体壁(包括表皮和体腔膜)外突形成的,司呼吸和一部分排泄。,6 、生殖系统:雌雄异体。 生殖腺5对:位于各条腕中; 卵巢: 5对输卵管、生殖孔在腕基部; 精巢: 5对输精管; 个体发育:辐射卵裂、腔肠法; 纤毛幼体-羽腕幼虫-短腕幼虫,发育和再生 : 以体腔囊法形成中胚层和体腔。由

5、于身体的长大而使得体腔变长并分裂为前、中、后三部分。 1)右前和右中后来退化并消失; 2)左前发育为轴窦; 3)左中发育为水管系; 4)后边的体腔囊合并为体腔,其中的一部分 分离,发育为围血系统; 5)原口移到腹部,形成肛门。,生殖和个体发育,海星个体发育,纤毛幼体,羽腕幼虫,短腕幼虫,海星体腔囊的分化,没有 神经节和中枢神经系统 1)、口面(外)神经系;(外胚层来源)表皮层之下 围食道神经环、5条辐神经(位于步带沟内 与水管系相同) 2)、下神经系;(中胚层来源)环血窦壁上神经环、 5条辐神经。 3)、反口面(内)神经系: (中胚层来源)无神经环、 5条辐神经。 以上三种神经中枢通过神经网相

6、连。 4)、感觉器官:眼点、表皮感觉细胞、管足,7、神经系统和感觉器官,二、 棘皮动物门的特征 1、次生性辐射对称,且多为五辐射对称 2、具中胚层形成的内骨骼 3、次生体腔(肠体腔囊法)发达,分化为 围脏腔、水管系统和围血系统3部分 4、后口动物 5、雌雄异体,间接发育,幼虫类型多样(,第二节 棘皮动物的分类及药用举例 生存种类约6 700种,我国已记录300多种。棘皮动物门的药用研究开发进展.p176 分类依据: 体形、有无柄和腕、筛板的位置、管足构造,海百合纲,腕,萼,根,茎,冠,柄海百合模式图,一、海百合纲 无药用种类 具腕每条腕又可以分支 终生具柄或成体无柄 口面向上 现存630余种,

7、化石种类达5000种。,海百合,海羊齿,海百合(终身有柄) 在贵州安顺地区关岭县新铺乡发现了距今2亿4千万年前的化石,并流散到全国。 海羊齿(成体无柄),二、海星纲 1)中央盘与腕的界限不明显; 2)腕为5的整数倍,有步带沟;,海燕,海盘车,海星纲约有1200种,广布全球,以北太平洋分布的种类较多。我国主要分布在渤海以南海域。 本纲的药用种类较多,大部分归属于显带目Phanerozonia的槭海星科Astopelctinidae、角海星科Goniasteridae,有棘目Spinulosa的海燕科Asterinidae和钳棘目Porcipulata的海盘车科 Asteriidae。 常见药用种

8、类如镶边海星CraspideSter heSperus (MiilleretTroschel)、骑士章海星Stellasterequetris(Retizius)、海燕Asterina pectinifera (Miiller etTro sc -he)、林氏海燕A.limib00nkengi(G.A.Smith)、多棘海盘车Asterias amurensusLutken和罗氏海盘车A.rolleSt0niBel1等。,海星纲习见种类,砂海星,海燕,太阳海星,海盘车,鸡爪海星,海星药用价值: 去内脏全体入药 含18种氨基酸、糖原、酸性粘多糖、牛磺酸、维生素及微量元素,营养丰富,生物活性物质如

9、皂苷、甾醇等具抗病毒、抗菌、抗癌等作用。 现已有开发生产金海星营养液、金海星胶囊、金海星营养片和金海星膏等的金海星系列保健品面世.“普世宁金海星营养液”被选定为第十二届亚运会中国体育代表团专用运动补剂.中国药用海洋生物记载海星纲生物有镶边海星、骑士章海星、多棘海盘车、真五角海星、海燕、蔷薇海星等,三、海胆纲 1)无腕,由骨骼形成了坚固的球形壳 海胆 的壳上生有疣突及可动的棘; 2)有步带板和间步带板,步带板上有管足; 3)口腔内有咀嚼器-亚里斯多德提灯。 海胆大多雌/雄,其生殖腺可以食用,现在已经有人工养殖。珠海万山区年产海胆性腺5-6吨,价值300万元。生殖腺含二十碳五烯酸可预防心血管疾病。

10、 现存 种类约900种。药用种有紫海胆、石笔海胆、马粪海胆,海胆结构,口面观,反口面观,海胆纲习见种类,细雕刻肋海胆,石笔海胆,马粪海胆干燥骨壳供药用称海胆,海胆纲习见种类,马粪海胆,紫海胆,四、蛇尾纲 1)体盘小,腕细长,中央盘与腕的界限明显; 2)无步带沟,管足无壘,呈触手状,仅为运动和感觉的器官。腕内中央有一系列腕椎骨(vertebrra),其间有关节,腕只能做水平运动。胃亦不能翻出, 3)无肛门。取食小的微生物和有机颗粒。 我国黄海有萨氏真蛇尾为优势种群落。 本纲是棘皮动物中最大的一类,现存约有2000 种,分布极广。,图12-17 蛇尾纲习见种类,海盘,刺蛇尾,筐蛇尾,真蛇尾,五、海

11、参纲:蠕虫状,次生性左右对称。 1) 骨板不相互关联,小骨片分散在皮肤内; 2) 口周围的管足特化为一圈触手,具呼吸树; 3)背部的管足退化,腹部的管足疣足状。 海参体内有一种朊(ruan)细胞,它是一种游离的未分化的细胞,这些细胞可以1-2天内,在身体中生成海参的一套新的内脏器官。 海参生活在海底,借管足的作用和肌肉的收缩来运动。取食泥沙中有机颗粒。 现存种类有1 100 余种。药用如刺参和梅花参等,-呼吸树,海参药用价值: 是世界上少有的高蛋白、低脂肪、低糖、无胆固醇的营养保健食品。 临床研究证明海参活性物质的抗癌防癌作用: 海参酸性粘多糖( S jamp)对多种动物移植肿瘤有效.对机体免

12、疫功能的影响海参能提高机体的细胞免疫功能,改善和增强因荷瘤或使用抗癌药物引起的动物机体免疫功能低下状况。镇痛解痉作用海参皂苷特异于神经和肌肉抑制或兴奋细胞膜上的关键靶位即神经受体或离子通道,从而影响与受体有关的一系列细胞调控活动,阻断神经传导起到镇痛解痉作用。,海参的耳状幼虫,小结: 棘皮动物与前述无脊椎动物不同之处: 1、卵裂早期(辐射型)、胚胎发育(内陷); 2、中胚层(肠腔法)、产生内骨骼; 3、后口动物; 4、体腔形成特有的水管系统、围血系统; 5、成虫五辐射对称,幼虫两侧对称。,思考题 1.棘皮动物门的主要特征是什么? 2.棘皮动物的体腔、水管系统、围血系统和循环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如何? 3.棘皮动物门分哪几个亚门和纲, 各自的主要特征是什么? 4.棘皮动物有何经济意义? 5.试述棘皮动物的系统发展。 6.名词:次生性辐射对称后口动物水管系统围血系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