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高考语文总复习专题通关练习:现代文阅读专题五传记阅读1-5-2含解析

上传人:zengy****8888 文档编号:119370586 上传时间:2020-01-13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6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年高考语文总复习专题通关练习:现代文阅读专题五传记阅读1-5-2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2019年高考语文总复习专题通关练习:现代文阅读专题五传记阅读1-5-2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9年高考语文总复习专题通关练习:现代文阅读专题五传记阅读1-5-2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年高考语文总复习专题通关练习:现代文阅读专题五传记阅读1-5-2含解析(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5-2传记的特征与手法一、(2018湖北武汉市武昌模拟)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我小时候患有先天性心脏病,不能进行激烈的运动,为了证明自己存在的价值,我把精力转移到凭智力取胜的活动中去,这使我从小养成一种极强烈的争强好胜的性格。我的父母并没有教过我们下围棋,但我们经常看他们下棋,久而久之,自然也就看会了。大概是在我9岁时,我和弟弟继波便常常学着大人的样子下起来。那段时期,我下围棋已经达到了如醉如痴的地步。我10岁的时候,当时文化宫有一个少年围棋训练班,张福田先生在那里当辅导员。张先生是当时的棋坛名手,他在围棋教学上颇有独到之处,不仅是我,北京现在的高手程晓流、谭炎午、吴玉林等,也都多多

2、少少地受过他的教益。我印象最深的是1988年,我在日本参加了一个世界桥牌综合锦标赛的选拔赛,赛后喝酒时,沈君山说起桥牌的事,我一听桥牌就来了劲儿,借着酒兴跟他们猛吹我们是如何如何拿到冠军的。这时我最崇敬的老一辈棋手吴清源先生冷不丁给我来了一句“搏二兔,不得一兔”,意思是批评我在桥牌上花费的精力太多,势必会影响围棋。我口若悬河,正说在兴头上,一下子就呆了。我当时确实狼狈至极,着实让吴清源先生给教育了一下。在青少年时期,我从来没敢想过将来自己能成为一位全国冠军,因为我觉得那些冠军们都是才华出众、高不可攀的人物。但自从参加集训队之后,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我已把夺取全国冠军当成了“义不容辞”的责任。随

3、着对局胜率的提高,这一愿望也越来越强烈。1975年在北京召开的第三届全运会恰好给我提供了机会。当时舆论界一致认为,冠军将在陈祖德和我之间产生,但一想到要和他进行一番生死搏斗,我就有些心惊胆战。陈祖德曾三次荣获全国冠军,又是第一个战胜日本九段的中国棋手,1974年我就惨败在他的手下。没有和陈祖德比赛过的人,是很难想象他在棋盘上那种咄咄逼人的威势是如何压得人喘不过气来的。9月23日晚上,未能进入决赛的棋手全都出去尽情玩耍,而我一想到明天的激战,心里就一阵阵发慌。这和一年前的情景是多么相似啊!想到此,我悚然一惊,去年那令人痛苦的一幕还会再次上演吗?我马上鼓励自己:“养兵千日,用在一时。”一年来的苦练

4、不就是为了这一天吗?即使输了也要拼得“壮烈”一些。这样一想,我的心平静了下来。9月24日,景山公园的围棋比赛大厅里,坐在我对面的陈祖德久久地注视着棋枰,然后轻轻地揿下按钮,使比赛计时钟停止了走动这是棋手认输的表示。我顿时感到一股狂喜的热流迅速地涌到身体的各个部分。由于激动,当我在裁判员递过来的对局记录上签名时,我的手颤抖得怎么也无法把字写工整。离座之际,连腿都发软了。这就是我在争夺全运会冠军征途中最激动人心的时刻。之后我又战胜赵之云、王汝南,以十四连胜的战绩获得了第三届全运会围棋比赛的冠军,这是我获得的诸多冠军中的第一个冠军头衔。获得冠军,当然高兴万分,然而夺取冠军的艰难征途,使我深深感到自己

5、的棋艺未精,只不过是运气好而已。(选自聂卫平:围棋人生,有删改)【相关链接】 在中国的围棋发展史上,聂卫平是一个有代表性的人物。聂卫平是第一个完全由中国本土培育出来,而在较长时期的比赛中连续地击败了日本最强棋士的第一人。聂卫平在中日围棋擂台赛中取得的十一连胜对中国围棋的振兴起了重要作用,他在中日围棋擂台赛勋卓著,永载史册。为了艺术,聂卫平宁可放弃一盘棋,也不屑走“俗手”“愚形”,在重额奖金面前,能做到这点,殊为不易。(京江晚报)围棋与经商本质相同,对弈过程为博弈,企业之间竞争也是博弈。围棋讲究布局,洪荒之始一子一方天地,企业布局亦然;围棋决胜中盘,企业经营相互角力,棋错一步,满盘皆输;围棋注重

6、官子,企业成败在于大局,也在于细节。(转自“聂卫平的微博”)1下列分析和概括,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聂卫平的围棋启蒙老师是棋坛名手张福田先生,围棋高手程晓流、谭炎午、吴玉林等,都受到过张先生的教益。B聂卫平所崇敬的老一辈棋手吴清源先生曾当面教育他要专心于围棋,这对他以后的人生产生了重要影响。C聂卫平在中国围棋发展史上做出过重要贡献,对中国围棋振兴起了重要作用,他的棋艺风格更是受人称赞。D聂卫平认为围棋与经商本质相同,要讲究布局,围棋注重官子,企业在于大局和细节,企业家必深谙围棋之道。【解析】 “企业家必深谙围棋之道”错误,聂卫平只是将围棋博弈与企业竞争作类比,来说明围棋与经商本质相同,并

7、不能得出“企业家必深谙围棋之道”的结论。【答案】 D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A聂卫平具有争强好胜的性格。聂卫平患有先天性心脏病,不能进行激烈运动,但为了证明自己存在的价值,便将精力转移到凭借智力取胜的活动中。B聂卫平对围棋有浓厚的兴趣。聂卫平经常看父母下棋,自学下棋,久而久之就很爱下围棋,少年的他就已经达到了如醉如痴的地步。C聂卫平得到围棋名师的指教。他取得成功的原因,既有主观原因,也有客观原因。他受到了当时棋坛名手张福田和老一辈棋手吴清源先生的教导。D聂卫平坚定信心,为国拼搏。聂卫平将夺取全国冠军当成“义不容辞”的责任;面对强大的对手,调整心态,全力拼搏,终于取得

8、了成功。E聂卫平对振兴中国围棋作用重大。他在中日围棋擂台赛勋卓著,永载史册。为了艺术,聂卫平宁可放弃自己的一切,也不屑走“俗手”“愚形”。【解析】 D说“聂卫平坚定信心,为国拼搏”于文中无据,应是“聂卫平坚定目标,为夺取全国冠军全力拼搏”;E.“聂卫平宁可放弃自己的一切”错误,应是“聂卫平宁可放弃一盘棋”。【答案】 DE3.作者为什么在结尾处详细地介绍比赛结束时的情景?请简要分析。答:【答案】 作者激动难忘时刻。这是作者在争夺全运会冠军征途中最激动人心的时刻。在这场比赛后,作者势如破竹,最终获得冠军,这是作者获得诸多冠军中的第一个冠军头衔。作者深感欣慰和艰难。作者深感自己夺取冠军的艰难,棋艺未

9、精,还有更远的棋艺之路。作者为了照应上文。作者为了照应上文“在北京召开的第三届全运会恰好给我提供了机会”一句,就详细地介绍了比赛结束时的情景。二、(2017甘肃天水三诊)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倔强诗人牛汉牛汉,一个粗犷野性倔强的名字,我没想到他的外表也是粗犷的,身材高大得像个体力劳动者。83岁了,有些驼背,就像牛弓起背一样。脸黑黑的,轮廓分明,苦难的岁月在上面留下深深的痕迹。如果他走在大街上的人群里,人们会认为是个乡夫野老,绝对不会想到是个大诗人。他的话从不带拐弯,是直着从肚子里出来的,思想和情绪都那么外露。交谈中老人多次提到冯雪峰,我问:“您和冯雪峰私交很深吧?”我约略知道牛汉与冯雪峰

10、原是同事,并为冯写过诗,而且写的这首半棵树编入新近出版的高中语文选修课本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我说:“说一说怎么写半棵树的吧。”“那是1972年,在湖北咸宁,我们在一个连劳动,但不在一个排,经常见面。他干活不偷懒,还光脚下地呢。有一天,记得是夏天,他穿了件单薄衣裳,袖管裤管挽起来,露出细细的胳膊和腿脚,瘦骨嶙峋,站在水边,我联想到山坡上一棵树是半棵树,被雷劈了一半,就写了这首诗。可惜他没熬到文革结束。”我想,牛汉不也曾经是暴露在荒原之上雷电之下的那伤残的半棵树吗?老人回忆“文革”,又引出了初中新教材课文华南虎的写作话题。“那是1973年6月,在咸宁五七干校劳动改造。麦收后休息几天,我跟另外两个

11、人以去韶山革命圣地参观为借口,坐火车去了桂林。到动物园,看到一只大老虎,我震动了。”他至今还记得老虎的样子:背对着观看的人们,不愿意理睬,“那趾爪破了,流着血,流着血啊,墙上也留下血印。”一时间,牛汉仿佛看不见周围的人群,听不见人们的声音,心里只是震动着、摇曳着,感应着老虎的内心痛苦。“我看着老虎,就想到我自己,我就是那只老虎啊。”他当时萌发了写这只老虎的冲动,回到咸宁便落笔成诗。华南虎讲述着笼中老虎的痛苦和绝望,最后写了幻觉:“恍惚之中听见一声石破天惊的咆哮有一个不羁的灵魂掠过我的头顶腾空而去”。这里既是幻想又是事实,事实就是当时他听驯养员说老虎不叫则已,一叫声音大得很,好可怕;幻想就是最后

12、的描写由静到动、由悲哀到振奋,展示出气冲霄汉的气概。他写这首诗,是用语言文字和行动来证明自己精神意志的不可摧毁。我的第一本书是又一篇初中新教材中的课文,里面有这样的话:“我的童年没有幽默,只有从荒寒的大自然感应到一点生命最初的快乐和梦幻。”说是没有幽默,可是文中处处显出幽默,记得选编教材讨论课文时,这篇待选课文中的幽默情景让所有在座的人都乐了。牛汉十五岁参加革命,背井离乡,一去不复返。他小时候的“幽默”故事刚一开始便告结束,“荒寒的”景象紧随了他的一生。“在最困难的时候,我都没有悲观过,我一直乐观,我相信自己没错。”“我写了一辈子诗。我的诗与我的生命不可分离,诗不是我的第二生命,而是第一生命。

13、”这是牛汉在会上吐露的真言。 他还讲到与另一个大名鼎鼎的过时诗人的言语交锋。对方说:“牛汉,你一惯写的是小我。”牛汉反问:“你写的是什么?”“我写的是大我。”牛汉怒气冲天:“我的小我是有理想有志气、有血有肉的人!你的大我是无血无肉空空的什么都不是的人!”又有一次,在中央电视台的春节联欢晚会上,牛汉从北京城东骑了一个半小时的自行车赶到会场,迟到了。此人又莫名其妙地批评道:“牛汉,这么多人等你,你总是自高自大。”牛汉本来已经坐下,马上站起来说:“我长得高大,就是自高自大。”我想,这恐怕不是个人意气之争,而且是两种思想之争,两种人格之争。牛汉真的从来就没有“悲观过”吗?在这次诗歌研讨会上,老人回忆往

14、事时情难自已,对着众人痛苦地说:“我一生的教训太多了,太多了,唉”声音沉下去,脸也低下去,几乎要落泪了。首都师大吴思敬教授说:“牛汉先生有骨气,敢说真话,没有奴颜媚骨,这是当代中国文人最缺少的品格!”1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材料意思的一项是()A半棵树表面上是牛汉为冯雪峰创作的,其实诗人写的是他自己。B牛汉坚持写有理想、血肉丰满的“小我”,不随波逐流,没有奴颜婢膝。C吴思敬教授的话也是对中国文人的呼吁,呼吁他们要像牛汉那样有骨气,敢说真话。D我的第一本书处处显得幽默,这体现了牛汉在最困难的时候都保持着乐观的心态。【解析】 这是作者的看法:写冯雪峰,也是诗人牛汉的写照。【答案】 A2下列对材料有

15、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恰当的两项是()A本文依次记述了诗人牛汉的外貌、主要作品的创作经历、人物品格等方面内容,人物形神兼备,读来如见其人,如闻其声。B牛汉为朋友冯雪峰创作了诗歌半棵树,是因为冯雪峰的外在形象瘦骨嶙峋,很像山坡上被雷劈了一半的伤残的半棵树。C牛汉的华南虎写的那只老虎虽然被困笼中,痛苦绝望,但依然拥有不羁的灵魂。作者借此来表现自己精神意志的坚不可摧。D虽然“荒寒”的景象伴随牛汉一生,但他从来没有悲观过,把诗歌作为自己的第一生命,有了诗歌就有了精神支柱。E本文运用了记叙、描写、议论等多种表达方式,详略得当,有多处引用,既写出了人物的经历,突出了人物的性格,又有很强的文学性。【解析】 B不仅是外在形象很像,更有被摧残的身心、悲惨的状况与半棵树也很像。D.“从来没有悲观过”概括不当,可参照倒数第二段内容。【答案】 BD3.本文有哪些类型的引用?各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