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行唐县第三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地理4月月考试题(含解析)

上传人:Changge****183;we... 文档编号:119369040 上传时间:2020-01-13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62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北省行唐县第三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地理4月月考试题(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河北省行唐县第三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地理4月月考试题(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河北省行唐县第三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地理4月月考试题(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河北省行唐县第三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地理4月月考试题(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河北省行唐县第三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地理4月月考试题(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河北省行唐县第三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地理4月月考试题(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北省行唐县第三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地理4月月考试题(含解析)(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河北省行唐县第三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地理4月月考试题(含解析)一、单项选择题 下图为我国西北局部地区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1. 引起该地区土地荒漠化的主要人类活动是A. 居民生活B. 工矿建设C. 交通建设D. 农业生产2. 我国图示地区治理土地荒漠化,宜采取的措施是宁夏平原合理控制用水 环境脆弱区进行生态移民在沙漠地区大面积种植胡杨林发挥塞外江南优势,扩大水稻种植面积A. B. C. D. 【答案】1. D 2. B【解析】【1题详解】引起该地区土地荒漠化的主要人类活动是农业生产,耕地扩大,破坏地表植被,不合理灌溉,导致土地荒漠化,D错。居民生活、工矿建设、交通建设不是土地荒漠化的

2、主要因素,A、B、C错。【2题详解】图示地区土地荒漠化主要原因是农业生产活动,所以治理土地荒漠化,宜采取的措施是宁夏平原合理控制用水,对。在环境脆弱区进行生态移民,保护生态环境,对。在沙漠地区水资源缺乏,森林耗水量大,不适宜大面积种植胡杨林,错。区域水源短缺,不适宜扩大水稻种植面积,错。B对,A、C、D错。热带沙漠中的尼罗河泛滥区孕育了古埃及农耕文明。尼罗河在每年610月泛滥,从上游带来的类似肥沃土壤的沉积物,与上游来水和周边区域的植物资源,都对农耕文明的形成意义重大。据此完成下列各题。3. 热带地区原始的耕种方式多为刀耕火种。古埃及人在刀耕火种方式出现之前,能够在沉积物上直接耕种,是因为尼罗

3、河泛滥区()A. 用水便利B. 土壤肥沃C. 地势平坦D. 植被缺失4. 尼罗河下游泛滥区沉积物主要来源地的降水特点为()A. 降水季节性强,年降水量大B. 降水季节性强,年降水量小C. 降水季节分配均匀,年降水量大D. 降水季节分配均匀,年降水量小5. 古埃及人从周边区域引入植物用于种植,引入植物的生长期必须与尼罗河泛滥区的耕种期一致。由此判断这些植物最可能来自于()A. 热带雨林气候区B. 地中海气候区C. 热带草原气候区D. 热带季风气候区【答案】3. D 4. A 5. B【解析】【3题详解】热带地区原始的耕种方式多为刀耕火种。古埃及人在刀耕火种方式出现之前,能够在沉积物上直接耕种,是

4、因为尼罗河泛滥区位于热带沙漠气候区,植被缺失,B对。用水便利、地势平坦、土壤肥沃与其它河流泛滥区相同,不是能直接耕种的原因,A、C、D错。【4题详解】尼罗河下游泛滥区沉积物主要来源地属于热带草原气候,降水特点为降水季节性强,年降水量大,C对。降水季节分配均匀,年降水量大是热带雨林气候特点,A错。B、D错。【5题详解】古埃及人从周边区域引入植物用于种植,引入植物的生长期必须与尼罗河泛滥区的耕种期一致。尼罗河泛滥区的耕种期是北半球夏季,由此判断这些植物最可能来自于地中海气候区,夏季生长旺盛,D对。热带雨林气候区作物四季可生长,A错。热带沙漠气候区以荒漠为主,热带草原气候区以草地为主,缺少农作物,B

5、、C错。点睛:古埃及人在刀耕火种方式出现之前,能够在沉积物上直接耕种,因为尼罗河泛滥区位于热带沙漠气候区,植被缺失。尼罗河下游泛滥区沉积物主要来源地属于热带草原气候,降水特点为降水季节性强,年降水量大。下图为世界某地区海陆分布图,图中甲地气温年较差约 6.3,乙地气温年较差约为14.6。下图示意三地年降水量及其季节变化。读下图,据此完成下列小题。6. 图中与甲、乙两地降水特征相符的曲线分别是A. a cB. a bC. b cD. c a7. 造成甲、乙两地年降水量大小不同的根本原因A. 纬度位置B. 大气环流C. 洋流性质D. 地形起伏【答案】6. B 7. A【解析】分析】本题考查澳大利亚

6、气候。【6题详解】根据图中海岸线轮廓和经纬度纬度位置可知,该地位于澳大利亚西部。其中甲地位于澳大利亚东南部,冬夏季分别受西风带和副热带高压带交替控制,形成地中海气候,降水主要集中在冬季(7月份前后),对应a曲线。乙地位于甲地以北的地区,气温年较差约为14.6,为热带草原气候,该地受南移的副高控制,盛行下沉气流,干燥少雨,形成干季;冬季(7月),受到北移的湿润西风控制,形成湿季,对应b曲线;故本题选B。【7题详解】通过上题的分析,可知两地的降水差异与地形和洋流无关,故CD排除。两地由于所处的纬度位置不同,甲地受受西风带和副热带高压带交替控制,乙地由于全球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夏季(1月),该地

7、受南移的副高控制,盛行下沉气流,干燥少雨,形成干季;冬季(7月),受到北移的湿润西风控制,形成湿季,乙地纬度较高,气温较高,故形成热带草原气候,故B排除,故选A。【点睛】本题考查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调用知识的能力,对学生的能力要求较高。美国的圣劳伦斯岛位于白令海峡南口,曾经是白令海上一个最荒凉的火山岛。随着太平洋至北冰洋航线的开通,预计21世纪中期,该岛上的甘伯尔小渔港将成为太平洋北端最重要的“海上交通港”。下图示意圣劳伦斯岛所在位置。据此完成下列各题。8. 甘伯尔小渔港形成的有利自然条件主要是( )A. 附近海域渔业资源丰富B. 靠近城市,经济腹地广阔C. 天然港湾,水深,风浪小D. 岛上捕鱼人

8、口数量较多9. 图中虚线为昏线时( )A. 甘伯尔刚好发生白夜现象B. 甘伯尔比萨文格稍晚看见日出C. 岛上会出现成群的企鹅D. 岛上火山正在频繁喷发【答案】8. C 9. B【解析】【8题详解】由图可知甘伯尔湾三面被陆地环绕,有利于避风避浪,是天然港湾,故选A;白令海峡附近没有大渔场,排除A。选项B、D不属于自然条件,不符合题意。【9题详解】甘伯尔位于萨文格的西侧,地球自西向东转,因此甘伯尔比萨文格晚看到日出,故选B。根据昏线倾斜方向可判断此时直射点直射北半球,北半球昼长夜短,北极地区出现极昼,甘伯尔纬度较高靠近极圈,会出现白夜现象,此时甘伯尔已经进入夜半球一段时间,所以并不是刚刚发生白夜,

9、A错误。企鹅多分布于南半球,C错误。火山喷发受地壳运动影响,与晨昏线无关,D排除。历史上,图中河流多次决堤泛滥,威胁到城市人口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图中水闸修建在523米宽的河面上,通过控制一个或多个河道之间的闸门可以减少朝向上游的水量。读该河流河口区域示意图及图示区域气候资料统计图。完成下列各题。 10. 该区域夏季降水量与冬季存在差异的原因是A. 地处背风坡B. 寒流流经C. 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D. 西风偏弱11. 图示河流河口水闸泄洪孔关闭时间A. 春季最长B. 夏季最长C. 秋季最长D. 冬季最长12. 河口水闸关闭时,会促使水闸以上至城市河段A. 河流水质下降B. 泥沙沉积量增加C. 泥

10、沙沉积量减少D. 河流含沙量增加【答案】10. D 11. B 12. C【解析】本题以区域河流和气候资料为背景,考查区域环境特征,降水多少的成因,水利工程的作用等知识点。【10题详解】由气候资料图可知,该地全年降水均匀、全年温和且温差小,应为北半球温带海洋性气候,该气候分布在40N-60N之间大陆西岸地区,附近洋流为暖流,B错;该气候常年受西风带的影响,温和多雨,C错;地处背风坡不会导致同一地区冬夏降水差异,A错;冬季由于受太阳直射点的移动加之海陆热力性质差异的影响,冬季风的势力较夏季强盛,受西风的影响大,降水量大,所以夏季降水量小,与西风偏弱有关,D正确。【11题详解】由材料可知,水闸主要

11、控制朝向上游的水量,说明河水深受海水活动影响大,可知其作用为防止海水入侵;该河冬季水量大,冬季需要泄洪;夏季水量小,海水对于河流的影响大,所以夏季多关闭,故选B。【12题详解】读图结合上题分析,泰晤士河夏季流量小,为了防止海水入侵,关闭水闸,使得海水对河流水顶托作用下降,使得水闸以上河段水量速度增快,净化速度加快,水质变好;河流含沙量增大,沉积量减少,A、B、D错,故选C。鄂毕河发源于阿尔泰山脉西南坡,自东南向西北流再转北流,纵贯西西伯利亚平原,最后注入北冰洋喀拉海鄂毕湾。下图为鄂毕河水系略图。据此回答下列小题。13. 关于鄂毕河水文特征描述,正确的是( )A. 上游水位季节变化小B. 流速快

12、,含沙量大C. 有春汛和夏汛D. 结冰期短14. 鄂毕河流域降水较少,但流量丰富,主要原因是( )A. 上游落差大,水势汹涌B. 流域沼泽广布,支流众多C. 流域气候寒冷,蒸发弱D. 地势低平,大量海水倒灌【答案】13. C 14. B【解析】【分析】本题考查河流的水文特征。【13题详解】鄂毕河的补给水源有大气降水、积雪融水、高山冰雪融水等,水位季节变化大,A错误。流域内植被覆盖率高,多冻土分布,上游流速快,含沙量小,B错误。河流流向较高纬度,有凌汛现象,春季气温回升,冬季积雪融化,形成春汛。夏季有山地降水、冰雪融水,形成夏汛现象,C正确。沿线经济落后,河流结冰期长,航运不发达,D错误。故选C

13、。【14题详解】鄂毕河流域降水较少,但流量丰富,主要原因是流域沼泽广布,支流众多,B对。上游落差大,水势汹涌,水流急,不表示流量大,A错。流域气候寒冷,蒸发弱,不能表示流量丰富,C错。地势低平,排水不畅,河流流量大,没有大量海水倒灌,D错。故选B。【点睛】鄂毕河的补给水源有大气降水、积雪融水、高山冰雪融水等,水位季节变化大。流域内植被覆盖率高,多冻土分布,含沙量小。河流流向较高纬度,有凌汛现象,春季气温回升,冬季积雪融化,形成春汛。夏季有山地降水、冰雪融水,形成夏汛现象。15.下图为四个大州不同海拔面积比例及纬度范围图,读图回答下题。四个大洲中()A. 甲地形复杂多样,中低产田多,农业生产技术

14、落后B. 乙平原广,高纬地区受寒流影响强,港口封冻期长C. 丙纬度跨度大,地形中部高四周低,是水稻主产区D. 丁为高原大陆,人口自然增长率低,城市化水平高【答案】C【解析】世界主要大洲有亚洲、欧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极洲和大洋洲。据图分析并结合已有知识可知,甲大洲地处北半球,且部分陆地位于北极圈以北,可判断为北美洲,地形分东中西三大纵列带,东部山地,中部平原,西部高原山地区,且北美洲的国家为发达国家,农业生产技术水平发达,A错误;乙大洲地处36N以北,且平原占比大,可判断为欧洲,高纬度受北大西洋暖流增温增湿影响,为不冻港,B错误;丙大洲主要位于北半球,南半球也有,且有海拔5000米以上区

15、域,可判断为亚洲,地形中部高四周低,东亚、东南亚和南亚是水稻主产区,C正确;丁大洲跨南北半球,主要分布在热带地区,且海拔较高,可判断为非洲大陆,被称为“热带高原大陆”,生产力水平低,经济不发达,人口自然增长率高,城市化水平低,D错误。故选C。【点睛】七大洲地形地势特点:亚洲地形复杂多样,起伏很大,高原、山地面积广;地势中部高,四周低,平原多分布在河流的中下游。非洲地形以高原为主,地面起伏不大;地势东南高,西北低。欧洲地形以山地、平原为主,平原面积广大,占总面积2/3;地势低平,为世界地势最低的大洲(300m),地势南北高,中部低,冰川地形广布。北美洲地势东西高,中部低;南北纵列三大地形区,西部是山地,东部是山地、高原,中部是平原。南美洲西部为南北纵贯的安第斯山脉,东部为平原、高原相间排列。大洋洲地势低平,地表起伏和缓;地形为南北三个纵列带,东部为山地,中部为平原,西部为高地。南极洲世界上平均海拔最高的大洲;大陆冰川广布,冰层平均厚度达2000米,冰层以下地形多样。二、综合题16.阅读图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 物理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