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高考生物二轮复习 第二部分 专题六 基因的传递规律课件

上传人:恋** 文档编号:119368120 上传时间:2020-01-13 格式:PPT 页数:38 大小:1.6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7-2018学年高考生物二轮复习 第二部分 专题六 基因的传递规律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38页
2017-2018学年高考生物二轮复习 第二部分 专题六 基因的传递规律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38页
2017-2018学年高考生物二轮复习 第二部分 专题六 基因的传递规律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38页
2017-2018学年高考生物二轮复习 第二部分 专题六 基因的传递规律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38页
2017-2018学年高考生物二轮复习 第二部分 专题六 基因的传递规律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3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7-2018学年高考生物二轮复习 第二部分 专题六 基因的传递规律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7-2018学年高考生物二轮复习 第二部分 专题六 基因的传递规律课件(3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专题六 基因的传递规律,第二部分 专题突破,【真题印证】(2016课标全国,32)某种植物的果皮有毛和无毛、果肉黄色和白色为两对相对性状,各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前者用D、d表示,后者用F、f表示),且独立遗传。利用该种植物三种不同基因型的个体(有毛白肉A、无毛黄肉B、无毛黄肉C)进行杂交,实验结果如下。,回答下列问题。 (1)果皮有毛和无毛这对相对性状中的显性性状为_,果肉黄色和白色这对相对性状中的显性性状为_。 (2)有毛白肉A、无毛黄肉B和无毛黄肉C的基因型依次为_。 (3)若无毛黄肉B自交,理论上,下一代的表现型及比例为_。 (4)若实验3中的子代自交,理论上,下一代的表现型及比例为_。

2、 (5)实验2中得到的子代无毛黄肉的基因型有_。,有毛,黄肉,DDff、ddFf、ddFF,无毛黄肉:无毛白肉3:1,有毛黄肉:有毛白肉:无毛黄肉:无毛白肉9:3:3:1,ddFF、ddFf,【失分预警】第(3)(4)小题易因书写不规范而失分,必须注意答题时同时写出表现型和比例,并且表现型和比例要一一对应。,【解析】(1)实验l中亲本有毛无毛,子代全为有毛,所以有毛对无毛为显性,且A、B的相应基因型分别为DD和dd。实验3中亲本白肉黄肉,子代全为黄肉,所以黄肉对白肉为显性,且C的相应基因型为FF,A的相应基因型为ff。(2)实验l中白肉A(ff)黄肉B黄肉:白肉1:1,说明B的相应基因型为Ff

3、,B、C均无毛,相应基因型均为dd,所以A、B、C的基因型依次为:DDff、ddFf、ddFF。(3)若B(ddFf)自交,后代表现型及比例为:无毛黄肉无毛白肉31。(4)实验3中:DDff(A)ddFF(C)F1:DdFf;F1自交,则F2:有毛黄肉:有毛白肉:无毛黄肉:无毛白肉9:3:3:1。(5)实验2中:ddFf(B)ddFF(C)ddFF、ddFf。,(1)根据子代性状判断显隐性的方法 不同性状的亲本杂交子代只出现一种性状子代所出现的性状为显性性状,双亲均为纯合子。相同性状的亲本杂交子代出现不同性状子代所出现的新的性状为隐性性状,亲本为杂合子。 (2)用分离定律解决自由组合问题的思路

4、 先将自由组合定律问题转化为若干个分离定律问题。在独立遗传的情况下,有几对相对性状(或几对基因)就可分解为几个分离定律问题,然后按照题目要求的实际情况进行重组。此法“化繁为简,高效准确”。以本题的第(1)和(2)小题为例来领会这种解题方法: 实验1可分解为如下两个分离定律的内容: 有毛A 无毛B有毛,结合显隐性的判断方法,推知有毛为显性,有毛A与无毛B的基因型分别为DD和dd; 白肉A 黄肉B黄肉:白肉1:1,不能判断显隐性,但能确定双亲一个为杂合子(Ff),一个为隐性纯合子(ff)。 同理,实验3也可分解为如下两个分离定律的内容: 有毛A 无毛C有毛,推出有毛为显性,有毛A与无毛C的基因型分

5、别为DD和dd; 白肉A 黄肉C黄肉,推出黄肉为显性,白肉A与 黄肉C的基因型分别为ff和FF。 在上述分析的基础上,根据题目要求的实际情况进行重组,即可推出亲本有毛白肉A、无毛黄肉B和无毛黄肉C的基因型。第(3)(4)(5)小题的解题方法与此类似。,【考法微练】 1(2017课标全国,6)若某哺乳动物毛色由3对位于常染色体上的、独立分配的等位基因决定,其中,A基因编码的酶可使黄色素转化为褐色素;B基因编码的酶可使该褐色素转化为黑色素;D基因的表达产物能完全抑制A基因的表达;相应的隐性等位基因a、b、d的表达产物没有上述功能。若用两个纯合黄色品种的动物作为亲本进行杂交,F1均为黄色,F2中毛色

6、表现型出现了黄褐黑5239的数量比,则杂交亲本的组合是( ) AAABBDDaaBBdd,或AAbbDDaabbdd BaaBBDDaabbdd,或AAbbDDaaBBDD CaabbDDaabbdd,或AAbbDDaabbdd DAAbbDDaaBBdd,或AABBDDaabbdd,D,【解析】由题可知,黑色个体的基因型为ABdd,褐色个体的基因型为A_bbdd,其余基因型的个体为黄色个体。由F2中黄褐黑5239可知,黑色个体(ABdd)占的比例为9/643/43/41/4,褐色个体(Abbdd)占的比例为3/643/41/41/4,由此可推出F1的基因型为AaBbDd, 只有D项亲本杂交得

7、到的F1的基因型为AaBbDd。,2(2017江西百所重点高中模拟,32)香瓜的青皮和白皮由Aa、Bb、Dd三对基因共同决定,三对基因与瓜皮颜色的关系如下图所示。基因型为A_B_dd的个体表现为青皮,其余则为白皮。现有三组纯种亲本杂交,其后代的表现型及比例如下表所示。请回答有关问题。,(1)甲、乙、丙三组亲本中白皮香瓜的基因型分别是_、_、_。 (2)从_组杂交实验的结果可判断,Aa、Bb、Dd三对基因的遗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 (3)乙组F2中的白皮香瓜个体分别自交,后代中出现青皮香瓜的概率是_。 (4)花青素的合成过程是在基因的复杂调控下完成的,由此可以看出基因与性状的关系是_。(答出两点)

8、,AAbbdd或aaBBdd,AAbbDD或aaBBDD,aabbdd,乙、丙,5/52,基因通过控制酶的合成进而控制生物的性状、一种性状可以由多对基因控制(或基因的表达受其他基因的调控),【解析】(1)由于甲组F2中青皮:白皮3:1,说明其F1中只有一对基因是杂合的,即AaBBdd或AABbdd;又亲本都是纯种,所以青皮亲本的基因型为AABBdd,白皮亲本的基因型为AAbbdd或aaBBdd;由于乙组F2中青皮:白皮3:13,说明其F1的基因型为AaBBDd或AABbDd,所以纯合子亲本白皮香瓜为AAbbDD或aaBBDD;丙组F1青皮A_B_dd自交,F2青皮:白皮9:7,推断F1青皮为A

9、aBbdd,则纯合子亲本白皮香瓜为aabbdd。(2)乙组F1白皮自交,F2出现青皮A_B_dd,且白皮:青皮13:3,推断F1为AABbDd或AaBBDd,判断Aa、Dd或Bb、Dd两对基因的遗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丙组F1青皮A_B_dd自交,F2白皮:青皮7:9,推断F1青皮为AaBbdd,丙组F2为(3:3:1):9,符合含有两对等位基因的杂合子自交得到F2的性状分离比,可判断,Aa、Bb两对基因的遗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3)假设乙组F1的基因型为AaBBDd,则乙组F2中白皮个体的基因型中只有2/13AABBDd和4/13AaBBDd自交,后代会出现青色,比例为2/131/44/133

10、/41/45/52。(4)据图分析,基因通过控制酶的合成进而控制生物的性状,且香瓜的青皮和白皮受三对等位基因控制。,【真题印证】(2014课标全国,32)现有两个纯合的某作物品种:抗病高秆(易倒伏)和感病矮秆(抗倒伏)品种。已知抗病对感病为显性,高秆对矮秆为显性,但对于控制这两对相对性状的基因所知甚少,回答下列问题。 (1)在育种实践中,若利用这两个品种进行杂交育种,一般来说,育种目的是获得具有_优良性状的新品种。 (2)杂交育种前,为了确定 F2的种植规模,需要正确预测杂交结果。若按照孟德尔遗传定律来预测杂交结果,需要满足3个条件:条件之一是抗病与感病这对相对性状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且符合分

11、离定律;其余两个条件是_。 (3)为了确定控制上述这两对性状的基因是否满足上述 3个条件,可用测交实验来进行检验。请简要写出该测交实验的过程。_。,抗病矮秆,高秆与矮秆这对相对性状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且控制这两对性状的基因位于细胞核的非同源染色体上,将纯合高秆抗病植株与矮秆感病植株在花蕾期套袋,待花粉成熟时收集高秆,抗病植株的花粉, 将其授到矮秆感病植株柱头上,然后套袋,待种子发育成熟,,收集矮秆抗病植株的成熟花粉,将其授到子一代植株的成熟柱头上,待种子成熟,收集种子,来年单独种植,统计各种性状比例,收集种子,将收集来的种子种植,观察性状表现,待花蕾期,对其进行套袋,【失分预警】解答第(2)(

12、3)小题时没有掌握基因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的适用条件和相关概念及实验操作程序,均易失分。,【解析】(1)杂交育种的目的是获得集多种优良性状于一身的纯合新品种,从题意知,抗病与矮秆(抗倒伏)为优良性状。(2)孟德尔遗传定律研究的是真核生物细胞核基因的遗传特点,故控制相对性状的等位基因应位于细胞核,自由组合定律要求是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3)测交是指用杂合子和隐性纯合子杂交,而题干无杂合子,故应先得到杂合子,然后再进行测交实验。即将纯合高秆抗病与矮秆感病植株在花蕾期套袋,待花粉成熟时收集高秆抗病植株的花粉,将其授到矮秆感病植株柱头上,然后套袋,待种子发育成熟,收集种子,将收集来的种子种植

13、,观察性状表现,待花蕾期,对其进行套袋,收集矮秆抗病植株的成熟花粉,将其授到子一代植株的成熟柱头上,待种子成熟,收集种子,来年单独种植,统计各种性状比例。,该考点在备考中应注意以下两点: (1)吃透教材,孟德尔的遗传实验目的是寻找遗传性状的传递方式,对实验材料的选择要紧扣实验目的。 (2)进一步拓展归纳植物杂交实验的一般程序,特别是两性花和单性花植物杂交程序的异同;动物由于产仔少,在杂交中特别要遵循多次多组重复原则以得到充分可信的统计结果。,【考法微练】 1已知桃树中,树体乔化与矮化为一对相对性状(由一对等位基因A、a控制),蟠桃果形与圆桃果形为一对相对性状(由另一对等位基因B、b控制),蟠桃对圆桃为显性。下表是桃树两个杂交组合的实验统计数据,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 桃树树体矮化对乔化是隐性 B甲组亲本基因型不全为纯合子 C乙组亲代乔化圆桃自交后代不全为圆桃 D上述两对相对性状都遵循基因分离定律,C,【解析】由乙组,乔化乔化乔化矮化,推断乔化为显性,A正确;甲组乔化矮化乔化矮化,可推出亲本基因型为Aaaa;蟠桃圆桃蟠桃圆桃,推出亲本为Bbbb。即乔化蟠桃(AaBb)矮化圆桃(aabb),乔化蟠桃亲本为杂合子,B正确;乙组乔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