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毒与人类健康-医学资料

上传人:杰猫 文档编号:119368045 上传时间:2020-01-13 格式:PPT 页数:109 大小:8.1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病毒与人类健康-医学资料_第1页
第1页 / 共109页
病毒与人类健康-医学资料_第2页
第2页 / 共109页
病毒与人类健康-医学资料_第3页
第3页 / 共109页
病毒与人类健康-医学资料_第4页
第4页 / 共109页
病毒与人类健康-医学资料_第5页
第5页 / 共10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病毒与人类健康-医学资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病毒与人类健康-医学资料(10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 HIV与艾滋病 华中农业大学动物医学院贝为成 2 一 艾滋病基本知识 3 全球累积感染艾滋病病毒和死于艾滋病病毒的人已经超过6000万 目前仍然存活着的感染者和病人共约4000万 90 以上的感染者生活在发展中国家 绝大多数被感染者 90 左右 并不知道自己已被感染 亚洲目前感染HIV的总人数大约有900万 尽管艾滋病病毒传入亚洲较晚 但它在亚洲的播散速度却相当快 所以亚洲未来将可能取代非洲成为AIDS高发区 一 艾滋病基本知识 艾滋病现状 4 艾滋病巨大危害及蔓延特点 特点 a 速度快b 从农村蔓延到城市c 发展中国家患病率高 95 来自发展中国家d 亚洲地区 特别是南亚呈上升趋势 5

2、据 联合国艾滋病计划 提供的数据 截至2005年底 全球有3900万人感染艾滋病 其中大多数在发展中国家 仅2006年 就有410万感染艾滋病毒 280万人死于与艾滋病相关疾病 生活在低收入和中等收入国家的680万患者需要服用抗反录病毒药物 但只有24 的患者能够服用治疗药物 6 93 05年艾滋病感染者估计数和2010年感染者预测数1000万 2010 0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90 100 1993 年 1994 年 1995 年 1996 年 1997 年 1998 年 1999 年 2000 年 2010 年 万例 控制不好 估计数 控制得好 150万 201

3、0年 100万 60万 50万 40万 20万 30万 10万 1万 3万 2005年 1 0 7 一旦感染艾滋病 对个人 家庭 社会造成哪些危害 艾滋病是一个健康问题 同时也是一个社会问题 社会中的每一个成员都有可能成为艾滋病流行的直接或间接受害者 艾滋病对个人 家庭和社会都造成不可忽视的危害 8 1 艾滋病对个人的危害 生理上讲 艾滋病病毒感染者一旦发展成艾滋病人 健康状况就会迅速恶化 患者身体上要承受巨大的痛苦 最后被夺去生命 心理 社会上讲 艾滋病病毒感染者一旦知道自己感染了艾滋病病毒 心理上会产生巨大的压力 另外 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容易受到社会的歧视 很难得到亲友的关心和照顾 9 2

4、艾滋病对家庭的危害 社会上对艾滋病人及感染者的种种歧视态度会殃及其家庭 他们的家庭成员和他们一样 也要背负其沉重的心理负担 由此容易产生家庭不和 甚至导致家庭破裂 因为多数艾滋病病人及感染者处于养家糊口的年龄 往往是家庭经济的主要来源 当他们本身不能再工作 又需要支付高额的医药费时 其家庭经济状况就会很快恶化 有艾滋病病人的家庭 其结局一般都是留下孤儿无人抚养 或留下父母无人养老送终 10 3 艾滋病对社会的危害 艾滋病主要侵害那些年富力强的20 45岁的成年人 而这些成年人是社会的生产者 家庭的抚养者 国家的保卫者 艾滋病削弱了社会生产力 减缓了经济增长 人均出生期望寿命降低 民族素质下降

5、国力减弱 社会的歧视和不公正待遇将许多艾滋病人及感染者推向社会 造成社会的不安定因素 使犯罪率升高 社会秩序和社会稳定遭到破坏 11 4 艾滋病对儿童的影响 艾滋病使千千万万的儿童沦为孤儿 使千万无辜儿童被迫承受失去亲人的痛苦 还要经常忍受人们的歧视 失学 营养不良以及过重的劳动负担 艾滋病是我们人类共同的敌人 要消灭艾滋病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 需要培养预防艾滋病的社会责任感 需要从 我 做起 12 艾滋病 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艾滋病病毒 所引起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 艾滋病是一种慢性的病死率极高的严重传染疾病 艾滋病只能在人与人之间传播 艾滋病病毒属于逆转录病毒 复制速度快 进入人体后主要破

6、坏具有免疫功能的辅助性T淋巴细胞 使人体发生多种难以治愈的感染和肿瘤 最终导致死亡 艾滋病危害大 病死率高 目前尚无有效疫苗和治愈药物 但已有较好的治疗方法 可以延长生命 艾滋病和艾滋病病毒 13 何谓艾滋病 AIDS 人類免疫缺乏病毒 HIV Acquired后天性Immune免疫Deficiency缺乏Syndrome症候群 Human人類Immunodeficiency免疫缺乏Virus病毒 14 艾滋病是如何发现 在 年 月至 年 月间 个同性恋年轻男子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洛杉矶的三所医院里被诊断为卡式肺囊虫性肺炎接受治疗 很快 其中两名病人相继死亡 经化验 名病人都在过去或当时患有巨细

7、胞病毒和粘膜病毒感染 几乎同时 纽约也发现20名因少见的卡波西式肉瘤去逝的年轻男性 后来经美国国立疾病管制局 CDC 研究并证实 他们均死于一种免疫系统机能丧失的同一类症候群 并于1982年将这种疾病正式命名为AIDS 15 艾滋病和艾滋病病毒的发现 1981年 首次报道1982年 这种新的疾病被命名为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 1983年法国科学家蒙坦尼尔首次从艾滋病前期患者的淋巴腺分离出了该病病毒 并将其命名为 淋巴结相关病毒 1986年国际病毒命名委员会将这种新病毒命名为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16 艾滋病的起源地 根据美国的研究认为 艾滋病起源于中非国家农村 1972 73年在乌干达西尼尔地区收

8、集75份血清 其中50份含有HIV抗体 Gallo博士发现中非扎伊尔等国人群中 HIV感染率很高 这种病毒从中非传入海地 70年代中 后期 美国同性恋者将此病毒带回美国 17 18 艾滋病是何时如何传入我国的 艾滋病毒在1982年就传入我国 1983年就首次感染我国公民 1985年一位来我国旅游的美籍艾滋病患者 旅游期间发病 住在北京协和医院 不久后死亡 这是我国发现的第一例艾滋病人 1987年我国从1例在云南死亡的美国艾滋病患者的血液中分离到艾滋病毒 这是我国分离的第一株艾滋病毒 后在云南发现一些艾滋病毒感染的静脉吸毒者 东南沿海发现一些通过性传播的感染者 然后在供血者中也发现艾滋病毒感染者

9、 据专家估计 艾滋病毒传人我国的路线为 1 最早来自美国 2 从泰国传到缅甸 再传人我国云南 3 从泰国直接传人我国东南各省 19 艾滋病病毒的特点 病毒对外界环境的抵抗力较弱 低于乙肝病毒 在干燥环境中很快死亡 一般消毒剂能将其杀灭 病毒基因变化多样 具有迅速变异能力 主要攻击机体的T淋巴细胞 病毒广泛存在于感染者的血液 精液 阴道分泌物 唾液 尿液 乳汁 脑脊液等体液中 其中以血液 精液 阴道分泌物中浓度最高 其他体液 包括唾液 眼泪等的含量都很少 尚不足以构成传染 病毒特征决定了传播途径 20 HIV 2 分离出的时间较晚 与猴免疫系统病毒的同源性较高 其致病能力较弱 主要起源于西非 结

10、构同HIV 1基本相同 目前研究已知HIV病毒分为两个类型 HIV 1 发现早 致病力强 主要起源于中非 流行分布于世界各地 目前的艾滋病患者主要都是由于HIV 1感染造成的 21 HIV是如何破坏人体免疫系统的艾滋病发病机制 CD4 细胞在HIV直接和间接作用下 细胞数量破坏减少和功受损 且其它的免疫细胞均不同程度受损 因而并发各种严重的机会性感染和肿瘤发生 22 1 CD4细胞直接损伤作用通过高水平HIV的复制 导致CD4细胞溶解和破裂 HIV在细胞的复制后 以出芽方式释出时 使细胞膜通透性改变 导致细胞死亡 HIV能抑制细胞膜磷脂合成 使膜的通透性增加 细胞受到破坏 HIV感染骨髓干细胞

11、 使CD4细胞产生减少 23 2 CD4细胞间接损伤作用 HIV游离的gpl20可以与未感染的CD4细胞结合 作为抗gpl20抗体介导的抗体依赖性细胞毒作用的抗原 使CD4细胞成为靶细胞 而受到杀伤细胞的攻击 受HIV感染的CD4细胞表面有gpl20表达 它可以和未受感染的CD4细胞的CD4分子结合 形成融合的多核细胞 因而改变了细胞膜的通透性 导致细胞溶解和破坏 24 3 导致免疫功能下降的其它因素 Th细胞的CD4受体被gpl20封闭 影响了免疫功能 HIVgpl20蛋白可刺激机体产生抗CD4结合部位的独特型抗体 此抗体是抗CD4受体的抗自身抗体 从而阻断和损伤CD4细胞的正常免疫功能 受

12、HIV感染的细胞因受HLA 1类抗原影响而改变 被免疫系统清除 受HIV感染的细胞对其他病原体易感性增强 造成双重感染而遭破坏 25 常见的HIV的易感细胞及其所致疾病 CD4 细胞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 AIDS 脑中的小胶质细胞HIV相关痴呆症肠上皮细胞肛门癌 慢性腹泻 肠道孢子球菌病皮肤的郎格罕细胞卡波西肉瘤 斑丘疹心肌细胞心肌炎了宫颈上皮细胞宫颈癌 26 病毒感染与复制 T4细胞 27 28 艾滋病的分期及主要临床表现 T4细胞 HIV致病机理 吸附 侵入 逆转录 基因组整合与表达 释放 29 AIDS可分为三期 窗口期潜伏期临床表现期 30 人体感染HIV的最初几周中 病毒在体内繁殖很

13、快 并刺激机体产生相应的抗体 从感染上HIV到相应抗体产生需要1 3个月的时间 平均约45天 这段时间称为 窗口期 窗口期血液HIV抗体检测为阴性 窗口期 31 潜伏期 从感染HIV到出现临床症状之前的无症状时期 称为 潜伏期 持续时间可短至数月 长至15年以上 平均为5 10年 潜伏期的长短因人而异 可能与患者本身免疫功能 HIV病毒的种类 强度 数量 感染途径 人体感染HIV后的营养 健康状态等有关 32 临床表现期 主要表现为免疫系统受到严重损伤 机体抵抗力下降 以至诱发严重感染和一些少见的癌瘤 常见症状 低热 消瘦 乏力 慢性腹泻 慢性咳嗽 全身淋巴结肿大等 机会性感染 卡氏肺囊虫病

14、口腔及咽部霉菌感染 病毒性疱疹 结核病 乙型肝炎等 恶性肿瘤 卡波西氏肉瘤 淋巴瘤等 33 艾滋病症状 34 艾滋病症状 35 艾滋病病毒是如何危害人体健康 艾滋病病毒是一种杀细胞性病毒 主要在 辅助性T淋巴细胞 内大量增殖使细胞破坏 而 辅助性T淋巴细胞 是人体中非常重要的免疫细胞 免疫细胞的破坏直接导致免疫功能衰竭 这样 艾滋病病人的免疫力就变得非常低下 在免疫力非常低下的情况下 对正常人来说很小的疾病或者感染 如腹泻 在艾滋病病人身上却可能无限制地恶化 最后导致死亡 36 感染成功 抗体转阳 诊断艾滋病 死亡 4 8周 出现症状 8 10年 1年 0 5 2年 HIV抗体 HIV抗体 无

15、症状 有症状 HIV抗体 艾滋病 感染艾滋病后的自然发展过程 37 感染艾滋病后身体内免疫变化过程 38 艾滋病感染者和艾滋病人有哪些不同之处 艾滋病病毒感染者 是指已经感染了艾滋病病毒 但是还没有表现出明显的临床症状 没有被确诊为艾滋病的人 艾滋病病人 指的是已经感染了艾滋病病毒 并且已经出现了明显的临床症状 被确诊为艾滋病的人 39 艾滋病是如何传播的 1 艾滋病的传染源人是唯一的传染源 包括艾滋病人和HIV携带者 感染者的血液 精液 脑脊液 唾液 泪液 子宫颈分泌物 尿液 乳汁 脑组织 皮肤朗格汉斯细胞和淋巴结中都分离到HIV 在传播上起主要作用的血液 精液和宫颈分泌物 其HIV分离率最

16、高 传染性最强的是临床上无症状而血清抗体阳性的感染者 40 2 传播途径 美国艾滋病病人的暴露方式 41 1 性接触传播 性接触传播包括阴道 肛门和口腔性交 是三种主要传播途径中最常见的途径 艾滋病病人中因性接触而感染的人数 42 A 同性性传播 男同性恋者性接触方式主要是肛门性交 肛门粘膜为单层柱状上皮细胞 经磨擦常易造成肛门 直肠粘膜充血而轻度损伤 带有HIV的精液 每毫升精液可含有106个病毒 通过破损的粘膜而进入血循环或淋巴系统 把HIV传染给性伙伴 异体精子通过创口进人体内引起免疫抑制也是艾滋病发病的一个原因 同性恋感染HIV的危险性高低决定于 性对象数 被动接受者 频繁性交和直肠冲洗 可造成直肠粘膜破损 直肠粘膜破损与否 43 B 异性性传播 异性间传播绝大多数是通过阴道性交 少数通过肛门性交 口腔性交传播 伦敦艾滋病预防协会报告指出 如果和感染HIV的异性性交 女人更易患艾滋病 一位妇女每天同一位HIV感染者男子发生一次性关系 平均一年时间她的血清反应变成阳性 而在同样条件下 男子能抵抗33个月之久 个人状况及免疫系统对感染上HIV有很大影响 44 2 血液传播 输注被H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