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保分小题保分小题天天练(二十四)含答案

上传人:zengy****8888 文档编号:119367250 上传时间:2020-01-13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1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7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保分小题保分小题天天练(二十四)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2017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保分小题保分小题天天练(二十四)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7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保分小题保分小题天天练(二十四)含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7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保分小题保分小题天天练(二十四)含答案(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保分小题天天练(二十四)一、语言表达小题练速度1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在安全检查座谈会上,有代表指出,当前建筑安全生产形势依然十分严峻,各级领导要以对人民高度负责的精神,以如临深渊的心态,切实抓好安全工作。中国好声音一反有些选秀节目“泛娱乐化”的特点,以“好声音”为唯一评判标准,带给观众朴实无华的感动,赢得了溢美之词。曹操严格按信赏必罚的原则行事,这作为乱世领袖是很自然的事。但就臣仕者的立场来说,他却是可怕的主君。在煌煌的夕阳中,石头铺成的庭院里,野草莓兀自开着花,枇杷树开始结果,周围宁静得让人顿生黍离之悲。经验主义局限于一时一地的片面的感性认识,沾沾自喜于一得之功和一

2、孔之见,而忽视理论的指导作用。媒体披露,美国国家安全局对世界35个国家首脑进行窃听活动,其手段无出其右,招致越来越多的国家的声讨和批评。A BC D解析:选B如临深渊:形容存有戒心,做事非常小心谨慎。溢美之词:过分赞美的话语。后多指吹捧的话。多含贬义,此处褒贬失当。信赏必罚:该奖赏的一定奖赏,该处罚的一定处罚,形容赏罚严明。黍离之悲:指对国家残破,今不如昔的哀叹。也指国破家亡之痛。此处望文生义。一孔之见:比喻狭隘、片面的见解。用于贬义;有时用于自谦。无出其右:没有人能超过他(古人以右为尊)。用于此处不合语境。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市疾控中心针对山东疫苗未冷藏流入多省表示,本市未发

3、现问题疫苗。全市一类疫苗和该中心采购的二类疫苗均通过正规渠道采购。B陕西人艺版话剧白鹿原将在天津上映。这部由陕西演员打造、地道方言演绎的话剧为观众呈现白、鹿两大家族在白鹿原上五十年间上演的一幕幕恩怨纷争。C天津自贸试验区应发展引领带动作用,推动“一带一路”沿线地区密切合作,促进金融、科技与产业间的“融资、融智、融通、融合”,实现“共识、共建、共享、共赢”。D近日,由天大研发的国内首个人感仿生神经系统被成功应用于海尔集团的中央空调系统,既提高了空调的舒适度,又降低了能源消耗。解析:选DA项,成分残缺,应在“流入多省”后加“的问题”;B项,语序不当,“在白鹿原上五十年间”应为“五十年间在白鹿原上”

4、;C项,搭配不当,“发展引领带动作用”应为“发挥引领带动作用”。3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最恰当的一句是()“河图洛书”是华夏民族文化的源头。易系辞上记载:“河出图,洛出书,圣人则之。”_伏羲氏根据这种特殊文化前兆,画成了八卦图。A传说伏羲氏时,有龙马从黄河出现,背负“河图”,有神龟从洛水出现,背负“洛书”。这个圣人就是人类文化始祖伏羲氏。B“河图”“洛书”是两幅神秘图案。传说伏羲氏时,有龙马从黄河出现,背负“河图”,有神龟从洛水出现,背负“洛书”。C这个圣人就是人类文化始祖伏羲氏。传说伏羲氏时,有龙马、神龟出现,背负“河图”“洛书”,它们是两幅神秘图案。D这个圣人就是人类文化始祖伏羲氏

5、。传说伏羲氏时,有龙马从黄河出现,背负“河图”,有神龟从洛水出现,背负“洛书”。解析:选D“这个圣人”与前文“圣人则之”衔接;龙马神龟负“河图”“洛书”出现一句与“这种特殊文化前兆”衔接。4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0个字。在人们的衣食住行中,“衣”排在第一位。_,因为人穿衣不仅仅是为了“避寒暑”、防虫防风雨、遮体避羞等,还具有装饰身体、美化生活,显示人的身份地位、民族信仰等作用。因此我国古代服饰成为了民族历史、文化的一个重要载体。_,为什么我国许多少数民族生活条件很一般,但其民族服饰之精美,令人惊叹。“衣”能排在“衣食住行”之

6、首,_,就是我国冬季十分严寒,许多贫困古人多为缺衣御寒所苦。“衣”之影响深入到了中国文化和古人生活的方方面面。解析:语段主要阐述了“衣”在人们的衣食住行中排在第一位的原因。语段首句是中心句,后面分点来阐述原因。第处紧随中心句后面,强调有其必然性,应填入“这并非偶然”之类的话语。第处由前面原因的分析,援引例子来说明,由后面的“为什么但”所强调内容可知,应填入“这就不难理解”之类的句子。第处由第一个原因的解说转入第二个原因的解说,应填入“还有一个重要原因”之类的语句。答案:这并非偶然这就不难理解还有一个重要原因5下面是某中学18岁成人仪式教育活动的实施方案,请把这个构思写成一段话。要求:内容完整,

7、表述准确,语言连贯,不超过110个字(含标点符号)。答: 答案:活动分为前期教育和成人宣誓仪式两部分。前期是对1618岁中学生进行公民意识教育并完成48小时预备期志愿者服务活动。完成前期教育后举行成人宣誓仪式,仪式依次安排三项活动:升国旗、唱国歌,师生代表发言,集体宣誓。二、文言基础小题练准度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诗经氓中写男女主人公少年时期一起愉快玩耍,尽情说笑的句子是“_,_”。(2)刘禹锡陋室铭中,作者以古代名贤自比的句子是“_,_”。(3)李煜虞美人中运用想象手法,抒发物是人非的感慨的名句是“_,_”。答案:(1)总角之宴言笑晏晏(2)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3)雕栏玉砌应

8、犹在只是朱颜改7阅读下面的文言文,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魏伐吴,三征各献计,诏问尚书傅嘏。嘏曰:“希赏邀功,先战而后求胜,非全军之长策也。”司马师不从,三道击吴,军大败。朝议欲贬出诸将,师曰:“我不听兰石,以至于此,此我过也,诸将何罪?”悉宥之。弟昭时为监军,唯削昭爵。雍州刺史陈泰求敕并州,并力讨胡,师从之。未集,而二郡胡以远役遂惊反。师又谢朝士曰:“此我过也,非陈雍州之责。”是以人皆愧悦。讨诸葛诞于寿春,王基始至,围城未合,司马昭敕基敛军坚壁。基累求进讨,诏引诸军转据北山。基守便宜,上疏言:“若迁移依险,人心摇荡,于势大损。”书奏报听。及寿春平,昭遗基书曰:“初,议者云云,求移者甚众,时未临

9、履,亦谓宜然。将军深算利害,独秉固心,上违诏命,下拒众议,终于制敌禽贼,虽古人所述,不过是也。”然东关之败,昭问于众曰:“谁任其咎?”司马王仪曰:“责在元帅。”昭曰:“司马欲委罪于孤耶?”引出斩之。此为谬也。(选自容斋随笔,有删改)注“三征”指的是征南大将军王昶、征东大将军胡遵、镇南大将军毋丘俭。傅嘏(g),字兰石。(1)魏伐吴,三征各献计,诏问尚书傅嘏。译文: (2)讨诸葛诞于寿春,王基始至,围城未合,司马昭敕基敛军坚壁。译文: 答案:(1)魏国(准备)攻打吴国,征南大将军王昶、征东大将军胡遵、镇南大将军毋丘俭纷纷献计献策,天子下诏征求尚书傅嘏的意见。(2)到寿春去讨伐诸葛诞,王基领兵刚到,

10、还未把城包围起来,司马昭命令王基收拢兵力,坚守营地。参考译文魏国(准备)攻打吴国,征南大将军王昶、征东大将军胡遵、镇南大将军毋丘俭纷纷献计献策,天子下诏征求尚书傅嘏的意见。傅嘏说:“(将士们)希望赏赐,求取战功,先去作战,然后才想办法取得胜利,这不是保全军队的长久计策。”司马师不听从,分三路进攻吴国,结果大败。朝廷上下议论,要将(出征的)的众将领贬出朝廷,司马师说:“我没有听从傅嘏的建议,才到了这种地步,这是我的过错,诸位将领有什么罪?”都宽宥了他们。司马师的弟弟司马昭当时担任监军,唯独他被削去了爵位。雍州刺史陈泰请求司马师给并州下命令,把力量合并在一起讨伐胡人,司马师采纳了这个建议。队伍还没

11、有集合起来,有两个郡的胡人因为要到远方打仗,惊恐万分,都逃了回去。司马师给朝中士大夫道歉说:“这是我的过失,不是陈泰的责任。”因此人人都惭愧而又高兴。到寿春去讨伐诸葛诞,王基领兵刚到,还未把城包围起来,司马昭命令王基收拢兵力,坚守营地。王基多次请求攻城,司马昭却让他率领诸军转移到北山据守。王基依据实际情况向司马昭上疏说:“如果把军队迁移到(北山)依靠险要的地势,人心动摇,对于形势有很大的损害。”奏报得到准许。等到寿春被攻克后,司马昭写信给王基说:“起初议论攻城的人七嘴八舌,要求迁移军队的人很多,当时我没有亲自前往,也认为应该这样。将军你权衡了转移的利弊得失,独自怀着坚定的信心,对上违背天子的诏书,对下拒绝众议,最终制服了敌人,捉住了贼寇的首领,即使是古人所称述的人,也不过这样罢了。”然而关东的败仗,司马昭向众人询问:“谁应该承担打败仗的过错?”司马王仪说:“责任在元帅。”司马昭说:“司马王仪想把罪责推在我的身上吗?”把王仪推到帐外杀了。这件事就做错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 物理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