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山东省2019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上传人:lb2****090 文档编号:119365939 上传时间:2020-01-13 格式:DOC 页数:19 大小:36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山东省2019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最新山东省2019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最新山东省2019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最新山东省2019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最新山东省2019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最新山东省2019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山东省2019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1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一、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最原始的渔猎生产方式,曾给古先民提供了最基本、最迫切需要的食物。而提供食物的动物的独特天性与本能,誓如鱼类繁殖力强,熊可以直立行走这些都使原始人产生神秘感,使原始人普遍认为动物与人一样有感情和意愿,进而认为其与人有着血缘关系,由此衍生出图腾神。这些图腾神最初是桉照图腾的自然形象创造的,逐渐发展成为半人半兽神,最后演变成人形神。这说明“神”的发展史。是随着原始人类生活、生产的发展慢慢形成的。图腾崇拜除了图腾物、图腾神话之外,还有祭祀仪式,图腾柱就是图腾崇拜的重要遣迹。图腾柱,源于萨满巫术的原始部族雕刻艺术。旧石器

2、时代晚期,欧洲已经出现动物雕塑作品,主要有巨象、熊、犀牛等动物雕像。原始先民用云石、骨刀雕刻于岩壁或骨角之上。这些原始雕刻,已具备了一定的雕刻技术。图腾柱的出现,汇聚了原始雕刻艺术的精华。图腾柱高高矗立在原始部族聚落地,造型怪异而独特,色彩绝丽而醒目,堪称图腾艺术中的杰作。在美洲印第安人村落里,每座房子前后都竖立着图腾柱。困图腾柱的高度,有的达几十米,低的也有两米多。图腾柱的图案,有的为动物图形,也有的是一组相当复杂的组合图形。这些图腾柱刻画的通常是本家族(氏族)的人物与图腾动物。譬如,印第安人海达部落的图腾柱,上面刻雕着全家人的图腾符号。頂端为大鹰,底部为熊形,鹰熊两者属丈夫的图腾;中间刻一

3、狼形,为妻子的家族图腾。印第安人希望在图腾柱上尽可能地刻记图腾整体形象,因此不得不把众多的局部形象叠起来,一般都重点刻画图腾头部形象,躯体与四肢則需分解与移位。美洲印第安人于19世纪从欧洲人那里获得了先进的雕刻器具,从而取谛了传统的石斧和骨凿。这样,图腾柱雕刻的黄金时代就来临了。被收藏的精品也大都是这个时代的作品。这些工艺精湛、图形精美、千奇百怪的图腾柱,蕴含着古代民族的原始信仰和宗教感情。如一个熊雕刻图案中,它的前爪掌心里雕有特别大的眼,象征着一位已去世的酋长的灵魂。在中国,还没有发现像北美洲那种木雕图腾柱。但是,图腾崇拜是华夏古族普遍存在的原始信仰,图腾文化及其表现形态远早于北美印第安部落

4、。依据北美印第安氏族血缘考证,木雕图腾柱最初的文化源头,可追溯到中华鸟图腾民族,河姆渡文化遣址出土文物和商代精美的青铜图腾雕塑均有力地证明了这一点。(摘编自田佳训神工鬼斧的图腾柱雕塑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 图腾神的产生与原始人类的生活、生产有关联,也与动物和人有着血缘关系有关联。B. 图腾柱的诞生与萨满巫术有关,集中了原始雕刻艺术精华,体现了极高的雕刻技术。C. 美洲印第安人村落房子前后都有图腾柱,其上图形都相当复杂,有人物,也有动物。D. 华夏古族普遍存在着图腾崇拜,其图腾文化及其表现形态比北美印第安人还要早。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5、文章先以图腾神引出图腾柱,再写图腾柱特征及雕刻艺术,然后列举印第安人的图腾柱的情况,最后写了华夏古族图腾崇拜的情况。B. 文中用印第安人海达部落的图腾柱的例子,说明了印第安人的图腾柱所刻画的图形通常是他们家族(氏族)的人物与图腾动物。C. 文中所提的印第安人在熊前爪掌心里雕有特別大的眼的图腾柱的亊例,证明了在图腾柱中有着古代民族的原始信仰和宗教感情。D. 文中用河姆渡文化遗址出土文物和商代精美的青铜图腾雕塑的事实,来论证木刻图腾柱的起源与北美印第安部落的图腾文化有关。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 原始人崇拜不同的图腾神。先是崇拜自然形象神,再是半人半兽神,最后是人形神。B.

6、图腾柱是图腾崇拜的重要遗迹,一般高高矗立于部族聚落地,造型怪异,色彩艳丽。C. 印第安人一般会把图腾形象头部作为雕刻重点部位,而对其他部位进行分解与移位。D. 欧洲人的雕刻器具对印第安人的图腾柱雕刻艺术颇有影响,促进了后者取得辉煌。【答案】1. D 2. D 3. A【解析】.2.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第一步,逐项审查每一个选项有几个分句,分句与分句之间是什么关系,一般的有因果、条件、假设、目的等关系。第二步,比对每一分句的意义在原文是否有依据,分句与分句之间的逻辑关系在原文中是否有依据。D项,“论证木雕图腾柱的起源与北美印第安部落的图腾文化有关”分析有误,应为“论证木

7、雕图腾柱的起源在中华鸟图腾民族身上”。3.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对作者观点的理解。命题的手段为改变文章的表述和概括文章的内容,此题主要从概念的内涵的方面考核,概括文章的内容较难,答题时首先阅读题干,在文中找到题干对应的区位,然后仔细分析。A项,分析不当,根据文中信息“先是崇拜自然形象神,再是半人半兽神,最后是人形神”分析可知,应是“图腾神图形的创作演变过程”,而不是“原始人崇拜不同的图腾神”。文学类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且说宝钗,迎春,探春,惜春,李纨,凤姐等并巧姐,大姐,香菱与众丫鬟们在园内玩耍,独不见林黛玉。迎春因说道:“林妹妹怎么不见?好个懒丫头!这会子还睡觉不成?”宝钗道

8、:“你们等着,我去闹了他来。”说着便丢下了众人,一直往潇湘馆来。正走着,只见文官等十二个女孩子也来了,上来问了好,说了一回闲话。宝钗回身指道:“他们都在那里呢,你们找他们去罢。我叫林姑娘去就来。”说着便逶迤往潇湘馆来。忽然抬头见宝玉进去了,宝钗便站住低头想了想:宝玉和林黛玉是从小儿一处长大,他兄妹间多有不避嫌疑之处,嘲笑喜怒无常,况且林黛玉素习猜忌,好弄小性儿的。此刻自己也跟了进去,一则宝玉不便,二则黛玉嫌疑。罢了,倒是回来的妙。想毕抽身回来。刚要寻别的姊妹去,忽见前面一双玉色蝴蝶,大如团扇,一上一下迎风翩跹,十分有趣。宝钗意欲扑了来玩耍,遂向袖中取出扇子来,向草地下来扑。只见那一双蝴蝶忽起忽

9、落,来来往往,穿花度柳,将欲过河去了。倒引的宝钗蹑手蹑脚的,一直跟到池中滴翠亭上,香汗淋漓,娇喘细细。宝钗也无心扑了,刚欲回来,只听滴翠亭里边嘁嘁喳喳有人说话。原来这亭子四面俱是游廊曲桥,盖造在池中水上,四面雕镂槅子糊着纸。宝钗在亭外听见说话,便煞住脚往里细听,只听说道:“你瞧瞧这手帕子,果然是你丢的那块,你就拿着,要不是,就还芸二爷去。”又有一人说话:“可不是我那块!拿来给我罢。”又听道:“你拿什么谢我呢?难道白寻了来不成。”又答道:“我既许了谢你,自然不哄你。”又听说道:“我寻了来给你,自然谢我,但只是拣的人,你就不拿什么谢他?”又回道:“你别胡说。他是个爷们家,拣了我的东西,自然该还的。

10、我拿什么谢他呢?”又听说道:“你不谢他,我怎么回他呢?况且他再三再四的和我说了,若没谢的,不许我给你呢。”半晌,又听答道:“也罢,拿我这个给他,算谢他的罢。你要告诉别人呢?须说个誓来。”又听说道:“我要告诉一个人,就长一个疔,日后不得好死!”又听说道:“嗳呀!咱们只顾说话,看有人来悄悄在外头听见。不如把这槅子都推开了,便是有人见咱们在这里,他们只当我们说顽话呢。若走到跟前,咱们也看的见,就别说了。”宝钗在外面听见这话,心中吃惊,想道:“怪道从古至今那些奸淫狗盗的人,心机都不错。这一开了,见我在这里,他们岂不臊了。况才说话的语音,大似宝玉房里的红儿的言语。他素昔眼空心大,是个头等刁钻古怪东西。今

11、儿我听了他的短儿,一时人急造反,狗急跳墙,不但生事,而且我还没趣。如今便赶着躲了,料也躲不及,少不得要使个金蝉脱壳的法子。”犹未想完,只听“咯吱”一声,宝钗便故意放重了脚步,笑着叫道:“颦儿,我看你往那里藏!”一面说,一面故意往前赶。那亭内的红玉坠儿刚一推窗,只听宝钗如此说着往前赶,两个人都唬怔了。宝钗反向他二人笑道:“你们把林姑娘藏在那里了?”坠儿道:“何曾见林姑娘了。”宝钗道:“我才在河那边看着林姑娘在这里蹲着弄水儿的。我要悄悄的唬他一跳,还没有走到跟前,他倒看见我了,朝东一绕就不见了。别是藏在这里头了。”一面说一面故意进去寻了一寻,抽身就走,口内说道:“一定是又钻在山子洞里去了。遇见蛇,

12、咬一口也罢了。”一面说一面走,心中又好笑:这件事算遮过去了,不知他二人是怎样。(选自红楼梦第二十七回)4. 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A. 文章开头形象地呈现了人物活动的场面,渲染了园内热闹的气氛,为我们展现了一幅不可多得的仕女画。B. 文中对蝴蝶飞舞时的形态描写十分逼真,不仅为文章增添了绘画美,而且很自然地引出了宝钗扑蝶的场景。C. “宝钗便煞佳脚往里细听”,一个“便”字表明宝钗想要偷听丫鬟们的对话,真实而生动,富有神韵。D. 本选段以宝钗的行踪为线索,情节相对简单,但跌宕起伏,很有波澜性,读来有一种曲折回环之美。5. 文中运用哪些方法刻画了宝钗的什么形象特点?请

13、简要分析。6. 请探究文中设置“宝钗扑蝶”情节的作用。【答案】4. C 5. 本文主要运用心理、语言、动作等描写方法刻画了薛宝钗的思虑周全、天真烂漫、机智灵活的形象特点。从“见宝玉进去了,宝钗便站住低头想了想”,生怕自己进去让宝玉不便、黛玉嫌疑的心理活动,体现了她思虑周全的性格;从宝钗追赶蝴蝶的动作描写可以看出她天真烂漫;从她怕红玉坠儿发现自己偷听谈话的语言描写可以看出宝钗机智灵活的形象特点。 6. 这段“宝钗扑蝶”描写生动活泼,有一种昂然的春意,丰富了宝钗的人物形象,体现了其天真烂漫的少女情怀。起到了过渡的作用,蝴蝶将宝钗引至滴翠亭,自然过渡到下面的“隔窗偷听”从而推动了情节的发展,使情节环

14、环相扣,无任何渲染雕琢。【解析】4. 试题分析:题干是“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本题考查欣赏作品的形象,赏析作品的内涵,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C项,“表明宝钗想要偷听丫鬟们的对话”分析错误,是好奇心驱动下的无意偷听。点睛:文学类文本阅读的选择题,主要集中对文意、文章的主旨、文章的结构、人物形象的塑造等内容的考核,考核的方式基本有两种,一种是根据文章的内容进行分析,概括,另一种是对文章特色和手法的赏析,分析文意要读懂文章,主要是文意、主旨、情感、人物的心理表述不当,赏析一般为手法和特色概括不当,手法集中的小说的三要素上,主要考核人物塑造、情节安排、环境描写、标题的

15、作用、结尾的特征等。选择题时往往错误的选项命制都是明显的不会引起争议的错误,即所谓的“硬伤”,在答题时注意寻找这些硬伤。5. 试题分析:题干是“文中运用哪些方法刻画了宝钗的什么形象特点?请简要分析。”本题考查欣赏作品的人物形象及描写人物的方法。人物性格分析的题目应该首先从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肖像和其它侧面的描写中指出人物的性格,然后结合文章的内容进行分析,即列举文中反应该性格特征的事例。注意主要性格和次要性格的区分,要概括和文章的主要情节相关的和文章的主旨行相关的人物的主要性格特征,注意各点之间不要重合、不要相互包含,答题不要只简单的回答性格特征。本文主要运用心理、语言、动作等描写方法刻画

16、了薛宝钗的形象特点。此题从“思虑周全”、“天真烂漫”、“机智灵活”等角度来概括宝钗的性格特征,然后列举具体的事例进行分析,如:从“见宝玉进去了,宝钗便站住低头想了想”,生怕自己进去让宝玉不便、黛玉嫌疑的心理活动,;从宝钗追赶蝴蝶的动作描写;从她怕红玉坠儿发现自己偷听谈话的语言描写可以看出宝钗的形象特点。 6. 试题分析:题干是“请探究文中设置宝钗扑蝶情节的作用。”本题考查探究小说中的重要情节的作用。这是一道探究题。回答情节的作用,要从情节本身的作用,对人物形象的塑造上,情节结构的安排上,主题的揭示等方面来回答。“宝钗扑蝶”描写生动活泼,有一种昂然的春意,丰富了宝钗的人物形象,体现了其天真烂漫的少女情怀。在结构上,起到了过渡的作用,蝴蝶将宝钗引至滴翠亭,自然过渡到下面的“隔窗偷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