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2019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前最后一卷考试语文试题

上传人:lb2****090 文档编号:119365920 上传时间:2020-01-13 格式:DOC 页数:22 大小:26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2019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前最后一卷考试语文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最新2019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前最后一卷考试语文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最新2019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前最后一卷考试语文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最新2019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前最后一卷考试语文试题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最新2019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前最后一卷考试语文试题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最新2019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前最后一卷考试语文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2019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前最后一卷考试语文试题(2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二下学期期末考前最后一卷语文试题第卷 阅读题一、现代文阅读(一)论述类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德国语言学家洪堡特从个体和群体的关系来论述语言的民族性。语言既是一个民族的创造,同时又是这个民族中每个成员的自我创造。从个体的角度看,精神气质相同、生活经验相同的群体中每一个人对事物都会有具有个性的理解和反应,语言中也就充满了反映心灵深处奥秘的个性化表述。语言的运用不仅始终以个人为出发点,而且始终为了个人自身的目的。由于语言对精神的阐释和提炼,它甚至扩大了个性的差异。我们可以说语言之所以被创造出来,正是为不同的个服务的。语言在民族内部划分为无数个性化表达的同时,又在这无数个人语言中保持

2、着统一性。每一个优秀的作家都有自己特殊的语言风格,但一个民族的语言在和其他民族语言相比较时却会显示出明显的统一性来。所以,一方面语言的创造性活动只有通过个体才能进行,另一方面,创造语言的个体只有在他人的理解中才能进行创造。不论人们怎样关注语言中的个性表现,语言始终是富有民族共性的精神表现。洪堡特认为,要真正认识语言的本质,必须从纷繁多样的个性要素上升到民族性的高度。不了解一种语言的民族性,也就无法认识各种个性化语言要素的真实特质,更无法认识这些个性化要素间的联系。因为,“属于同一个民族的所有个人保持着民族同形性,这种民族同形性把每一具体的认识倾向与其他民族的类似的认识倾向区别了开来。从这样的民

3、族同形性之中,从每一语言所特有的内在动力之中,便形成了语言的个性”。语言事实也证明,“有些精神创造绝非源自个人,再由个人传递给其他的人,而是导源于所有个人同时进行的自主的活动”。总之,“语言无时无刻不具备民族的形式,民族才是语言真正的和直接的创造者”。洪堡特又认为,语言作为一个民族的创造,绝不是被动的。因为语言并非由人的本性在不经意中创造出来,而是扎根在人的本性中自主地、独立地生成的。一个民族的“智力特性”与该民族的语言可以说是相互塑造,互为因果。语言的运用为一个民族的文化的发展提供了必要条件,民族文化中哲学、文学艺术的发展反过来又对语言中语音、语法、语汇的发展产生积极的影响,二者相互促进,密

4、不可分,沿着共同的路径。为什么一个民族的精神文化和语言的关系如此紧密呢?在洪堡特看来,这是由于二者都是从同一个源泉产生的,而这个共同的源泉目前人类的认识尚不可及。正是由于这种发生学意义上的共源性,所以,“智能的形式和语言的形式必须相互适合。语言仿佛是精神的外在表现,民族的语言即民族的精神,民族的精神即民族的语言,二者的同一程度超过了人们的任何想象”。以致我们既可以从民族精神中推导出民族语言,又可以从民族语言中推导出民族精神。 (节选自申小龙汉语与中国文化)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 语言既能体现一个民族的共同特征,又能反映该民族成员的个体特性。B. 语言可以阐释和提炼个体

5、的精神,因而能够反映甚至放大个性的差异。C. 个性化的语言首先反映个体对事物的理解,其次表现群体的精神气质。D. 优秀作家语言的民族性来源于民族共同生活经历和精神气质的熏染。2. 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 语言的个性化不仅体现在个体语言诸如词汇、句式的个性化,更表现为语言表达的精神和思想的个性化。B. 在一个优秀作家的语言中,作家的个性特征是表象,作家所属的民族的文化特征才是本质。C. 语言的创造性活动是该语言个体和理解语言的他人共同作用的过程,因此该创造活动体现了语言的民族性。D. 无论多么具有共性的语言,其运用的出发点及目的是一致的,都是为了表述个人自身。3. 根据原文内

6、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 一个民族中个体的性格越是丰富多样,其语言的民族特性也就越具有丰富的特点和多样的风格。B. 深透地研究一个民族的语言的共性,将有利于研究这个民族的优秀作家的语言个性。C. 民族的文化依赖民族的语言发展和传播,同时这个民族的语言深受这个民族文化的影响。D. 民族的语言和精神有共同的源泉,但这个源泉还有待人们更深入地研究。【答案】1. C 2. B 3. A【解析】1. 试题分析:题干问的是“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这是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筛选和概括。首先应浏览选项的内容,然后到文中找到相关的句子,最后进行辨析。C项,“个性化的语言首先反映个体对事物的

7、理解,其次表现群体的精神气质”错误,两者无先后之分。文章第一段的表述是“从个体的角度看,精神气质相同、生活经验相同的群体中每一个人对事物都会有具有个性的理解和反应,语言中也就充满了反映心灵深处奥秘的个性化表述”,“反映个体对事物的理解”和“表现群体的精神气质”二者之间没有先后之分。2. 试题分析:题干问的是“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这是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和辨析。设题的误区如下:因果关系不当、于文无据、以偏概全、说法过于绝对化、变未然为已然。B项,“作家的个性特征是表象,作家所属的民族的文化特征才是本质”错误,从文章第一段的表述 “每一个优秀的作家都有自己特殊的语言风格,但

8、一个民族的语言在和其他民族语言相比较时却会显示出明显的统一性来”来看,“作家的个性特征”和“作家所属的民族的文化特征”是同等的,无表象和本质之分。3. 试题分析:题干问的是“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解答理解和分析题要辨明检索区间,确定对应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要死抠字眼;对词语的解说要抓住本质,将解释的含意放在被解释的词语处,看上下文是否连贯、恰当;寻求称代词与称代内容的联系,将称代的内容代入原文理解,联系全文的倾向性,检查该解释是否与全文保持一致。A项,“一个民族中个体的性格越是丰富多样,其语言的民族特性也就越具有丰富的特点和多样的风格”错误,文中说“不论人们怎样关注语言中的个

9、性表现,语言始终是富有民族共性的精神表现”,这就说明个体的语言丰富,但民族语言始终具有民族精神的共性。.(二)文学类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真实感吴念真阿婆一辈子住在渔村,三十五岁那年先生就翻船死了,七个小孩最大的才十七岁,她说她是以“我负责养小的,大的孩子自己养自己”的方式把所有小孩拉拔大。四男三女七个小孩后来都很成材,也许从小习惯彼此相互扶持,所以兄弟姊妹之间的情感始终浓郁。他们唯一遗憾的是,阿婆一直坚持住在渔村的老房子里,怎么说都不愿意搬到城市和孩子们一起住。她的说法是:“一年十二个月,七个小孩不好分,哪里多住哪里少住,他们都会说我大小心而且一个人住,我自由,他们也自由。”

10、她说得固然有道理,但孩子们毕竟放不下心,所以在她七十岁那年帮她找了一个外籍看护,并且把老房子翻修了一下,甚至还设计了无障碍空间,为她往后万一行动不方便的时候预作准备。七十大寿那天,阿婆甚至还拿到一个这辈子从没拿过的大红包,三百五十万元的支票一张七个孩子各出五十万元。阿婆当然拒绝,不过,老大代表所有兄弟姊妹发言,说这笔钱是要给她当“奖学金”用的,说内孙外孙都在念书,要阿婆每年分两次依照他们的成绩单给奖金,这样孙子们就会更努力读书;如果有人要出国留学的话,阿婆也可以拿这笔钱出来“帮他们买飞机票”。这理由阿婆觉得可以接受,所以就收了。第二天老大特地带阿婆去银行开户,听说她还跟银行经理说:“这是我孙子

11、们读书要用的,你要替我照顾好。”三个月后的某一天,阿婆没让看护跟,自己一个人进了银行,说要把钱全部领出来。银行员的第一个反应是:诈骗集团找到阿婆了!所以很迂回地问阿婆要领钱的理由,问了老半天,最后连经理都出面了,阿婆还是什么都不说,一直强调是她自己要领的,没有人指使她,最后还有点生气地说诈骗集团的事情她知道,电视天天播。“你们不要以为全台湾的老人家都那么好骗!”经理没办法,只好打电话给老大,要他问阿婆提款的理由。刚开始阿婆还是不愿意说,甚至还赌气地戗老大:“你们不是说这些钱是给我的?我自己的钱要怎么处理难道还要经过你们同意哦?”纠缠将近半小时之后,阿婆终于恼羞成怒似的跟电话那头的儿子说:“我这

12、辈子从没看过三百五十万到底生做什么样,我只是想领出来看一看,不行哦?”阿婆这一说所有人都愣在那儿,不过刹那间仿佛也全都懂了!经理当下就跟阿婆说:“阿婆,你要看你的钱交代一声就好了,何必让大家这样讲到有嘴没涎!”没想到阿婆却忽然像小女孩一样,低着头、捏着手里的小手帕,害羞地说:“没啦,我是怕你们以为我对你们不信任。”经理说:“哪会啊?钱是你寄放在我们这里的,看看在不在是你的权利啊!”于是经理叫人把三百五十万元现钞拿进小办公室让阿婆看,根据经理之后打电话跟老大的描述是:阿婆摸了又摸,还问他们说:“这确定是我的哦?啊!你们怎么认得?”经理说他还骗她说:“我们把它放在有你名字的柜子里啊!”他说阿婆还自

13、言自语地说:“以前要是有这些钱的话,日子也不用过得那么艰苦现在日子已经好过了,这些钱反而没用路!”话虽这么说,之后每隔一段时间,阿婆还是会独自走进银行,找个行员小声地说:“歹势,我来那个那个”其实,阿婆不用说,所有人也都知道她来做什么。4. 下列对小说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A. 本文讲述了阿婆到银行提取三百五十万现金的平凡故事,文章文字质朴、情感真挚,虽情节简单,却意味隽永。B. 故事将语言、动作、神态等描写融合得恰到好处,把阿婆这一可爱而又让人心疼的形象刻画得真实自然,读着叫人感慨万分。C. 文章虽将笔墨集中于阿婆身上,但对其他人物的刻画也颇具神韵,银行经理出于对阿婆儿子地

14、位的尊重,表现出了一种微妙的负责与友好。D. 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的结局让人五味杂陈,阿婆少女般的羞涩、抚摸现金时的喃喃自语以及众人对她的态度,亦酸亦甜,催人泪下。5. 阿婆是怎样的一个人?请简要分析。6. 小说以“真实感”为标题,有什么寓意?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答案】4. C 5. 运命坎坷,勤劳能干,苦尽甘来:文夫去世早,独自抚养七个孩子长大,一辈子见过很多的钱,晚年孩子们零顺;明事达理、讲原则:从之前她抚养孩子的方式,到她不愿意和任何一个孩子共同居住的理由可以看出;为人友善,处事谨慎:担心银行的人以为她对他们不信任,担心自己的钱不能识别。 6. 真实感本是指阿婆把存放在银行的钱取出来感受

15、巨款真正存在的感觉;阿婆寻求的这种真实感,来现出一种钱存银行的不安感,折射出阿婆过去贫穷生活的艰难与辛酸;阿婆每过一段时间就要去银行体验钱的真实感,也包含着对现世幸福安康生活的甜蜜体验以及珍管。【解析】4. 试题分析:前一句是刚存进银行时说的,有不放心的意思,后一句是因为她对银行储蓄业务的不了解,没有不放心的意思。5. 试题分析:这是一道人物性格分析的题目,人物性格分析注意从小说的情节入手,通过对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等描写或其它的侧面描写进行分析总结。如此题从“独自拉拔大七个儿女,艰辛一生。朴实。多次到银行看钱;只接受当奖学金的钱”等情节中概括出其“坚强”的性格特征。点睛:人物性格分析的题目应该首先从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肖像和其它侧面的描写中指出人物的性格,然后结合文章的内容进行分析,即列举文中反应该性格特征的事例。注意主要性格和次要性格的区分,要概括和文章的主要情节相关、和文章的主旨相关的人物的主要性格特征,注意各点之间不要不要相互包含,答题不要只简单的回答性格特征。此题从“坚强”“朴实”“自尊”的角度概括性格特征,然后列举具体的事例进行分析。(三)实用类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中国网:2017年1月13日到3月31日,“卢浮宫的创想-卢浮宫与馆藏珍品见证法国历史八百年”展览在国家博物馆展出。这次展览由中国国家博物馆和法国卢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