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春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练习:单元质量检测三 Word版含解析

上传人:清爽 文档编号:119365770 上传时间:2020-01-13 格式:DOC 页数:27 大小:28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春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练习:单元质量检测三 Word版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2020春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练习:单元质量检测三 Word版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2020春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练习:单元质量检测三 Word版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2020春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练习:单元质量检测三 Word版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2020春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练习:单元质量检测三 Word版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0春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练习:单元质量检测三 Word版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春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练习:单元质量检测三 Word版含解析(2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单元质量检测三(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在心理学家测度逆反心理的题目中,有很多反映负面情绪的词汇:反感、沮丧、厌烦、恼怒。这正是人在个人意志被剥夺和限制状况下的感受,同时也是逆反心理产生的重要原因。有人观察到,现在“老百姓”都变成了“老不信”,很多人自嘲为“屌丝”,对政府政策、对官员习惯性质疑,嘲弄“专家”为“砖家”。原本仅仅出现在幼儿和青少年期的逆反心理似乎渐渐进入了一种弥散期,成为社会心态的一种表征。为什么会出现“逆”和“反”的情绪及行为呢?换言之,为什么我们现在的社会上逆反心态会变得常见呢?逆反心理在

2、学术研究中又称为“心理逆反”,被定义为“因妨碍具体行为自由的规章制度或要求而产生厌恶情绪反应”。当命令式的、绝对性的要求出现,并且限制了人们的选择时,就有可能出现逆反。网络上流行的“被”句式,例如“被开会”“被幸福”“被同意”“被选举”“被参与”“被平均”等,就是表明了个体感觉自己的自由受到了某种威胁。此时,个体就很有可能做出违反规则的对抗行为和被禁止的行为。逆反一般是在一种上下、主从、尊卑、强弱关系中发生的,如老师与学生、家长与子女、领导与员工等。意识到这类关系的对立,并且从情绪上表达这种对立,就可能形成逆反心理。这里就表现出逆反心理的另一个成分:不服从。在现实生活中,社会需要传递社会规范,

3、要求社会成员学习、遵守这些规范时,由家长对子女、教师对学生、长辈对晚辈、领导对员工、媒体对大众提出要求和训导。尽管这并不成为逆反心理的必然来源,但问题可能出在这种关系的固化和要求的不合理中。当社会结构固化、阶层之间无法流动时,在上层中就会形成一部分人永远处在优势、主动和控制地位的感觉,下层成员自身无力反抗,只能在某些事情上通过不理睬、不接受、不信任等不合作态度,来表达自己的不满。怎样消解逆反心理的形成机制呢?对于成人社会中出现的逆反心态,可以先从建立平等的人际关系和群际关系做起。官与民、富与贫、上与下、老与幼等,都可以从尊重对方开始,调整已经出现的或潜在的对立关系。其次是在平等的基础上学习沟通

4、和协商。沟通不仅包括表达,也包括倾听。在这里,表达是立足于协商的表达,而不是下命令和训斥;倾听是立足于协商的倾听,不给对方“戴帽子”“打棍子”和“穿小鞋”。与此同时,社会结构的扁平化,减少上下位置感,也是消解逆反心理的途径之一。中国文化注重上下结构,在上位的人对在下位的人拥有指挥、控制、要求的权力,而在下位的人只能无条件服从。当人们长期和全方位地处在被他人和权威掌控的生活中,可能形成逆来顺受的奴隶心态或者渴望赏赐的奴才心态。当人们产生被尊重的渴望和平等协商要求,但又得不到满足时,逆反心理的表达就会成为一种无意识的反抗。从这一点来看,建设一个“好的社会”是减少逆反心态的制度条件,一旦我们的社会成

5、长为一个健康的和谐的社会,逆反心态自然就会消解。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A逆反心理在学术研究中的定义批评了“规章制度或要求”的不合理性。B网络上流行的“被”句式,其实是逆反心理必然导致对抗行为的现实证据。C当我们反感、沮丧、厌烦、恼怒时,说明我们可能已经产生了逆反心理。D逆反心理可能形成逆来顺受的奴隶心态或者渴望赏赐的奴才心态。解析: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归纳内容要点的能力。解答时要整体阅读,总体把握,再用排除法。A项,无中生有,原文是“被定义为因妨碍具体行为自由的规章制度或要求而产生厌恶情绪反应”。B项,“被”句式是逆反心理的一种体现,还不是“对抗行为

6、”。D项,说法错误,原文是“当人们长期和全方位地处在被他人和权威掌控的生活中,可能形成逆来顺受的奴隶心态或者渴望赏赐的奴才心态”。答案:C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文章结合社会现实,提出逆反心理何以成为常见社会心态的问题,引人思考。B作者运用了比喻论证的方法,用“戴帽子”“打棍子”和“穿小鞋”的说法,从反面形象地说明表达的前提在于协商。C文章按“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来组织文章,结构清晰。D末段从“形成机制”这一角度切入,梳理出消解逆反心理的对策,论述逐步深入。解析:本题考查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的能力。“从反面形象地说明表达的前提在于协商”错。原文

7、是“倾听是立足于协商的倾听,不给对方戴帽子打棍子和穿小鞋”。答案:B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原本只在特定时期出现的逆反心理似乎已经扩散到各个年龄层,说明逆反心理可能已经成为社会心态的一种表征。B当社会结构固化、阶层之间无法流动时,下层成员自身无力反抗,就会通过不服从来表达自己的不满。C在师生关系中,只有老师对学生不下命令、不训斥,才能避免学生产生逆反心理。D从某个角度看,只要我们的社会成为一个健康的和谐的社会,属于社会心态的逆反心理自然就会消解。解析:本题考查归纳内容要点、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条件关系不成立。原文是“尽管这并不成为逆反心理的必然来源,

8、但问题可能出在这种关系的固化和要求的不合理中”。答案:C(二)实用类文本阅读(12分)(2018全国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材料一2015年是“十二五”规划的收官之年,也是调研、制定“十三五”规划的关键一年。2015年,图书出版业取得了诸多重要突破,政府部门出台的多项政策、举措更加有力;图书出版产业规模持续扩大,发展潜力持续显现。曾一度遭到电子商务冲击的实体书店,近一年来,伴随全民阅读的推广开始逆袭。全国各地新建或改造了一批大型书城,这些大型书城注重“体验”和“服务”,引入亲子阅读、创意生活、数字体验、咖啡餐饮等多元业态,逐步向文化购物中心转型,赋予了实体书店新的生命力。2015年,“

9、互联网”成为产业发展的新趋势,传统出版业转型升级及其与新兴媒体的融合是新时代下出版业发展的必由之路。在2014年出台的关于推动新闻出版业数字化转型升级的指导意见的基础上,出版社积极打造自身的数字出版平台,纷纷成立数字出版部门,专门负责数字出版相关工作。诸多新改变和新方法让出版与市场的距离更近,如众筹出版、微店卖书及微博、微信营销,改变后的赢利模式也让出版的效率变得更高。(摘编自陈敏利图书出版业品牌报告(2016)材料二(摘自杨伟2015年中国图书零售市场发展)材料三由于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原有的图书出版业发生了很大的改变。借助互联网的优势,图书出版可以实现内容的快速传播,并且不会受时间和空间的限

10、制。比如电子图书的开发,网上书店的建立,这些新的形式扩大了图书出版的影响范围。图书出版业的信息获取方式也会发生改变,面对互联网上的海量信息,对信息的筛选、分类和加工处理会成为图书出版业新的功能。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图书出版的目的是要获得利润。但是在互联网条件下,许多图书资源可以免费获得,因为互联网改变了传统出版业的营销模式,图书出版业需要从其他方面获得利润的增长。图书具有的版权是图书出版业实现利润的基础,在图书版权原有的营销模式中,版权价值仅局限于版权的转让。而在互联网条件下,版权的范围不再局限于文字,版权可以扩大到视频、游戏等多个不同的领域,可以间接产生更多的利润。互联网还能够成为图书传播的平

11、台,让图书在传播过程中实现增值,比如在互联网传播中可以加载商业广告,产生巨大的效益。(摘编自顾丽萍试析“互联网”时代的图书出版)4下列对材料二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2015年,中国图书零售市场主要有实体书店和网店两大渠道,其中实体书店渠道市场码洋规模达到344亿元,网店渠道达到280亿元。B实体书店渠道市场码洋规模2014年实现了3.94%的年度增长率,2015年市场码洋规模继续保持增长,年度增长率达到0.29%。C20102015年,网店渠道市场码洋规模保持高速增长,可见,目前国内图书零售市场当中,网络销售是图书出版业赢利的重要方式。D实体书店在经历了201020

12、15年“增速下降负增长销售回暖”的过程之后,其市场码洋规模与年度增长率也将趋于平稳。解析:本题考查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从图1看,2010到2011年增长率并没下降,2010年为1.38%,2011年为5.96%;另外市场码洋规模趋于平稳,但“年度增长率也将趋于平稳”于文无据。答案:D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A图书出版产业的发展与繁荣离不开政策支持,“十二五”期间诸多法律法规与政策的及时出台,为实体书店和网店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环境。B全国各地新建或改造的大型书城正逐步向文化购物中心转型,这表明实体书店向多元化的经营方式转变,其业态已经成为一种主流。C各类出版社为

13、加快产业升级,纷纷借助已有的数字出版部门,实现网络技术和图书出版的融合发展,这拉近了出版业与市场的距离。D由于互联网的快速发展,电子图书的销售、图书版权产生的间接利润、图书作为传播平台产生的广告效益等都会给图书出版业带来新的增值。解析:本题考查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B项,“其业态已经成为一种主流”判断过于武断,缺乏依据。材料一第一自然段只是说“全国各地新建或改造了逐步向文化购物中心转型”,并无“成为一种主流”的表述。C项,“纷纷借助已有的数字出版部门”错。材料一第二自然段中有“出版社积极打造自身的数字出版平台,纷纷成立数字出版部门”之句,可知在传统出版业转型升级时,数字出版部门并不是已有的,而是

14、新打造的。D项,根据材料三中的“互联网还能够成为图书传播的平台,让图书在传播过程中实现增值,比如在互联网传播中可以加载商业广告,产生巨大的效益”,可以知道“图书作为传播平台产生的广告效益等”错。答案:A6在“互联网”的影响下,图书出版业发生了哪些转变?请简要概括说明。(6分)答:_解析: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解答此题,方法是浏览全文,筛选与“图书出版业的转变”有关的信息,概括出来并分点作答。材料一的第一自然段涉及的变化是实体书店有了新的形式;材料一的第二自然段涉及的变化是出版开始数字化,开始与新兴媒体整合;材料三则介绍了图书传播方式的变化、赢利方式的变化。由此可概括出答案。答案:开

15、始数字化转型,并与新兴媒体融合;营销模式多元化,赢利模式多样化;图书的传播速度加快,信息获取方式也发生转变。(三)文学类文本阅读(1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到梨花屯去何士光这故事开场时是颇为平淡的,只是后来,马车快要进梨花屯,而两个乘客也沉默时,回过头来看一看,兴许才有一点故事的意味一辆马车从白杨坝出来,车夫是个老人家。在一座古桥旁,他把一个中年人让到车上来。看得出,这是位下乡干部。天色好晴朗。水田还没有栽上秧子,但包谷已长得十分青葱,初夏的山野,透露着旺盛的生命力,叫人沉醉不已。碎古的马路拐弯了,爬坡了,又拐弯了,又爬坡了。不时有布谷在啼叫,车上的人似乎打起盹来了。不知过了多久,马车停住。打盹的干部猛地抬头,看见有人正上到车上来。“啊,谢主任?”来人犹豫地打招呼,似乎有些意外。“是老赵同志?”谢主任嗫嚅了一下,也有些突然。车抖了一下,从横过路面的小小水沟上驶过。谢主任把香烟掏出来,递一支给老赵:“去梨花屯?”语气中有和解的意味。老赵谨慎地回答:“是。”“去包队吗?”“是。胜利大队。”“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