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2018-2019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上传人:lb2****090 文档编号:119365009 上传时间:2020-01-13 格式:DOC 页数:20 大小:19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福建省2018-2019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福建省2018-2019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福建省2018-2019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福建省2018-2019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福建省2018-2019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福建省2018-2019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福建省2018-2019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2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学期期末测试高一语文 试题卷 一、选择题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 眷属(jun) 寂寥(lio) 凌霄花(lng) 锲而不舍(qi)B. 奇诡(gu) 蜉蝣(yu) 一撮盐(cu) 惊骇万状(hi)C. 曝背(bo) 胡诌(zhu) 城隍庙(hung) 命途多舛(chun)D. 缱绻(qin) 嗜好(sh) 黑魆魆(x) 不屈不挠(ro)【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和字形的能力。选项中,A项,寂寥(lio);C项,曝背(p);D项,不屈不挠(no)。点睛:字音题考核的内容有多音字、形似字、音近字、形声字、统读字、生僻字、方

2、言误读七类,命题形式主要有,找出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找出读音全部相同(或不同)的一项,找出读音全部相同(或不同)的一组三类。复习时分类整理记忆,以记忆为主,训练、记忆相结合。2. 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 围棋赛场上既有白发苍苍的老者,成熟稳重的中年,意气风发的青年,也有父母陪同下的初生牛犊,甚至还有远道而来的少林寺僧人,真可谓全民同弈,全民同乐。B. 网售奶茶店自称的“贴牌”代加工,虽然模式上无可厚非,但食品安全却存在较多隐患,原料产地不明晰给消费者带来了追朔难度,消费者在购买时应加强鉴别。C. 极限挑战中,男人帮为获得投资人亲睐,在奇葩产品推荐会中使出了十八般武艺,黄渤脚套“

3、走路洗衣机”一登场,就成功吸引视线,天然环保令人拍案叫绝。D. “双一流”建设高校作为我国科技和优质人力资源的第一提供者,责无旁代地要成为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培养造就一大批投身国家经济建设栋梁之材的榜样。【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现代汉语的字形。题中,A项没有错别字,其他选项修改为:B项,追朔追溯; C项,亲睐青睐; D项,责无旁代责无旁贷。3. 下列横线处依次填入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我一醒来,看到他睡在我的胳肢窝下,好像一只麻雀栖在屋檐下,我的心里快乐极了, 无法用言语来形容!从此要有许多年不可能在林间的甬道上 了,不可能在这样的森林中遇见湖水了。一曲动听的歌谣,一句熟悉

4、的方言,一道可口的菜肴,仿佛有一股神奇的魔力,总能将 他乡游子的神思带到千里之外的故乡。A. 简直 徘徊 做客 B. 简直 徜徉 作客C. 几乎 徜徉 做客 D. 几乎 徘徊 作客【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能力。题中,几乎:主要是说明量的非常接近。简直:主要是说明相似的程度。依据语境“快乐极了”,应该选择“简直”;“徘徊 ”多用于心里难以下决定,或者焦急。“徜徉”就很愉悦或者说心里很轻松。依据语境“在林间的甬道上”,选择“徜徉”;“作客”寄居在别处。“做客”访问别人,自己当客人。依据语境“他乡游子”,选择“作客”。答案为B项。4.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熟语运用不

5、正确的一项是( )A. 在各单位大力开展安全自查,努力堵住安全漏洞的同时,一些单位却被发现存在走过场、疏于管理、隐瞒谎报等问题。B. 提高班主任工资待遇,要避免“拆东墙补西墙”,不能通过降低其他教师薪酬水平的方式来实现班主任待遇的提髙。C. 舆论认为,国防部长因论文抄袭丑闻而被迫辞职,其实并不可悲,这反而给严谨的德国以警示:让造假者声名狼藉。D. 最近我们再次来到圆明园,顺便去流散文物展看那对威武的石狮子,发现其中一只狮子口中的石球竟然不胫而走了。【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能力。题中,A项,“走过场”是指做这件事马马虎虎、敷衍了事,只求形式不求结果。正确;B

6、项,“拆东墙补西墙”意思是拆倒东边的墙,以修补西边的墙。比喻临时勉强应付。亦比喻临时救急,不是根本办法。正确;C项,“声名狼藉”形容名声败坏到了极点。正确;D项,“不胫而走”没有腿却能跑。比喻事物无需推行,就已迅速地传播开去。用错对象。答案为D项。.5.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 随着中国诗词大会的热播,激发了大家对传统诗词的兴趣,不少观众一边观看比赛,一边通过手机积极参加节目互动。B. 今年的上海市大学生足球联盟联赛对女子甲B组进行了赛制优化,淘汰赛采用交叉淘汰的赛制,增多比赛的客观性和欣赏性。C. 外资的引入促进了国内保险市场的繁荣,完善了市场主体结构,提升了行业竞争力,形成

7、了中资和外资保险公司和谐发展的局面。D. 干部下乡,就是要能“沉得下去”,应本着尽力而为、量力而行为原则,化解各种矛盾,切实为基层群众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辨析病句的能力。A项,缺少主语,删去“随着”; B项,搭配不当,“增多”和“客观性”不搭配,将“增多”改为“提高”;D项,句式杂糅,将“量力而行为原则”改为“量力而行的原则”。点睛:考生在解答此类题过程中可以采用以下几种方法:第一,语感检查法。辨析病句,可以依靠预估,一般说来,按习惯的说法觉得别扭的地方,常常是有语病的地方,病句类型中的搭配不当、语序不当、语义重复、句式杂糅都可用此法。第二,主干枝叶法,按

8、照先找句子主干,再看句子枝叶的步骤来确定病句,搭配不当、成分残缺都可以用此法。第三,类比检查法,就是仿造一个结构类似的句子同原句作比较,如果仿写句子有问题则说明原句不正确。第四逻辑分析法,就是从事理上分析句子,看概念的使用判断、推理是否得当,语句的前后顺序、句间关系是否合适,前后语句是否呼应等。第五,寻找标志法,就是抓住病句中一些明显的语音标志。6. 依次填入下面语段横线处的句子,恰当的一项是听到那位既聋哑而又奇丑的敲钟人在见到那位能歌善舞的吉卜赛女郎时,结结巴巴地使劲连声叫“美!美!美”我不禁联想起“美的定义”。 , , , 。一听到就使我受到极大的震动,悲喜交集,也惊赞雨果毕竟是个名不虚传

9、的伟大作家。他的一生事迹 他连声叫出的“美”确实是出自肺腑的使我深信他是个真正懂得什么是美的人 我想这位敲钟人一定没有研究过“美的定义”A. B. C. D. 【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考生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的能力。题干中答题关键词“恰当的一项”。依据上文中“我不禁联想起“美的定义”,可以推测,第一句应该是;依据下文“一听到”应该是听到“连声叫出的美”,所以最后一句是,依据句子内容,确定正确答案为。7. 下列句子中运用的修辞手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A. 摇曳着曙光那支温暖漂亮的笔杆。(食指相信未来)B. 美国包着纸的橘子遇到北平带霜儿的玉李,还不愧杀!(老舍想北平)C. 晴

10、空的高爽,日光的洋溢,引诱得使你在房间里坐不住。(郁达夫江南的冬景)D. 只有山长久地存在着,从而能够客观地聆听狼的嗥叫。(奥尔多利奥波德像山那样的思考)【答案】A8. 下列对联的内容与括号里内容不对应的一项是( )A. 虚心成大器,劲节见奇才。(竹器店)B. 笑貌长存方寸内,青春永驻霎时间。(照相馆)C. 但愿世间人无恙,宁可架上药生尘。(药品店)D. 虽为毫末技艺,却是顶上功夫。(雕刻店)【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考生对于对联内容的把握。题干中答题关键词“对联的内容与括号里内容不对应的一项”。A项,“虚心”“劲节”和竹子有关;B项,“笑貌长存”“方寸”“青春永驻”“霎时间”都和照

11、相有关;C项,“恙”“架上药”和药品有关;D项,“毫末技艺”“顶上功夫”应该是理发店,对联的内容与括号里内容“雕刻店”不对应。答案为D项。9. 根据语境,下列语言表述不得体的一项是( )你的同桌因为他妈妈的每天叮嘱而心烦,这两天一直向你抱怨。作为他的好友,你这样劝说同桌:A. 她这是唠叨,你全当没听见,走你自己的路!B. 你妈妈是为你好,我们做孩子的就体谅体谅吧!C. 你妈妈可能是太担心了,你主动跟她多交流交流!D. 你有妈妈在身边叮嘱你,多幸福啊!哪像我,妈妈还不在身边呢!【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本题综合考查考生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的能力。答题,要依据题干中所给的语境“同桌因为他妈妈的每

12、天叮嘱而心烦”“作为他的好友,你这样劝说”。 选项A中,“唠叨”是对朋友妈妈的不尊敬,不符合说话者身份,“你全当没听见,走你自己的路”是不正确的意见,只会让朋友的“抱怨”更甚。10. 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意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A. 攀援而登,箕踞而遨 B. 外与天际,四望如一C. 凌万顷之茫然 D. 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文言实词中的古今异义词。答题关键词“加点词语的意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选项中,A项,“攀援”与现代汉语相同;B项“天际”古义是“与天交会”今义是“天边”;C项,“茫然”古义是“白茫茫的水汽”今义是“指无边无际的样子;

13、形容完全不知道的神态”;D项,“用心”古义是“因为用心”今义是“指集中注意力,专心”。11. 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活用现象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A. 上食埃土,下饮黄泉 B. 日与其徒上高山C. 两望夏口,东望武昌 D. 下江陵,顺流而东也【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文言实词中的此类活用。答题关键词“加点词的活用现象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选项中,A项,“上”,向上,名词作状语;B项,“日”,每天,名词作状语;C项,“西”,向西,名词作状语;D项,“东”,名词作动词,向东进军。答案为D项。12. 下列文言句式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例: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A. 不拘于时 B. 輮以为轮C

14、. 而又何羡乎 D.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考生对于文言句式的理解能力。题干中答题关键词“文言句式与例句相同的一项”。例句是判断句,翻译为“这就是岳阳楼的雄伟壮丽的景象啊”;D项也是判断句,翻译为“老师是用来教授道理,传授学习方法和解答你遇到疑惑的人”;A项是判断句,翻译为“不受制于从师的时俗限制”;B项是省略句,应该是“輮以之为轮”;C项宾语前置句,翻译为“那又羡慕什么呢?” 13. 下列各句中翻译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君子学问广博精深并且每天对自己检验反省。B.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蚯蚓没有锋利的爪子和牙齿,没有强健的筋骨。C. 然后知吾向之未始游,游于是乎始。这样以后(才)知道我以前未曾游览过,(真正的)游览从此才开始。D. 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它能)使得深渊中的蚊龙舞动,使得孤舟上的寡妇哭泣。【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文言文翻译。翻译时需要注意计分点。选项中,A项,翻译错误,“博学”应该解释为“广泛的学习”。点睛:本题首先要找出专有名词,即人名、地名、官职等;然后再看有否特殊句式,最后再确定关键字进行翻译,一般为直译。文言文的翻译,最基本的方法就是替换、组词、保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