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2018_2019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

上传人:Changge****183;we... 文档编号:119364947 上传时间:2020-01-13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479.9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云南省2018_2019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云南省2018_2019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云南省2018_2019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云南省2018_2019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云南省2018_2019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云南省2018_2019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云南省2018_2019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玉溪一中20182019学年下学期高一年级期中考历史学科试卷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卷(选择题)和第卷(非选择题题)两部分,共12页。2请把第卷、第卷的答案写在答题卡上。3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第卷(选择题,共60分)选择题(本大题60小题,每小题1分,共6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要求的。)1.战国时期,士人一旦受到国君赏识,便可提拔为国之重臣。魏文侯重用李悝、吴起,魏国首霸中原;燕昭王尊郭隗为师,用乐毅等士,燕国得以振兴。这类做法 ( )A导致士人阶层掌控国政 B冲击了传统的血缘政治C改变了天下分裂的趋势 D反映了百家争鸣的局面2.下表为不同史籍关于阿房

2、宫的历史叙述,据此可知( )A秦二世为先帝营造阿房宫 B文献记载各异不足为信C杜牧曾游览秦朝宫殿遗址 D秦营造阿房宫但未建成3.明史载“(内阁)地居近密,而纶言批答,裁决机宜,悉由票拟,阁权之重,俨然汉唐宰辅,特不居丞相名耳!”;清代军机处“名臣贤相不胜屈指,类皆小心敬慎,奉公守法。其弊不过有庸臣,断不至有权臣”,这说明两者都()协助皇帝处理国政 代行丞相职权,正式统率六部防止大臣专权,强化君主专制 扩大了统治基础A B C D4.国语齐语载,管仲认为:“四民者,勿使杂处,杂处则其言咙(杂乱),其事易(变)。”“昔圣王之处士也,使就闲燕;处工就官府,处商就市井,处农就田野。”管仲的四民分业分居

3、论 ( )A. 顺应了时代发展潮流,有利于维护统治 B. 开始将国民划分为士、农、工、商等级C. 有助于提高劳动生产率,促进商品流通D. 反映了战国礼崩乐坏、动荡的社会现实5.周礼记载:西周时期,市场设专职官吏“司市”来进行管理,下面设辨别货物真假的“胥师”,掌管物价的“贾师”,管理度量衡的“质人”。这反映出西周时期 ( )A. 推行“重农抑商”政策 B. 强化政治等级制度C. 官府直接管理市场交易 D. 商品经济高度发达6.某班开展研究性学习活动,搜集到以下图片资料,它们共同反映的主题是() A铁制农具的发展演变 B小农经济的重要因素C江南经济的迅猛发展 D精耕细作的不断扩展7.汉武帝规定,

4、“敢私铸铁器、煮盐者,钛左趾,没入其器物”。后世的历朝历代,也大都心照不宣地沿用了这一做法。这主要体现了 ( )A历代将汉武帝作为治国榜样 B汉代经济制度为后代所推崇C富商大贾与小农之间的矛盾 D政府对国计民生行业的控制8.北宋发行纸币,每次的发行总量限定在1256340贯,其面额通常为一贯、五贯、十贯等,每印发一次交子,必须备有一定的准备金,以保证纸币能得到自由兑换,其直接目的是 ( )A. 促进商品经济发展 B. 保证货币信用稳定C. 增加政府财政收入 D. 保障商人基本利益9.梁启超在祖国大航海家郑和中说:何以哥氏(指哥伦布)、维氏(指达伽马)之绩,能使全世界划然开一新纪元,而郑君(指郑

5、和)之烈,随郑君之没以倶逝?”下列哪一句话最能从根本上解决梁启超的困惑 ( )A. 人缺乏持久探险、创新的精神B. 支撑东西方航海活动的经济形态存在着巨大差异C. 郑和船队缺乏强有力的、持久的政府支持D. 西方拥有更加先进的科学技术和更加强大的武装力量10.“家国同构”是古代封建社会的重要特征,下图是某学者绘制的古代社会结构图,同构效应正好刻画了宗法家族是国家政府功能的延伸。就此推断画横线处在内容是()A科举制度地主经济B专制皇权商品经济C官僚政治地主经济D封建割据商品经济11.论语中,孔子门徒在社会问题和哲学问题上多有分歧;孔子死后,“儒分为八”。这反映出当时儒学的特征是()A思想内涵的丰富

6、性B核心理念的多样性C治国措施的深刻性D传播阶层的广泛性12.“灾异示警”是古代神学政治理论的核心主张,更是古代言谏文化与制度的精神支柱,由于其与“君权神授”同为古代天命哲学的构成基础而广为统治阶级所接受,代代相传而深入人心。这表明()A君主专制催生了“君权神授”思想B“灾异示警”有效制约了君主集权C言谏制度源于原始宗教迷信思想D统治者借宗教思想稳定政治秩序13.下表是某学者对汉武帝“独尊儒术”原因的分析。由此可见,“独尊儒术”()序号原因分析一原来的宗法社会并没有被完全破坏,汉初的平民乐于使用昔日贵族的礼教制度。二汉完成统一之后,制定各种新制度,离不开儒家学者的帮助,在这方面,其他学派远不能

7、与儒家相比。三儒家六艺兼容并包,儒家独尊后,其他学说仍可在六艺的大帽子下,改头换面,保持存在。A促进了社会稳定和文化繁荣 B适应了贵族政治需要C使诸子百家实现了充分融合 D具有深厚的社会土壤14.唐末五代时期,军阀争相“收养”部将为义儿。终五代之世,不仅有百余平民子弟以军阀义子的身份留名史册,更有四位义子承继大统登上皇位。对军阀养子之风的解读合理的是A彻底抑制和改善了骄兵悍将难以节制的局面B军阀养子之风是政权割据和更替频繁的根源C假借宗法伦理笼络将才以强化对军队的控制D五代皇位继承已经摆脱血缘宗法伦理的束缚15. 明代学者陈白沙明确提出了“六经糟粕”论,并对此进行了系统的阐说。其有关“六经糟粕

8、”的论述,主要包括“文辞滋糠”、“左右六经”、“六经在心中”、“六经虚无”、“六经糟粕”、“章句糟粕”等内容。这表明陈白沙 ( )A否定了儒学的正统地位 B尊重个体价值和作用C主张人的自由与平等 D动摇了理学的官方哲学地位16.黄宗羲在明夷待访录中说:“使朝廷之上,闾阎之细(民间百姓),渐摩濡染,莫不有诗书宽大之气,天子之所是未必是,天子之所非未必非,天子亦遂不敢自为非是,而公其非是于学校。”与这一论述的精神实质最为接近的是()A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B民为邦本C天下为公 D民贵君轻17. 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咸丰皇帝对于被迫签订的条约,表示不必严格守约。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恭亲王奕对于办理中外交涉

9、提出,要“以守约为主,以践言为先”。这种变化客观上说明清政府 ( )A.外交政策由灵活转向僵化 B.由捍卫主权转向卖国立场C.外交政策正逐步与国际接轨 D.始终利用国际规则维护主权18.电影无向西东主人公之一沈光耀的原型沈柴诲在“淞沪会战”中壮烈牺牲。在这场会战中,国民党中央军主力悉数投入,湘军、桂军、粤军、东北军,西北军等纷纷奔赶前线,包括海外侨胞在内的人民踊跃支援。这表明淞护会战 ( )A. 消弭了国民党军阀之间的嫌隙 B. 粉碎了日本三个月的计划C. 使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得到提高 D. 标志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19.1929年末,英国历史学家汤因比来华访问时指出:“在相互对立的政府、

10、党派、军阀的争夺中,最终获胜的那一方并非因为用武力取得了统一,而是因为赋予了人民其内心深处最想要得到的那些东西。”下列史实能印证这一观点的是 ( )A.国民革命军收回汉口、九江英租界 B.共产党在革命根据地进行土地革命C.抗日军民多次粉碎日军的“扫荡” D.人民解放军横渡长江解放南京20.在中共二大上,毛泽东说:“我们无产阶级有自己的阶级利益,民主主义革命成功了,无产阶级只不过得到了一些自由和权利,还是不能完全解放。而且民主主义成功,幼稚的资产阶级便会迅速发展,与无产阶级处于对抗地位。因此无产阶级便必须对付资产阶级,实行与贫苦农民联合的无产阶级专政的第二步奋斗。如果无产阶级的组织能力和战斗力强

11、固,这第二步奋斗是能跟着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后即刻成功的”。对这段话理解正确的是()A毛泽东对新三民主义持赞成态度B提出无产阶级应掌握民主革命领导权C民主主义革命后应开展社会主义革命D呼吁加快与国民党合作开展民主革命21.有学者指出,五四运动是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的历史起点,该观点的主要依据是()A五四运动是一次彻底的反帝反封建斗争B中共的成立开辟历史发展的新阶段C五四运动继承了新文化运动的思想启蒙D革命指导思想和领导力量发生重大变化22.著名史学家陈旭麓在近代社会的新陈代谢中提出“洋务运动,就其主观动机而言,他们未必有真心打破旧轨,但他们的主张却历史的包含着逸出旧轨的趋向。”这里“包含着逸出旧轨

12、的趋向”的本质含义是 ( )A.有利于西学在的传播B.在一定程度上抵制了西方资本主义的经济侵略C.引进了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D.瓦解自然经济,刺激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23.近代湖州南浔的缉里丝由于质量上乘,享有很高声誉,成为出口大宗。在具体交易时,洋行根据伦敦行情在上海“开盘”定价,收购价格和南浔蚕农的成本是没有联系的。这实质上反映了 ( )A近代农产品的商品化程度不断提高 B近代农产品的定价权掌握在外商手上C农产品受到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影响 D的农业受到外国资本主义的沉重打击24.下图是青岛瑞蚨祥绸缎店利润额折线图。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甲段上升是因为受到洋务企业刺激 B乙段上升是因为列强停止对

13、华商品输出C丙段下降是由于政府限制民间设厂 D丁段下降是由于受到内外势力双重打压25.抗战时期,知名学者马寅初抨击说:“有几位大官乘国家之危急,挟政治之势力,勾结一家或几家大银行,大做其生意,或大买其外汇。其做生意之时,以统制贸易为名,以大发其财为实,故所谓统制者是一种公私不分之统制。”马寅初抨击的是 ( )A日本实施的统制经济 B政府繁重的苛捐杂税C美国对资本输出 D急剧膨胀的官僚资本26.1840年鸦片战争后,北京的六国饭店是较高档的西餐饮食店,是达官贵人摆阔气的地方,所谓“海外珍奇费客猜,两洋风味一家开。外朋座上无多少,红顶花翎日日来”。晚清宫廷、王府和民国时期政府要员的官邸,或设有“番菜房”,或聘有番菜烹调师,有的甚至发展为“器必洋式,食必西餐”了。对上述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 ) 都市西餐业的兴旺,极大地刺激了社会各阶层对这一文化模式的体验 国人崇洋心理越来越浓 丰富了饮食文化,也引起了近现代饮食生活的较大变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