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普洱市景东2019届高三历史下学期2月月考试题(含解析)

上传人:Changge****183;we... 文档编号:119364743 上传时间:2020-01-13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12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云南省普洱市景东2019届高三历史下学期2月月考试题(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云南省普洱市景东2019届高三历史下学期2月月考试题(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云南省普洱市景东2019届高三历史下学期2月月考试题(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云南省普洱市景东2019届高三历史下学期2月月考试题(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云南省普洱市景东2019届高三历史下学期2月月考试题(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云南省普洱市景东2019届高三历史下学期2月月考试题(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云南省普洱市景东2019届高三历史下学期2月月考试题(含解析)(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云南省普洱市景东彝族自治县第一中学2019届高三历史下学期2月月考试题(含解析)一、选择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下图漫画小距离选自1945年8月自由画报。它反映出A. 双方皆缺乏和谈诚意B. 共产党做好应对策略C. 国共由合作走向对抗D. 谈判没取得实质进展【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对漫画的准确解读是解答本题的关键。依据“1945年8月”信息可判断应该是重庆谈判,当时共产党是诚意谈判,故A项排除;画面上,面露奸笑的蒋介石伸出貌似要与毛泽东言和的手,桌下却放出恶狗直扑毛泽东。毛泽东不得不以两手对付两手,一手言和,一手持杖防卫。因此双方伸出的手握不到一起。失挂在墙上的“和平民主

2、团结统一”的口号成为一纸空文,据此分析可知漫画揭露了蒋介石假和谈真备战的罪恶阴谋,也说明了共产党做好了应对策略,故B项正确;重庆谈判时期,国共还没有走向对抗,故C项排除;谈判的进展在漫画中无体现,故D项排除。【名师点晴】重庆谈判:(1)蒋介石连续三次电邀毛泽东去重庆“共同商讨”国内和平问题的原因与意图迫于国内外要求和平、反对内战的舆论压力。特别是由于内战的准备工作尚未完成。如果毛泽东不去,就借此宣传共产党没有和平诚意,他可以趁机制造舆论,把发动内战的责任推到共产党的身上;如果毛泽东去了,就可以利用谈判的机会,一则争取运兵备战的时间,再则诱使共产党交出人民军队和解放区政权。(2)中国共产党参加重

3、庆谈判的原因捍卫人民的利益,尽一切可能制止内战,实现和平、民主、团结。揭露美蒋反动派假和平的阴谋,以利于教育和团结广大人民群众,争取对蒋介石抱有幻想的中间势力。如果不去,蒋介石可以趁机制造舆论,进而把发动内战的责任推到共产党的身上,中共必须以谈判争取在政治上的主动。(3)重庆谈判的结果与意义结果:国共双方签订了双十协定,国民党始终不肯承认解放区政权和人民军队的合法地位,在这两个问题上终未能达成协议。意义:主要成果是迫使国民政府承认了和平建国的基本方针,从而有利于人民。揭穿了“共产党不要和平”的谣言,使其政治影响得到扩大,取得了政治上的主动。采取平等协商的方式解决国内政治问题,具有深远历史意义。

4、考点: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 解放战争重庆谈判2. 18世纪中叶,一位英国内阁成员在议会发言中说:“诸位都知道,媾和与开战的权力是由国王掌握的我们的宪法始终表明,国王在决定和平与战争时有权利让议会参与,也有权利不让议会参与。没有哪位明智的国王真的会冒险不让议会参与。”这表明在当时的英国( )A. 光荣革命成果受到侵蚀 B. 立宪政体未能阻止国王专权C. 内阁依旧为国王所控制 D. 国王仍旧保留某些名义权力【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英国的君主立宪制。材料信息体现的是18世纪中叶时英国国王还掌握媾合与开战的权力,但是“没有哪位明智的国王真的会冒险不让议会参与”,也就是说国王必须要让

5、议会参加才能行使媾合与开战的权力。本题表明的现象是当时英国国王仍旧保留某些权力,但是必须让议会参见才能行使。实质上说明了在君主立宪制下,国王成为“统而不治”的“虚君”。所以本题正确答案为D项。由材料信息可知,关荣革命的成果并没有受到侵蚀,故A项错误;材料信息没有体现出国王专权,故B项错误;此时责任内阁制已经形成,国王不能控制内阁,故C项不符合史实。【考点定位】欧美代议制的确立和发展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君主立宪制下国王权力3.汉代中央机构中的九卿更多是办理皇室内廷事务的家务官,到了唐代,六部尚书明显成为管理国家政务的机构。这种变化反映了A. 皇权的显著削弱B. 中央集权的强化C. 政治制度的成熟

6、D. 选官制度的成熟【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尊重材料是做对历史题目的唯一秘籍。而通过仔细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本题主要考察学生对材料的理解能力。中央机构由服务皇室到服务国家,直接反映了服务对象的变化,实质反映了中央机构功能和职责的转变,即中央政治制度的趋于成熟和完善。A皇权是逐渐加强的,不是削弱;B是专制主义的强化,不是中央集权强化;D选官制度材料未体现。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汉代的中央机构4.下面是美国、欧盟、日本部分经济数据(1999年)比较表,对该表理解正确的是A. 国际经济旧秩序仍无较大改变B. 经济实力的变更使国际经济组织性质变化C. 欧盟经济实力

7、全面超越美国D. 经济全球化快速发展【答案】A【解析】【详解】分析表格数据,美、欧、日三大经济体占据世界20强公司的全部,进出口贸易占世界的份额超过60%,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成员国外汇储备中拥有的货币量超过80。这说明发达国家和经济体依然主导世界经济,国际经济旧秩序仍无较大改变,故A项符合题意;当今国际经济组织的性质并没有变化,故B项错误;欧盟经济实力没有全面超过美国,故C项说法错误;材料没有涉及到经济全球化,故D项排除。5.罗马法规定:“法律承认个人有独立的人格,承认个人生活中有一部分是不可干预的,在未经个人许可时,即使国家也不得干预个人生活的这一部分。”该规定A. 强调保护私权,限制公权滥

8、用B. 强调人人平等,打破贵族垄断C. 强调法律至上,维护法律权威D. 强调社会和谐,协调人际关系【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罗马法的特点。根据材料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是在强调个人生活是人的“私权”,国家是不能侵犯个人的“私权”的,选A是符合题意的,正确;材料的主旨是强调保护私权而不是强调人人平等,选项B不符合题意,排除;材料的主旨是强调保护私权而不是强调法律至上,选项C不符合题意,排除;材料的主旨是强调保护私权而不是强调社会和谐,选项D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A。考点: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罗马法罗马法的特点6.有人说,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不是制宪会议或者国民议会

9、的成果,而是一系列战争胜利的产物它的内容集中体现了俾斯麦的意志”。由此可见,1871年宪法A. 具有强烈的专制主义色彩B. 具有鲜明的民主政治色彩C. 确立了“人民主权”原则D. 使议会真正掌握了立法权【答案】A【解析】【详解】德国统一之前是四分五裂,德意志在俾斯麦领导下通过三次王朝战争实现了统一,统一后颁布的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具有明显专制主义特点,材料“内容集中体现了俾斯麦的意志”正说明这一点,故A项正确。材料说德意志宪法具有专制主义色彩,不是民主色彩,故B项错误。“人民主权”不符合德意志宪法专制色彩特点,故C项错误。德意志皇帝权力至高无上,控制立法权,故D项错误。【点睛】德意志帝国君

10、主立宪制的三个特点:主导权掌握在容克地主阶级手中;不彻底、不完善,保留大量封建残余;专制主义和军国主义色彩浓厚。7.公元前5世纪末,雅典政治领袖的特点从原来依靠朋友和亲属,转向主要依靠说服人民,形成“新式民主”和“新型政治家”,这一现象形成的主要原因包括梭伦确立财产等级制克利斯提尼划分“三一区”陶片放逐法实施伯利克里“黄金时代”影响A. B. C. D. 【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阅读信息和根据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陶片放逐法主要针对威胁城邦民主政治的人而使用,是直接民主的表现而非原因,因此排除 带的选项。根据“从原来依靠朋友和亲属,转向主要依靠说服人民”可知古代雅典的“新式民

11、主”和“新型政治家”越来越突破血缘氏族关系。根据所学可知与此相关的是梭伦确立财产等级制、克利斯提尼划分“三一区”以及伯利克里“黄金时代”影响,故选B。考点: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文明卓尔不群的雅典雅典民主政治8.20世纪60年代,毛泽东在与印尼总统苏加诺会谈时指出:“如果台湾不作为一个国家,我们容许台湾保持原来的社会制度,等台湾人民自己来解决这个问题。”据此得出结论中最恰当的是A. 一国两制最早是由毛泽东提出来的B. 一国两制是20世纪60年代提出的C. 和平统一台湾是建国以来的既定方针D. 毛泽东曾希望以和平方式解决台湾问题【答案】D【解析】题干所给材料中“我们容许台湾保持原来的社会制度,等台

12、湾人民自己来解决这个问题”表明毛泽东曾希望以和平方式解决台湾问题,故D项正确。依据所学,“一国两制”是邓小平于20世纪80年代初提出的;1979年的告台湾同胞书首次提出了和平统一台湾的方针,故A,B,C项错误。9.成语“黎民百姓”今指普通老百姓。但“百姓”原指贵族阶级,后来随着“百姓”地位的降低,才和“黎民”一起成为一般平民的统称。以下关于“百姓”词义的变化,认识正确的是A. 词义变化最早发生在春秋战国时期,反映了土地私有制产生,宗法制遭到破坏B. 词义变化最早发生在隋唐时期,反映了世家大族的衰落,科举制的推行C. 词义变化最早发生在两宋时期,反映了商品经济的发展,市民阶级的扩大D. 词义变化

13、最早发生在近代以后,反映了西方民主平等思想的广泛传播【答案】A【解析】【详解】在春秋战国时期贵族地位的降低是因为生产力发展促使井田制瓦解,私有土地产生后,分封制赖以存在的经济基础消失,宗法制遭到破坏,故项正确。材料内容反映了血缘宗法贵族制瓦解的表现,其他三项的变化都在这个之后,故B、C和D项错误。10.多年来由于各种客观因素,国内史学界及官方对南京大屠杀遇难人数的研究认定存在一定争议。而日本不同派系对此则存在较大差异,并有人认为南京大屠杀有“虚构、夸张”之嫌。这反映了A. 证据充足最终能够还原历史全貌B. 日本研究结论全然罔顾史实真相C. 遇难人数不明阻碍屠杀事实认定D. 立场先行影响学术研究

14、的客观性【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据材料“日本不同派系对此则存在较大差异,并有人认为南京大屠杀有“虚构、夸张”之嫌”,可知由于派系不同立场不同,对历史事件的认识不同,故D选项符合题意。考点:近代中国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伟大的抗日战争抗日战争的认识11. 有古代学者论述某字体的形成时说:“(官员)奏事繁多,篆字难成,即令隶人(即胥吏)佐书。”据此推断,该字体是( )A. 小篆 B. 隶书 C. 行书 D. 草书【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正确解读材料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由材料描述可知因为篆体难写故让胥吏修改,结合所学知识隶书是由小篆演化而来的,故本题选B项。A是该字体形

15、成的背景,C和D都与材料无关,故不选。【考点定位】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汉字的起源演变隶书12.英国著名历史学家屈维廉在他的专著16881689年的英国革命一书中,特别强调奥兰治(即荷兰)的威廉入侵英国的重要性。它是“欧洲所有的新教各族人民共同汇合在一起来帮助拯救英国,并成为英国历史上决定性的转折点”。“转折点”在此主要是指A. 王权结束B. 议会成为国家权力的中心C. 国王与议会之间形成了制衡关系D. 责任内阁制形成【答案】B【解析】【详解】1688年英国议会邀请詹姆士二世的女儿玛丽和他的丈夫荷兰执政威廉承袭英国王位,共同统治英国。此后,君主立宪制逐渐确立起来。 光荣革命后,英国确立了君主立宪制的政治体制,国王开始处于“统而不治”的地位,但国王仍是形式上的国家元首,王权依旧存在,故A错误。光荣革命后,议会权力大增,通过了权利法案等一系列旨在限制国王权利的法案。议会的权力逐渐超过国王,成为国家权力的中心,故B项正确。 光荣革命后,议会权力大增,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在议会通过了一系列旨在限制王权的法案。议会的权力日益超过国王,国王开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