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2019_2020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第一次阶段考试试题

上传人:Changge****183;we... 文档编号:119363456 上传时间:2020-01-13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41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疆2019_2020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第一次阶段考试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新疆2019_2020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第一次阶段考试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新疆2019_2020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第一次阶段考试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新疆2019_2020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第一次阶段考试试题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新疆2019_2020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第一次阶段考试试题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新疆2019_2020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第一次阶段考试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疆2019_2020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第一次阶段考试试题(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新疆石河子第二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第一次阶段考试试题第I卷(选择题)一、单选题1清代学者王国维在殷周制度论中说:“欲观周之所以定天下,必自其制度始矣。周人制度之大异于商者,一曰立子立嫡之制,由是而生宗法及丧服之制,并由是而有封建子弟之制,君天子臣诸侯之制。”材料说明西周政治制度的显著特征是A通过血缘姻亲关系与地缘的结合来强化王权B通过主要分封同姓诸侯来加强对地方的统治C通过世袭制和嫡长子继承制来巩固奴隶主专政D通过制定服饰规范等礼乐制度来维护贵族等级特权2“这是一个划时代的突破和最骇人听闻的社会结构,没有封国封爵,没有公侯伯子男。尤其是儒家学者大惑不解,而且不久就大为恐慌,

2、这简直就是打碎他们的饭碗了”。这个时代是指A地方行政制度为后世沿B摒弃了诸子百家思想C依然实行分封制D门阀士族遭到严重打击3钱穆在评价科举制度时说:“必有大批应举人,远从全国各地,一度集向中央,全国各地人才,都得有一次之大集合。不仅政府与社会常得声气相通,即全国各区域,东北至西南,皆得有一种相接触相融洽之机会,不仅于政治上增添其向心力,更于文化上增添其调协力。”钱穆意在强调科举制度A维护了社会公平B有利于专制统治C促进了文化融合D加强了民族团结4嘉庆帝亲政之初,认为凡事“必专责之军机大臣,则其权过重”,与“乾纲独断”的家法不符,强调军机大臣不过“承旨书谕”而已,皇帝并非“将臣工翊赞之职尽责此数

3、人”。这表明嘉庆帝认识到A必须责罚军机大臣B军机处有利于皇帝高度集权C军机处应予以撤销D军机处可能给皇权造成危害5美国学者普拉特在其著作中说:“撰写此书的目的之一,是协助中国恢复其在19世纪的世界中应有的位置。大清帝国通过贸易深深融入到世界经济中,有数千名外国人住在香港和上海。因此,中国这场内战与地球彼端的欧美有着千丝万缕的纠葛。”该学者A主张以世界史视野研究太平天国 B认为义和团运动是一场内战C强调以世界史视野研究武昌起义 D深受政治和意识形态的影响6费孝通认为:正因为被礼治惯了,所以在乡土社会里,一说起讼师,大家会联想到挑拨是非之类的恶行。(辛亥革命后)讼师改称律师,打官司改称起诉,包揽是

4、非改称法律顾问这套名词的改变代表了社会性质的改变。这里所说的“社会性质的改变”是指( )A从人治社会到法治社会 B从宗法社会到官僚社会C从旧民主主义社会到新民主主义社会 D从农业社会到工业社会71954年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章程有以下部分条款:“三、协助国家机关,推动社会力量,实现国家关于社会主义工业化和社会主义改造的建设计划。四、密切联系群众,向有关国家机关反映群众的意见和提出建议。”由此可以看出()A政治协商制度初步建立B政协成为各党派的联合执政机构C政协是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D政协的职能发生了转变8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规定:“缔约国双方保证共同尽力采取一切必要的措施,以期制止日本或其

5、他直接间接在侵略行为上与日本相勾结的任何国家之重新侵略与破坏和平。一旦缔约国任何一方受到日本或与日本同盟的国家之侵袭因而处于战争状态时,缔约国另一方即尽全力给予军事及其他援助。”这反映出新中国的外交政策是“另起炉灶”“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一边倒”不结盟ABCD920世纪60年代中期的民意测验显示,大多数美国人对中国的印象是“无知”“好战”“狡诈”“危险”,到了20世纪70年代初期,这种印象变为“勤劳”“智慧”“灵巧”“善于进取”“讲求实际”。导致这两种印象的原因分别是A.中苏建交;20世纪70年代,中国综合国力增强B.美苏“冷战”的影响;1971年联合国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合法席位C.新中国

6、实行“一边倒”的外交政策;1979年中美两国正式建交D.新中国成立初期,美国对华采取敌视政策;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10柏拉图在理想国中定义雅典的民主是“一种使人乐意的,无政府状态的,花哨的管理形式,在这种制度下,不加区别地把一切平等给予一切人,不管他们是不是平等者。”由此可见,他对雅典民主政治的担忧是A可能会导致权力的滥用B只适合小国寡民的城邦C过分强调民主的广泛性D会削弱贵族的政治权力11罗马法查士丁尼法典规定“一切债务,以应给付的物清偿,或经债权人同意以他物代为清偿债务是由债务人清偿或由第三人(担保人)代为清偿”材料表明A.罗马法在维护奴隶主贵族的财产权益 B.罗马法保护私有财产不

7、受侵犯C.查士丁尼法典协调了奴隶不平民间的关系 D.查士丁尼法典加强了奴隶主对平民的剥削12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第十一条规定:“联邦的主席职位属于普鲁士国王,普鲁士国王享有德意志皇帝的尊称。皇帝在国际关系上为帝国的代表,以帝国名义宣战与媾和,同外国缔结同盟及条约,委派并接受使节。以帝国名义宣战,必须取得联邦议会的同意,除非联邦的领域已遭受攻击”这说明德意志帝国的普鲁士国王享有世袭皇帝的特权德意志帝国皇帝权力受到宪法和联邦议会制约德意志帝国是联邦制度下的君主立宪制国家德意志帝国三权分立和中央集权制特征明显A.B.C.D.13捷克斯洛伐克社会民主工党向布尔什维克党祝贺:“你们摧毁了俄国资本主义

8、和俄国资产阶级富丽堂皇的大厦。你们首先向全世界发出和平属于人民的呼声,你们首先向全世界无产者伸出手来,倡议签订和约,接着就开始进行建设社会主义社会的宏伟大业”。上述材料最能体现A俄国革命的社会主义性质B十月革命的世界意义C坚决退出战争的正义性D俄国工人阶级的壮举14据朱成虎、赵子聿等著当代美国军事:如图是1950年到1980年美国军费开支变化。导致AB两阶段军费激剧下降的共同原因是A美国实行战略收缩政策B美苏争霸转向空间领域C美国结束一些侵略战争D美苏冷战局势日益缓和15德法是西欧的两个大国,普法战争埋下了相互仇恨的种子,又经过了两次世界大战的厮杀,20世纪中期以后走向合作。两国最终走向合作说

9、明了( )A.国际形势是影响其关系走向的关键因素B.区域集团化是历史发展的必由之路C.意识形态相同的国家最终会达成谅解D.大国竞争主要是综合国力的竞争16曹魏时期,曹丕命陈群选拔“德充才盛”、“有识鉴”之人担任中正,按照“家世、道德和才能”三条标准,选拔“俊秀之士”,一时间“儒雅并进”。由此可知当时A.古代选官制度的标准不断变化B.古代选官制度有利于中央集权C.九品中正制被世家大族所操控D.九品中正制选拔官员德才并举17礼记礼运记载:“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从政权更替的角度看该段记载是指( )A王位世袭制取代禅让制 B郡县制取代世官世禄制C九品中正制取代察举制D

10、科举制取代九品中正制18中国古代用封建官制代替世袭制,适应了君主专制的需要,主要是因为( )A拓宽了官吏选拔途径B扩大了统治基础C君王控制了用人权D实现了选贤任能19宋朝形成了“中书主民,枢密院主兵,三司主财,各不相知”的局面。这反映出A宰相职权范围扩大B专制皇权达到顶峰C君权对相权的制约D中央对地方控制加强20宋太祖“选儒臣干事者百余,分治大藩”。采取这一措施主要是针对唐末五代以来的哪一社会问题A藩镇割据B宦官专权C朋党之争D农民起义21据说明太祖曾经写诗一首描写自己的辛劳:“百僚未起朕先起,百僚已睡朕未睡,不如江南富足翁,日高丈五犹拥被”。为解决上述问题,明太祖:A设殿阁大学士以备顾问B设

11、立军机处处理政务C授予内阁大学士以票拟权D设六部分理全国政务22材料一:“斯国初,有征伐之役,分任军民之事,皆称行省,未有定制。中统、至元,始分立行中书省,其后嫌于外重,改为某处行中书省。”材料二:“雍正年间,用兵西北,以内阁在太和门外,保直(官吏值班)者多虑泄露事机,始设军需房于隆宗门内,。后名军机处,地近内廷,。”依据以上两则材料,可以获悉材料所述两个对应机构A最初均因征伐用兵之事而设 B起初都是中央临时的派出机构C后来皆为中央常设行政机构 D都有防止泄露军事机密的特点23明成祖时,“特简(选拔)解缙、胡广、杨荣等直文渊阁,参预机务。阁臣之预机务自此始然其时,入内阁者皆编、检、讲读之官,不

12、置官属,不得专制诸司。嘉靖以后,朝位班次,俱列六部之上。”据此,对明代内阁的说法正确的是()A开辟了入仕做官的新途径 B自设立起即为朝廷决策机构C地位上升但职能基本未变 D六部逐渐成为内阁下属机构24著名华人历史学家唐德刚在晚清七十年中曾提出“历史三峡论”:将中国历史的社会政治形态发展分为封建、帝制与民治三大阶段。从封建转为帝制是第一次转型,下列符合这一历史时期转型特征的是A郡县制取代分封制B王位世袭制取代禅让制C科举制取代九品中正制D君主立宪制取代封建君主专制25雅典的陶片放逐法规定,每年召开的特别的公民大会,投票决定将那些严重威胁民主政治的人员流放海外。据此,下列行为中可能使公民遭到流放的

13、是A不按时参加公民大会B不同意授予外邦人公民权C为赢得个人政治声望资助贫穷公民D拒绝参加城邦举行的戏剧表演26宪法规定总统与国会间的外交权争议应由最高法院来裁决。但自美国成立以来,最高法院一直以这一争议属于“政治问题”,司法裁决不应介入为由,采取回避态度。在非做判决不可的几个涉及外交权的案例中,法院做出的判决对总统比较有利。这表明美国A分权制衡导致行政效率低下B1787年宪法得到理性实践C联邦法院成为国家权力中心D三权分立体制已经被打破271830年在工业中心伯明翰成立了“伯明翰政治同盟”,在其宣言中提出了改变“工业和商业的利益几乎全无代表的状况”的要求。其他工业城市也提出类似要求。这种要求推

14、动英国A发动革命推翻君主专制制度 B进行殖民扩张发展海外贸易C鼓励技术革新促进工业发展 D开展议会改革调整议席分配28南京条约签订后,与传统的贸易有继承关系的通商口岸是A上海B福州C宁波D广州29鸦片战争时,琦善派人探听了一些英国的情况,并据此写了一份奏折上报朝廷,言道:“是固蛮夷之国,犬羊之性,初未知礼义廉耻,又安知君臣上下?且系年轻弱女,尚待择配,则国非其国,意本不在保兹疆土,而其国权奸之属,只知谋取私利,更不暇计其公家故求索不专在通市。”这份奏折反映出琦善A认识到了鸦片战争发生的根源 B以中国传统观念解读英国政情C对英国大臣的操守有正确认识 D认为英国权臣操纵着国家政权30“此后英国商民

15、,如有与内地民人交涉案件,应即明定章程,英商归英国自理;内民由内地惩办,俾免衅端。”包含这一条款的文件被称为“中国近代史上最要命的外交文件”之一该外交文件涉及的特权是A关税协定B领事裁判权C片面最惠国待遇D居住及租地权31一位美国学者指出,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美国只是“给予联军以道义上的支持和合作”,却在战后获得了很多权益。其中一项权益是( )A获得军费赔偿B进驻北京使馆区(界)C在华开设工厂D在沿江口岸自由航行321860年,清王朝设立“扶夷局”。次年年初,清政府将“扶夷局”改设为“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各国事务由“夷务”改称“洋务”。这反映了A天朝观念已被摒弃 B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形成C洋务运动成为共识 D清政府逐渐接受近代外交规则331860年美国牧师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