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2018-2019年高二上学期10月月考化学试题

上传人:lb2****090 文档编号:119362742 上传时间:2020-01-13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38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浙江省2018-2019年高二上学期10月月考化学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浙江省2018-2019年高二上学期10月月考化学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浙江省2018-2019年高二上学期10月月考化学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浙江省2018-2019年高二上学期10月月考化学试题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浙江省2018-2019年高二上学期10月月考化学试题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浙江省2018-2019年高二上学期10月月考化学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浙江省2018-2019年高二上学期10月月考化学试题(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二化学10月阶段检测卷(选考班)1. 下列有关化学史和化学研究方法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我国科学家在世界上第一次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揭开了人工合成有机物大分子的开端;李比希提出了利用氧化铜在高温下氧化有机物生成CO2、H2O来确定有机物的元素组成;美国化学家科里创立了有机化学的“逆合成分析理论”为有机合成分析指明了思考的方向; 钠融法可定性确定有机物中是否含有氮、氯、溴、硫;1828年维勒首先在实验室合成尿素,开创了无机物合成有机物的历史。A. 只有 B. 和 C. D. 【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1965年,中国科学家在世界上第一次用人工方法合成了结晶牛胰岛素,正确;李比希提出了利用氧

2、化铜在高温下氧化有机物生成CO2、H2O来确定有机物的元素组成,正确;1967年美国有机化学家科里,提出有机合成的“逆合成分析方法”,正确;钠融法:将有机样品与金属钠混合熔融,氮、氯、溴、硫等元素分别以氰化钠、氯化钠、溴化钠、硫化钠等的形式存在,再用无机定性分析法测定,钠融法不能定性确定有机物中是否含有C、H、O等元素,正确;1828年维勒首先在实验室合成尿素,开创了无机物合成有机物的历史,正确。答案选D。考点:化学史和化学研究方法2. 北京国家游泳馆“水立方”是在国内首次采用以钢材为支架,覆盖ETFE薄膜。ETFE是乙烯和四氟乙烯的共聚物,是一种轻质透明的新材料。关于该材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3、 )A. ETFE极易分解,符合环保要求 B. ETFE韧性好,拉伸强度高C. ETFE比玻璃轻、安全 D. ETFE是混合物,无固定的熔点【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AETFE性质稳定不易分解,故A错误; BETFE是线型结构,韧性好拉伸强度高,故B正确;CETFE轻质透明,性质稳定,安全,故C正确;D高分子化合物的n值不确定,是混合物,无固定的熔点,故D正确。考点:有机高分子化合物的结构和性质3. 某有机物分子式C3H6O2可与新制的Cu(OH)2在加热时反应生成砖红色沉淀,经检测核磁共振氢谱中有三个共振峰,面积比为321,该有机物的结构简式是( ) 【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A此有机物

4、为丙酸,不能与新制的Cu(OH)2在加热时反应生成砖红色沉淀,故A错误;B此有机物为酯类,不能新制的Cu(OH)2在加热时反应生成砖红色沉淀,故B错误;C此有机物为醛类,新制的Cu(OH)2在加热时反应生成砖红色沉淀,但分子中氢的峰面积比为3:1:1:1,故C错误;D此有机物含有醛基,新制的Cu(OH)2在加热时反应生成砖红色沉淀,分子中存在三种H,且峰面积比为3:2:1,符合题意,故D正确,故选D。考点:考查核磁共振氢谱4. 某化合物的分子式是C5H11Cl,实验结果表明:分子中有2个CH3、2个CH2、1个和1个Cl,它的结构有几种(不考虑对映异构现象)()A. 2 B. 3 C. 4 D

5、. 5【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它的结构有、。答案选C。考点:同分异构体5. 下列各物质中,互为同系物的一组是()C2H5COOHC6H5COOHC15H31COOHC17H31COOHCH2=CHCOOHA. B. C. D. 【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结构相似,分子组成上相差1个或若干个CH2原子团的有机物之间的互称,互为同系物的一组是。答案选A。考点:同系物6. 下列有机物的命名中,正确的是()A. 4甲基4,5二乙基己烷 B. 2,3-二甲基-2,4-戊二烯C. CH3CH(OH)CH2CH3:丁醇 D. :2甲基1丙烯【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A主链选择错误,应该是3,4-二甲

6、基-4-乙基庚烷,错误;B编号顺序错误,应该是3,4-二甲基-1,3-戊二烯,错误;C未注明官能团的位置,应该是2-丁醇,错误;D的名称是2一甲基-1-丙烯,正确,故选D。【考点定位】本题主要是有机物命名【名师点晴】掌握有机物命名的方法是解答的关键。有机物系统命名中常见的错误归纳如下:主链选取不当(不包含官能团,不是主链最长、支链最多);编号错(官能团的位次不是最小,取代基位号之和不是最小);支链主次不分(不是先简后繁);“”、“,”忘记或用错。7. 下列化学反应的有机生成物为纯净物的是()A. CH4和Cl2光照发生取代反应 B. 1,3丁二烯与等物质的量的溴发生反应C. CH3CH(OH)

7、CH2CH3在浓硫酸作用下加热的反应 D. 乙烯和氯化氢加成【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A、产物中有一氯甲烷,二氯甲烷,三氯甲烷,四氯甲烷,没有反应掉的甲烷和氯气等,A错误;B、1,3丁二烯与等物质的量的溴发生反应可能为1,2-加成或1,4-加成,B错误;C、CH3CH(OH)CH2CH3在浓硫酸作用下加热的反应产物可能是1-丁烯或2-丁烯,C错误;D、乙烯和氯化氢加成产物只有一氯乙烷,D正确。答案选D。考点:有机反应8. 四氯乙烯对环境有一定的危害,干洗衣服的干洗剂主要成分是四氯乙烯;家用不粘锅内侧涂覆物质的主要成分是聚四氟乙烯。下列关于四氯乙烯和聚四氟乙烯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 它们都

8、属于纯净物 B. 它们都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C. 它们的分子中都不含氢原子 D. 它们都可由乙烯只发生加成反应得到【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A、四氯乙烯是纯净物,聚四氟乙烯是高分子化合物,属于混合物,错误;B、四氯乙烯含碳碳双键,能被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氧化而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聚四氟乙烯不含碳碳双键不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错误;C、依据四氯乙烯和聚四氟乙烯的分子结构和碳原子形成的共价键为四个共价键,所以分子结构中不含氢原子,正确;D、乙烯加成只能双键变成单键,并不能使卤素原子取代氢原子,聚四氟乙烯需要四氟乙烯加成聚合反应生成,所以两者都不能由乙烯发生加成反应得到,错误。考点:考查高

9、聚物的结构特征和组成、碳碳双键的性质。9. 下列关于石油炼制过程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石油分馏目的是将含碳原子数较少的烃先气化经冷凝而分离出来B. 石油经过常、减压分馏、裂化等工序炼制后即能制得纯净物C. 石油的裂化是把相对分子质量较大的烃分子断裂为相对分子质量较小的烃分子D. 工业上通过石油裂解制取大量乙烯、丙烯,乙炔;通过石油催化重整获取芳香烃。【答案】B考点:石油的综合利用10. 用来鉴别C2H6和C2H4,又可除去C2H6中混有C2H4的方法是( )A. 通入酸性KMnO4溶液中 B. 通入足量的溴水中 C. 点燃 D. 通入H2后加热【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A、通入酸性高锰

10、酸钾溶液中,生成二氧化碳气体,引入新的杂质,A错误;B、通入溴水中,乙烯与溴水发生加成反应,可以用来除去乙烷中混有的乙烯,B正确;C、在空气中燃烧不能将乙烷中的乙烯除去,C错误;D、通入H2后和乙烯反应,但会引入氢气,D错误。答案选B。考点:物质的除杂11. 下列有机物可通过与H2发生加成反应生成的是 ( )A. CH3C(CH3)2CH3 B. CH3CCl3 C. CH3CH2OH D. CH3CHO【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A、新戊烷不能由加成得到,A错误;B、CH3CCl3只能由有机物和氯化氢加成得到,B错误;C、乙醇可以由乙醛和氢气加成得到,C正确;D、乙醛不能由有机物和氢气加成得

11、到,D错误。答案选C。考点:加成反应12. 欲制备CH3CH2Cl最好采用的方法是( )A. 乙烷和Cl2取代 B. 乙烯和Cl2加成C. 乙烯和HCl加成 D. 乙烯和H2加成后再与Cl2取代【答案】C【解析】取代反应中生成物多,不易分离,AD不正确。B中生成物是1,2二氯乙烷。所以答案选C。13. 甲烷分子中的四个氢原子都被苯基取代,可得到的分子如下图所示,对该分子的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 分子式为C25H20 B. 此物质的一氯代物有3种C. 此物质属芳香烃 D. 此分子中所有原子可能处于同一平面上【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A、分子式为C25H20,A正确;B、结构对称,共有3

12、种氢,则此物质的一氯代物有3种,B正确;C、此物质含有苯环,只含C、H两种元素,属芳香烃,C正确;D、分子中含有类似于甲烷的结构,所有原子不可能处于同一平面上,D错误。答案选D。考点:有机物的结构14. 某气态烷烃与烯烃的混合气9 g,其密度为相同状况下氢气密度的11.2倍,将混合气体通过足量的溴水,溴水增重4.2 g,则原混合气体的组成为 ( )A. 甲烷与乙烯 B. 乙烷与乙烯 C. 甲烷与丙烯 D. 甲烷与丁烯【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混合气体的密度为同状况下H2密度的11.2倍,即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22.4,溴水增重4.2 g,说明烯烃重为4.2g,烷烃为4.8g,对于B选

13、项来说,甲烷的分子量为16,丙烯为42,即甲烷和丙烯分别为0.3mol和0.1mol,故其混合的分子量为(0.316+0.142)/(0.3+0.1)=22.4,所以答案为B,其他选项都不符合,所以答案为C。考点:考查有机物组成的确定等相关知识。15. 实验室用溴和苯反应制溴苯,得到粗溴苯后,要用如下操作精制:蒸馏;水洗;用干燥剂干燥;10% NaOH溶液润洗;水洗。正确的操作顺序是()A. B. C. D. 【答案】B.点睛:根据粗苯中的成分及各试剂的作用分析,可溶性的物质易溶于水,所以用水洗涤易溶于水的物质;溴和氢氧化钠能反应所以可用氢氧化钠除去溴;干燥剂能吸收水分,利用物质沸点的不同可分

14、离沸点不同的物质,据此分析。16. 除去括号内杂质所用试剂和方法,正确的是选项物质所用试剂方法A乙醇(乙酸)氢氧化钠溶液分液B乙烷(乙烯)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洗气C乙酸乙酯(乙酸)饱和碳酸钠溶液蒸馏D乙醇(水)生石灰蒸馏A.A B.B C.C D.D【答案】D【解析】A、乙酸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乙酸钠溶液和乙醇是互溶的,不能用分液的办法分离,选项A错误;B、乙烯可以被高锰酸钾氧化为二氧化碳气体,除掉了乙烯,又在乙烷中引入了二氧化碳杂质,选项B错误;C、乙酸和碳酸钠可以反应生成醋酸钠的水溶液,乙酸乙酯和醋酸钠溶液互不相溶,可以采用分液法来分离,选项C错误;D、生石灰可以和水发生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溶液,可以采用蒸馏的方法实现氢氧化钙和乙醇混合溶液的分离,选项D正确。答案选D。17. 某有机物的结构简式如右图所示,下列关于该有机物的性质说法错误的是()A. 该物质可以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也可发生消去反应B. 可以与NaHCO3溶液反应放出CO2气体C. 可以与FeCl3溶液反应显色,也可与Ag(NH3)2OH反应;D. 该物质可与H2反应,1mol该物质最多消耗5mol H2反应【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A、含有-OH、-CHO可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含有醇羟基且相邻的碳上有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