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2018-2019年高一上学期10月阶段性检测地理试题

上传人:lb2****090 文档编号:119362712 上传时间:2020-01-13 格式:DOC 页数:19 大小:57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上海市2018-2019年高一上学期10月阶段性检测地理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上海市2018-2019年高一上学期10月阶段性检测地理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上海市2018-2019年高一上学期10月阶段性检测地理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上海市2018-2019年高一上学期10月阶段性检测地理试题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上海市2018-2019年高一上学期10月阶段性检测地理试题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上海市2018-2019年高一上学期10月阶段性检测地理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上海市2018-2019年高一上学期10月阶段性检测地理试题(1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0月高一地理阶段性测试满分:100分;考试时间:60分钟;学校:_姓名:_班级:_考号:_一、单选题 本大题共 小题,共 80分1. 宇宙的各类天体中最基本的是A. 恒星和行星 B. 行星和卫星 C. 恒星和星云 D. 行星和流星【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地球的宇宙环境。宇宙是有物质组成的,组成宇宙的物质是不断运动的。组成宇宙的物质称之为天体,天体的种类很多,最基本的天体为恒星和星云。除了恒星和星云外还有行星、卫星、流星体等星际物质。所以,C对,ABD错。故选C。2. 地球上具有存在生命现象的宇宙环境条件是有适合生物生存的温度 有适合生物生存的大气八大行星都沿着各自公转的椭圆轨道和相同的方向

2、围绕太阳运行,互不干扰有适合生物生存的液态水 八大行星几乎在同一平面内运行地球处于不断的运动之中A. B. C. D. 【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地球的特殊性。地球上具有存在生命现象的自身条件有:有适合生物生存的温度;有适合生物生存的大气;有适合生物生存的液态水条件,错,BC错;八大行星都沿着各自公转的椭圆轨道和相同的方向围绕太阳运行,互不干扰和八大行星几乎在同一平面内运行是地球的宇宙环境,对,A对;地球处于不断的运动之中不是生命存在的原因,错,D错。故选A。点睛:地球上生命物质存在的条件:3. 下列属于天体的是A. 天空中的大型客机 B. 陨星 C. 山顶坠落的巨大石块 D. 宇宙中的气体【

3、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天体是指宇宙空间的物质形体,人类发射进太空的人造卫星、宇宙飞船、空间实验室、各种探测器则被称为人造天体。如在太阳系中的太阳、行星、卫星、小行星、彗星、流星、行星际物质,银河系,地球、月球和星云都是天体,陨星是落在地球上的物体,已经属于地球了,所以不能算天体,故A、B、C项错误。【考点定位】本题旨在考查天体的区分4. 下列属于天体系统的是:彗星、流星、小行星 地球和月球相互吸引的两颗恒星或两颗行星 仙女座河外星系大熊星座中的北斗七星 木星和它周围的卫星A. B. C. D. 【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天体及天体系统的区别。天体之间相互吸引相互绕转形成天体系统。彗星、流星

4、、小行星,都是围绕太阳运行的天体,不是天体系统,错误;地球和月球构成地月系,地月系属于天体系统,正确;相互吸引的两颗恒星或两颗行星,没有相互绕转的关系,不构成天体系统,错误;仙女座河外星系是距离银河系比较近的一个星系,属于天体系统,正确;大熊星座中的北斗七星是七颗恒星,不构成天体系统,错误;木星和它周围的卫星构成的行星星系属于天体系统,正确。故选B。5. 关于宇宙的叙述,正确的是A. 宇宙是除物质之外的所有空间 B. 宇宙是无边无际空间的总称C. 目前,人类探测到的宇宙是无限的 D. 宇宙有不同形态且处于运动之中【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宇宙的相关知识。宇宙是时间和空间的统一体,是运动、发展和

5、变化着的物质世界,地理学的宇宙范畴是人类能探测到的最大的物质世界。目前,人类探测到的宇宙是150亿光年。综上所述,ABC错,D对。故选D。6. 太阳外部圈层与太阳活动,对应正确的是A. 光球层黑子 B. 色球层黑子 C. 日冕层耀斑 D. 色球层太阳风【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太阳外部大气圈层和对应的太阳活动类型。太阳大气的圈层结构自里向外分为光球层、色球层和日冕层,太阳黑子主要出现在光球层,耀斑和日珥主要出现在色球层,太阳风主要出现在日冕层,A对,BCD错。故选A。点睛:太阳活动的类型以及分布:7. 下图人类活动中,所利用的能源最终不是来自太阳辐射能的是A. B. C. D. 【答案】D【解

6、析】行进中的赛车能源主要是汽油,是化石能源,来自太阳辐射能;煤球炉,烧的煤,是化石能源,来自太阳辐射能;太阳能电池,是收集太阳能发电,是太阳辐射能;地热发电,是地球内部的放射性元素衰变产生的热能形成的,不是太阳能。选D正确。8. 关于太阳辐射对地球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A. 太阳放出的能量中到达地球的很多,成为地球表面自然环境变化的主要动力B. 太阳能是目前人类日常生活和生产所用的能源C. 太阳辐射能是地球上大气、水、生物和火山活动的主要动力D. 煤、石油、核能等能源在形成过程中固定了大量的太阳辐射能【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太阳辐射为地球提供能源;是地球地球、水、生物活动的主要动力,太阳能是

7、目前人类日常生活和生产所用的能源,B项正确。太阳放出的能量中到达地球仅仅有二十二亿分之一,故A错;太阳辐射能与火山活动没有相关性,故C错;煤、石油等能源在形成过程中固定了大量的太阳辐射能,核能形成与太阳能无关,故D错。考点:本题考查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考查了学生对课本基础知识的灵活运用能力。9. 影响太阳辐射的因素除上述纬度因素外,还会受到其他因素的影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青藏高原与海南岛相比,纬度较高,太阳辐射较弱B. 西北地区太阳辐射强是因为降水稀少,晴天多C. 两极地区有极昼现象,太阳辐射强D. 四川盆地与云贵高原相比,海拔较低,太阳辐射较强【答案】B【解析】

8、本题主要考查影响太阳辐射的因素。影响太阳辐射的因素除了纬度因素以外,还与地形、下垫面、天气状况等有关。青藏高原与海南岛相比,纬度虽然较高,但是由于海拔高,大气稀薄,云量少,大气对太阳辐射削弱作用较弱,太阳辐射强,而海南岛纬度低,但是降水量大,云量大,大气对太阳辐射削弱作用强,所以太阳辐射弱,A错。西北地区深居内陆,距海遥远,降水少,太阳辐射强,B对。两极地区虽然有极昼现象,但是极昼期,太阳高度小,且有极夜期,所以太阳辐射弱,C错。四川盆地与云贵高原相比,海拔较低,但是由于阴雨天多,太阳辐射较弱,D错。故选B。点睛:影响太阳辐射的因素:1纬度位置:纬度低则正午太阳高度角大,太阳辐射经过大气的的路

9、程短,被大气削弱得少,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就强;反之,则弱。这是太阳辐射从低纬向两极递减的原因之一。2天气状况:晴朗的天气,由于云层少且薄,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弱,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就强;阴雨的天气,由于云层厚且多,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强,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就弱。如赤道地区赤道低压控制多阴雨天气,而副热带地区副高控制多晴朗天气,所以赤道的太阳辐射弱于副热带地区。3海拔高低:海拔高,空气稀薄,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弱,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就强;反之,则弱。如青藏高原成为我国太阳辐射最强的地区,主要就是这个原因。4日照长短:日照时间长,获得太阳辐射强,日照时间短,获得太阳辐射弱。夏半年,高纬

10、地区白昼时间长,弥补太阳高度角低损失的能量。10. 太阳活动A. 有规律可循的,但尚无法预报 B. 发生在太阳的内部C. 与旱涝灾害有一定相关性 D. 对生产、生活的影响可忽略【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太阳活动的标志。太阳大气由里往外分为光球层,色球层,日冕层。光球层上的太阳活动类型为黑子,色球层上的太阳活动类型为耀斑。黑子数目和耀斑大小变化的周期大约都为11年,所以黑子数目的多少才是太阳活动的主要标志。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引起电离层挠动,影响无线电短波通讯;产生磁暴现象;产生极光现象;对地球气候产生影响,太阳黑子活动周期往往与地球各地年降水量变化周期有相关性。所以本题选择C选项。读“某地地

11、震波速度随深度的变化图”,完成下面小题:11. 该地的莫霍面大约位于地面以下多少千米处:A. 5 B. 17 C. 33 D. 290012. 该地可能是下列_地方:A. 东非大裂谷 B. 青藏高原 C. 南极点 D. 太平洋【答案】11. A 12. D【解析】11. 本题考查地震波的特征。地震波分横波与纵波。在同一种介质中,横波速度慢,只经过固体物质;纵波速度快,能经过固态,液态,气态物质。根据地震波在莫霍界面经过时,速度明显增加,图示中地震波在5千米的地方速度明显增加,该处应为莫霍面,A正确,BCD错误。故选A。12. 本题考查地球内部圈层。莫霍面以上是地壳的部分,地壳平均厚度是17千米

12、,海洋地壳比较薄,大陆地壳比较厚,海拔越高,地壳越厚。由莫霍面深度为5千米,得出该地应该位于地壳较薄的海洋上,D对,ABC错。故选D。分析地震波波速的变化可以了解地球内部的圈层结构,读图,回答下面小题。13.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在层中的地震波波速随深度增加而增快 B. 是地壳,是地幔,是地核C. 甲波由层进入层波速急剧上升 D. 乙波无法通过地幔14. 图中的X处为:A. 莫霍界面 B. 古登堡界面C. 岩石圈与软流层交界 D. 内核与外核交界【答案】13. A 14. B【解析】试题分析:13. 从图中读出在层中的地震波波速随深度增加而增快,A正确;根据深度和波速大小、变化分析,为地壳

13、和地幔,为外核,B错误;甲波由层进入层波速急剧下降,C错误;乙波为横波,可以通过地幔,D错误。14. X为地幔和地核的分界面,即古登堡界面。莫霍界面是地壳和地幔的分界面,平均深度大约为17千米,A错误;岩石圈与软流层交界大约在250千米深处,C错误;内核与外核交界4900千米深处,D错误。【考点定位】地球内部圈层15. 关于岩石圈的叙述,正确的是:A. 位于地面以下,古登堡界面以上 B. 位于地面以下,莫霍界面以上C. 位于地面以下,上地幔以上 D. 位于地面以下,软流层以上【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岩石圈位于地面以下,软流层以上,D对。地面以下,古登堡界面以上包括地壳和地幔两部分,A错。地

14、面以下, 莫霍界面以上是地壳,B错。C错。【考点定位】岩石圈范围,地球内部圈层。16. 某地震发生在海域上,此时震中附近船只上的人会感到A. 只有上下颠簸 B. 只有左右摇晃C. 先上下颠簸,后左右摇晃 D. 先左右摇晃,后上下颠簸【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地震发生时地震波产生的强大振动波影响地表;地震波分为横波和纵波,横波速度慢,只能在固态中传播;纵波速度快,可在固、液、气三态中传播;水中的船只能感受到纵波,产生上下颠簸。选A正确。考点:考查地震波。17. 下列圈层中,最活跃的是A. 大气圈 B. 岩石圈 C. 生物圈 D. 水圈【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地球外部圈层中最活跃的因素是生物。大气圈是地球外部的气体圈,是地球生命存在的基本条件之一;岩石圈是由岩石组成的固体外壳,水圈是地表连续而不规则圈层。考点:本题考查地球的外部圈层。点评:本题解题的关键是掌握地球外部圈层的特征,难度较低。18. 溶洞常形成于A. 沉积岩中 B. 变质岩中 C. 侵入岩中 D. 喷出岩中【答案】A【解析】溶洞属于喀斯特地貌,是石灰岩在含有二氧化碳的水溶蚀作用下形成的,所以溶洞常形成于沉积岩地区。故答案选A。19. 下图所示的岩石分布状态图中,黑色代表的是岩浆通道,甲、乙两处岩石可能分别为A. 岩浆岩和变质岩 B. 沉积岩和岩浆岩C. 沉积岩和变质岩 D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