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细菌的感染与免疫InfectionandImmunityofBacteria-医学资料

上传人:杰猫 文档编号:119362387 上传时间:2020-01-13 格式:PPT 页数:34 大小:1.2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6章细菌的感染与免疫InfectionandImmunityofBacteria-医学资料_第1页
第1页 / 共34页
第6章细菌的感染与免疫InfectionandImmunityofBacteria-医学资料_第2页
第2页 / 共34页
第6章细菌的感染与免疫InfectionandImmunityofBacteria-医学资料_第3页
第3页 / 共34页
第6章细菌的感染与免疫InfectionandImmunityofBacteria-医学资料_第4页
第4页 / 共34页
第6章细菌的感染与免疫InfectionandImmunityofBacteria-医学资料_第5页
第5页 / 共3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6章细菌的感染与免疫InfectionandImmunityofBacteria-医学资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6章细菌的感染与免疫InfectionandImmunityofBacteria-医学资料(3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6章 细菌的感染与免疫 Infection and Immunity of Bacteria 基本概念 l细菌的感染(bacterial infection)或传染 细菌侵入宿主机体后,进行生长繁殖、 释放毒性物质等引起不同程度的病理过程 l致病菌或病原菌(pathogen):能使宿主 致病的细菌 l非致病菌或非病原菌 (nonpathogenic bacterium, nonpathogen ) 正常菌群(normal flora) l正常人的体表和同外界相通的口腔、鼻咽 腔、肠道、泌尿生殖道等腔道中都寄居着 不同种类和数量的微生物。当人体免疫功 能正常时,这些微生物对宿主无害,有些 对人

2、还有利,是为正常微生物群,通称正 常菌群 肠道的正常菌群 健康青年 粪便涂片 健康壮年 粪便涂片 健康 中年 粪便 涂片 正常菌群生理学意义: l 1生物拮抗作屏障 l 2营养作用产营养 l 3免疫作用 有免疫 l 4抗衰老作用除废物 条件致病菌(conditioned pathogen) 机会致病菌(opportunitistic pathogen) 有些细菌在正常情况下并不致病,在某些条件 改变的特殊情况下可以致病。 致病条件 l寄居部位的改变 l免疫功能低下 l菌群失调(dysbacteriosis) 菌群失调症或菌群交替症(microbial selection and substit

3、ution) 二重感染:金黄色葡萄球菌、白假丝酵母菌等 医院获得性感染(hospital acquired infection) 病人在住院期间发生的感染,通称医院内 感染(nosocomial infection)。 交叉感染,由医院内病人或医务人员直 接或间接传播引起的感染; 内源性感染,或称自身感染,由病人自 己体内正常菌群引起的感染; 医源性感染,在治疗、诊断或预防过程 中,因所用器械等消毒不严而造成的感 染。 细菌的致病机制 l细菌能引起感染的能力称为致病性( pathogenicity)或病原性。 (质) l致病菌的致病性强弱程度称为毒力( virulence),即致病性的强度(量

4、) 半数致死量(median lethal dose, LD50) 半数感染量(median infective dose,ID50 ) 细菌的致病机制 致病菌的致病机制主要与三方面有关: l细菌的毒力强弱 l侵入宿主机体的菌量 l侵入部位是否合适 细菌的毒力物质 :侵袭力、毒素 (物质基础) 侵袭力(invasiveness) 致病菌能突破宿主皮肤、粘膜生理屏障,进入 机体并在体内定植、繁殖和扩散的能力 l荚膜 l粘附素 l侵袭性物质 毒素 (toxin) l外毒素(exotoxin)多数革兰阳性菌和少数 革兰阴性菌在生长繁殖过程中释放到菌体外的蛋 白质 l内毒素(endotoxin)革兰阴

5、性菌细胞壁的 脂多糖,菌体死亡崩解时游离出来 内毒素与外毒素的比较 种类外毒素内毒素 来源革兰阳性菌及部分革兰阴性菌革兰阴性菌 存在部 位 活菌分泌或细菌溶解后散出细胞壁成分、细菌裂解后释出 化学成 分 蛋白质脂多糖 稳定性 差、60-80 30分钟破坏好、160 2-4小时破坏 毒性作 用 强、对机体组织 器官有选择 性,引起特殊临床表现 较弱、各种内毒素作用大致相同 ,引起休克,发热 ,DIC等 抗原性 强,能刺激机体形成抗毒素, 经甲醛脱毒后能形成类毒素 弱,能刺激机体形成抗体, 但无中和作用, 甲醛处 理后不能形成类毒素 ETEC不耐热肠毒素 霍乱肠毒素 破伤风痉挛毒素 肉毒毒素 A:

6、活性亚单位 B:结合亚单位 可提纯制疫苗 外毒素外毒素 分子结构:分子结构:A-BA-B模式模式 外毒素种类 l神经毒素 破伤风痉挛毒素、肉毒毒素 l细胞毒素 白喉毒素、葡萄球菌表皮剥 脱毒素、葡萄球菌毒性休克综合征毒素、A 群链球菌致热外毒素 l肠毒素 霍乱肠毒素、ETEC肠毒素 、产气荚膜梭菌肠毒素、葡萄球菌肠毒素 内毒素毒性作用 l发热反应 l白细胞反应 l内毒素血症与内毒素休克 lShwartzman现象与DIC 内毒素毒性作用 l发热反应 l白细胞反应 l内毒素血症与内毒素休克 lShwartzman现象与DIC 宿主的免疫防御机制 l人体内存在着较完善的免疫系统 。 免疫器官 免疫

7、细胞 免疫分子 天然免疫 获得性免疫 天然免疫(innate immunity) (非特异性免疫nonspecific immunity ) l屏障结构、免疫细胞、免疫分子 屏障结构 1皮肤与粘膜 (1)机械性阻挡与排除作用 (2)分泌杀菌物质 (3)正常菌群的拮抗作用 2血脑屏障 3胎盘屏障 吞噬细胞 l小吞噬细胞 外周血中的中性粒细胞 l大吞噬细胞 血中的单核细胞和各种组织 中的巨噬细胞(单核吞噬细胞系统) l吞噬过程 接触 吞入 杀灭 l吞噬后果 完全吞噬 不完全吞噬 体液因素 l补体 是正常血清中的一组蛋白质 l溶菌酶(lysozyme)主要来源于吞噬细 胞 l防御素 l体液免疫由特异

8、抗体起主要作用的免疫应 答 IgG、IgM、IgA、IgD、IgE 抗菌抗体(调理素) 抗外毒素抗体 l细胞免疫是以T细胞为主的免疫应答 CD4Th1细胞 CTL 获得性免疫acquired immunity (特异性免疫specific immunity) 胞外菌(extracellular bacteria)和 胞内菌(intracellular bacteria) l胞外菌寄居在宿主细胞外的组织间隙和血液 、淋巴液、组织液等体液中 葡萄球菌、链球菌、志贺菌、霍乱弧菌、破伤风梭菌等 l胞内菌 兼性(facultative)和专性(obligate) 专性胞内菌 立克次体、衣原体 兼性胞内菌

9、 结核分枝杆菌、麻风分枝杆菌、伤寒沙门菌、布 鲁菌、嗜肺军团菌、产单核细胞李氏菌 胞外菌感染的免疫 致病机制:产生毒性物质、引起炎症反应 免疫 l中性粒细胞吞噬、杀灭 l产生抗体 IgG抗体调理细菌促进吞噬(调理素) 抗体中和细菌外毒素(抗毒素) 激活补体经典途径 SIgA阻挡致病菌定植 胞内菌感染的免疫 l致病机制:慢性病理性免疫损伤 l胞内菌感染的免疫:T细胞为主的细胞免疫 CD4Th1细胞 产生细胞因子,活化巨噬细胞、CTL、引起迟发型超敏反 应 CD8CTL 穿孔素、粒酶破坏感染细胞 感染的发生和发展 感染的来源 l外源性感染(exogenous infection)来源于宿主体外 病

10、人 带菌者 携带有某些致病菌的健康人,传染病恢复期 仍排菌者(重要传染源) 病畜和带菌动物 人畜共患病 l内源性感染(endogenous infection)来源于宿主体内或体 表 大多为正常菌群,少数为致病菌 传播方式与途径 l呼吸道感染 l消化道感染 l创伤感染 l接触感染 l节肢动物叮咬感染 l多途径感染 感染的类型(结局) l不感染 l隐性感染inapparent infection 当宿主体的抗感染免 疫力较强,或侵入的病菌数量不多、毒力较弱,感 染后对机体损害较轻,不出现或出现不明显的临床 症状,或称亚临床感染。 特点:机体获得足够的特异免疫力 传染源 l潜伏感染latent i

11、nfection 当宿主体与致病菌在相互作 用过程中暂时处于平衡状态时,病菌潜伏在病灶内 或某些特殊组织中,一般不出现在血液、分泌物或 排泄物中。一旦机体免疫力下降,则潜伏的致病菌 大量繁殖,使病复发。结核分枝杆菌 l显性感染apparent infection ( 传染病) 宿主细胞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害,生理功能发生 改变,并出现一系列的临床症状和体征 1急性感染(acute infection) 2慢性感染(chronic infection) 1 局部感染(local infection) 2 全身感染(generalized infection; systemic infection)

12、l毒血症(toxemia): 致病菌侵入宿主体后,只在机体局部生长繁殖, 病菌不进入血循环,但其产生的外毒素入血。外 毒素经血到达易感的组织和细胞,引起特殊的毒 性症状。例如白喉、破伤风等。 l内毒素血症(endotoxemia): 革兰阴性菌侵入血流,并在其中大量繁殖、崩解后 释放出大量内毒素;也可由病灶内大量革兰阴性 菌死亡、释放的内毒素入血所致。 l菌血症(bacteremia):致病菌由局部侵入血流, 但未在血流中生长繁殖,只是短暂的一过性通过血 循环到达体内适宜部位后再进行繁殖而致病。例如 伤寒早期。 l败血症(septicemia):致病菌侵入血流后,在其 中大量繁殖并产生毒性产物,引起全身性中毒症状 。鼠疫耶氏菌、炭疽芽胞杆菌等。 l脓毒血症(pyemia):化脓性病菌侵入血流后, 在其中大量繁殖,并通过血流扩散至宿主体的其他 组织或器官,产生新的化脓性病灶。例如金黄色葡 萄球菌的脓毒血症,常导致多发性肝脓肿、皮下脓 肿和肾脓肿等。 l带菌状态 有时致病菌在显性或隐性感染 后并未立即消失,在体内继续留存一定时 间,与机体免疫力处于相对平衡状态。 宿主-带菌者(carrier),重要的传染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