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绵阳南山中学实验学校2019_2020学年高二语文12月月考试题 (2)

上传人:Changge****183;we... 文档编号:119362196 上传时间:2020-01-13 格式:PDF 页数:6 大小:461.3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川省绵阳南山中学实验学校2019_2020学年高二语文12月月考试题 (2)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四川省绵阳南山中学实验学校2019_2020学年高二语文12月月考试题 (2)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四川省绵阳南山中学实验学校2019_2020学年高二语文12月月考试题 (2)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四川省绵阳南山中学实验学校2019_2020学年高二语文12月月考试题 (2)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四川省绵阳南山中学实验学校2019_2020学年高二语文12月月考试题 (2)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四川省绵阳南山中学实验学校2019_2020学年高二语文12月月考试题 (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川省绵阳南山中学实验学校2019_2020学年高二语文12月月考试题 (2)(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 1 页 共 6 页 绵阳南山中学实验学校2019年高2018级12月月考 语文 命题人:首丹 沈艳 罗茜 张学琼审题人:韩孟汶 厍科先 本试卷分为试题卷和答题卡两部分,其中试题卷由第卷(选择题)和第卷组成,试卷8页, 答题卷6页,共14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注意事项: 1. 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学校、班级、姓名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填写清楚,同时用2B铅笔 将考号准确填涂在答题卡“准考证号”栏目内并涂好科目栏。 2. 选择题使用2B铅笔填涂在答题卡对应题目标号的位置上,如需改动,用橡皮擦擦干净后再选 涂其它答案;非选择题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书写在答题卷的对应框内,超

2、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 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3. 请同学们静下心来,认真审题,书写工整,主观题分点作答。 一、现代文阅读(一、现代文阅读(1818 分)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 。 唐诗的自然精神 刘宁 唐诗有诸多丰富的精神特色,其中自然精神对唐诗的浸润十分深刻,甚至可以说,在很大程度 上,自然精神塑造了唐诗令后世无限企慕的艺术境界。 自然精神发端于先秦道家自然哲学,老子说“道法自然”,“道”是世界的根本,“道”就是 “自然”,它就是它自己的样子,独立而不改。然而人生和社会常常是背离“道”,背离“自然” 的,人应该超脱这种“

3、背离”,去体会恒常不变的本然之道。被后人誉为古今隐逸诗人之宗的陶渊 明,他的诗歌有浓厚的自然之趣,饮酒中的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写黄昏中归巢的 飞鸟,正是一幅万物归于本然的画卷。陶渊明用他的方式,展开了诗歌自然之美的隽永画卷,而这 幅画卷,正是在唐代呈现出了丰富而灿烂的内容。 唐代超一流的诗人中,王维和李白的诗歌都深受自然精神的影响。自然精神对王维的影响,主 要体现在山水诗方面,贯穿其中的山水审美精神,不以描摹山水之形态为旨归,而是要通过俯仰山 水去体会自然之道。 中国的山水诗追求“静”的境界,这个静是哲学上的静,是内心安静澄明的状态,王维的山水 诗是展现“静”的绝佳典范。王维刻画山水

4、,广阔浩渺而辽远,进入一种超脱现实功利的辽远境界, 是一种精神之“远”。王维被称为“诗佛”,他的山水诗对“静”与“远”的刻画,萦绕着深邃的 “空”趣。例如新晴野望,描绘一场雨水后天清地朗开阔澄澈的原野,其中“白水明田外,碧 峰出山后”两句,写河水映照阳光,远方青翠的山峰因空气清澈而呈现在诗人的眼前,爽朗明澈的 诗境,又是精神宁静澄明的写照。其汉江临泛“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写江水浩渺,天 水相接相融,远山似有若无,这是山水之远,更是精神之远。鹿柴“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 响”,诗中幽远的山林是充满深邃“空”趣的至静之境。这是唐诗艺术最深刻的地方,羚羊挂角, 无迹可求。 理解唐诗的自然精神,提

5、到的第二位大诗人是李白,李白更是自然精神塑造的诗人,今天的我 们要理解他,要抓住他的两个鲜明的精神特质,即大鹏精神和赤子之心。 大鹏精神,这个“大鹏”就是庄子逍遥游中的大鹏。李白一生皆以大鹏自比,他说自己 “大鹏一日同风起,抟摇直上九万里。假令风歇时下来,犹能簸却沧溟水”。李白的豪迈奔放,就 是大鹏扶摇高举的境界。然而同时也要看到,李白和庄子是有所不同的。庄子所说的逍遥远游之境, 第 2 页 共 6 页 和人世是有对立的,超脱流俗的同时,也有背离常情的怪诞,自己的妻子去世,不仅不悲痛反而鼓 盆而歌,这和常人表达感情的方式很不一样。李白不是这样,他天才豪放,但身上毫无怪诞之处, 他的悲欢喜怒同于

6、常人,却又比常人表达得更浓烈,更为本然。这种本然的表达使李白的诗歌经常 呈现出天真如赤子的境界。他的长干行,刻画一位女子与丈夫两小无猜,笔触极为纯净天真, “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同居长干里,两小无嫌猜”。 王维和李白的诗歌正是在自然精神的浸润下,呈现出许多难以言传的艺术神妙。宋代以下,随 着思想文化环境发生深刻变化,唐诗所赖以形成的许多精神氛围发生了改变。这些都增加了理解唐 诗的难度。理解唐诗应深入其精神文化背景,对唐诗的自然精神,对唐诗神妙的艺术之美,还有许 多问题,值得我们不断去品味和思考。 (选自 2018 年 10 月 9 日光明日报,有删改)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

7、正确的一项是(2分)() A. 现实的人生常常背离“道”,背离“自然”,“道法自然”就是超脱“背离”,回复本然。 B. 陶渊明归隐田园,寻求悠然心会的真意,呈现出晋代诗歌丰富而灿烂的自然之美。 C. 山水诗追求静、远、空三重境界,这三重境界恰恰是自然精神在山水诗上的体现。 D. 宋代以后,唐诗赖以形成的许多精神氛围改变了,后世理解唐诗有了一定的难度。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 文章论证结构清晰,提出中心观点后论述了自然精神的内涵,再使用例证法证明论点。 B. 文章引用王维的诗歌鹿柴,论证了王维山水诗在深远幽静中具有的深邃“空”趣。 C. 文章论述李白诗歌的

8、自然精神时采用了类比论证手法,突出李白身上的赤子之心。 D. 文章结论指出唐诗自然精神的形成跟文化背景有关,对于读者品读唐诗很有启发。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2分)() A. 自然精神来自道家思想,唐诗具有自然精神,说明道家思想在唐代的精神氛围中占主要地位。 B. 王维山居秋暝中“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两句明白如话,但创造出了一种深远空寂 的诗境。 C. 王维的鸟鸣涧诗“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写回荡在山涧中的鸟鸣,反衬出山林的幽 静深广。 D. 李白在庐山上纵目远望,“登高壮观天地间,大江茫茫去不还”,是大鹏的视野,是逍遥远 游之境。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

9、12分)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 46 题 。 梦 意 戈帕里塞 大鼻子彼耶罗是个银行经理,一天夜里他做了个梦:他在寻找一支笔。他越找越着急,像孩子似 的绝望和痛苦,几乎都要哭出来了。 平日里只要他看到这支笔,当年的情景过电影似地展现在他眼前。 他的目光盯着文具店的玻璃橱窗:那支钢笔与其它的几支笔放在一起,一根橡皮圈把它固定在紫 红色丝绒作衬垫的小盒子里。笔杆是用蓝白相间的电木制作的,深蓝色的底子配上孔雀石的各色花 纹,非常好看,那上面的纹路令人想到珍珠贝母。有一天,外祖父发现了他眼中流露的这种怯生生 的羡慕的神情。 “你真的喜欢这支笔吗?” “是的,我很喜欢。”彼耶罗说道。他的声音轻微而颤抖,外

10、祖父几乎听不清他的话,但老人 充满柔情的双眼闪出一道共鸣的光。他们走进了文具店。 那天是1944年1月22日。文具店坐落在威尼斯城阴暗而又弥漫着烟雾的一条小巷子里。空中飘 落着什么东西,不知是雨丝还是灰尘。或许是烟筒里冒出来的煤烟微粒,或许是下午降雾。彼耶罗不 懂当时发生的事。 第 3 页 共 6 页 老板从彼耶罗手里把笔拿了过去灌上蓝黑墨水。笔尖被浸在截棱锥形的佩利康牌的墨水瓶里, 彼耶罗听见钢笔橡皮管的吸墨水声。随后,老板就把那支笔装在仿鳄鱼皮制作的硬纸笔盒中。 岁月流逝,过去快40个年头了,彼耶罗还记得出店门时听到的一声枪响,看到三个德国警察步履 艰难地消失在小巷的浓雾之中。而今,那烟筒

11、里喷出的煤烟微粒,以及那潮湿的石板路面,重又浮现 在梦中。 从那时起,那支自来水钢笔陪伴着他来到学校,与他共同完成了拉丁文和希腊文等所有的课程。 那支笔还随同他去外祖父住的乡下。在一间用炉子取暖的小屋子里,里面有一张床,一张桌子,一本 字典。当他听见机枪对着一位英国战俘扫射的声音时,彼耶罗的上衣口袋里就装着那支自来水笔。 那个英国人是浅黄色的头发,脸色苍白,衣衫褴褛,脸朝着别墅的围墙。彼耶罗想,要是他处在那个英 国人的位置上,那么,他的那支钢笔就会被打得粉碎了。 随后的几年,彼耶罗一直生活在农村里,那时他吮吸到的是乡村的气息,看到的是小巷中滴着烟 油的烟筒,感受到冬天的寒冷,体验了农民的生活。

12、他跟外祖父一起生活,令人难忘的是采萄萄季 节和萄葡酒的醇香味。彼耶罗觉得少年时代统统寄托在这支自来水笔之中。他觉得,笔丢失了,他 的生命消逝了。 彼耶罗绝望地哭出声来了。身边的妻子睡得正甜呢。隔壁房间里是两个儿子。他很爱他们。他 们都生活得很好。现在,他忽然觉得他们与自己的差距是那么大、那么遥远。那蓝底白条的欧洛牌 金笔跟他们有何相干?那墨水瓶和各色各样的墨水瓶,与他们有何相干?毫不相干。再往后,再往 后要是那支钢笔不再在床头柜里的话,那以后发生过的一切又如何存在呢。 他从床上爬起来。妻子眯缝着那珐琅般明亮的天蓝色的眼睛,埋怨地哼了一下。彼耶罗没听见, 在绝望中他是什么也听不见的。他冲到床头柜

13、跟前,像在梦中似地急忙打开了第二个抽屉,在几块手 绢和换洗的衣服旁边,那支自来水钢笔在那里呢!电木制作的笔杆,蓝白相间,只是五彩的杂色已 发白,贝母色也发黄了。 彼耶罗戴上眼镜,把笔捏在两个手指中间。他先是哭,后又笑。他手里拿着小记事本走到厨房 里去,就像他祖父一样每天在银行在他那个小记事本上记着一些日常琐事。他在上面写道: “1979年7月17日夜里。梦见找不到外祖父送我的那支欧洛牌金笔。痛苦至极,以为自己肯定要 死了。到床头柜里去找,找到笔后,我吻了它。笔还在,我亲爱的笔还在。” 他回去睡觉,像平时一样,很快就入睡了,没再做梦。早晨,他像往常一样步行去银行,心情像往 常一样好。除了喝杯咖啡

14、以外,他还津津有味地吃了块甜点心。点心涨价了:一块要250里拉。 4.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 小说以“梦”总绾全篇,以主人公梦中寻笔、梦醒找笔为主线,中间穿插文具店买笔、少年 求学、乡村生活等内容,结构紧凑。 B. 小说采用第三人称全知视角,叙述故事不受限制,笔触自由,便于展示主人公的人生轨迹、 生活状态和心理活动。 C. 小说虽然描写到街头枪声和屠杀场面,但并没有大肆渲染而是点到为止,这和一般的描写战 争的小说有所不同。 D. 小说善用细节传情达意,妻子“睡得正甜”“埋怨地哼了一声”,暗示了妻子对他的不理解, 夫妻感情隔阂比较深。 5.请分析小说

15、结尾一段的妙处。(4分) 6.请结合小说有关情节,探究“笔”承载的丰富内涵。(6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二、古代诗文阅读(2828 分分) (一)文言文阅读(14 分) 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 7-10 题 。 陆云字士龙,六岁能属文,性清正,有才理。少与兄机齐名,虽文章不及机,而持论过之,号 曰二陆。吴尚书广陵闵鸿见而奇之曰此儿若非龙驹当是凤雏后举云贤良时年十六俄以公府掾为太 子舍人出补浚仪令县居都会之要,名为难理。云到官肃然,下不能欺,市无二价。人有见杀者,主 第 4 页 共 6 页 名不立,云录其妻,而无所问。十许日遣出,密令人随后,谓曰:“其去不出十里,当有男子候其 与语,便缚来。”既而

16、果然。问之具服,于是一县称其神明。郡守害其能,屡谴责之,云乃去官。 百姓追思之,图画形象,配食 县社。 寻拜吴王晏郎中令。晏于西园大营第室,云上书曰:臣窃见世祖武皇帝临朝拱默,训世以俭, 即位二十有六载,宫室台榭无所新营,屡发明诏,厚戒丰奢。臣以凡才,特蒙拔擢 ,亦思竭忠效节 以报所受之施,是以不虑犯迕,敢陈所怀。如愚臣言有可采,乞垂三省。” 入为尚书郎、中书侍郎。成都王颖表为清河内史。颖将讨齐王冏,以云为前锋都督。会冏诛, 转大将军右司马。颖晚节政衰,云屡以正言忤旨。孟玖欲用其父为邯郸令,左长史卢志等并阿意从 之,而云固执不许,曰:此县皆公府掾资,岂有黄门 父居之邪!玖深忿怨。张昌为乱,颖上云为 使持节、大都督、前锋将军以讨昌。会伐长沙王,乃止。 机之败也,并收云。蔡克入至颖前,叩头流血,曰:云为孟玖所怨,远近莫不闻。今果见杀, 罪无彰验,将令群心疑惑,窃为明公惜之。僚属随克入者数十人,流涕固请,颖恻然有宥云色。 孟玖扶颖入,催令杀云。时年四十二。门生故吏迎丧葬清河,修墓立碑,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