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西安2018届高三历史上学期第四次质量检测试题(含解析)

上传人:Changge****183;we... 文档编号:119361824 上传时间:2020-01-13 格式:DOC 页数:21 大小:16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陕西省西安2018届高三历史上学期第四次质量检测试题(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陕西省西安2018届高三历史上学期第四次质量检测试题(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陕西省西安2018届高三历史上学期第四次质量检测试题(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陕西省西安2018届高三历史上学期第四次质量检测试题(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陕西省西安2018届高三历史上学期第四次质量检测试题(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陕西省西安2018届高三历史上学期第四次质量检测试题(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陕西省西安2018届高三历史上学期第四次质量检测试题(含解析)(2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陕西省西安长安区一中2018届高三历史上学期第四次质量检测试题(含解析)第卷(选择题部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4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4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最佳选项。1.乐记乐论中说:“乐者,天地之和也;礼者,天地之序也。和,故百物皆化;序,故群物皆别。乐由天作,礼以地制。过制则乱,过作则暴。明于天地,然后能兴礼乐也。”据此,孔子等儒家学者推崇礼乐制度的原因应该是A. 礼乐制度敬天法地,赋予统治者以合法性B. 不“过制”、不“过暴”符合儒家理念C. 礼乐所反映的秩序与和谐利于“仁”的实现D. 社会的动荡使人们需要礼乐实现慰藉【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乐者,天地之和也;礼者,天地之序也”,

2、结合所学可知,儒家推崇礼乐制度的原因在于通过礼乐制度,实现其“化百物”,“别群物”,止“乱”、“暴”,使社会有序并且“和谐”,从而达到“仁”的境界,C项正确;材料体现的礼乐制度,不是在论证统治者的“合法性”,A项错误;不“过制”、不“过暴”是礼乐制度的目标,没有明确儒家推崇礼乐制度的原因,B项错误;材料分析礼乐制度与天地和谐、社会有序的关系,没有明确礼乐的“慰藉”作用,D项错误。【点睛】儒家追求的即是礼乐文明的和谐社会。2.西汉初期,丞相有选用官吏、弹劾百官以及执行诛罚的权力。凡是重要的政事,如立新君、立储、封赠、赏罚等,往往由皇帝委托丞相主持,召集百官集议,集议的结果由丞相领衔上奏于天子,再

3、由皇帝和丞相共同决策议定。这反映了西汉初年A. 中央集权发生弱化异象B. 官员民本意识空前增强C. 丞相权力上升超越秦制D. 官僚政治制度已经成型【答案】C【解析】【详解】由“西汉初期”丞相权力大,主持“百官集议”重要的国事,并与皇帝“共同决策议定”可知,当时丞相制度在继承秦制基础上有所发展,权力上升,C项正确;材料分析的是中央的相权增强,不是对地方管理的弱化,A项错误;丞相“召集百官集议”重要国事,诸如立新君等,不能体现“民本”意识的增强,B项错误;仅从丞相权力一方面,不能证明“官僚政治”制度的成型,D项错误。【点睛】西汉初年,承袭秦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制度,并有所损益。3.日本学者斯波义信

4、认为,随着唐宋时期“坊市制”的崩溃,在“农村农村城市半农村城市中小城市产生”的反复过程中,包括工商城市在内的城市经济网络日益稠密,使农村经济走向依存于市场的方向。在此,该学者主要是想说明城市经济的变迁A. 带动了社会经济的商品化B. 促使城市功能实现经济化C. 使商品生产规模空前扩大D. 使农村经济实现了商业化【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材料所说“城市经济网络日益稠密,使农村经济走向依存于市场的方向” ,结合所学可知,唐宋时期城市经济带动了农村在内的社会经济商品化趋势,A项正确;材料分析的是城市商品经济发展对整个社会经济发展方向的影响,B项不符合题意;城市经济带动“农村经济走向依存于市场的方

5、向”,不是在说明商品“生产规模”的扩大,C项错误;中国古代商品经济有所发展,但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农村经济并没有实现商业化,D项不符合史实。4.“存天理,灭人欲”是宋代理学大师朱熹核心主张,同时他还强调指出“官无大小,凡事只是一个公。若公时,做得来也精彩。便若小官,人也望风畏服。若不公,便是宰相,做来做去,也只得个没下梢。”在这里,朱熹是要求国家工作人员要A. 自我克制,公正廉奉B. 有所为有所不为C. 格物致知,自我修行D. 不畏权贵,忠君爱国【答案】A【解析】【详解】从朱熹主张“存天理”,以及“官无大小,事只是一个公”,结合所学可知,他要求国家公务人员自我克制的同时,还明确了凡事公正廉洁的

6、重要性,A项正确;材料是理学对国家工作人员个人行为的要求,B项过于宽泛不符合题意;材料针对的是官员个人修养和公事处理,不是修养、学习的方法,C项错误;材料对官员在“存天理,灭人欲”方面“凡事秉公”,不是特别针对权贵和君主,D项错误。【点睛】理学在思辨化,哲学化的过程中,重视个人修养,强化了理性和秩序。5.在史学界,关于军机处成立的年份有不同的观点。认为其成立于1726年,1727年,1729年,1730年,1732年的学者均有其人,而且每种观点都有比较严谨的研究作为依托。这应该说明了A. 军机处历经逐步演化才得成立B. 君主集权走向顶峰经历了波折C. 历史研究史料丰富难有统一结论D. 军机处设

7、置过程具有机密性特点【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材料这几个时间均有严谨的史料作为依托,说明这几个时间分别是军机处发展的重要阶段,故推知军机处发展是一个过程,故A选项正确;根据材料只是体现了军机处的发展但是并未体现其中的波折,故B选项错误;C选项表述太过绝对,材料只是出示了一个特殊的事例,并不具备总结性语句的条件,故错误;D选项,材料并未详细描述军机处的特征,故错误。6.古雅典著名戏剧家阿里斯托芬(约前446前385)屡屡在作品中批评和讽刺当权人物,晚年他夸耀自己因此而受过多达七十五次的控告,但每次都能被判无罪。这一事情反映了A. 雅典城邦法制建设尚未完善B. 雅典学者享有一定法律特权C. 雅

8、典社会创作自由不受限制D. 雅典民主政治制度产生危机【答案】D【解析】【详解】由阿里斯托芬多次利用戏剧嘲讽“当权人物”,结合其生活的时代和所学知识,可知D项正确;雅典民主法制在伯利克里主政时期已完善,A项错误;雅典城邦和民主政治,重视法律,学者和戏剧家没有特权,B项与史实不符;阿里斯托芬“受过多至七十五次的控告” 说明其创作自由是受限制的,C项错误。7.有学者说,15世纪欧洲大航海的主要成就,一是“发现了新航路”,一是“发现了新大陆”。这两个“发现”A. 都结束了欧亚的隔绝状态B. 都加速了商业革命的形成C. 都体现了对欧亚的贸易垄断D. 都导致了欧美政治革命的发生【答案】B【解析】【详解】根

9、据所学,新航路的开辟推动了欧亚的商路和贸易中心的转移,而新大陆即美洲的发现则推动美洲与欧亚的联系建立并发展起来,两者都使的商业活动的范围扩大,商品种类增多,加速了商业革命的到来,B项正确;发现新大陆使得“美洲”建立了与欧亚的联系,A项错误,发现新大陆是美洲与外界联系加强,不是垄断了对欧亚的贸易,C项错误;新航路和新大陆的发现,并没有导致欧美政治革命,D项不符合史实。8.1895年,恩格斯在评价德意志帝国宪法时说:“在资产阶级借以组织其统治的国家机构中,也有许多东西是工人阶级可能利用来对这些机构本身作斗争的。资产阶级和政府害怕工人政党的合法活动更甚于害怕它的不合法活动,害怕选举成就更甚于害怕起义

10、成就。”对上述材料的理解正确的有承认了资产阶级代议制的客观进步性为社会主义运动发展提供了新思路与新方向揭示了德意志帝国君主立宪制的本质对共产党宣言中的若干看法进行了修正A. B. C. D. 【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材料政府“资产阶级借以组织其统治的国家机构”,“害怕工人政党的合法活动”,“选举成就”更甚于“起义成就”,结合所学可知,恩格斯认为德意志帝国宪法,使得“资产阶级国家”中,工人组织“政党”进行“合法斗争”有了条件,社会主义革命有和平发展的可能,比起共产党宣言强调无产阶级暴力革命,对科学社会主义进行了修正,所以说法正确,D项符合题意,其他在三个选项存在少选和漏选的错误,ABC项不

11、正确。9.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在签订了天津条约以后,有人认为:“外使之来,苟非崩角稽首,而与为姑容,其耻甚于亡国。宁以社稷为殉,不使夷虏踪迹相浼。”这种看法意在A. 极力维护主权完整B. 竭力维护上国权威C. 力争建立近代平等外交D. 顽固坚守闭关锁国政策【答案】B【解析】【详解】从“外使之来其耻甚于亡国”,可知材料对天津条约中允许外国公使进驻北京不满,认为外使进驻北京,势必加强对清政府的监控,不利于维护天朝上国的权威,B项正确;鸦片战争已经破坏了国家主权的完整,而公使驻京是近代惯例,并不影响中国主权完整,A项错误;互派公使是近代平等交往的体现,材料中以之为“耻”,这种做法不是在强调“平等”交往

12、,C项错误;闭关锁国政策是严格限制与外国的往来,其已经在南京条约签订,开放通商口岸时被打破,D项错误。10.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都是向过去看齐的运动,两者皆是意图将欧洲这个混合体的某个部分独立分离出来。下列相关评论,正确的是A. 天主教会保存的文献在两个运动中起了重要作用B. 世俗势力对两个运动中的“反叛者”进行了保护C. 文艺复兴的实质是要重构西欧文艺的辉煌D. 宗教改革是要确立信仰自由原则【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都是向过去看齐的运动”,说明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有共同点,结合所学文艺“复兴”以古希腊和罗马的文化成就为武器,要用人文主义冲破神学世界观,宗教改革宣扬圣经权威

13、,要冲破罗马教廷的控制,可知天主教会保存的文献在两个运动中起了重要作用,A项正确;世俗势力保护“反叛者”与材料主旨无关,B项错误;根据所学知识,文艺复兴的实质是要建立资产阶级世界观,不是“重构西欧文艺的辉煌”,C项错误;宗教改革要改变天主教会控制世俗政治的局面,不是要“确立信仰自由的原则”, D项错误。【点睛】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都称得上是的“托古改制”。11.1924年,孙中山曾说:“国民党之民权主义,于间接民权之外,复行直接民权,即为国民者不但有选举权,且兼有创制、复决、罢官诸权也。”这体现了新三民主义A. 提出反帝和国内民族平等主张B. 倡导自由、民主、平等理念C. 主张“节制资本”、扶

14、助农工D. 主张实现普遍、平等的民权【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民权主义复行直接民权,为国民者不但有选举权,且兼有创制、复决、罢官诸权也”,可知新三民主义的民权主义主张普遍、平等的民权,D项正确;反帝和国内民族平等是“民族主义”的内容A项错误;自由、民主、平等是旧三民主义民权主义的内容,B项错误;“节制资本”属于“民生主义”,C项错误。【点睛】新三民主义的“民权主义”,强调普遍的,平等的民权。12.1927年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后,根据孙中山“节制资本”的理念,开始创办国家垄断企业,致力于民营资本无力或不适合经营的领域,如能源、军工、航空等,到1936年已经形成了规模优势。从客观角度看该做法A

15、. 阻碍了民族资本主义发展B. 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的模式C. 践行了节制资本的思想D. 顺应了世界经济发展潮流【答案】D【解析】【详解】通过 “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后,创办“国家垄断”企业,致力于“民营资本无力或不适合经营的领域”,结合所学可知,这一做法客观上顺应了当时世界经济的发展趋势,有利于民族工业的发展,D项正确,国家垄断企业与民营企业互补,有利于民族资本主义发展,A项错误;国家垄断企业的创办,不等于国家干预经济的“模式”建立起来,B项错误;创办国家垄断企业并形成了“规模优势”,体现的是“节制资本”的主观理念,C项错误。【点睛】节制资本是为了更好地发展资本主义,稳定民族经济发展的社会秩序。13.中国经济制度史论中说:“中国传统手工业各大部门都曾有过工场雇佣工人操作生产的记载,唯独棉纺织业没有任何手工官场的确切报道。”古代社会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主要是A. 棉花传入中国的时间比较晚B. 外来棉纺织业的竞争C. 重农抑商政策的影响D. 家庭生产对工场生产的阻碍【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中国古代手工业生产中“唯独棉纺织业没有任何手工官场的确切报道”,结合所学可知,个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