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道病原菌分离与鉴定二-医学资料

上传人:杰猫 文档编号:119360004 上传时间:2020-01-13 格式:PPT 页数:10 大小:1.9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肠道病原菌分离与鉴定二-医学资料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肠道病原菌分离与鉴定二-医学资料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肠道病原菌分离与鉴定二-医学资料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肠道病原菌分离与鉴定二-医学资料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肠道病原菌分离与鉴定二-医学资料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肠道病原菌分离与鉴定二-医学资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肠道病原菌分离与鉴定二-医学资料(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肠道病原菌的分离与鉴定二 l肠道病原菌的分离鉴定(2) l肥达氏反应结果观察 l细菌的生长状态及菌落观察 l细菌的药敏试验 l实验动物感染试验 肥达氏反应结果观察 l试验管自第1管看起,如有凝集(阳性反应)时则于管底呈圆片状、边缘不 整齐的凝集物,轻轻摇动,可见凝块或颗粒浮起,上清透明或有不同程 度的混浊。其凝集的强弱可用“+”号表示如下: “+” 细菌全部凝集,液体澄清,有大片状,边缘不整齐的凝集块。 “+” 细菌绝大部分凝集,液体有轻度混浊,凝集块较小些。 “+” 细菌部分沉淀于管底,液体半澄清,凝集块呈颗粒状。 “+” 细菌仅少量凝集,液体混浊。 “-” 不凝集,液体混浊与对照管相似。

2、l记录结果并判定凝集效价。通常以能产生明显凝集(+)的血清最大稀释 倍数做为该血清的凝集效价。 结果分析 l首先应了解当地正常人效价,一般凝集价超过正常凝集价才有诊断意 义。 l真正的伤寒病人O凝集素出现常较H凝集素为早,存在于血清内时间 较短;H凝集素产生较慢但效价较高,存在时间较长,可达数年。 l过去曾接种过伤寒菌苗或患过伤寒病,近期又感染流感或布鲁氏菌病 时,可产生高效价的H凝集素及较低的O凝集素,此种反应称为非特 异回忆反应,其他如结核病、败血症、斑疹伤寒、肝炎等也可出现类 似反应。 l确诊为伤寒的患者中,约有10肥达氏反应始终为阴性,故阴性结果 不能完全排除伤寒的诊断。 l采血时间不

3、同,肥达氏反应的阳性率也不同,发病第一周50,第二 周80,第四周90以上。恢复期凝集价最高,以后逐渐下降。一般 以双份血清(急性期和恢复期)对比,凝集价有明显上升者作为新近感 染的指征。 菌落观察 l大小 大菌落(直径在5mm以上) 中等大菌落(直径在3mm左右) 小菌落(直径在1mm左右) l形状:点状、圆形、卵圆形、叶状等。 l边缘:整齐、锯齿状、毛发状等。 l表面:光滑、皱纹、湿润、干燥等。 l隆起度:凸起、扁平、中心凹陷等。 l结构:均质性、颗粒状等。 l色调:无色、白色、黄色、褐色等。 l透明度:透明、半透明、不透明等。 细菌的药物敏感性试验 l原理:将干燥的浸有一定浓度抗菌药物的

4、滤纸片放在已接种 一定量某种细菌的琼脂平板上。经培养后,可在纸片周围出 现无细菌生长区,称抑菌环。测量抑菌环的大小,即可判定 该细菌对某种药物的敏感程度。目的是使学生学会此实验方 法并了解其在临床治疗上的意义。 l材料 普通琼脂平板培养基 金黄色葡萄球菌分离培养物 大肠杆菌分离培养物 药物纸片 酒精 镊子 l方法 1按无菌操作法用接种环从分离培养平板上已选好的菌 落沾取细菌,反复交叉密涂于平板培养基上,以便生长出 均匀的菌苔(注意不要划破培养基)。 2用沾酒精点燃灭菌的小镊子取药物纸片按下图贴于平 板培养基上,并轻轻按压贴紧。 3做好标记,放37温箱培养过夜(不超过17h)。 结果观察 l观察

5、纸片周围有无抑菌环,并测其直径大小。最 终判断细菌对每种抗菌药物的敏感程度,记录和 报告结果。 l 判定标准:实验条件不同判定标准可有所不同。 一般抑菌环直径在15mm以上者为高度敏感,10 15mm为中度敏感,10mm以下为低度敏感,无 抑菌环者为耐药。 肺炎球菌对小白鼠的传染试验 l实验动物的接种 1首先将两种菌悬液做涂片,革兰色染色和镜检,以便与后述 死亡动物尸体的细菌学检查结果对比。 2用消毒好的注射器,按无菌操作法抽取菌悬液后,再用无菌 镊子夹一灭菌棉花纸包,将针头刺入棉花纸包内,排出注射器 内的气体,然后将注射器平置于试管架上。 3固定小白鼠:用右手轻拖鼠尾,使其爬行于金属网盖上,再 突然用左手拇食两指抓紧小白鼠颈项部及两耳,将鼠体搜入手 掌中,再用左手无名指和手掌夹住小白鼠尾根,以无名指和小 指夹住其左腿。 4以无菌镊子取碘酒棉球,消毒小白鼠左下腹部,用镊 子取下注射器针头上的棉花纸包,放入消毒罐中。左手 倾斜,使小白鼠头部向下,然后将注射器针头自小白鼠 左侧腹股沟部刺入皮下,使针头在皮下组织内前进约l cm左右,再直立注射器,轻轻向F刺入腹腔内,注入菌 液02ml后再将针头拔出。将小白鼠用染料涂抹做好标 记,放入动物罐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