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外阴炎与阴道炎症

上传人:ap****ve 文档编号:119359858 上传时间:2020-01-13 格式:PPT 页数:78 大小:84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西医结合外阴炎与阴道炎症_第1页
第1页 / 共78页
中西医结合外阴炎与阴道炎症_第2页
第2页 / 共78页
中西医结合外阴炎与阴道炎症_第3页
第3页 / 共78页
中西医结合外阴炎与阴道炎症_第4页
第4页 / 共78页
中西医结合外阴炎与阴道炎症_第5页
第5页 / 共7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西医结合外阴炎与阴道炎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西医结合外阴炎与阴道炎症(7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外阴炎及阴道炎症,外科教研室,学习要求,掌握前庭大腺炎、前庭大腺囊肿及各种阴道炎的临床表现与诊断。 熟悉非特异性外阴炎的临床表现与诊断。 熟悉非特异性外阴炎、前庭大腺炎、前庭大腺囊肿的治疗。 了解非特异性外阴炎、前庭大腺炎、前庭大腺囊肿的中医病因病机及西医病因及发病机制和鉴别诊断。,学习内容,非特异性外阴炎 前庭大腺炎 前庭大腺囊肿 滴虫性阴道炎 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念珠菌性阴道炎) 老年性阴道炎 细菌性阴道病,非特异性外阴炎,致病原因: 不注意皮肤清洁 尿液、粪便的长期浸渍 局部通透性差,局部潮湿,临床表现,症状:外阴皮肤瘙痒、疼痛、烧灼感,于活动、性交、排尿、排便时加重。 检查:外阴充血

2、、肿胀、糜烂,常有抓痕,严重者形成溃疡或湿疹。慢性炎症可使皮肤增厚、粗糙、皲裂,甚至苔癣样变。 实验室检查:白带检查排除念珠菌、滴虫感染。,非特异性外阴炎,诊断与鉴别诊断,根据临床表现可作出本病的诊断。 注意点: 慢性期皮肤增厚或苔藓样变,应作病理活检,以排除外阴上皮内瘤样病变及外阴癌。,非特异性外阴炎,中医病因病机,湿热下注:脾虚湿盛,积久化热,湿热蕴结,注于下焦而发病。 湿毒蕴结: 经行产后,感染邪毒,湿热毒邪,蕴结下焦而发病。,非特异性外阴炎,中医治疗-辨证论治,中医辨证主要应辨其属实、属虚。 外阴红肿热痛为主者,或病程短者,多属实证; 外阴皮肤变厚,粗糙,痒痛不适感为主者,或病程长者,

3、多属虚证。 本病宜中药内服、外治并用,以外治法为主。,非特异性外阴炎,中医辨证论治,湿热下注 证候特点:外阴部瘙痒疼痛,带下量多,色黄或黄白,质稠,有异味,烦躁易怒,口苦口干,胸胁胀痛,小便黄少,大便干结,舌质红,苔黄腻,脉弦数。 治法:清利肝胆湿热。 方药:龙胆泻肝汤加减。,非特异性外阴炎,湿毒蕴结 证候特点:外阴部肿胀,疼痛,甚则渗流脓水,行走困难,发热恶寒,口干口苦,小便黄短,大便干结,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 治法:清热解毒利湿。 方药:五味消毒饮加减。,中医辨证论治,非特异性外阴炎,中医外治疗法,中药熏洗 五味消毒饮 金银花30g ,野菊花30g,蒲公英30g,紫花地丁20g,天葵子

4、20g。 塌痒汤 鹤虱15g, 苦参30g,威灵仙15g,当归尾15g,蛇床子30g,狼毒10g。临洗时加猪胆汁12枚。 蛇床子散 蛇床子、花椒、明矾、苦参、百部各1015g。,非特异性外阴炎,中药外敷 四黄膏 药用大黄、黄芩、黄连、黄柏制成药膏外敷肿处,每天12次。 四黄水蜜 用四黄散(大黄、黄芩、黄连、黄柏)适量,用温开水搅拌成饼状,表面涂以蜜糖,外敷肿处。,中医外治疗法,非特异性外阴炎,中药外涂 用于外阴皮肤破损者。 黄连素软膏 珍珠散 珍珠、青黛、雄黄各3g,黄柏9g,儿荼6g,冰片0.03g。共研细末外涂用。 冰硼散 熟硼砂、冰片、玄明粉、珠砂。,中医外治疗法,非特异性外阴炎,西医治

5、疗,保持外阴清洁,避免局部刺激,急性期应卧床休息,不要骑自行车,避免性生活。 每日用1/5000高锰酸钾液坐浴12次,拭干后涂以磺胺或抗生素软膏。 针对已经查出的病因进行治疗。如糖尿病、蛲虫症、子宫颈炎、阴道炎、尿瘘、粪瘘等。,非特异性外阴炎,慢性期皮肤增厚或已有苔癣样变时,除上述治疗外,应加用去炎松尿素软膏或复方康纳乐霜,于清洗外阴后将药膏涂于病变处,每日12次。 如外阴脓肿形成,有恶寒发热等全身症状者,可全身应用抗生素,如青霉素、庆大霉素等。 手术治疗:如外阴脓肿形成,应予切开排脓术。,西医治疗,非特异性外阴炎,中西医结合思路,对于非特异性外阴炎,急性期应用中药内服配合中药药液熏洗坐浴效果

6、良好;若外阴脓肿形成,应手术切开排脓。全身症状明显时,可中西医结合治疗。中医辨证内服外用,配合西药抗炎抗过敏。,非特异性外阴炎,前庭大腺炎,定义:又名“巴氏腺炎”,是病原体侵入前庭大腺引起炎症称之。 部位:前庭大腺位于两侧大阴唇下l/3深部,腺管开口于处女膜与小阴唇之间。 中医属“阴疮”范畴。,病因和发病机理,病原体:葡萄球菌、大肠杆菌、链球菌、肠球菌、淋病奈瑟菌、沙眼衣原体等。 急性炎症发作时,病原体首先侵犯腺管,腺管呈急性化脓性炎症,腺管开口往往因肿胀或渗出物凝聚而阻塞,脓液不能外流,积存而形成脓肿,称前庭大腺脓肿。,前庭大腺炎,临床表现,症状:多发生于一侧,局部肿胀、疼痛、灼热感,行走不

7、便,有时会致大小便困难,甚至出现发热。 体征:局部皮肤红肿、发热、压痛明显。当脓肿 形成时,可触及波动感。,前庭大腺炎,中医病因病机,热毒、寒凝 经行产后,感染邪毒 经行产后,摄生不洁,寒邪入侵;或平素阳虚,气血失畅,与痰湿凝结不化,前庭大腺炎,中医辨证论治,(1)热毒蕴结:外阴一侧红肿疼痛,灼热结块,拒按,或破溃流脓,带下量多,色黄,臭秽,甚或恶寒,发热,口舌咽干,心烦易怒,便秘尿黄,舌红,苔黄腻,脉弦滑数。 治宜清热解毒,消肿散结。 方选仙方活命饮(较注妇人良方)加减。若热盛,加黄芩、黄柏以清热泻火;若大便秘结,加大黄、枳实以泻下通便,使热邪自大便解。,前庭大腺炎,【组成】 白芷(3克)

8、贝母(6克) 防风(6克) 赤芍药(6克) 当归尾(6克) 甘草节(6克) 皂角刺(炒,6克) 穿山甲(炙,6克) 天花粉(6克) 乳香(6克) 没药(6克) 金银花(9克) 陈皮(9克) 【功用】 清热解毒,消肿溃坚,活血止痛。 【主治】 阳证痈疡肿毒初起。红肿灼痛,或身热凛寒,苔薄白或黄,脉数有力。 【禁忌】 本方只可用于痈肿未溃之前,若已溃断不可用;本方性偏寒凉,阴证疮疡忌用;脾胃本虚,气血不足者均应慎用。,方解,方中金银花性味甘寒,最善清热解毒疗疮,前人称之谓“疮疡圣药”,故重用为君。然单用清热解毒,则气滞血瘀难消,肿结不散,又以当归尾、赤芍、乳香、没药、陈皮行气活血通络,消肿止痛,共

9、为臣药。疮疡初起,其邪多羁留于肌肤腠理之间,更用辛散的白芷 防风相配,通滞而散其结,使热毒从外透解;气机阻滞每可导致液聚成痰,故配用贝母、花粉清热化痰散结,可使脓未成即消;山甲、皂刺通行经络,透脓溃坚,可使脓成即溃,均为佐药。甘草清热解毒,并调和诸药;煎药加酒者,借其通瘀而行周身,助药力直达病所,共为使药。诸药合用,共奏清热解毒,消肿溃坚,活血止痛之功。,中医辨证论治,(2) 寒凝瘀滞:外阴一侧结块肿胀,疼痛缠绵,皮色不变,经久不消;舌质胖,苔薄,脉细缓。治宜温经散寒,化湿涤痰,和营散结。方选阳和汤(外科证治全生集),阳和汤方源外科证治全生集 组成 熟地一两(30g) 肉桂一钱,去皮,研粉(3

10、g) 麻黄五分(2g) 鹿角胶三钱(9g)白芥子二钱(6g) 姜炭五分(2g) 生甘草一钱(3g) 用法以上八味共为细末,开水送服一钱(3g),日二次。临床效果胜过水煎服。 用法水煎服。 主治阴疽。漫肿无头,皮色不变,痠痛无热,口中不渴,舌淡苔白,脉沉细或迟细。或贴骨疽、脱疽、流注、痰核、鹤膝风等属于阴寒证者。 功用温阳补血,散寒通滞。,方解阴疽多由素体阳虚,营血不足,寒凝湿滞,痹阻于肌肉、筋骨、血脉所致,故局部或全身见一系列虚寒表现。治宜温阳补血,散寒通滞。方中重用熟地,滋补阴血,填精益髓;配以血肉有情之鹿角胶,补肾助阳,强壮筋骨,两者合用,养血助阳,以治其本,共为君药。寒凝湿滞,非温通而不

11、足以化,故方用姜炭、肉桂温热之品为臣。脾主肌肉,姜炭温中,破阴通阳;寒在营血,肉桂入营,温通血脉。佐以麻黄,辛温达卫,宣通经络,引阳气,开寒结;白芥子祛寒痰湿滞,可达皮里膜外,两味合用,既能使血气宣通,又可令熟地、鹿胶补而不滞。甘草生用为使,解毒而调诸药。综观全方,其配伍特点是补血药与温阳药合用,辛散与滋腻之品相伍,宣化寒凝而通经络,补养精血而扶阳气。用于阴疽,犹如离照当空,阴霾自散,化阴凝而布阳气,使筋骨、肌肉、血脉、皮里膜外凝聚之阴邪,皆得尽去,故以阳和名之。,外治疗法,中药熏洗 拟方:金银花20g,野菊花20g,龙胆草20g,大黄20g,黄柏20g,蒲公英30g,煎水先熏后坐浴。 中药外

12、敷 脓肿未形成或未破溃时,可用四黄膏或四黄水蜜外敷患处。,前庭大腺炎,西医治疗,急性炎症发作时,需卧床休息。 取前庭大腺开口处分泌物作细菌培养,确定病原体,根据病原体选用抗生素。,前庭大腺炎,手术治疗,脓肿形成后可切开引流并作造口术。,前庭大腺炎,中西医结合思路,前庭大腺炎应用中医内治,配合外治法,一般效果良好;如脓肿形成,应手术切开排脓并造口;全身症状明显时,可加用西药抗生素以中西医结合治疗。,前庭大腺炎,前庭大腺囊肿,前庭大腺囊肿(Bartholin cyst)系因前庭大腺管阻塞,分泌物积聚而成。 病因:前庭大腺管阻塞。 病史:可有前庭大腺脓肿治疗病史,或外阴侧切史。,诊断,临床表现:前庭

13、大腺囊肿,可有外阴坠胀或性交不适,无疼痛。 妇检:一侧或双侧大阴唇下段肿胀,囊软感,皮色不变,表面光滑,无压痛。 诊断:病史、症状、体征可确诊。,前庭大腺囊肿,鉴别诊断,前庭大腺炎:局部红、肿、热、痛。 大阴唇腹股沟疝:局部肿胀,但因腹压增加而有冲动感,并可复位。,前庭大腺囊肿,中医病名及病因病机,中医属“阴肿”范围。 肝经湿热 下注阴部 邪不泄越 寒湿凝滞 瘀血内停 阴部痰瘀交阻,前庭大腺囊肿,阴肿,中医辨证论治,肝经湿热 证候特点:阴户一侧肿胀,囊感,可有轻触痛,胸胁胀痛,口苦咽干,舌质红,苔薄黄腻,脉弦略数。 治法:清利肝胆湿热。 方药:龙胆泻肝汤加减。 龙胆草10g,木通10g,泽泻1

14、5g,柴胡10g,车前子10g,生地黄20g,当归9g,栀子10g,甘草6g。,前庭大腺囊肿,中医辨证论治,寒湿凝滞 证候特点:阴户一侧肿胀,囊感,皮色不变,经久不消,神疲倦怠,食少纳呆,舌质淡,苔白腻,脉细弱。 治法:温经化湿,活血散结。 方药:阳和汤加减。 鹿角胶10g(熔化),熟地黄15g,麻黄6g,白芥子10g,肉桂1.5g(焗服),苍术10g,茯苓15g,莪术10g,皂角刺10g,当归12,灸甘草6g。,前庭大腺囊肿,西医治疗,定期观察小囊肿。 囊肿造口术较大或反复发作的囊肿 囊肿切除术反复发作的囊肿,前庭大腺囊肿,临床鉴别诊断,左侧前庭大腺囊肿?脓肿?,提问?,病案,一女性,55岁

15、,主诉“带下量多5天”。 现病史:患者性交后开始出现白带增多,伴外阴瘙痒,自用皮炎平外擦后未见好转,近2天见内裤上白带呈白色豆渣样改变,伴外阴瘙痒难忍,舌红苔薄白脉细。 妇检:外阴皮肤潮红,阴道壁潮红,见豆渣样白带,宫颈光滑,子宫大小活动正常,双侧附件无异常。,病案分析,提问:本病可能诊断,需作哪些进一步检查以确诊?,思考查询,前庭大腺炎(或脓肿)容易复发,请查询其复发原因及防治措施。,阴道炎,定义,阴道炎是指阴道粘膜下结缔组织的炎症。 常见阴道炎:滴虫阴道炎、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念珠菌性阴道炎)、细菌性阴道病、老年性阴道炎。,西医病因及发病机制,1、阴道内环境破坏 2、病原体入侵 3、幼女

16、及绝经后妇女雌激素低下,临床表现,外阴瘙痒、灼痛 白带的性状发生改变 或伴性交痛 或伴尿痛、尿急,中医病名及病因病机,根据临床所见 外阴瘙痒、灼痛阴痒 白带的性状发生改变带下病,分述各种阴道炎,滴虫阴道炎 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念珠菌性阴道炎) 细菌性阴道病 老年性阴道炎,滴虫阴道炎,由阴道毛滴虫引起。 其传染途径有:直接传染:经性交传播。间接传染:经公共浴池、游泳池、厕所、衣物等途径传播。,滴虫感染,念珠菌性阴道炎,8090的病原体为白念珠菌。 白念珠菌为条件致病菌。 念珠菌除寄生阴道外,还可寄生于人的口腔、肠道,这三个部位的念珠菌可互相自身传染。 部分患者可通过性交直接传染或接触感染的衣物间接传染。,念珠菌感染,细菌性阴道病,正常寄生在阴道内的细菌生态平衡(菌群)失调而发病。,BV诊断标准,下列四条中有三条阳性即可临床诊断为细菌性阴道病,匀质、稀薄的阴道分泌物。 阴道 pH 4.5(pH多为 5.0 5.5)。 氨臭味试验阳性取阴道分泌物少许放在玻片上,加入10氢氧化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