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高三地理一轮复习 第十一章 区域可持续发展 第三节 湿地资源的开发与保护——以洞庭湖区为例课件 新人教版

上传人:恋** 文档编号:119359810 上传时间:2020-01-13 格式:PPT 页数:28 大小:1.6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年高三地理一轮复习 第十一章 区域可持续发展 第三节 湿地资源的开发与保护——以洞庭湖区为例课件 新人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2018年高三地理一轮复习 第十一章 区域可持续发展 第三节 湿地资源的开发与保护——以洞庭湖区为例课件 新人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2018年高三地理一轮复习 第十一章 区域可持续发展 第三节 湿地资源的开发与保护——以洞庭湖区为例课件 新人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2018年高三地理一轮复习 第十一章 区域可持续发展 第三节 湿地资源的开发与保护——以洞庭湖区为例课件 新人教版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2018年高三地理一轮复习 第十一章 区域可持续发展 第三节 湿地资源的开发与保护——以洞庭湖区为例课件 新人教版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8年高三地理一轮复习 第十一章 区域可持续发展 第三节 湿地资源的开发与保护——以洞庭湖区为例课件 新人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年高三地理一轮复习 第十一章 区域可持续发展 第三节 湿地资源的开发与保护——以洞庭湖区为例课件 新人教版(2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十一章 区域可持续发展,第三节 湿地资源的开发与保护以洞庭湖区为例,考点集训,知能提升,核心考点,回归教材,01,02,03,04,Contents,目录,一、湿地的含义 1湿地的定义:水位经常接近地表或为 覆盖的土地。 2湿地的分类 天然湿地: 、滩涂,低潮时水深不超过6米的浅海区、河流、湖泊等。 人工湿地: 、稻田等。 3湿地的特点 (1)地表常年或经常有水,属于 之间的过渡带。 (2)分布广泛,类型多样。 特别提醒:湿地形成的因素 (1)自然因素:地形:地势平坦或因山脉等阻挡,排水不畅;气候:降水量大或蒸发量弱;土质、土层:有冻土层,不利于水的下渗,地面形成积水;水文、水系:河水流至下

2、游失去明显河床;某些河流的凌汛现象,河水泛滥成湿地。 (2)人为因素:人类生产活动中形成的人工湿地。如:稻田、水库、池塘。,浅水,沼泽,水库,陆地与水体,回归教材,二、“地球之肾” 1湿地生态系统的特点:具有较高的生产力和丰富的 。 2湿地的生态效益 三、湿地资源问题 1原因:人类对于资源、环境的_ _。 2表现:天然湿地数量不断减少,质量逐渐下降。 3后果:湿地生态系统的功能和效益得不到有效发挥, _ _的能力也明显降低。,生物多样性,抵御自然灾害,调蓄洪水,净化水中污染物质,过度开发利用,保护生物多样性,四、保护湿地 1破坏湿地的后果:威胁到居民的 和区域的持续发展。 2重要性:合理利用湿

3、地资源,将会带来更多的 ,提供更好的 。 3保护措施 (1)退耕还湖、退田还沼泽。 (2)退耕还林、还草。 (3)防止水污染。 (4)保护野生动植物。,生存环境,综合效益,生存环境,核心考点,微专题一 湿地资源问题的成因及生态影响,2,微专题二 湿地资源的利用价值与保护措施,1,【微专题一】湿地资源问题的成因及生态影响 1湿地资源问题主要表现为湿地减少,质量下降,各种效益难以发挥。成因如下: (1)自然原因 湿地减少本身是一个自然过程,即沉积物自然充满湖泊,失去其充水洼地的形态与功能,但这一自然过程十分漫长。所以从地球历史上以百万年为单位的时间尺度看,一切湖泊和沼泽的存在都是一种过渡性现象。

4、(2)人为原因 近代人类活动的干预,极大地加速了湖沼消亡的过程,在几代人乃至一代人的时间内实现了湖沼的消亡。,2湿地资源问题产生的生态影响 湿地资源问题产生的生态影响: 不利:自然:调蓄洪水的能力减弱; 生物多样性减少等; 人文:土地沙化面积扩张,盐碱化加剧; 周围人畜饮水、工农业用水不足; 湖内水产养殖等产业减产; 有利:利于苔草等植被生长,为前来过冬的鸟类提供食物。,【例题1】(2016岳阳市质检)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2014年8月至9月,鄱阳湖水位在一个月内直落4m,湖水面积缩减1 200km2以上。下图为鄱阳湖位置示意图。 (1)简要分析此时期鄱阳湖水位迅速 下降的主要原因。 雨

5、季时,鄱阳湖储存了大量河水; 7、8月份长江流域出现伏旱天气, 降水少,鄱阳湖入湖水量大减; 8、9月份长江水量、水位下降, 鄱阳湖补给长江。 (2)说明湖区水体面积大量缩减产生的 影响。 水量迅速减少,不利于周围人畜饮水、工农业用水;不利于湖内水产养殖等产业;有利于苔草等植被生长,为前来过冬的鸟类提供食物。,解析:结合所给的文字信息和图形信息,地处长江中下游的鄱阳湖,有梅雨、有伏旱,时间是89月,处在伏旱少雨期,是湖水位迅速下降的主要原因。湖区水体面积大量缩减产生的影响要从利弊两方面回答。 【名师指津】(1)注意设问中的关键词“简要分析”告诉我们要言简意赅但要有逻辑,“水位迅速下降”说明有巨

6、大的反差,“主要原因”意味着需要忽略次要的人文原因。 (2)“说明”一词的出现意味着答题时注重答案之间的层次性而不是逻辑性,“影响”告诉我们要从利弊两方面作答。,【跟踪训练1】(2016湖北优质高中联考)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玛纳斯绿洲是新疆最大的绿洲农耕区和国内第四大灌溉农业区,在玛纳斯河冲积扇边缘有一条狭长的泉水溢出带,有“千泉”之称,人们以这里湿地中的湖泊或洼地为库址,修建多个水库,形成了一个规模巨大的湿地水库群,它上接大河、下通灌区。下图为玛纳斯冲积扇及其玛纳斯河流域示意图。 (1)运用水循环原理简要说明 冲积扇边缘“千泉”的形成 过程。 (2)该地的泉水具有“天旱年 水不少,多雨年水

7、不多”特点, 试解释其原因。 (3)分析该地巨大湿地水库群对 流域生态环境的有利影响, 为防止湿地水库群萎缩,可采取哪些措施。,(1)运用水循环原理简要说明冲积扇边缘“千泉”的形成过程。 大气降水和高山冰雪融水沿冲积扇向下流的同时,大量渗入地下;当地下水流到冲积扇边缘时,在地势较低处,容易出露成众多泉水。 (2)该地的泉水具有“天旱年水不少,多雨年水不多”特点,试解释其原因。 该地深居内陆,降水量少,以高山冰雪融水补给为主,年际变化小;泉水以地下水补给为主,流量稳定。 (3)分析该地巨大湿地水库群对流域生态环境的有利影响,为防止湿地水库群萎缩,可采取哪些措施。 有利影响:绿洲小气候得以改善,温

8、差变小,湿度增大,降水增多;涵养水源,调节径流,旱涝灾害减小;保护生物的多样性;减轻土壤的次生盐碱化和荒漠化危害;生物长势变好,沙尘暴等灾害性天气减少;水源增加,扩大了人工灌溉绿洲面积等。措施:加强国际合作,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延缓高山冰川融化速度;合理利用水资源,采取节水灌溉措施;退耕还林还草,调整农林牧业结构;控制人口增长。,解析:第(1)题,水循环是水体在水圈、大气圈、岩石圈、生物圈四大圈层的转化过程,包含蒸发、水汽输送、径流、下渗、降水等环节。冲积扇是由碎屑物质构成,降水和高山冰雪融水沿冲积扇向下流动的同时,大量渗入地下,在冲积扇边缘地势较低处容易出露而形成泉水。 第(2)题,泉水稳定

9、的原因,可从降水特征、泉水的主要补给类型及其特征加以分析。新疆深居内陆,水汽难以到达,降水较少,地表水以高山冰雪融水补给为主,受气温条件的影响,年际变化小;泉水以地下水补给为主,流量较为稳定。 第(3)题,本题考查湿地资源的环境效益及湿地的保护。湿地的作用包括调节气候、涵养水源、调节径流、保护生物多样性、减轻自然灾害、增加水源等。湿地的保护可以从加强国际合作、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合理利用水资源、节约用水、调节农牧业结构、控制人口增长等方面分析。,【跟踪训练2】(2016广东广雅中学高三月考)青海湖是我国最大的咸水湖,其水源主要靠布哈河来补充。湖区盛行西北风,最大风力达910级。过去,湖区周围地

10、区土地荒漠化不断加剧,位于布哈河口的鸟岛在20世纪70年代末由湖中孤岛变成半岛。据此,完成(1)(3)题。,(1)20世纪70年代末,鸟岛由湖中孤岛变成半岛的主要原因是( ) A湖区西部地壳断裂上升 B流水侵蚀作用强烈 C入湖水量减少,湖泊水位下降 D引湖水灌溉,耗水量大 (2)抑制湖区西部沙漠不断扩展的可行性措施是( ) 布哈河流域内封山育林,营造防沙固沙林 开垦荒地,充分利用布哈河水发展灌溉农业 设置草方格沙障固定流沙 调整农业结构,合理控制农牧业生产规模 A B C D (3)在湖泊四处中,最适宜淡水鱼生长的是( ) A处 B处 C处 D处,C,C,B,解析:第(1)题,据材料可知,入湖

11、水量减少,水位下降;布哈河携带大量泥沙在河口沉积;西北风携带沙尘在此沉降;湖西岸吹离岸风,湖水侵蚀作用较弱,最终北、西、南三面湖底外露与陆地连在一起形成半岛。最主要的原因是入湖水量减少,湖水水位下降,选C。 第(2)题,该地区沙漠化加剧主要是大量引水灌溉导致的,如果开垦荒地,充分利用布哈河水发展灌溉农业,会使荒漠化加剧,错。布哈河流域内封山育林,营造防沙固沙林,设置草方格沙障固定流沙,调整农业结构,合理控制农牧业生产规模,都可以防治湖泊西部的荒漠化,对,选C。 第(3)题,据图可知,有陆地淡水汇入,起到稀释作用,湖水盐度低,适合淡水鱼生长,选B。 【考向预测】在强调“有用地理,生活地理”高考出

12、题理念指导下,多结合目前湿地的问题及其成因是最近几年高考的热点,题型以选择题为主。,【微专题二】湿地资源的利用价值与保护措施 1洞庭湖湿地的利用价值与表现,2.湿地的保护措施 保护湿地的措施有:退耕还湿地;建立自然保护区;工程建设应重视湿地保护;建立保护湿地的法规,提高群众保护湿地的意识。,【例题2】阅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卤虫生存于高盐海域,以藻类为食,是水产养殖的优质活体饵料,也是候鸟的食物来源。美国大盐湖(下图)属内陆沿湖,卤虫资源丰富。20世纪5070年代,大盐湖卤虫产业规模小,产品需低温运输,主要用于喂养观赏鱼类,80年代以来,随着水产养殖业快速发展,大盐湖卤虫产业规模不断扩大。

13、(1)推测20世纪80年代以来, 水产养殖业快速发展的原因 及其对大盐湖卤虫产业发展的影响。 (2)你是否赞同继续在大盐湖发展 卤虫捕捞业。请表明态度并说明 理由。,(1)推测20世纪80年代以来,水产养殖业快速发展的原因及其对大盐湖卤虫产业发展的影响。 原因:海洋渔业产量减少;市场需求增大;近海水产养殖技术提高。影响:对卤虫需求量增加(促进了大盐湖卤虫产业发展)。 (2)你是否赞同继续在大盐湖发展卤虫捕捞业。请表明态度并说明理由。 赞成:卤虫资源丰富,市场需求大,经济价值高,技术成熟,增加就业等。 不赞成:让卤虫自然生长,维护生物链的稳定,保护湿地,保护生物多样性等。 【名师指津】试题以区域

14、图为背景,图像与文字材料结合,从产业发展原因和影响入手,考查考生对地理现象的理解、分析能力和对地理意义的归纳概括能力。地理思维过程按照“独特地理环境发展条件产生的影响”的思路展开,意在引导考生关注产业可持续发展、关注地理学科本质、掌握地理分析问题的能力。,解析:(1)从渔业资源的枯竭及市场需求分析水产养殖业快速发展的原因。过度捕捞使野生渔业资源日益枯竭,捕获量减小;环境保护力度加大,限制了野生鱼类的捕捞量;对鱼类的市场需求扩大。海洋渔业产量减少;市场需求增大;近海水产养殖技术提高。影响:受水产养殖业快速发展的影响,对优质鱼饲料的需求量大增,促进了大盐湖卤虫捕捞产业的发展,卤虫捕捞量增加,从业人

15、员增加。对卤虫需求量增加(促进了大盐湖卤虫产业发展)。 (2)赞成:发展卤虫捕捞可以充分利用当地的卤虫资源,变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可促进当地就业;增加当地经济收入;带动交通等基础设施及相关产业的发展。卤虫资源丰富,市场需求大,经济价值高,技术成熟,增加就业等。不赞成:过度捕捞会导致卤虫资源枯竭;该湖为咸水湖,湖泊生态系统非常脆弱,易造成严重的生态问题。让卤虫自然生长,维护生物链的稳定,保护湿地,保护生物多样性等。,【跟踪训练3】下图示意我国东北某区域不同时期人口数量和耕地、湿地面积的变化。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指出该区域湿地面积变化的特点,并分析其原因。 特点:湿地面积减少。原因:由于人

16、口增长,耕地需求增加,经济发展,城镇化水平提高,建设用地需求量增大,促使人类大幅开垦湿地。 (2)简述该区域保护湿地应采取的主要措施。 退耕还湿地;建立自然保护区;工程建设应重视湿地保护;提高群众保护湿地的意识。,【研题悟法】湿地包括天然或人工、长久或暂时性的沼泽地、泥炭地或水域地带,带有静止或流动、淡水、半咸水、咸水水体,包括低潮时水深不超过6m的水域。湿地作用:提供水源;补充地下水;调节流量,控制洪水;保护堤岸,防风;清除和转化毒物和杂质;保留营养物质;提供可利用的资源;保持小气候;野生动物的栖息地;航运;旅游休闲等。,【跟踪训练4】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榆林市位于陕西省北部。拥有丰富的煤炭和天然气资源。 材料二 榆林及周边地区示意图。 (1)据图描述榆林地区的地形 地势总体特征。 (2)红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