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句的种类最常见的约有八类-医学资料

上传人:杰猫 文档编号:119359756 上传时间:2020-01-13 格式:PPT 页数:34 大小:171.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病句的种类最常见的约有八类-医学资料_第1页
第1页 / 共34页
病句的种类最常见的约有八类-医学资料_第2页
第2页 / 共34页
病句的种类最常见的约有八类-医学资料_第3页
第3页 / 共34页
病句的种类最常见的约有八类-医学资料_第4页
第4页 / 共34页
病句的种类最常见的约有八类-医学资料_第5页
第5页 / 共3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病句的种类最常见的约有八类-医学资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病句的种类最常见的约有八类-医学资料(3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现代汉语,病句的种类最常见的约有八类,第一类是成分残缺 第二类是成分多余 第三类是搭配不当 第四类是语序不当 第五类是句式杂糅 第六类用词不当 第七类是歧义。 第八类是逻辑错误。 我们今天主要讲的是前面五类句法失误。,一、失误类型例举,(一)成分残缺 1、听了他的报告,给我很大的启发和教育。 分析:什么给我启发和教育?前面的“听了他的报告”不能做主语,因此此句缺主语,应去掉“听了”。,(二)成分多余,2、昨天是转会截止日期的最后一天,中国足协又接到25名球员递交的转会申请。 改正:昨天是转会的最后一天,中国足协又接到25名球员递交的转会申请。,(三)搭配不当,3、人们对这部影片的评论,见解犀

2、利,剖析深刻。 改正:人们对这部影片的评论,见解独特,剖析深刻。,(四)语序不当,4、他叙述了一个未成年的工人的女儿误入歧途的故事。 改正:他叙述了一个工人的未成年的女儿误入歧途的故事。,(五)句式杂糅,1、同一意思两种说法混杂 同一内容,往往可以采用不同的说法。如果说话、写作时拿不定主意,既想用这种说法,又想用那种说法,结果把两种说法都用上,揉到一起,形成两句混杂。 如:这种慷慨悲歌的壮举的背后还是自信心不够的表现。 分析:“这种慷慨悲歌的壮举的背后是自信心不够”和“这种慷慨悲歌的壮举是自信心不够的表现”两句的杂糅。修改时,可以任选其中一种说法。,2、两句“焊接”,前后牵连 把前一句的后半句

3、用作后一句的开头,硬把前后两句连成一句,就会造成前后牵连。 例如:曾获金鸡奖最佳处女作奖的青年导演黄军最近又创作新片悲烈排帮在京试映引人注目。 说话人把两句话中下画线部分揉合到了一个句子里。 这是两个句子: 曾获金鸡奖最佳处女作奖的青年导演黄军最近又创作新片悲烈排帮。 悲烈排帮在京试映引人注目。 这种杂糅修改时是分成两个句子来说。 曾获金鸡奖最佳处女作奖的青年导演黄军最近又创作新片悲烈排帮,此片在京试映引人注目。,1、如何才能让大家富起来呢?关键的问题是知识在起决定性作用。 两句混杂 分析 句中的“关键的问题是知识在起决定性作用”,要么说成“关键的问题是知识”,要么说成“知识在起决定性作用”,

4、不能杂糅成一个句子。修改时,可以任选其中一种说法。 2、她的名字叫张惠芳在牡丹电视厂工作。 前后牵连 分析 把“她的名字叫张惠芳。”的后半句用作了“她在牡丹电视厂工作。”这句的前半部分,造成了前后牵连。 改正 她的名字叫张惠芳,她在牡丹电视厂工作。,二、辨析方法解析,(一)语感审读法 (二)主干梳理法 (三)仿句替换法,(一)语感审读法,调动语感,在审读的过程中,从感性上察觉语句的毛病,即按习惯的说法看是否别扭。如别扭则再做分析比较,明辨原因,加以修改。 例如:那些多余的废话,要毫不留情地删去。 分析:“废话”包含有“多余”的意思,所以应去掉“多余”二字。,(二)主干梳理法,运用语法分析的手段

5、,先将句子中的附加成分(定语、状语、补语)去掉,紧缩出主干,检查主干是否有毛病;如果主干没问题,再检查局部,看修饰语和中心词之间、修饰语内部是否有毛病。 例如:大批灾区的失学儿童重新走进了宽敞明亮的教室,坐上了崭新的木制桌凳,广大家长对此十分满意。 检查主干:“儿童走进教室没有毛病”,“坐桌凳”就有毛病,坐“凳子”可以,坐“桌子”搭配就不当了。,(三)仿句替换法,有的句子是否有毛病,一时拿不准,这时仿照原句的结构造日常用的句子,经过比较问题就清楚了。 例如:这个经验值得文教工作者特别是中小学教师的重视。 原句结构复杂,先压缩化简为“这值得他们的重视”。再比照它的结构造句:“这值得他们的学习”。

6、“这值得我们的参观。”这三个句子和日常说法相比多了一个“的”字,原句要将“教师的重视”中的“的”删去。,注 意,以上几种方法彼此之间并不是孤立的,有时一个句子可以同时用以上三种方法中的一到二种,所以我们要灵活地综合地加以运用。,三、修改病句的原则,l、保留原意 要做到:原句有的意思不要删,原句没有的意思不要添。 一走进西湖公园,就看到公园里彩旗飘扬,歌声嘹亮。 整个句子是要从两个方面来表现公园的热闹非凡的,删去“歌声嘹亮”就把句子的原意给改了。,2、有则改之 要做到:有多少毛病,就改多少毛病,既不可多改,也不可少改。 从云龙山北望,不远处有一个高耸的土山,这便是被项羽尊称为亚父的范增墓。 改正

7、:从云龙山北望,不远处有一个高耸的土堆,这便是被项羽尊称为亚父的范增的墓,四、纠错实战训练,第一组(模拟教师教学) 1、看完这个电影,会强烈地感到一个没有出场的人,那就是电影故事的作者。 错误:搭配不当 改正:你看完这个电影,会强烈地感到有一个人没有出场,那就是电影故事的作者。,2、此时,远在大洋彼岸的我,临窗望着天穹上的一弯新月,千里共婵娟的你,我双手合十,虔诚地为你默默祝福。 错误:成分残缺 改正:此时,远在大洋彼岸的我,临窗望着天穹上的一弯新月,思念千里共婵娟的你,我双手合十,虔诚地为你默默祝福。,3、我们必须认真克服并随时发现自己的缺点。 错误:语序不当 改正:“随时发现”改在“认真克

8、服”前,4、今天,我们三(7)班主办的小报终于和大家出版见面了。 错误:杂糅 分析: 小报“出版”与和大家“见面”是两个意思,应分别表达。两个句子硬拼凑在一起,就不通了。 改为:今天,这个小报出版并和大家见面了。,5、我们二年级的同学,在上课的时候,一般地说,我们都能认真听讲,遵守课堂纪律 错误:成分多余 改正:后一个“我们”是多余的主语,删除,第二组(模拟文秘工作),1、随着社会的发展,生活的改变,使许多字眼起了变化。 错误:成分残缺 改正:社会的发展,生活的改变,使许多字眼起了变化。,2、雷锋同志有善于挤和钻的“钉子”精神作为我们学习的榜样。 错误:句式杂糅 改正: 雷锋同志有善于挤和善于

9、钻的“钉子”精神,这种精神是我们学习的榜样。,3、他马上召集常委进行研究,统一安排了现场会的内容、时间和出席人员,以及会议中应注意的问题 错误:搭配不当 改正: 原句中“安排”这一动词所带的宾语有数个,其中“问题”一词与“安排”不搭配。,4、应聘的外国专家的正式工资一般应高于或维持试用期工资而不低于试用期工资。 错误:成分多余 改正:“高于或维持试用期工资”的规定已排除了“低于试用期工资”这一可能,所以原句中“而不低于试用期工资”为赘余,应删去。,5、文件对经济领域中的一些问题,从理论上和政策上作了详细的规定和深刻的说明。 错误:语序不当 改正: 句子内部词与词间的联系应讲“严谨”,否则会造成

10、语病。该句中陈述“从理论上和政策上”,后边应与之对应,将“深刻的说明”与“详细的规定”对调才能使句子通顺无碍。,第三组(模拟编辑校对),1、你可知道,要出版一本译作是要经过多少人的努力以后,才能与读者见面的。 错误:杂糅 分析:(把“要出版的努力”和“一本译作见面的”两句话揉在一块儿说了,只能选一句说) 改正:你可知道,要出版一本译作是要经过多少人的努力,才能与读者见面的。 或:你可知道,一本译作的出版是要经过多少人的努力以后,才能与读者见面的。,2、出租车确实便利交通,可是如果它不敲竹杠,不乱收费,我就要举双手高呼:“,万岁!” 错误:成分多余 改正:“可是”多余,删除,3、屋里陈列着各式各

11、样的鲁迅先生过去所使用的东西和书籍。 错误: 语序不当 分析:各式各样的“应放在”使用的“的后面。 改正:屋里陈列着鲁迅先生过去所使用各式各样的东西和书籍。,4、我们的报刊、杂志、电视和一切出版物,更有责任作出表率,杜绝用字不规范的现象,增加使用语言文字的规范意识。 错误:搭配不当 改正:“增加意识”搭配不当。应改为“增强”,5、经过老主任再三解释,才使他怒气逐渐平息,最后脸上勉强露出一丝笑容。 错误:成分残缺 修改方法有二: 删介词“经过”,还句子以主语(主谓短语“老主任再三解释”)。 将原句“才使他”中“他”字提至“才”字前。,第四组(备用题),下面这则新闻有几处语病,请加以修改。 北京奥

12、运会组委会日前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在今年4月15日起举办第1届奥运会歌曲征集活动。征集活动将连续举行5届,每届评出10首歌曲进入北京奥运会主题歌候选曲。这些候选歌曲广泛经过各界群众传唱,最终确定一首充分体现中国文化特色和奥林匹克精神的歌曲,作为北京2008年奥运会主题歌。 改正:句中的介词“在”与“起”不能搭配,“在”应改为“从”或删去“在”。 句搭配不当,“进入”要改为“作为”。 句语序不当,“广泛”不能修饰“经过”,应将“广泛”移至“传唱 ”前,或删去“广泛”。,五、本节小结,1、成分残缺 2、成分多余 五种句法失误 3、搭配不当 4、语序不当 5、句式杂糅 1、语感审读法 三种辨析方法 2、主干梳理法 3、仿句替换法,六、思考与练习,1、除了上述三种辨析方法,大家还有没有其它方法? 2、每一类可细分为哪些情况?请大家课后进行分类整理。 3、课后作业:做156页思考与练习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