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例特点(一)-医学资料

上传人:杰猫 文档编号:119359618 上传时间:2020-01-13 格式:PPT 页数:20 大小:695.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病例特点(一)-医学资料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病例特点(一)-医学资料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病例特点(一)-医学资料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病例特点(一)-医学资料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病例特点(一)-医学资料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病例特点(一)-医学资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病例特点(一)-医学资料(2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病例特点(一),1、中年女性,隐性起病。 2、既往史:发现子宫肌瘤6个月,否认食米猪肉及便虫史。 3、主要表现为:头痛伴发作性全身抽搐3年。 4、查体:神志清楚,语利。双瞳等大等园,右光反应灵敏,左光反应欠佳,左眼内收、上视差,无眼震,双侧视乳头边界清。右侧面部针刺觉减退。余颅神经检查未见异常。四肢肌力级,肌张力及腱反射对称适中。左足遮反射()、右侧(+)。双侧双划征(+)。共济检查正常。右侧偏身针刺觉减退。皮下未触及结节。,病例特点(二),5、辅助检查: (1)血常规正常;便常规未见虫卵;尿常规:Leu 500/ul, NIT(+), Pro0.25g/L, ERY50/ul。血生化: A/

2、G 1.4, CO221mmol/L , HDL-CH1.96 mmol/L, Apo-A 1.58g/L, 其余各项正常。 (2)ESR:7 mm/60min。 (3)囊虫酶标:2000年8月及2001年5月18日两次查血及CSF均阳性。 (4)脑脊液检查(2001,5,17):压力135mmH2O;无色清亮,细胞数190/mm3,白细胞0;蛋白21mg/dl, 糖2.9mmol/L, 氯化物129mmol/L。,(5)头MRI: 2000,9,20:左额后骨板下局部蛛网膜下腔增宽,呈等脑脊液信号,左侧底节区可见小片长T1长T2信号,右顶及双额白质内可见不规则水肿影,右颞、左侧底节区、双额、

3、右顶可见小结节状低信号,边界欠清,脑室系统略扩大,脑沟裂略宽,中线结构居中。双额顶白质内可见点片状长T2信号影。注药后双侧大脑半球散在多个小环形或结节状强化。(1、脑内多发异常信号:脑囊虫可能性大;2、左侧底节区腔隙性梗塞灶;3、左额后局部蛛网膜下腔增宽:囊肿?) 2001,5,12:脑内多发斑点样长T1长T2信号,边缘清楚,中线结构中,脑室系统大小正常,左额前后可见脑沟增大,注药后,脑内多发圆形增强影。,病例特点(三),定位诊断,1、双侧大脑半球 发作性双眼上窜,四肢抽搐,意识丧失 双侧大脑皮层 右侧面部及右侧偏身针刺觉减退 左侧内囊后肢 左足遮反射(),双侧双划征(+) 双侧锥体束 头MR

4、I:脑内多发病灶,以皮质及皮质下为著 2、脑干 头晕、呕吐,视物旋转 前庭小脑系统 视物成双,左眼内收、上视差 左侧动眼神经及核 头MRI:左侧大脑脚有一环形增强影,定性诊断(一),脑囊虫病:患者中年女性,隐袭起病,主要以头痛及癫痫发作为主要表现,头MRI显示脑内多发斑点状长T1长T2信号,环形增强。脑脊液及血囊虫酶标显示阳性。故诊断比较明确。但患者无明确食米猪肉史及便虫史,无皮下结节。,定性诊断(二),症状性癫痫(全身强直-阵挛发作,囊虫性):患者中年发病,脑内多发病灶,有癫痫发作的典型表现并有意识障碍。,神经囊虫病 (Neurocysticercosis),病原体: 猪肉绦虫的幼虫(囊尾蚴

5、)-囊虫病(中间宿主) 猪肉绦虫的成虫-肠绦虫病(终宿主) 发病率: 囊虫病在普通人群中发病率为2-4% 神经囊虫病占囊虫病的60-80% 传染源: 米猪肉或患猪肉绦虫病的患者 传播途径:内源性或外源性自身感染,异体感染 潜伏期: 平均约需3个月左右,神经囊虫分类,1、解剖分型:脑实质型、蛛网膜下腔型、脑室型、脊髓型 2、病理及CT分型:粟粒型、成熟型、新近死亡型、脑炎型、巨囊型、肉芽肿型、钙化型 3、临床分型:癫痫型(皮质型)、颅内压增高型(脑室型)、脑膜炎型(软脑膜型)、精神障碍型(痴呆型)、脊髓型和混合型,囊虫分期与CT所见,活虫期:低密度 胶样期:环形强化 结节-肉芽肿期:厚环强化 钙

6、化期:小的高密度影,临床表现,常见 癫痫发作(多为部分性发作。92%的脑实质囊虫患者) 不常见 卒中(囊虫性蛛网膜炎引起颅底动脉炎性闭塞,常为腔梗) 颅内压增高(多发囊虫或囊虫所致的脑积水)、视力丧失(眼内囊虫)、颅神经麻痹(颅底粘连或囊虫压迫) 罕见 精神异常(痴呆或精神病)、脊髓病(占1-5%),诊断方法,影像方法:大腿或小腿X线平片 头 CT 头MRI 免疫检测:ELISA法 组织病理:皮下结节或脑活检 大便镜检:查虫卵,血及脑脊液改变,血常规:大多数患者正常,少数有嗜酸性粒细胞轻度增多。 CSF:压力可以正常或增高。细胞数可以增多,一般在10-100/mm3左右,以单核细胞、淋巴细胞为

7、主。蛋白轻度增高。糖大多正常。,治疗,脑实质囊虫:吡喹酮50mg/kg/d,15天 阿苯达唑15mg/kg/d, 30天 囊虫性脑炎:强的松龙 1.2mg/kg/d,直到症状消失 蛛网膜下腔囊虫:驱虫药,激素,CSF分流,外科手术 脑室囊虫:外科手术或内窥镜取出囊虫 脊髓囊虫:外科手术取出囊虫,驱虫药作用机制,吡喹酮:虫体肌肉瘫痪、破坏头节、体壁广泛性破坏伴有炎性反应。 阿苯达唑:抑制虫体膜对葡萄糖的摄取。,不能用驱虫药:囊虫性脑炎 治疗应谨慎:蛛网膜下腔囊虫、弥漫性蛛网膜炎所致的脑积水、眼囊虫、脊髓囊虫 治疗无效:脑实质内钙化灶、胶样变囊虫、巨大蛛网膜下腔囊虫、脑室内囊虫 驱虫治疗后的不良反应:虫体死亡后,异种蛋白释放导致机体炎性或过敏反应,加剧颅内压增高。,驱虫治疗的注意事项,囊虫抗体测定在脑囊虫病诊断中的价值,常用方法: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 敏感性及特异性: 血清:敏感性85-87%;特异性:90-100% CSF:敏感性50%;特异性:65% 影响实验结果的因素: 感染囊虫的数目 病变部位 囊虫感染人体的时间,假阳性及假阴性的解释,假阳性:1、肠道绦虫病、肌肉囊虫病,但无神经囊虫病 2、交叉免疫反应:患有牛肉绦虫病或其他细菌感染 假阴性:1、脑的部分特免特性 2、宿主的免疫状态差异 3、囊虫的数目、时期及感染部位 4、侵入的虫体外面包有宿主的免疫球蛋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