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19_2020学年高二政治上学期第五次学分认定考试试题(学考)

上传人:Changge****183;we... 文档编号:119354842 上传时间:2020-01-13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东省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19_2020学年高二政治上学期第五次学分认定考试试题(学考)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山东省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19_2020学年高二政治上学期第五次学分认定考试试题(学考)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山东省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19_2020学年高二政治上学期第五次学分认定考试试题(学考)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山东省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19_2020学年高二政治上学期第五次学分认定考试试题(学考)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山东省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19_2020学年高二政治上学期第五次学分认定考试试题(学考)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山东省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19_2020学年高二政治上学期第五次学分认定考试试题(学考)》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东省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19_2020学年高二政治上学期第五次学分认定考试试题(学考)(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山东省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政治上学期第五次学分认定考试试题(学考)本试卷分第卷和第卷两部分,共6页,满分为100分,考试用时90分钟。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试科目填写在规定的位置上。2第卷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3第卷必须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得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和其他笔。第卷(选择题 60分)一、选择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

2、,共6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央视中文国际频道国家记忆推出了五集系列片永不过时的劳模精神,激发了广大干部群众紧紧抓住重要战略机遇期,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信心百倍地投身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热情。这表明劳模精神A能够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B提升了人们的文化需求层次C能够增强人的精神力量 D对经济社会发展起决定作用2.朗读者让观众沉醉于文学艺术之美,领略广阔世界,感知自身渺小,通晓历史长河,心胸变得宽广。朗读优秀作品使我们的心灵在潜移默化中得以成长 能让我们的精神得以充盈是提升人们思维高度的决定因素 是基于文化促进人的全面发展A.B.C.D.3.“阅读应该像健身一样,深入生活

3、,我们期待人们在健身的同时,更要健脑和健心”。之所以要重视阅读,是因为A书籍是人类社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B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消极被动的特点C优秀文化能够塑造人生,促进人的全面发展D文化能够直接转化为物质力量,促进社会发展4. 人无德不立,国无德不兴。良好的道德品质需要从小培养,需要家风的熏陶。“家风好,就能家道兴旺、和顺美满;家风坏,难免殃及子孙、贻害社会。”这表明不同文化环境的影响往往不同 文化往往是无形地塑造人的品格人的价值观形成后终身不会改变 文化推动着社会实践活动的发展ABCD5. 有调查显示,许多来华的外国人都喜欢上了中国。当被问及原因时,他们表示,不仅在于中国的“生活便利”和“人

4、民友好”,还在于从中国文化中找到了“归属感”。有两位外国歌手还根据自己行走中国的体验,创作了歌曲Im going to China并走红网络。由此可见A文化影响人的认识活动 B优秀文化促进人的全面发展C文化增强人的精神力量 D优秀文化提高人的审美素养6.“书信短信微信”,生动展现了人们所经历的感情交流、信息传播的变革过程。随着现代技术的飞速发展,信息传播越来越多地通过网络或手机来实现。对此下列理解正确的是文化传播要通过一定的媒介才能实现 文化交流的途径发生了根本变化网络等现代媒体正逐步取代传统媒体 现代媒体的出现丰富了文化传播的手段A.B.C.D.7.2019年4月15日,法国巴黎圣母院发生严

5、重火灾,造成塔尖倒塌,建筑损毁严重。习近平主席向法国总统马克龙致慰问电指出,巴黎圣母院是法兰西文明的重要象征,也是人类文明的杰出瑰宝。中国人民同法国人民一样,对此次火灾深感痛恻。从中看出文化遗产是人类共同的文化财富 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法兰西文明为世界各国所认同 文化遗产是民族情感的集中表达A.B.C.D.8. 2019年春节,“全球点亮中国红”、“海外春节庙会”、“跨国春晚”、“四海同春”等具有浓郁中国年味的各类迎春活动在多国举行。中国春节走红海外A扩大了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 B说明中华文化引领世界文化潮流C说明中华文化得到世界各国认同 D表明文化趋同已成文化发展规律9. 全媒体时代的到

6、来,让我们的舆论生态、媒体格局、传播方式都发生了深刻变化。我国积极推动媒体融合向纵深发展,这将A.使大众传媒成为文化传播主要手段 B.使新媒体更加具有传播力和影响力C.实现了文化传播途径的根本性变革 D.充分拓展新媒体的传递和创造功能10. 在亚洲文明对话大会开幕式上习近平指出,坚持美人之美、美美与共。我们既要让本国文明充满勃勃生机,又要为他国文明发展创造条件,让世界文明百花园群芳竞艳。这是因为A.文化多样性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B.文化创新需要相互借鉴、求同存异C.尊重文化多样性就是认同各民族的文化D.尊重文化多样性必须遵循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原则11. 在我国儒家思想流传几千年,整个中华民

7、族的发展过程都受到儒家思想的影响。儒家思想的广泛传播、广泛影响与孔子设立私学、广收门徒密切相关。这是因为教育是文化发展的主要手段 教育具有选择、传递和创造文化的特定功能教育是文化传播的一个重要途径 儒家思想是重要的教育思想A.B.C.D.12.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集体学时说:“抛弃传统、丢掉根本,就等于割断了自己的精神命脉。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这体现了继承是发展的必要前提 民族虚无主义会迷失文化发展的方向发展是继承的必然要求 批判继承传统文化是文化创新的源泉A.B.C.D.13. 清明节礼敬祖先、慎终追远和亲近自然、珍惜生命的节俗主题在中

8、国传承千年,至今不辍。随着时代变化,出现了鲜花祭扫、网上缅怀等寄托思念的多种方式。对清明节习俗作适应性的调整与更新给我们的启示有A.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要以满足社会经济效益为价值导向B.传统习俗是传统文化的基本形式之一,对人们产生持久影响C.要善于继承传统、推陈出新,推动传统清明文化创造性转化D.清明文化的当代价值和生命力取决于同互联网等科技的融合14. 我们现在处于“微时代”:微信、微博、微商、微电影.“微电影”依托网络等新兴媒体,凭借其短小精悍的故事情节,清新朴实的演绎风格,深受广大观众的喜爱。这说明科技进步是推动文化发展和繁荣的重要因素只要不断推陈出新就能作出正确的文化选择大众传媒具有文化

9、传递、沟通、共享的功能新的传媒的出现往往意味着旧的传媒的消失A.B.C.D.15. 百家讲坛系列特别节目“平”语近人习近平总书记用典,让我们重温习近平总书记一系列重要讲话、文章、谈话中所引用的古代典籍和经典名句,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这告诉我们,传承传统文化应认识到继承是发展的基础,要先继承后发展要不断推动文化传播手段与形式的创新要充分发挥百家讲坛等文化传播途径的作用要尊重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树立高度的文化自信ABCD16. 2019年春节以来,我和我的祖国这首歌以快闪的形式唱响大江南北,好评如潮,各类媒体竞相转播,极大地激发了人们投身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热情。由此可见A.文化决

10、定人们的实践活动 B.文化创新可以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C.文化能够增强人的精神力量 D.歌曲是文化传播的又一重要途径17. 2018年10月23日-25日,中国作家协会20位著名作家,走进江苏八大运河城市,以“运河文化”为采风主题,感受运河两岸的历史变迁,体会运河水域的文化内涵,并准备把江苏大美运河的感觉带到文学作品中。这反映了A.采风是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B.创新能够促进民族文化繁荣C.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D.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动力18. 近年来,一批反映创新创业、精准脱贫、志愿支教、邻里关系、好人好事等主题的文艺作品脱颖而出。文艺作品要深入生活、扎根人民是因为人民群众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

11、础 文化能够促进时代快速发展深入生活才能更好地书写时代变迁 人民群众是文化创造的主体A.B.C.D.19. 2022年的北京冬奥会将是世界冬季体育运动的盛会,同时也是人类文明的一次精彩对话。假如请你为3年之后的北京冬奥会设计会徽,你应当立足传统文化,挖掘传统文化 既要继承传统文化,又要体现时代精神面向世界,学习外国优秀文化 照搬外国优秀文化,做到为我所用ABCD20. 习近平指出,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要体现继承性、民族性。要善于融通马克思主义的资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资源、国外哲学社会科学的资源,坚持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这里强调的有A.文化创新要立足于融通中外文化资源 B.只要

12、保持民族文化的本色就能推进文化创新C.吸收国外文化的精华是推进文化创新的时代要求D.文化创新的本质在于深入发掘传统文化的价值21. 中国是漆器的发源地,早在7000年前河姆渡文化中就有漆器问世。其品类之多、工艺之精、用途之广、历史之悠久,堪称中国古代造物中的华彩篇章。“千文万华一中国历代漆器艺术展”,演绎了中国绵延几千年的漆器艺术史。它体现了中华文化博大精深 源远流长 兼收并蓄 博采众长A B C D22. 目前,我国重点保护和发展人口较少民族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性项目,如高山族的拉手舞,布朗族的弹唱、蜂桶鼓舞,怒族的达比亚舞、仙女舞,毛南族的打猴鼓舞、花竹帽编织技艺、肥套材料从一个侧面表明各

13、民族文化都是中华文化宝库中的瑰宝 我国各民族文化相互同化、相互促进中华各民族文化无与伦比、博大精深 中华文化呈现着多民族文化的丰富色彩ABCD23. 早在春秋战国时期,扁鹊提出了“望、闻、问、切”的诊疗方法,奠定了中医临床诊断和治疗的基础。此后,中医药在不断汲取世界文明成果、丰富发展自己的同时,也逐步传播到世界各地。目前,世界卫生组织成员中已有103个认可使用针灸。这充分说明A中华文化兼收并蓄、源远流长 B文化交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C文化多样性是人类进步的动力 D中医药是中华文明的集中体现24. 中国人民在长期奋斗中培育、继承和发展了伟大的民族精神,为中国发展和人类文明进步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

14、。下列关于民族精神匹配正确的是伟大创造精神祖冲之计算的圆周率比欧洲早近一千年伟大奋斗精神本世纪中叶,实现“两个一百年”目标伟大团结精神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伟大梦想精神维护国家尊严,展现民族风采ABCD25. “灵台无计逃神矢,风雨如磐暗故园。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这首诗深刻体现中国人民是具有的A伟大创造精神 B伟大团结精神C爱国主义精神 D伟大梦想精神26. 面对中国发展的强劲势头,有些人开始担心,用此消彼长、弱肉强食、零和博弈等思想认识中国,认为中国梦是“扩张梦”“霸权梦”的前奏,中国一定会跌入所谓大国冲突对抗的“修昔底德陷阱”。从民族精神角度看,这一观点的错误在于歪曲了中国追求和平的梦想精神 夸大了梦想精神对国家发展的作用忽视了团结精神在实现梦想中的作用 否定了中国梦与世界梦息息相通的关系ABCD27. “二人同心,其利断金。”“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上下同欲者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 物理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