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临沂市罗庄区2018_2019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1月月考试卷(含解析)

上传人:Changge****183;we... 文档编号:119354782 上传时间:2020-01-13 格式:DOC 页数:24 大小:24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东省临沂市罗庄区2018_2019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1月月考试卷(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山东省临沂市罗庄区2018_2019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1月月考试卷(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山东省临沂市罗庄区2018_2019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1月月考试卷(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山东省临沂市罗庄区2018_2019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1月月考试卷(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山东省临沂市罗庄区2018_2019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1月月考试卷(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山东省临沂市罗庄区2018_2019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1月月考试卷(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东省临沂市罗庄区2018_2019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1月月考试卷(含解析)(2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山东省临沂市罗庄区2018-2019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1月月考试卷(含解析)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卷和第卷两部分。第卷为选择题,60分;第卷为非选择题,40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为90分钟。2.请将第卷的答案填在答题卷上,第卷答案用黒色签字笔书写在答题卷的相应位置上。第卷(选择题共60分)本卷共40个小题,每小题1.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把正确的答案涂写在答题卡上。1.管仲指出“一国而两君,一国不可理(治理)也”;孔子主张“君君臣臣”;孟子认为“天无二日,民无二王”;荀子也提出“无君子,则天地不理,礼义无统”。这反映了当时A. 流派众多,文

2、化活跃B. 君主专制,国家统一C. 政治失序,礼崩乐坏D. 阶层固化,等级森严【答案】C【解析】本题实际上考查的是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背景。由材料可知,管仲、孟子都认为一国不能有两君,天无二日,这说明了当时政治秩序混乱;孔子主张等级,荀子认为礼义遭到了破坏,这说明了当时礼崩乐坏,所以答案选C。除了管仲是法家外,孔子、孟子、荀子都是儒家, 因此不能说明流派众多,所以排除A;当时是属于春秋战国时期,还没有建立起君主专制,实现国家的统一,所以排除B;材料并没有体现到阶层的固化,排除D。点睛:从历史学科素养角度来看,本题实际上考查的是学生能够从史料中提取有效信息,作为历史叙述的可靠证据,并据此提出自己的

3、历史认识。材料通过当时诸子对社会现况的描述得出自己的历史认识,也体现了通过现象看本质这对哲学关系。2.墨子中有关于“圆”“直线”“正方形”“倍”的定义,对杠杆原理、声音传播、小孔成像等也有论述,还有机械制造方面的记载。这反映出,墨子A. 汇集了诸子百家的思想精华B. 形成了完整的科学体系C. 包含了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D. 体现了贵族阶层的旨趣【答案】C【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墨子中的“圆”“直线”“正方形”“倍”等定义和农业有关,杠杆原理、机械制造等和手工业有关,这是先秦时期劳动人民在农业、手工业等领域总结的劳动成果,是劳动人民智慧的反映,故C项正确;墨子的科技成就是墨家独有的,没有吸收其他

4、各家的思想,故A项错误;中国古代传统科技一直就没有形成完整的科学体系,故B项错误;墨家代表的是小生产者的利益,其成就体现不出贵族阶层的旨趣,故D项错误。点睛:对古代科技的考查彰显了中国的传统文化,考查了历史学科唯物史观的核心素养。本题解题的关键是理解清楚中国古代传统科技“重经验、重实用”的特点。本题中的D项容易误选,应结合墨家代表的阶级利益考虑。3.韩非子解老:“凡法令更则利害易,利害易则民务变,民务变谓之变业。故以理观之,事大众而数摇之,则少成功;藏大器而数徙之,则多败伤;烹小鲜而数挠之,则贼其宰;治大国而数变法,则民苦之。是以有道之君贵静,不重变法。”由此可知A. 法家思想力图以变法推动社

5、会进步B. 法家思想重稳定而不重变革C. 法家思想阻挠变法以维护自身利益D. 法家思想中蕴含着民本成分【答案】D【解析】“治大国而数变法,则民苦之”说明法家不主张过分变法,体现出为民的思想,D正确;材料中主张不过分变法,A错误;法家主张变法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B和C错误。4.范文澜中国通史载“秦始皇焚民间藏书,坑孟派儒生,只许士人学秦朝的法律制度,以吏为师。皇宫中却藏有大量图书,朝廷上仍有博士官和儒生(如张苍、叔孙通、伏胜等)或传经或议论政事。”作者认为秦始皇A. 焚书坑儒只是针对儒家B. 采取多种措施维护统治C. 依旧借助儒家治理国家D. 积极推行法制,依法治国【答案】B【解析】【详解】根

6、据“秦始皇焚民间藏书”“只许士人学秦朝的法律制度,以吏为师”“皇宫中却藏有大量图书,朝廷上仍有博士官和儒生(如张苍、叔孙通、伏胜等)或传经或议论政事”可知,秦始皇并非完全废止儒家思想,只用法家一种思想治国,体现秦始皇采取多种措施维护统治,故B正确;根据“只许士人学秦朝的法律制度,以吏为师”可知,焚书坑儒不是只针对儒家,排除A;材料反映秦始皇采取多种措施维护统治,C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D项不能体现“朝廷上仍有博士官和儒生(如张苍、叔孙通、伏胜等)或传经或议论政事”,排除。5.董仲舒新儒学的基础是“天人感应”,认为“受命之君,天意之所予也”,主张“屈民而伸君,屈君而伸天”。对其理解最准确的是A.

7、 融合了黄老之学、法家主张,充满专制迷信,没有多大价值B. 新儒学从根本上摒弃了“为政以德”的先秦民本思想C. 强化君主专制的同时主张人君“行仁政以顺天道”D. “顺天命”与“大一统”的政治思想符合汉高祖的统治需要【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材料中“受命于君,天意之所予也”,体现了董仲舒的君权神授思想,有利于加强君主专制,故排除A;“屈民而伸君,屈君而伸天”,体现了董仲舒要求君主要施行仁政,以民为本,排除B。故选C。董仲舒是汉武帝时期的儒家大师,故排除D。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董仲舒的儒学思想6.史记屈贾生列传载:“汉武帝(刘彻谥号武帝:死于公元前87年)在位,提

8、拔贾谊的两个孙子任郡守。其中贾嘉最为好学,继承了贾谊的家业,曾和我(司马迁:死于公元前90年)有过书信往来。到汉昭帝(谥号,死于公元前74年)时,他担任九卿之职。”由此可以推断A. 史记记载详实史料可信B. 贾谊家学渊源世代为官C. 屈贾列传存在补写或篡改D. 谥号是帝王死后的封号【答案】C【解析】【详解】屈贾列传中写贾谊之孙贾嘉“到汉昭帝(谥号,死于公元前74年)时,他担任九卿之职”,司马迁死于公元前90年,根本无法看到贾嘉官至九卿,更不会事先知道昭帝的谥号。可见,在司马迁之后,有人对屈贾列传进行了补写或篡改,故C正确,A错误;材料只是说明汉武帝提拔贾谊的两个孙子为官的信息,无法体现世代为官

9、,排除B;根据汉昭帝(谥号,死于公元前74年)可知谥号是帝王死后的封号,而不是根据材料推断得出的,排除D。【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信息是“司马迁:死于公元前90年”“汉昭帝(谥号,死于公元前74年)时,他担任九卿之职”,从时间上看明显前后矛盾,然后得出结论屈贾列传存在补写或篡改。7.无论是晋代谢氏的家训,还是明清时朱子格言处世治家的劝诫,亦或是曾国藩的“八本”“八字”的训导,都不外乎如修身、敬长、勤俭、戒奢、睦里、重教等行为规范,或忠君爱国、孝悌友爱、团结睦邻、奉公守法等约束。这表明“家训”的主旨是A. 强化血缘纽带,维护宗族特权B. 规范家族行为,追求政治平等C. 凝聚家族力量,稳定社会秩序D

10、. 推崇忠孝节义,教导礼义廉耻【答案】D【解析】由“都不外乎如修身、敬长、勤俭、戒奢、睦里、重教等行为规范,或忠君爱国、孝悌友爱、团结睦邻、奉公守法等约束”可以概括出家训主要是围绕着忠孝节义、礼义廉耻的,故本题答案选D项;A项材料中没有体现;B项中“政治平等”材料中没有体现;C项是家训的目的或是影响,不是家训的主旨。点睛:解题关键是正确解读“都不外乎如修身、敬长、勤俭、戒奢、睦里、重教等行为规范,或忠君爱国、孝悌友爱、团结睦邻、奉公守法等约束”,概括出教训的内容主旨即可。8.宋人杨简任富阳主簿,断了一场卖扇子的官司。事办完后问陆九渊:“何为本心?”陆说:“适闻断扇讼,是者知其为是,非者知其为非

11、,此即本心。”杨说:“止如斯耶?”陆大声说:“更何有也!”杨顿悟。由此可以推知陆九渊认为A. 实践是获取真相的重要手段B. 天理人伦存于人们的本心之中C. 读书明理是做人的基本准则D. 万物各有其理而万理终归为一【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由题干中陆九渊说的“是者知其为是,非者知其为非,此即本心”可知他认为天理人伦存于人们的本心之中,故选B。ACD并未在材料中体现出来,故排除。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宋明理学陆九渊9.王守仁认为:人心一点灵明是天地鬼神万物的主宰,决定天地鬼神万物的隐显存亡变化,天地鬼神万物是人心一点灵明的派生物,是人心的形体,这种思想A. 与荀子的思想同出一辙B. 过

12、分强调人的主观作用C. 是老子思想的继承发展D. 同李贽的思想相辅相成【答案】B【解析】【详解】王守仁认为“人心一点灵明是天地鬼神万物的主宰,决定天地鬼神万物的隐显存亡变化”属于主观唯心主义,过分强调人的主观作用,故B正确;荀子主张人定胜天和“天行有常”,属于唯物主义,排除A;老子的思想以“道”为宇宙本体,属于客观唯心主义,与王守仁的主观唯心主义不同,排除C;李贽反对理学家的空谈,大胆地向正统思想发出挑战,D不符合题意,排除。10.理学排斥私心,主张“存天理,灭人欲”,以此来压抑个性,压抑人性。李贽则认为:“夫私者人之心也。人必有私,而后其心乃见,无私则无心矣。”对李贽这一思想认识正确的是A.

13、 宣扬私心为以权谋私者张目B. 肯定私心的合理性以宣扬个人自由C. 承认私欲膨胀的合理合法性D. 否定公心以彰显反传统的叛逆精神【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了宋明理学和明清思想活跃的相关内容,旨在考查学生结合所学进行分析比较得出正确结论的能力。由材料内容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理学主张“灭人欲”,李贽却提出有人心者必有人欲,这样才是真正的人,没有了人欲也就没有了人心。由此可知李贽通过肯定个人私心、私欲来追求和宣扬个人的自由,故选B。A项不是为以权谋私者服务;李贽的主张合理但未体现合法,所以C错误;李贽是肯定个人私欲以彰显反传统,而非否定公心,所以D错误。考点:中国传统主流思想的演变明清之际

14、的儒学思想李贽的思想11.顾炎武在其日知录中,列举了历史上大量的“称臣下为父母”“人臣称人君”“人臣称万岁”的例子。这表明他A. 提出经世致用思想B. 有否定君主独尊的意识C. 宣传三纲五常等级秩序D. 否定儒家治国理想【答案】B【解析】【详解】材料中“称臣下为父母”“人臣称人君”“人臣称万岁”与君主专制统治下“君为臣纲”、“君权神授”等君权独尊和至高无上的思想观点明显相反,这是从社会伦理上提出反对君主专制、君权独尊的主张,故B正确;经世致用指学问必须有益于国事,不符合题意,排除A;材料反映顾炎武反对君权独尊的等级秩序,排除C;材料反映顾炎武反对君主专制、君权独尊,无法体现否定儒家治国理想,排

15、除D。12.明末清初思想家王夫之说:“粟贵伤末,粟贱伤农。乃当其贵,不能使贱,上禁之弗贵,而积粟者闭籴,则愈腾其贵。当其贱,不能使贵,上禁之勿贱,而怀金者不雠,则愈益其贱。”材料表明王夫之主张A. 实行农商并举的经济政策B. 发挥市场的作用以促进商品流通C. 加强政府调控,以平抑粮食价格D. 唯物思想【答案】B【解析】【详解】材料的意思是当谷物贵的时候,即使皇帝禁止高价,由于商人惜售,价格依然高,反之亦然。这体现的是商品经济中的市场规律在起作用,表明王夫之主张发挥市场的作用以促进商品流通,故B正确;农商并举的政策材料并未体现,排除A;材料明确说明行政的力量并不能左右价格,C项错误;材料反映的是王夫之的经济思想,无法体现王夫之主张唯物思想,排除D。13.欧阳修上疏说:“京城近有雕印文集二十卷,名为宋文者,多是当今议论时政之言详其语言,不可流布,而雕印之人,不知事体,窃恐流布渐广,传之虏中,大于朝廷不便(请)今后如有不经官司详令,妄行雕印文集,并不得货卖。”这反映了A. 宋代活字印刷开始普及B. 书籍出版业受到政府的有效管理C. 北宋与少数民族间关系紧张D. 书籍出版业的管理受到政府的重视【答案】D【解析】【详解】题中多次出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 物理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